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62章

残明-第6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宫山穷乡僻壤的,既没官兵又没鞑子,李闯一辈子大风大浪见得多了,谁能害得了他的性命?”马进忠虽然投降朝廷当了官军,对李自成还是很佩服,对大顺军也比较同情。

    “这个不好说。”汪克凡摇了摇头,淡淡说道:“大风大浪闯过去了,小河沟里却翻了船,这种事情多了去了。”

    “说的也是。”马进忠有求于人,不和汪克凡抬杠,笑嘻嘻地说道:“云台老弟,我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有件事要请你帮个忙,无论如何都得给老马一个面子!”

    汪克凡微微一笑:“是要借粮么?”

    “嗯……,不错。”马进忠顺坡下驴:“我从江西一路回来,军中眼看就要断粮,想从云台老弟这里支个三五百石粮食,将来一定加倍奉还!”

    许秉中等人都是一愣,没想到马进忠竟然也要借粮,一开口还就是几百石,上次郝摇旗提出同样的条件,汪克凡不惜和他大战一场,这次又会怎么回答呢?

    “眼下正是春荒,马将军部下几千人马,三百石粮食少了点,这样吧,我给你凑五百石。”

    “好兄弟,够仗义!”马进忠喜出望外:“以后云台老弟有什么事,只管告诉我一声,只要老马还能跑得动,一定来给兄弟帮忙!”

    “大家都是友军,理应互相帮忙。”在许秉中等人惊讶的目光下,汪克凡摆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我这里也缺些东西,正好和马将军换一换。”

    许秉中等人恍然大悟,汪克凡一贯都是这样,嘴上说得好好的,后面却跟着一大堆条件。

    马进忠却对此领教不深,还在大包大揽地拍着胸脯:“哎——,说什么换不换的,咱们兄弟之间一切好说,我带来的这点子家当,云台老弟看上什么了,只管开口!”

    他这次来带着十名亲兵,最多给汪克凡十匹战马,换上五百石粮食有赚无赔。

    汪克凡的条件却出乎意料:“听说马将军那里有一批火药,咱们一石换一石,也给我五百石吧,嗯,再送我两门千子雷炮当添头,其他就不要什么了。”

    “……”

    一直口若悬河的马进忠突然变成了哑巴,黑着脸不说话,汪克凡却像没事人一样,不停地劝酒劝菜。

    马进忠负责押运清军的大炮火药,溜走时把沉重的大炮都扔进了长江,却留下了几百石火药和小型的火炮,一路辛辛苦苦带回了湖广。这都是值钱的军需物资,而且捧着银子也买不到,汪克凡一石换一石,分明是在敲竹杠!

    “嗯……”马进忠沉默了半晌,才长出一口气:“既然云台老弟开口了,老马也没什么舍不得,五百石火药,两门千子雷炮,我明天就让人送过来……”

    明知是坑也得往里跳!

    他从江西慌慌张张跑回来,部队其实已经断粮了,这两天在蒲圻打粮也很不顺利,军中不可一日无粮,如果再搞不到足够的粮食,部队就有哗变的可能。

    马进忠身为武将,胜仗打过不少,败仗打得更多,被人杀的片甲不留也不是一次两次,为了救急吃个哑巴亏,还不至于恼羞成怒,翻脸用强。况且崇阳城防他早就看过,根本就是一个铁核桃,郝摇旗不信邪,一口咬上去崩掉了大牙,马进忠宁愿用火药换粮食,也不想打这场攻坚战。

    “好,果然是个爽快人!五百石粮食,我明天就交给马将军。”汪克凡一副童叟无欺的诚信模样,端起酒杯和马进忠碰了一下,又问道:“左帅已经不在了,马将军将来有何打算?”

    “听说何军门在长沙府,我准备去那里看看。”

    何腾蛟从左良玉军中脱身之后,辗转回到长沙,在那里重新开府设衙,挂起了湖广总督的招牌,马进忠原来是左良玉的属下,反正之后没了上司,军饷粮草也没了着落,打算去投奔何腾蛟。

    汪克凡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马进忠出身农民军,先投降官军,又投降清军,紧接着又反正归明……何腾蛟气量狭窄,肯定容不下这种反复无常之辈。

    ……

    内个,和各位书友说件糗事吧。

    《残明》开书之后,推荐票一直不算太多,半渡心里非常着急,于是自己给自己投票,每天五张推荐票,从不间断……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半个多月后,起点把我的推荐票给封了!

