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军立刻还击。火铳和弓箭不断射出,鹿角阵两侧飞蝗如雨,硝烟弥漫。这些八旗骑兵没有携带盾牌,在楚军的干扰下,清理路障的速度并不快,因为只能挨打太被动,有些八旗兵甚至站起身来,加入到对射中……楚军挑选的这几百人都有铠甲,防护能力不比清军差。双方的对射看着猛烈,却只能打到最前面一排士兵,所以伤亡的速度都不算太快。
清军后阵,清军主将挑了挑眉毛,并不着急,清军一路急追,部队拉得很散,现在追上来的只是先头部队,和楚军相比兵力上不占优势。楚军现在还没有完全失去指挥,还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等后续部队都跟上来,再消灭他们也不迟。
楚军后阵。张家玉不动声色,清军还没有完全钻进口袋,现在还不到发动的时候。但是他已经传令下去,告诉所有的士兵这是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以稳定军心,提振士气。准备下面的反攻……清军队伍拉得这么长,就算被他们看出来情况不对,也来不及抽身而退。
果然,看到楚军阵型渐渐稳固下来,清军主将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楚军的船只不够,撤退的速度很慢,随着追兵越来越多,形势越发险恶,应该更加混乱才对,没道理越来越镇定……这其中,肯定有特殊的原因!
那清将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嗅觉极为敏锐,抬眼打量左右的战场地形,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口袋,左右几道丘陵连绵起伏,中间一条大道是唯一的出路,道路两旁的田野在身后渐渐收窄,一片池塘树林堵在山脚上的田野里,就像一处狭窄的咽喉,如果……如果有一支伏兵突然杀出,封死那处咽喉要道,就会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对面的楚军突然恢复士气,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征兆,背水一战的神话故事是战神韩信的专利,有太多的特殊条件,也有各种复杂的准备工作,后世里模仿他的十个有九个都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楚军一路败逃到修水河边,士兵们丢盔卸甲,部队的编制彻底跑乱了,士气正在最低的时候,哪有可能摆出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除非……除非他们知道有援兵来了!
伏兵!援兵!楚军的伏兵和援兵在哪?南昌城尚在百里之外,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一支伏兵,难道说,这一切都是早就设好的计谋,张家玉在前面佯攻诈败,吕仁青却暗中率领兵马潜行至此,设下一个口袋阵?
那清军主将抬头向两侧的山岭上看去,虽然已是秋末初冬,山上还有很多常青的树木和竹林,茂密繁盛,乍一看没有什么异常,但是此刻仔细观察,这一带山岭却太过安静,这边战场上杀声震天,山岭上却既无惊起的飞鸟,也无野兽的嚎叫,说明那些飞禽走兽早就被惊走了。
“传我的将令,让康喀勒回来!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撤!”那清军主将一连串的下着命令,派出数十名斥候散开奔向两边的山岭,查探是否藏有伏兵,又派出传令兵快马向后路赶去,通知还没有赶到的部队聚拢人马,向这里谨慎前进,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的伏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清军各部的追击速度不同,有些部队还被派去追剿溃兵,在十多里的大道上拉成一长串,部队的编制也跑乱了,各部都在向渡口全速赶来,现在突然让他们集结,谁来指挥,集结点又在哪里,都是一个问题。那清军主将的命令下得太急促,清军各部得到命令后,还是向着渡口这里的赶来,只是知道前面情况有变,行动上多了几分小心……呼呼啦啦,不断有清军涌入山口,那清将主将连忙派人去通知他们,留在原地,据守咽喉要道,不要再往前走。
康喀勒那边却被楚军缠住了,八旗兵想上马撤退,楚军的火枪兵和弓箭手却不断向前逼近,用成排的铅弹和箭矢死死咬住他们,陷马坑和鹿角阵对步兵没有太大的作用,楚军士兵一边射击,一边从容地穿行在鹿角阵中,由于他们的火力太猛,八旗兵甚至不敢停止还击,更不敢转身上马,把后背和没有马铠保护的战马暴露在楚军的枪口下。
两边的田野里,清军步兵的动作更慢,近千人分散在开阔的一条条田埂上,撤退的命令还没有完全传达到位,看到有些队伍停下了,掉头往回走了,其他的队伍都莫名其妙,迎面却有楚军步兵杀了上来,清军只能举刀迎战,和楚军步兵纠缠在一起。
这样下去不行!那清军主将原本不想暴露撤退的意图,现在却顾不上那么多,立刻下令鸣金撤退。
短兵相接的战场上,鸣金撤退是最后应急的一招,士兵听到锣声就会毫不犹豫的转身逃跑,没有交替掩护,没有断后的阻击部队,等于放弃了反击手段,全心全意的逃命。一般情况下,鸣金的时候只是让前面交战的部队撤下来,后阵必须扎的非常稳固,不会被溃兵和敌人的追兵冲散,清军后阵此刻的兵马却不多,那清军主将知道此举冒着很大的风险,心里惴惴不安。
还好,楚军的追击部队没那么快。
康喀勒的八旗兵不管不顾,上马狂奔而逃,楚军步兵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田野里的清军步兵全线逃跑后,楚军步兵虽然从后追赶,但是受到地形限制,暂时也不会对清军后阵造成威胁……那清军主将一摆手,命令手下的几百八旗兵上去接应,准备把部队聚拢到一起,就立刻退到后路的咽喉位置,等待上山查探的斥候回来,如果确认没有追兵,再对楚军发起进攻也不迟。
就在这个时候,两侧山岭上突然一声炮响,随即杀声震天,旗帜翻腾,无数楚军士兵从树林和山棱后涌出,分成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少部分杀向清军主将的将旗,大部分朝着后路咽喉杀去。
果然有埋伏!清军主将又惊又怒,又略带几分侥幸,多亏自己预见的早,派数百清军守住了后路咽喉,只要他们能抵抗一刻钟的时候,八旗骑兵就能赶到,全身而退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康喀勒刚刚退回后阵,立刻得到新的任务,率领他的八百骑兵驰援后路咽喉,此刻楚军伏兵全都从藏身的地方冲出来了,漫山遍野,足有好几千人,每个八旗兵都知道敌人来了援军,自己却中了埋伏,无不悚然而惊。
拼吧!拼死也要守住后路咽喉!
