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92章

残明-第9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从鲁王说起,又说到前不久作乱自立的靖江王(另一个南明小政权,也想当皇帝),以及在广西蠢蠢欲动的桂王(就是后来的永历),语气越来越沉重……南明现在只剩两广还完整无缺,再加上大半个福建,大半个湖广,贵州、云南、江西的一部分,整个地盘被挤压成一个l型,还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形势之险恶一望可知。

    这种形势下,大家只能把希望放在隆武帝身上,希望他能摆脱郑氏兄弟的控制,把各地忠于大明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对抗强大的满清……

    汪克凡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后世的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南明的几位皇帝中,隆武帝无疑是最有政治眼光的,施政方针也基本都是正确的,无论是蛤蟆皇帝弘光,还是逃跑皇帝永历,都比他差了太远。但是隆武帝不是万历的嫡系子孙,属于明朝皇室中的旁支,在政治上先天不足,缺乏自己的班底,一直难有作为,他为了摆脱郑氏兄弟的控制,铤而走险要离开福建,最后在汀州被清军俘杀……

    (弘光好色,在南京到处抓蛤蟆,配春药,所以称作蛤蟆皇帝。永历胆小,多次对清军望风而逃,最后干脆逃到了缅甸,还是难逃一死,所以称作逃跑皇帝。)

    汪克凡正在出神,身边突然有人说话。

    “云台,这些日子不见,没想到你打了个大胜仗,把当大哥的都比下去了。”

    听他自称大哥。汪克凡就知道说话的是李过,如果从李润娘那里算起,李过是他的干大舅子,自称大哥理所当然。

    “李大哥,恭喜你进封兴国候!”汪克凡举起酒杯,笑呵呵地和他一碰:“怎么样,荆州前线战事如何?”

    “嘿嘿,荆州一下。勒克德浑就缩回去了。鞑子的主力都护着武昌府,我准备休整几日,就出兵攻打承天府(今湖北荆门一带),反正不能让勒克德浑安生。”李过嘿嘿一笑,踌躇满志。承天府等地原来是大顺军的地盘,支持恭义营的百姓很多。李过攻克荆州之后,就想乘胜扩大战果,扩大忠贞营的根据地。

    “李大哥可要小心。勒克德浑手下好几万人马,你分兵攻打承天府,小心他抄你荆州后路。”

    “所以啊,这不打算向你借兵么?”李过又是嘿嘿一笑:“怎么样,你手里兵马强悍,能借我几千人使使么?保证有借有还,不会让你吃亏!”

    借兵?

    汪克凡一愣,刚想开口回绝,却突然心中一动。

    “嗯,既然李大哥开口了。做兄弟的当然没二话。”他沉吟着说道:“我部下有一支西凉骑兵,原来是马蛟麟的人马。就借给大哥吧……”

    “马蛟麟的回回兵啊,我知道……兄弟,你这是借刀杀人么?”李过眼睛亮亮的,盯着汪克凡。

    “不,这只是个投名状,李大哥不必客气。军纪一定要严,一定要让他们和鞑子拼命!”

    这支部队有叛变投敌的前科,交给李过二十万大军看着,让他们和清军拼个你死我活,拼出个血海深仇,对南明的忠诚度肯定大幅提高。清洗,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清洗,大几千人马汪克凡实在消化不了,就让他们和满清拼命去吧,大浪淘沙剩下的,就是不怕火炼的真金。

    “折损多少人都没关系,不过我有言在先,战马却一匹都不能少,全得给我还回来。”汪克凡又加重语气,半开玩笑地嘱咐道:“否则的话,一匹战马五十两银子,按价赔偿,童叟无欺!”

    “嗬,那不得要几万两银子?你这算盘打得好响……”

    ……

    博尔辉被全歼,荆州失陷,接连两场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在满清高层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朝野上下一片指责之声,矛头所向都对准了阿济格,阿济格南虽然剿灭了李自成,却没有斩草除根,留下了这么大一股农民军,才有今日之祸。

    这股暗潮由两黄旗发作,正蓝旗在其中推波助澜,明着是针对阿济格,实际上却瞄准了他背后的多尔衮。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虽然权力越来越大,却也得罪了很多人,积累了很多怨气,稍微开个口子就爆发出来了。

    由于二十万农民军加入南明阵营,清军在湖广明显处于劣势,勒克德浑只能勉强支撑,满清高层就有人建议,让豪格挂帅出征湖广,但是,这些声音都被多尔衮压了下去。

    鼠目寸光!别说丢了荆州,就算把武昌也丢了,哪怕把整个湖北也丢了,那又怎么样?只要八旗精锐腾出手来,转过身就能把这股贼寇剿灭,连湖南也能一举拿下!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四川……

    李自成完了,南明弘光朝廷完了,满清夺取天下最大的障碍,就是盘踞在四川的张献忠!