    所以,现在只能向各位书友求票了,推荐票是一本书的门面,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顺便提醒书友一句,现在起点推荐票查的很严,长期给一本书投票会被当成刷票,最好中间换一换。

正文 第十五章 扩军练兵和收徒

    戈戈不休,生民何罪。

    每一场大战背后都是无数个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故事,随着江西会战愈演愈烈,崇阳又开始出现难民了。

    他们大都来自九江府、南昌府一带,整个江西、南京到处都在打仗,反倒是湖广相对安全一点。

    在这些难民中,汪克凡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熟人——权习,锦衣卫千户。

    权习奉旨拘拿黄澍,黄澍有左良玉庇护,始终不能得手,权习却是个百折不挠的性子,就留在武昌府和黄澍飙上了,不抓到他誓不罢休。他有圣旨在身,又有何腾蛟回护,黄澍虽然对他恨得牙痒痒,但也只能惹不起躲得起,一直躲在左良玉军中。

    等到左良玉“清君侧”率军东进,黄澍也跟着去了九江,权习知道后匆匆追去,却碰上了阿济格和李自成一场大战,几名部下都死于乱兵之中,他自己也受了重伤,被几名好心的难民带到了崇阳。

    当初精明强干的一条汉子,此刻却一脸憔悴的病容,手里还拄着个拐杖,走路一瘸一拐的,汪克凡给了那些难民几两银子,带着权习回到恭义营,去医馆找花晓月医治。

    恭义营的军营旁边是一大块空地,几百名辅兵正在那里挖沟筑墙,挥汗如雨,在他们身后挂着一块横幅,横幅下面摆着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两大桶绿豆汤。

    “镐头加铁锨,鞑子的骑兵干瞪眼!”

    权习看着横幅上的这行大字,一脸的莫名其妙:“他们在干什么?”

    “练兵。”汪克凡回答的很简洁。

    “练兵?哪有拿着铁锨练兵的?”权习更加疑惑,他从来没见过这么练兵的,既不练行军布阵,也不练攻守厮杀,只拼命地挖沟挑土,难道就能打胜仗?

    “我部下的士卒都是庄户人,铁锨镐头用得更顺手一点。”汪克凡微微一笑,没有多做解释。

    南人乘舟,北人骑马,江南自古就没有强悍的骑兵,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部队,就以水师最为精锐。因为南方各省不产马,没有条件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要对付号称骑射无双的八旗兵,只能另想办法。

    八旗兵之所以能够横扫北中国,不仅仅靠的是骑射技艺,更重要的是八旗的组织特点。“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作战时绝无粮饷军器之运转,军卒皆能自备而行。”这是八旗劲旅行军作战骁勇神速的重要原因。

    换句话说,满清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强。

    所谓骑射无双,就是指骑马和射箭,其他的功夫却未必见长,满清骑兵并不是适合冲阵的重骑兵,更像是一支骑着马的步兵。他们身穿绵甲,手持弓箭,骑着马在北方大平原上任意奔弛,和明军交战的时候如果胜了,明军跑不了,如果败了转身就撤,明军又追不上,打起仗来自然进退自如,有胜无败。

    但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骑兵在江南的威力并不大。

    和北方的大平原完全不同,江南地区多山多水,长江流域水网纵横,水师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骑兵。骑兵到了江南,不出百里就会碰到大江大河,都需要乘船转运,上岸之后到处都是丘陵密林,只能沿着官道大路行军,不但机动速度大为下降,而且失去了最重要的灵活性。

    昂贵的骑兵失去了灵活性,廉价的步兵就有了机会,镐头加铁锨的土木作业,会成为捆住八旗兵的最后一道绳索!

    “轰隆……”

    军营后面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冒起了一股巨大的烟尘,脚下的地面跟着猛抖了两下,权习茫然地看着这一切,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事的,这是在试炸火药,多听几次就习惯了。”汪克凡安慰一句,快步走了过去,和烟尘中钻出来的捻子正好打个照面。

    “效果怎么样?”汪克凡问。

    “比上次好得多……”捻子匆匆答了一句,又钻进烟尘看不清身影了。

    汪克凡最清楚热兵器的威力,他从马进忠那里搞来了大量的火药后,就在研究如何将其应用到实战中。不过这个年代都是黑火药,虽然已有颗粒化处理,爆炸的威力还是不足,几次试验下来效果都差强人意。

    但他非常清楚,这更多是一个物理学的问题,还需要简单的化学知识。如何尽量提高单位压强,如果尽量保证火药的充分燃烧,如何放置火药,对爆炸目标的角度和距离……,都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测试,捻子是最合适的试验员。

    权习跟着汪克凡上前查看,但除了呛人的烟雾之外,就只有一堆堆的碎石泥土,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大坑小洞。他如同看西洋景般摸不着头脑,汪克凡却很满意的样子,和捻子比比划划探讨了变天,嘴里说的都是压力、空气什么的怪词,然后又勉励夸奖了几句,嘱咐他注意安全等等,才和权习离开进了军营。

    营门之内人声鼎沸,更加热闹,校场上也有将士们在操练。长枪兵练习枪阵,弓箭手练习射箭,火铳兵练习射击,旁边还有几百名新兵正在操练队列,向左向右转来转去,有模有样的已经很熟练了。

    “云台,这都是你的兵么?”权习非常惊讶。

    明军中没有不吃空饷的,汪克凡不过是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