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698章

残明-第698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秀让他们想办法,眼见的办法就是包抄迂回,形成两面夹击,使得楚军腹背受敌,从两个方向和西军交战,西军同时也能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高文贵和卢明臣商量一番,由卢明臣率领三千五百名甲士绕下山,迂回到楚军右侧一道相对平缓的山坡,从那里进攻他们的侧翼。

    望山跑死马,别看西军和楚军之间距离不远,相互大声喊话都能听见,但是绕到山头的另一侧并不容易,卢明臣用旗语向刘文秀简单请示之后,卢带着三千五百名披甲战兵出发了,和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三千五百名搬运盔甲武器的辅兵,以及一百名开路的刀斧兵,这一带地表的植被太过茂盛,刀斧兵披荆斩棘开出一条路来,就能为战兵和辅兵节省很多体力。

    ……

    “卢明臣包抄七十五师右翼,不知道七十五师能不能顶住。”

    西侧更远一些的一座山谷里,一名楚军的参谋军官放下望远镜,对周国栋担忧地说道:“看来刘文秀是铁了心吃掉七十五师。”

    按照谭啸、周国栋和刘体纯的安排,七十五师只是摆在明面上的伏兵,不被西军发现最好,如果被西军发现,就要像一颗钉子一样守在原地,吸引和牵制西军主力,周国栋另外率领一万人马藏在外围,其中包括八千多甲兵,一千多弓兵,躲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山谷中。

    大战开始之前,谭啸、周国栋和刘体纯到这一带查看地形,一眼就相中了这个绝佳的藏兵处,这个山谷虽然处在外围,和前面的战场之间却有一道山梁相连,距离不算太远,而且这个山谷处于视觉上的死角,西军斥候除非下到山沟底下,才能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可以隐藏上万大军。

    和参谋处提供的统计数据一样,刘文秀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将领,果然发现了七十五师,并且发起猛攻,大有将其一口吃掉的架势,七十五师一开始占据地利,可以抵挡得住,但是卢明臣分兵包抄之后,处境就变得非常危险。

    “我们现在出击,肯定能打卢明臣一个措手不及,他如果跑得慢了,这几千人马都是一勺烩。”另一个军官跃跃欲试。

    “消灭卢明臣很容易,问题是这样一来我们就暴露了,得不偿失啊。”

    “关键还是看七十五师能不能顶住,怎么办啊?现在和他们联系不上。”

    几名参谋军官小声地议论着,因为距离较远,西军的斥候还没有搜索到这里,只在远处眺望观察,无法发现这座山谷里的楚军,继续潜伏下去才是最有利的选择,可是七十五师如果顶不住,周国栋就必须增援。

    问题是,为了隐蔽自己的位置,周国栋现在不能和七十五师联系,无论派传令兵来回送信,还是使用旗语烟火,都会引起西军的注意,只要派一个斥候小队来仔细搜索一番,所有的秘密都会暴露。

    “就凭高文贵和卢明臣这两个家伙,还拿不下七十五师,咱们不要动。”周国栋下令继续隐藏,等待时机,让七十五师自己解决眼前的困难。

    周国栋手里的一万人马是楚军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山路难行,水路船少,楚军再想一次投入这么多兵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到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底牌不能轻易打出去,否则就会打草惊蛇,让刘文秀变得警惕,要么收缩兵力,变成一个难啃的刺猬,要么直接撤兵下山,让整个作战计划落空。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看着卢明臣一步步逼近七十五师的右翼,大家的心里还是非常紧张。七千西军士兵(包括三千五百辅兵)经过一番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那片山坡下面,在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重新整队,战兵们略作休息,辅兵们帮助他们披甲,眼看就要发起进攻。

    “友军怎么还没来?真急人!”

    “他们可能刚刚收到消息,正在路上吧。”

    “七十五师其实藏得挺隐蔽的,刘文秀竟然能把他们找出来,大家都没想到啊。”

    “别急,应该快来了……”

    几个参谋军官仍在小声议论,周国栋一直盯着远处战场上的七十五师,虽然面无表情很镇定的样子,但是熟悉他的亲兵,还是从他的肢体动作上看出了几分紧张……七十五师如果顶不住,整个作战计划都会失败。

    雄壮的战鼓突然敲响,高文贵和卢明臣从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七十五师也早有准备,分出两千五百名将士的一半部队面对卢明臣,卢明臣刚刚发动,这支部队就抢先出击,从山上猛的冲杀下来,他们不再强求阵列队形,只是大致的分成三股,像三个拳头般砸向西军阵列的接合处,犹如三只下山猛虎!

    “又来这套?哎呦,还这么凶?”

    卢明臣很有些意外,对方兵力比西军少了一倍,又是两线作战的不利姿态,竟然敢于主动出击!

    这一幕和刚刚开战时的两军对冲有点像,其实却大不相同,楚军现在的冲锋如同下山猛虎般凶猛,分明是不遗余力,要把卢明臣这三千五百甲士一举打垮。

    “来得好!”

