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晟等人私下议论,也认为恭义营不是他们的对手,那些鞑子兵自幼就在马背上长大,从小被当做战士训练,大顺军的将士也都是尸山血海滚过来的,恭义营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无论训练多么刻苦,还是明显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除此之外,恭义营还有一块天生的短板,因为水土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北方人的体型要比南方人强壮一些,哪怕那些从小骑马的鞑子兵都是罗圈腿,看上去还是比恭义营的士兵高大。
身大力不亏,这个年代的战争以肉搏战为主,个子比对方低了半头,还没交手先输了一半。
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困难,与其刻意掩饰,不如掰开揉碎,趁早统一思想,汪克凡把所有问题都拿到桌面上,在恭义营内部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大练兵……
除此之外,汪克凡还和许秉中一起,联络崇阳境内的各个乡里,以战时军管的名义,实行坚壁清野,联甲自保。
对于乡里民间的缙绅豪强来说,他们的财产大都是田地房屋,搬不动,带不走,没法像普通的百姓一样拍拍屁股就去逃难。所以,他们都不惜血本加强自保的力量,征募团练,修筑村寨,不求能抵御大军的进攻,起码能防住小股的流寇溃兵。
兵荒马乱的年头,只要是稍大点的村寨,每天都有好几股人马来借粮,打的旗号一个比一个来头大,李自成、左良玉、何腾蛟……甚至鞑子元帅阿济格,都在派人满世界的借粮,其中有些自称郝摇旗手下的,听上去不过是个无名之辈,被缙绅豪强们直接轰了出去。
郝摇旗前些日子到了蒲圻,蒲圻位于崇阳以北,离武昌府更近,军民官吏早就逃了个精光,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那里,然后派人四下打粮。
但是打粮这种事情也需要成本,如果对方早有准备,拼死抵抗的话,打破一个寨子要伤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兄弟,最后却搞不到多少粮食,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粮,只要对方识相,就不用撕破脸拼命。
打粮队起初在蒲圻周围活动,虽然可以借粮的寨子少了点,总的来说还算顺利,谁知进入崇阳之后,却接连碰了几个硬钉子,一斗粮食都没借到。郝摇旗一打听,原来崇阳县城里还有一支明军,在背后给那些村寨撑腰……
崇阳县衙后堂,汪克凡正在和许秉中议事,陆传应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堂尊,云台,有麻烦了!郝摇旗派人来借粮,口口声声要五百石……”
“这么多!”许秉中一惊,自从郝摇旗的部队进占蒲圻,他就一直非常担心,果不其然,人家现在找上门来了。
“那使者看样子也是个贼寇,傲慢无礼,满口恐吓之词,如何应付还请堂尊示下。”陆传应说道:“依卑职看来,不如给他凑上二三百石米粮,打发走买个平安……”
“这个……”许秉中觉得有些不妥,犹豫一下,转头向汪克凡说道:“贤侄,这件事还得你来拿个主意。”
崇阳县城中存粮虽多,却大都是汪克凡自掏腰包买来的,存放在恭义营中,没有他的许可,谁也别想动用,不过上回袁宗第过境,汪克凡竟然送了他五十石粮食,想来这次也会答应。
“没有,一石也不给。”汪克凡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
“一石也不给?”许秉中一愣,又劝道:“若是二百石太多,那就一百石,啊,哪怕五十石也行,多少应付一下这伙贼寇。”
斥候早就打探明白,郝摇旗到了蒲圻后不断收容溃兵,手下的人马最少也有两万七八,如果一点粮食都不给,万一激怒他来攻打崇阳,就是因小失大了。
汪克凡摇了摇头:“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今天给了他五十石,明天他会再来要一百石,哪怕你一次给上五百石,他下次就会要一千石……”
上次袁宗第过境而走,左右都是一锤子买卖,给他些粮食无所谓,郝摇旗却守在崇阳旁边,什么时候想要借粮,派个使者坐着船就来了。他手下将近三万人马,那就是三万张嘴,三万个能吃能拉的大肚汉,崇阳的存粮虽多,也供不起这样一支大军。
早晚那一天,郝摇旗还是会翻脸,崇阳把他养得兵强马壮,自己却断了粮草,不用再打,直接投降算了。
在他的解释下,许秉中终于放弃了借粮的打算。
“把那使者打发走吧,千万别把话说死,能拖一天算一天……”
虽然明知不可能,许秉中还是存着最后一丝侥幸,希望郝摇旗出点什么意外,不来进攻崇阳。
……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郝摇旗的兵很快就来了。
大顺军离城十里下寨。
这是一个非常谨慎的选择,对于立足未稳的进攻方来说,有这么长的距离作为缓冲,可以从容应对城中守军的袭扰。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大顺军没有围困崇阳的打算,郝摇旗带来了一万五千人马,不可能在这么大的半径上形成完整的包围圈。如果他想彻底歼灭恭义营的话,就该离城墙更近些,把包围圈再缩小一些。
他打算把汪克凡逼走!
