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584章

残明-第584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声桓又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见到死活躲不过去,当下把心一横,向朱聿鐭行礼道:“末将不才,原为殿下手刃此獠,请殿下赐宝刀一用。”

    见他还要扯上朱聿鐭,汪克凡眉头一皱,正要说话,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大喝一声。

    “慢着。要斩褚库,只能由我来!”

    这个声音很熟悉,大家一起回头看去,却看到汤来贺径直走了过来,他从汪克凡手里讨了佩刀,然后向朱聿鐭行礼说道:“微臣乃东征监军,理应与汪提督共同进退,我原本并不赞成斩杀这几名清虏,但既然事已至此。只好也沾些血了。”

    他用刀尖对准褚库的脖子,慢慢捅了进去,等到褚库咽气之后,再横过刀身连劈带锯。切掉了他的脑袋。

    金声桓的脸皮陡然胀的通红,张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看到朱聿鐭一身鲜血的凶恶模样。一众文官武将和观礼嘉宾都惊诧之极,老朱家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号货?四十岁的人如此冲动看起来有点二。但那股子血性和活力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新鲜刺激,或者说是一种无所顾忌的洒脱感觉。隐隐的,很多衣冠楚楚的文官士绅竟然觉得有点羡慕他。

    观礼嘉宾中,朱以江小声的喃喃自语:“王叔是个真性情的人,颇有几分太祖的豪迈之气。”

    张煌言点点头:“嗯,是不错。”

    鲁王朱以海大节不亏,私人品德上却差的很远,个人生活可以用骄奢淫逸来形容,平常别说杀鸡,连踩到一只老鼠都会恶心半天,如果他也能像唐王朱聿鐭这样亲手斩杀一名清虏,必能极大的鼓舞军心士气。

    汤来贺是个厉害角色,一击不中就坦然认输,不但稳住了局面,还留下了将来回旋进退的余地,鲁王朝廷里的文官就没有这样的手腕。

    见微知著,张煌言在这场冲突中冷眼旁观,对隆武朝廷在江南地区的头面人物都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有些人虽然带着面具,但基本的行事风格还是能表现出来,从种种情况来判断,在隆武政权内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也许能为鲁王政权找到一个生存的夹缝。

    济尔哈朗、固尔玛浑等清虏的首级摆上灵桌,一番告祭之后,拜祭孝陵的典礼终于结束,由于中间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典礼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众人不再多耽搁,各自告辞离去。

    张煌言和朱以江正要出门,汪克凡却走了过来,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又寒暄了两句,一改刚才那种强硬的作风,对张煌言和朱以江始终礼貌周全,非常尊重,尤其对张煌言充满了亲近之意。

    人和人之间打交道,有时候不用多说什么,仅凭肢体语言和表情动作就能感受到对方的态度,就像一对青年男女互相来电,一个无言的眼神就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张煌言惊讶地发现,汪克凡似乎对他很来电,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着一个好基友……

    莫名其妙啊!张煌言和朱以江出了孝陵大门,还是没有摆脱这种别扭的感觉,在下马坊百步之外登上坐骑,正要离去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楚军军将却从后面追了上来,自报家门是汪克凡的亲兵队长李玉石,给张煌言送来一份三折请帖,邀他次日与汪克凡一晤。

    打开这份精致的请帖,顶头称呼是“阁下”,倒还正常,底下落款却是“神交老友汪克凡”,又让张煌言微微一愣。

    ……

    杨廷麟怒冲冲离开孝陵,回到句容县后却陷入一片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出师不利。

    为了压服汪克凡,隆武朝廷处心积虑,做了种种周密的准备和安排,在今天的造势之后,杨廷麟还有一连串的后手没有使出来,不料浦一交手,就被汪克凡迎头一棒打得眼冒金星,各种后手也无法施展。

    “汪克凡此人,果然是外忠内滑的大奸大恶之徒,今日拜祭孝陵,他暗中早有准备!”他对一个名叫司功高的心腹幕僚说道:“我等棋差一招,以后难免步步受制,只有尽快招降李成栋和佟养甲,才能与汪克凡抗衡。去吧,李成栋不管提什么条件,只要不是想当江南巡抚,都尽管答应他,佟养甲那边也松松口子,尽快促成反正。”

    “佟养甲麾下还有两千名真虏,恐怕不便招降。”司功高提醒道。

    “什么真虏?多半是汉军旗的假虏!再者说了,就算是真虏又有什么不能招降的,夷狄鞑虏受我大明天恩感化,归附王化,乃是功德无量的盛举,若是日后胆敢作乱,朝廷大兵一到,立刻令其化为齑粉……”

    杨廷麟刚刚说到一半,手下人进来禀报,汤来贺和万元吉也回来了,正在外面偏厅等着他。

    杨廷麟又对司功高嘱咐了几句,打发他离去,然后起身出门,来到偏厅,进门第一句话就问道:“都杀了么?”

