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653章

残明-第653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岭,前往广东连州。“去连州?为什么要去连州?何不就近去湖广的永州府?”傅冠立刻提出异议。

    “永州府虽近,现在却去不得!”汤来贺胸有成竹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刘文秀早知道我们要去永州府,必然派出兵马拦截,所以只能避实就虚,绕路连州……”

    一众文武大臣中,十个里面有八个赞同去连州,就连和楚勋走得很近的马吉祥也说永州府方向不安全,傅冠等寥寥几人坚持要去湖广的声音,转眼间就被湮没,被气得花白胡子乱颤。

    无论湖广还是广东,隆武帝都不想去,但是二者相比,他对去湖广更为抵触,现在既然一定要离开广西,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也倾向于去广东,于是乎众人达成一致意见,立刻弃舟登岸,向广东连州方向突围。

    兵贵神速,逃命的时候更要争分夺秒,隆武帝一声令下,文武百官和行营中的各路兵马立刻行动起来,以罕见的高效率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不到半个时辰,就簇拥着隆武帝离开行营,向着东南方向急行。

    走出去没有二十里,隆武帝却又突然停下车驾,下令全军停止前进,一众文武大臣连忙赶到车驾前,只见隆武帝紧紧板着一张脸,眉眼间满是怒色:“诸公居于庙堂高位,道德文章闻名于世,却还做的好戏!说说看,今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学士汤来贺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坤对视一眼,一起跪倒请罪:“臣罪该万死,西贼刘文秀所部仍在桂林,并未来袭。”

    大军开拔不是小事,到底是仓促行动还是早有准备,其中有很多难以掩饰的区别,隆武帝一生坎坷,不是那种不知世事的深宫天子,行军途中冷眼旁观,已从蛛丝马迹上发现了种种破绽,再找几个人询问一番,就知道自己很可能被人骗了,骗着他离开全州前往广东,但他一开始还寄希望于汤来贺等人并不知情,只是被贪生怕死的手下人蒙蔽,此刻听到汤来贺和王坤亲口承认,登时勃然大怒。

    一个是属于帝党一派的内阁阁老,一个是内庭第一大太监,这两个人勾结起来,的确有能力导演这场大戏,隆武帝以前对他们两个有多么信任,现在就有多么气愤,他抄起手边的茶杯狠狠砸了过去,在汤来贺和王坤身前摔的粉碎,碎片和茶水溅了满身:“这是欺君,欺君之罪!锦衣卫何在?把他们拿下,重重治罪!”

    马吉祥扑通一声跪倒,膝行几步,重重叩头:“南斗先生和王公公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还请陛下开恩。”

    隆武帝一愣,眼中猛然射出两道凶光,恶狠狠地盯着马吉祥:“是了,你的锦衣卫也参与其中了,倒骗得我好苦!”

    马吉祥不敢和他对视,只是趴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却是一副默认的态度,隆武帝更加气恼,声音猛的提高,伸手指着一众文武大臣咆哮道:“你,你,还有你,你们全都勾结在一起了,只瞒着朕一个人,是不是?哼哼,尔等以为法不责众,才敢犯下这种大罪,现在就别怪我翻脸无情!”

    隆武帝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对朝廷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哪怕汤来贺、王坤等一般文武大员结成了同盟,隆武帝也自信可以掌控局势,这一瞬间,他甚至动了杀心,准备砍下几颗脑袋给文武百官看一看,以儆效尤。

    除了汤来贺等人之外,在场的文武大臣和太监中,真正参与此事的还是少数,毕竟这么重要的机密大事,不可能事先就搞得满城风雨,楚勋一派的官员更是重点盯防的对象,傅冠、程问都对此一无所知,更不可能和汤来贺、王坤等人勾结在一起,此刻看到皇帝发怒,楚勋一派的官员并不辩解,只在一旁冷眼旁观,观察形势。

    何吾驺左右看了看,上前行礼:“陛下息怒,汤南斗和王公公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今日虽然犯下大错,其中却必有内情,还是先问清楚来龙去脉再加以惩处。”

    隆武帝冷冷问道:“象冈先生,你也牵扯其中了么?”

    何吾驺叹口气,摇头道:“老朽事先并不知情,但是现在搞成这个局面,老朽难咎其责,当与诸公同罪。”

    仅凭帝党一派的力量,不可能只手遮天,完成这种瞒天过海的大动作,何吾驺和隆武帝都非常清楚,在朝廷中实力最大的南党肯定和帝党达成了某种同盟,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几乎是和楚勋公然翻脸,同时向隆武帝逼宫。

    逼宫,这就是逼宫!