    张献忠和李自成是一个级别的,要确保打败他,就要调集八旗劲旅的主力部队。但是满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战线越拉越长,军队越来越不够用,以满清现在的国力和兵力,无法支持对四川、湖广同时发起进攻,两线作战。

    多尔衮非常清楚,只能先打四川,再打湖广。

    (本卷完)

    ps:第二卷结束了,趁机求一下推荐票什么的。

    当然更要求订阅,请支持《残明》,支持正版阅读,谢谢!

正文 第一章 扩军

    到了隆武元年的年末,满清经过半年的休整,又有力量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攻势,但在攻击方向上,满清高层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有人主张攻打福建,消灭南明的隆武政权,有人主张攻打四川,消灭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还有人主张攻打湖广,消灭归顺南明的大顺军余部……在坚持抗清的汉人武装力量中,这三支部队无疑实力最强,至于汪克凡的恭义营,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意外的小麻烦,就像突然反正抗清的贺珍一样。

    贺珍,早年是明军将领,后来归顺李自成,多铎和阿济格攻打陕西的时候,贺珍向清军投降,被任命为汉中总兵,因为始终不得满清信任,在隆武元年的年末竖旗反清,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又打出了大顺军的旗号。

    贺珍起事之后,陕西义兵云起响应,各部合计七万余人,趁着陕西清军兵力空虚,横扫关中平原,围攻省城西安……陕西之变犹如当头一棒,打得满清措手不及。

    后院突然起火,满清权贵终于统一了意见,任命大贝勒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统领大军进剿四川张献忠,顺便搂草打兔子,把汉中的贺珍也灭掉。

    在攻打张献忠的同时,多尔衮并没有忘记福建和湖广,而是厉兵秣马,调兵遣将,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动员,为下一次的全面进攻做好准备……

    ……

    “轰隆!”

    一声巨响,城墙又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尘土烟雾还未散去,城楼上又挂起了一面白旗。城门打开,满清的蒲圻县令自缚双手。带着一群属官衙役再次出来投降,在他们身后,是一串长长的粮车。

    “汪将军,这才一个月不到,您怎么又来了?”蒲圻县令一脸委屈。

    “怎么,做鞑子的走狗很开心么?见到朝廷官军,为什么不早早开城投降?”汪克凡虽然在斥责他,语气却并不严厉。甚至……甚至有些和蔼。

    “下官也是身不由己呀!”

    蒲圻县令更委屈了:“下官身在曹营心在汉,早把这个月的钱粮备好了,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要献给我大明官军,谁知鞑子又派来了一帮不知死活的家伙,竟敢冒犯汪将军的虎威……”

    忠贞营攻占荆州之后,湖广主战场已经转移到长江以北。蒲圻、咸宁等地成了明清两军的拉锯地带。清军派了一支部队占领蒲圻,被汪克凡炸开城墙全部消灭,只是顾忌勒克德浑的大军就在武昌府。所以打了就走,以骚扰为主,又撤回了岳州府。

    新来的清军不明就里,用土石辛辛苦苦把缺口堵上,听说明军妖法厉害,又准备了狗血大粪等诸多法物,把城隍老爷也搬上城头,以压制明军的妖法……不料花晓月的五雷正法一出,把城墙又炸开一个大窟窿,上千名清军斗志全失。一哄而散弃城逃跑,蒲圻县令只好再次投降。

    “我是大明的将军。你是鞑子的县令,在我面前称什么‘下官’?”汪克凡骂了他一句,问道:“不要废话了,你准备了多少钱粮?”

    “粮食四百六十石,白银七百二十两,这个……在下多方拼凑。才筹集了这些钱粮,汪将军莫嫌少。”蒲圻县令有些心虚。

    “我要是不来,你就准备给鞑子送去,是不是?”

    “不敢,不敢,在下心向大明,对鞑子只是应付罢了……”蒲圻县令一脸忠义报国的沉重神色,为自己分辨了两句,又小心翼翼地说道:“不过这些钱粮都被汪将军取走,我在鞑子那里也不好交代,还请汪将军送佛送到西,再帮我一个小忙……”

    “帮你做什么?”汪克凡又好气又好笑,不杀你就是宽大处理了,竟然还敢谈条件。

    “请汪将军大发虎威,为我大明收复咸宁、嘉鱼两县,要是能收服黄州府就更好不过,在下愿倾尽蒲圻全县之力,为汪将军筹措粮秣,捐输军饷!”蒲圻县令反复向明军清军投降,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万一满清主子秋后算账,肯定要受到严惩,所以就想多拉几个人下水,法不责众,天砸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黄州府不用想了,咸宁和嘉鱼我正要去,你准备钱粮吧。”

    汪克凡攻打蒲圻、咸宁等县,一是为了练兵,二是为了骚扰满清。这几个县处在明清两军对峙的中间地带,县里的缙绅百姓大多数同情南明,但随着明军退走之后,满清的控制力不断加强,他们渐渐要倒向敌人一方了。

    打掉这几个县的清军,截断这几个县的赋税,满清的力量就弱了几分,南明的力量就强了几分,从侧面支援正在湖北作战的忠贞营。

    除了侧面支援以外,他手下的回族骑兵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