    卢明臣戎马半生,也是一员悍将,现在却被楚军当成了容易对付的软柿子,登时被激起了怒气,指挥部队正面迎战。

    我有三千五百名战兵,兵力比你多了四成,难道还能怕了你不成?

    既然你们自己来找死,那就分个胜负吧!

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八二章 贵阳(续二)

    右侧的山坡上,两军将士正在舍生忘死的厮杀。

    这里的山坡相对平缓,但是地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植被,很多地方还生长了一丛丛的灌木,两军都在尽力争抢对自己有利的地形,分成几队互相冲击,很快演变成一场混战。

    和完全失去指挥的乱战不同,混战只是双方无法结阵而战,战线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士兵们跟随战旗行动,组成一支又一支有组织的部队,主将仍然可以控制这些部队,不断向对方发起冲击,力争把敌人分割包围,同时又在尽力抵抗敌人的冲击,防止自己被分割包围。

    这种场景,就像两个巨人抱在一起搏斗,你一拳打过来,我也一拳打过去,有防御有进攻,却几乎没有躲闪,冷不丁还要重重踢你一脚,甚至掏裆挖眼,锁喉掰手指……各种招数无所不用其极,直到一方再也爬不起来,才会分出胜负。

    西军胜在铠甲坚固,身披铁甲的甲士在这种战斗中大占便宜,面对敌人的刀枪可以横冲直撞,楚军胜在以逸待劳,又有居高临下的地利,避开西军将士坚固的铁甲,专砍对方裸露在外的手脚四肢,整体上还略占上风……在复杂的山地作战,又不能结阵而战,铁甲过于笨重的缺点被放大了,卢明臣的三千五百甲士,竟然被两千五百楚军压着打,防御的多,反攻的少,一直很吃力的样子。

    “好样的,就该这么揍他!”

    周国栋兴奋地一挥拳头,七十五师采用的战术和他设想的一模一样,不但能够顶住西军的攻势,而且很有可能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兵是好兵,将是好将,了不起啊,看来这支西征军才是楚贼的精锐。”另一边观战的刘文秀,也是微微点头。

    七十五师的兵力只有西军的一半,又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如果消极防守,战败的可能性很大,可是这支楚军的指挥官选择了主动出击,用一半兵力顶住正面的高文贵,另一半兵力对卢明臣发起猛攻,如此一来,楚军又夺回了主动权,如果能够抢先一步击败卢明臣,西军两面夹攻的计划就宣告破产。

    远远看去,卢明臣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他的兵力虽然多一些,但是今天进山的时候走了半天山路,刚才又披荆斩棘的向楚军右翼迂回,士兵们的体力消耗很大,楚军却是以逸待劳,个个都像下山猛虎一样勇猛,把兵力较多的西军压着打。

    更要命的是,从刘文秀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上的另一半楚军利用地利,不但顶住了高文贵的进攻,还一直保留着五百人左右的预备队,这支预备队的兵力虽然不多,却是一支养精蓄锐的生力军,他们现在正向右翼缓缓移动,对卢明臣虎视眈眈,看样子是想等他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发起致命一击。

    “鸣金退兵。”刘文秀面无表情的下令。

    现在退兵,只是进攻受挫,卢明臣还能全身而退,如果等到楚军那五百生力军投入战斗,卢明臣肯定会吃个大亏,甚至被击溃。

    Duang!

    铜锣的声音清脆悠扬,在山中传得很远,正在交战的西军士兵听到锣声,收拢队形开始撤退,因为是没有准备的突然撤退,脱战的时候免不了被楚军趁机追杀,卢明臣和高文贵都有一些损失,好在后阵有友军接应,楚军不敢过于深入,追杀一阵后就退回山上。

    “传令前军和后军,各调两千甲兵来中军。”刘文秀下令。

    这支楚军非常难缠,高文贵和卢明臣即使勉强取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刘文秀不愿冒这个风险,决定投入更多的兵力,把这个所谓的七十五师一举消灭。问题是中军剩下的战兵已经不多了,如果全都派上去增援高文贵和卢明臣,刘文秀就会变成光杆司令,出于一贯的谨慎态度,他又从前军和后军一共抽调了四千战兵,以防万一。

    调整部署后,他又派出五千战兵增援高文贵和卢明臣,两个打一个打不过你,三个打一个总没问题了吧,刘文秀刚才一直全程观战,感觉西军只差那么一点点,现在一下子派上去五千援军,肯定稳操胜券。

    “刘文秀不愧是西军三王,果然老成持重。”周国栋的语气中充满遗憾。

    刚才七十五师差点打出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惜刘文秀在关键时刻鸣金退兵,被卢明臣逃过一劫,增派五千援兵后又卷土重来,这个仗就不好打了。卢明臣和高文贵仍然是两面夹攻的战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