拼吧!拼死也要赶去救援!
康喀勒不顾战马已经大汗淋漓,鼻子里不断喷着白气,拼命地催马向前飞奔,眼前的形势如此危急,如果不能守住后路咽喉,不仅仅是被对方包饺子的问题,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全军覆没,乃至丢了德安县都不稀奇。
前方,楚军和清军正在激烈交战,虽然楚军兵力越来越多,但是清军死死坚持,一时倒也没有崩溃,骑兵的速度可比步兵快多了,康喀勒所部冲到咽喉处的时候,正是清军守军最危急的时刻,康喀勒立刻毫不犹豫地加入战团,带着八百八旗兵猛冲猛杀,几个来回之后,终于把进攻的楚军杀退。(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零八章 末路和夺城
守住后路咽喉了!
康喀勒酣战之余,几乎脱力,浑身大汗淋漓,盔甲上血迹斑斑,眼看楚军被杀得落花流水,他猛然勒住战马,把崩出几个小豁口的虎牙刀横在马鞍上,如获重释地长出一口大气……嗯?情况有些不对!
他猛然发现,在咽喉位置的后方两里处,大队楚军已经列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军阵,把大道堵得严严实实,阵前还有很多士兵在摆放鹿角,挖掘陷马坑,田野里,更多的楚军士兵排成一条长龙,正在挖掘壕沟,田地里的泥土潮湿松软,眼看着工兵铲上下飞舞,铲起的湿土就势拍到壕沟后面,由其他士兵夯实,一道胸墙已经初见根基。±
“我x!”
康喀勒又惊又怒,疏忽了,这次真的是杀晕头疏忽了,光顾着救援友军,守住自己的防守位置,却被楚军抄了后路,从后面封住了口袋。
“儿郎们,跟我杀!”他毫不犹豫,率领八旗兵再次发起冲锋,楚军的阵型刚刚结成,趁他们立足未稳,或许还能破阵。
人如虎,马如龙,八百八旗兵在大道上排成一条滚滚的长龙,催动坐骑向前跑去,一开始是小步慢跑,通过速度的控制来调整队形,形成冲锋箭头之后,离楚军军阵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离着还有大约二百步,八旗骑兵开始缓缓加速,距离越近,速度越快,楚军士兵远远看去,黑压压的一大群骑兵正朝着自己猛冲而来,漫天的尘土。如雷的蹄声,就像山崩后无数巨石朝下滚落。势不可挡!
新兵们无不勃然变色,一个名叫刘老三的尤其胆小。不由自主地想往后退,却又太过紧张以至寸步难移,站在那里手脚不停颤抖,头上立刻挨了什长一记暴栗,排长班长和什长队长,这些低级军官忙着维持秩序,脾气暴躁的大声喝骂,性格宽厚的则是鼓励和安慰。
“他娘的,谁敢退一步。老子砍了他!”
“刘老三,把枪端稳了!”
“不要怕,鞑子骑兵冲不过来,吓唬人的。”
“小心,他们要下马射箭了,准备举盾。”
“日他老母,鞑子要绕路!”
八旗骑兵冲到近前,面对鹿角阵和陷马坑还是不敢硬冲,前队向两旁的田野掠去。用战马绕着鹿角阵反正践踏,在田野的湿泥里踏出一条可以快速奔跑的通道,后队的八旗兵马速本来就不快,此刻纷纷减速。跳下战马一起射箭。
绕路冲锋!
八旗兵配合娴熟,前面的战马踩的湿泥太多,跑不动了就让到一边。骑兵跳下来清理马蹄,后面跟上的八旗兵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似慢实快的绕过鹿角阵和陷马坑,从两侧夹角处向楚军军阵发起冲锋。
随着军官的命令。第一排的楚军士兵蹲下身子,把长枪斜着杵在地上,用脚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