    “都杀了。”汤来贺坐在椅子上,没有起身相迎,答道:“我还亲手杀了一个,就是那个叫褚库的巴图鲁。”

    杨廷麟楞了片刻,愤慨的责问道:“你,你这是何意?”

    “大势所趋之下,尽力挽回局面罢了。”汤来贺没有看他,用力揉着眉心,露出疲惫的神色。

    “兼山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呀!”万元吉在旁边劝道:“若事不可为,终归不能就此与汪克凡翻脸,眼下只有忍辱负重,徐徐图之。韩信当年可忍胯下之辱,我等为大明基业受些小小的委屈,又有何妨?难不成真的与楚军兵戈相向?”

    杨廷麟脸上的怒容渐渐消失,突然自嘲地一笑,拉开椅子颓然坐下:“古人云,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诚不我欺也。罢了,罢了,南斗先生唱红脸,我杨廷麟当恶人唱白脸,总要和汪克凡周旋到底,以后就这么办吧。”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不过是一句俗语罢了,杨廷麟玩了一把小幽默,却没有引起汤来贺和万元吉的响应,两人都在微微出神……杨廷麟这句话无意中说到点子上了,他们手中无兵,或者说兵力不足,就没有资格向汪克凡叫板,抢占江南三省的计划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看上去很美,却不会真的实现。u

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一六四章 拆东墙补西墙

    纸老虎没被戳破之前,看起来张牙舞爪,凶恶之极。

    汪克凡伸出手指,在它的身上轻轻戳了个小洞,纸老虎自己就泄气了。

    先前的种种谋划算计,此刻都变成了出丑卖乖的笑柄,就连北伐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楚军的赫赫战功面前也失去了说服力……汪克凡的态度很明显,北伐没问题,但是这个仗该怎么打,要由楚军说了算,大家都凭战功说话,没有战功就没有发言权。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文官们沉痛地意识到,想继续和楚军抢地盘的话,手里的军队还是太少,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抓兵权。

    军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想要迅速拥有一支足够兵力的军队,唯一的办法就是招降那些被困在江南三省的清军,只要他们反正归明,听从隆武朝廷的指挥,就抢先占住了苏杭、福建的地盘,汪克凡的态度再强硬,也不至于挑起大规模的内战吧?

    杨廷麟、汤来贺和万元吉一晚上没睡,吵一阵子,再商量一阵子,研究一阵子,把清军各部拔拉来拔拉去,但凡有一点被招降的可能,都要派人去联络谈判,这件事本来就在做,但是力度不够,既然汪克凡的态度如此强硬,那就只好甩开一切顾忌,先把军队抓到手再说。

    除了李成栋和佟养甲外,熊立春、周亮工包括田雄都进入了名单,在楚军的巨大压力下,在万元吉和汤来贺的劝说下,杨廷麟把士大夫为珍视的节操丢掉了,同意招降田雄。

    商量到后,几个人又打起了金声桓的主意。后得出一致结论,金声桓属于可以拉拢的对象,但是他们几个分量不够。只有隆武帝亲自出马,才能收服这个拥兵数万的大军阀。

    想要对抗楚军。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工作,三个人一直商量到天亮,才把整个计划重梳理了一遍,是好是坏总算有个可以执行的办法,心里都踏实了许多。

    杨廷麟随即向汤万二人告辞,准备前往浙江主持大局,汤来贺劝他留下来再待两天,以防汪克凡还有什么后续手段。却被杨廷麟坚决的拒绝。

    “他也就是嘴上叫得凶,一时暇南下的,我可不愿去参加那个劳什子的纪念碑揭幕式,再受一次腌臜气。”

    “那也未必啊,万一他率军南下,先打浙江和福建,我等又如何拦得住他。”万元吉担心地说道:“唉,汪克凡这厮忒也狡诈,到底先打哪里,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他偏偏故弄玄虚的要写什么文章,我看多半是盯上了浙江和福建。”

    如果汪克凡愿意先打南京,只要说一句坚决拥护隆武帝的英明决策就行了。他既然郑重其事就此撰文,肯定有不同的打算,不是先打苏杭,就是先打福建,这都是隆武帝和文官集团法接受的结果。

    汤来贺说道:“我也猜不透他的用意,所以才想让兼山公再等两日,以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杨廷麟摆摆手,好像在赶走一只讨厌的苍蝇:“他就是故弄玄虚罢了。宁镇大战后楚军已是强弩之末,一时没有余力南下。汪克凡才以种种手段乱人耳目,真要是拖到两三个月后还是这般局面。他就该下手了。我在这里多呆一天,浙江就多一分危险,所以两位不必多言,我今日就离开句容,唉,多尔衮这厮也是古怪,宁镇大战已经过去二十余日,江北为什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呢?”

    清廷如果派大军来救谭泰,楚军就会被拖住,甚至和清军斗个两败俱伤,文官集团正好趁机抢占浙江和福建。

    ……

    数千里外的北京,清廷上下一片死气沉沉,如丧考妣。

    其实真的差不多,济尔哈朗是顺治的堂叔,他会死在江南,事先谁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