    何去何从,该有个决断了。

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三二章 趁乱(下)

    因为利益相争,更因为理念不同,楚勋和隆武朝廷的矛盾这两年来不断激化,何吾驺知道,双方早晚有翻脸的那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他虽然对这种激进的做法并不赞同,但是既然已经发动,何吾驺身为南党一派的领袖,就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才说“与诸公同罪”,也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隆武帝对朝中的暗流涌动非常清楚,也知道帝党和南党不可能坐以待毙,不做反抗就去湖广,他只是痛恨汤来贺、王坤和马吉祥这帮人竟然瞒着他自行其是,分明是在挑衅皇帝的权威,听说最重要的内阁首辅并未参与此事,隆武帝的面色稍缓,一颗悬着的心大半放进了肚子。

    “不知者不罪,象冈先生乃朝廷基石,朕一向深为依仗,小小过失都不用再追究了,倒是你们几个,汤来贺、王坤、马吉祥,你等做下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汤来贺等人还没答话,内阁阁老之一的陈子壮突然出班跪倒,自己取下头上的乌纱,磕个头凛然说道:“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其实都是老臣主使,南斗先生、王公公和马指挥使各有苦衷,陛下用人之际,还请暂且不要追究,老臣罪孽深重,待此间事了,便请身就刀斧,以正国家典刑!”

    “你,你为何要如此?”竟然又跳出来一个,隆武帝气得几乎失态:“你乃堂堂礼部尚书,做下这种事情,置礼法何在?置君臣大义何在?”

    朝廷三公九卿之中,谁都可能向皇帝犯上发难,唯独礼部尚书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儒家之“礼”是大明立国的根基,或者说是所有士大夫的信仰所系,礼部尚书更是天下士大夫的典范,以维护礼制为责,他竟然扯旗放炮的公然发动逼宫,给隆武帝的震惊不亚于一场十八级的大地震。

    在旁边静观形势的楚勋一派官员中,傅冠和程问等人面色都是一凛,陈子壮不仅位高权重,更以品性高洁著称,在南方各省中的名望比何吾驺还大,他竟然自承是这场变故的主谋,说明南党和帝党已经破釜沉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怎么办?

    形势如此危急,已经到了决定生死的时刻,表面上,隆武帝的怒火正对着逼宫的陈子壮、汤来贺和王坤等人,但是傅冠和程问知道,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冲着楚勋来的,楚勋集团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

    程问是事务性人才,缺少这种高层次政治斗争的经验,猝不及防之下,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傅冠也知道这种局面非常棘手,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但是形势所迫更不能束手待毙,只得挺身而出:“启禀陛下,汤来贺、王坤等人的所作所为,堪称骇人听闻,但是此事错综复杂,一时难以查清,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回军全州,以安军心民心,以免被宵小所乘。”

    先回全州,和谭啸、周国栋的兵马汇合,然后再来处理这件事。

    “陛下,不能回全州啊!”

    “

    傅冠狼子野心,陛下不可不察!”

    帝党和南党的官员纷纷高呼,陈子壮又重重磕了个头,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直视隆武帝的目光却分外平静。

    “陛下,老臣做下大逆不道之事,今日之后便已身败名裂,只是大明的江山社稷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老臣不敢独惜此身。”陈子壮说到这里,猛然扭头看着傅冠,掷地有声地说道:“建州鞑虏,豺狼也,意图染指万里江山,云南西贼,虎豹也,图谋的是千秋社稷,但是汪克凡一党,却比虎豹豺狼凶恶百倍千倍,他要变改的,是万世之成法,不易之道统!”

    “除魔卫道,义不容辞,臣百死而无悔!”汤来贺摘下头上乌纱,挺身站在陈子壮身旁。

    “汪克凡狼子野心,陛下若是去湖广,就会变成汉献帝,所以奴婢才会行此下策。”王坤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几乎是可以和内阁首辅分庭抗礼的存在,也去冠站在陈子壮身旁。

    “微臣弃暗投明,已经和汪克凡一党决裂,只求为我大明保留一线生机!”马吉祥原本是楚勋的盟友,但在南党和帝党的利诱威逼之下,事先已经倒戈。

    “陛下……”

    “陛下……”

    一个又一个朝廷大员站了出来,其中不仅有六部尚书和侍郎这样的重臣,还有内阁大佬和掌握兵权的武将,隆武帝面前转眼间乌压压跪下了一大片人,楚勋一派的官员变成了被孤立的少数派。

    傅冠、程问、朱天麟等人奋然出声反击,庞天寿这种和楚勋绑在一起的盟友也尽力声援,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小,无法和人数众多的南党、帝党抗衡,另外的一些人,比如像文安之、堵胤锡这样的中立派虽然想说几句公道话,但在群情汹汹之下,只能默默的闭上嘴巴。

    双方的争辩,很快就演变成治国之策的争论,说白了就是方针路线的斗争,这种大原则上的区别平时没人提,但是一旦挑明了,却比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更加激烈,堪称势不两立!

    王朝更迭,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儒家的道统法理,却万万不可变改,汪克凡在长江沿线一带实行的种种新政,分明是挑战礼制,动摇根基,对传统的士大夫来说,是关乎信仰的根本性矛盾。

    利益可以妥协,生命可以抛弃,信仰却不可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