攻打这座县城,和攻打那些村寨一样,都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守军拼死抵抗,伤亡太多就不划算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把明军逼出崇阳。根据斥候打探的情报,崇阳城中粮草充足,如果能顺利拿下来的话,短时间内再不用为粮食发愁。
当然,这需要先把城中的守军打疼,打得他们不得不跑。
郝摇旗查看崇阳城防之后,也意识到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修筑营寨,打造器械,耐心进行着各种准备。
城上城下,明军和顺军遥遥对峙,十来天都互不相扰,但所有人都知道,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
与此同时,大顺军和清军正在向九江节节逼近,左良玉为避锋芒,准备率部继续东进,临行前却发现何腾蛟不见了,询问手下军将,才知道他乘人不备跳了长江,生死不知。
左良玉顾不上追查何腾蛟的下落,点起兵马离开九江,不料当天夜里突发急病,咳血三升而死。
他死后,众将推举左梦庚为主,继续沿长江东进,弘光朝廷急忙抽调江南四镇主力拦截,与左部连番激战,左梦庚军心不稳,被击败……
南明弘光朝廷成立之初,朝野上下都以为可以仿效南宋,划江而治,最少也能支撑个百八十年,但事实上,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就灭亡了。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左良玉“清君侧”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诱因,此时多铎的大军已经进入江苏北部,兵锋直指南京,史可法困守扬州孤城,手中缺兵少将,南明江南四镇主力却被抽掉一空,和左梦庚你死我活的打内战,致使江北防线门户大开,多铎攻破扬州,将城中军民百姓屠杀一空,然后长驱直入……
江西方面,阿济格乘船顺流而下,终于在九江以西四十里追上了李自成,雷霆一击,击溃了大顺军将近十万人马。
李自成戎马半生,起落浮沉,九江之战是他最后一次惨败,几乎输光了家底,大顺军的老营被清军攻破,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以及大批随军家属被俘。
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位叔叔直接被杀,宋献策却不愧江湖神棍出身,玩了几手小小的法术,礼遇款待。就把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满洲土包子唬得一愣一愣,被当做异士能人,受到李自成本人率残部突围,好容易摆脱清军的追杀,走小路向通山一带撤退,意图翻过九宫山重入湖广,与蒲听一带的郝摇旗汇合……
正文 第十一章 木驴车和鱼梁道
围三阙一,郝摇旗在崇阳东、西、北三个城门外扎下了三座大寨,单单空出了南门,给明军留出了一条逃往通城的道路。
这就是兵力占优的好处了,郝摇旗一万五千人马,可以在每座大寨摆上五千人,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这三个方向无所谓哪个是主攻,哪个是佯攻,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时转换,使守军顾此失彼。
但是郝摇旗还是有所侧重,把主攻的方向摆在北门。崇阳和大多数的城市一样,县城的形状也是东西向的长方形,从北门突破有利速展开部队,将守军分割成两半,还有利于尽快抢占粮仓,以免守军逃跑以前放火焚烧。
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清晨的薄雾中突然冒出一排排木驴车,崇阳攻防战毫无征兆地开始了。
一声炮响,鼓号大作,大顺军从营寨里鱼贯而出,在城墙前一千步的位置列阵,正对城门封住了道路。藤牌兵在前,长枪兵居中,弓箭手在后,阵前摆设拒马枪,以防明军冲阵。
他们的任务是掩护攻城部队,防止守军出城袭扰,今天真正唱主角的,是那些木驴车。
木驴车,其实就是改装的鸡公车,由一名士兵推动前进,前方用坚韧的毛竹做成护板,上面敷着厚厚的湿泥,可以抵御箭矢鸟铳和火箭的攻击,车上满载着装满泥土的麻包,用来填平护城河和外壕。
随着郝摇旗一声令下,二百多辆木驴车一起向前推动,发出吱吱呀呀的噪音。
“散开些,再散开些!一排二十辆木驴,其他人在后面跟着,小心石?……”
有军将骑着马来回指挥,带着一队骑兵跟在木驴车的旁边,他们的任务是保护行动迟缓的攻城器械,并为护板后面推车的士兵指路。
离城墙五百步,三百步,一百步……,渐渐接近了外壕,城上的石?开始射击,接二连三的石弹呼啸而来,紧接着,木驴车进入了弓箭的射程,只听护板上笃笃连响,不断被箭矢命中。
石?,其实就是投石车,这玩意威力不小,但结构复杂,操作不易,基本上没什么准头,能不能打中目标全看运气。大顺军的木驴车之间很松散,城上的石?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