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着各种目的。各方势力都想和汪克凡搭上关系,探探口风,汪克凡却一直没有露面,句容县里的军政事务都由汪晟主持。大家排着队来拜访汪晟。客客气气说上一大堆废话,出门到了背人的地方就拉下脸骂娘,对楚军充满了敌意。
江南太富了!
江南三省的地盘太大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开始暗中串联,试图通过结盟和楚军对抗。人的**会不断膨胀,只分一杯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仗还没有打完,就恨不得把楚军一脚踢开……纵观中国历史,胜利果实都不是按照贡献分配的,而是用来被窃取的,谁能得到江南士绅地主的支持,谁才能真正控制这里。
钱谦益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香饽饽,江南的士绅降官围着他转,隆武朝廷的很多大人物也屈尊纡贵来拜访他,还躲躲闪闪的害怕被人发现……钱谦益明知自己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这些人只是想利用他,却又非常享受这种长袖善舞的虚幻感觉,作为曾经的东林党魁,他从骨子里对权力充满了热爱,对政治斗争乐此不疲。
张煌言和朱以江这边却难得的清静,作为“敌对势力”的代表,隆武朝廷的文臣武将都自觉的与他们划清界限,江南士绅在楚军的地盘里也有意避嫌,不和鲁王派来的人接触……张煌言和朱以江主动找上门去,拜访几位隆武朝廷的大佬,除了汪晟坦坦荡荡的热情接待以外,在其他人那里都吃了闭门羹。
句容城里这么热闹,只有金声桓比较尴尬,他是刚刚反正的降将,在朝廷里没什么根基,明显的被排斥在圈子外面。
“真他娘的群魔乱舞,要是把汪克凡惹恼了,大兵一起全都得乖乖跪下,使劲扇自己的耳光。”金声桓和汪克凡一样属于军阀集团,大家都是武勋,有着共同的利益,屁股更偏向楚军一方。
“众怒难犯啊。”幕僚吴尊周说道:“朝廷政令不出两广,汪克凡却坐拥湖广和赣北之地,若是在江南三省插手过深,难免有以客欺主之嫌,当今圣上是断断不会容忍的,大家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敢与楚军相争……”
地盘如何划分,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金声桓对此非常敏感,早就和手下幕僚讨论过多次,楚军的地盘已经太大,收复江南三省后,隆武朝廷是不会容忍他们吃独食的,江南三省的地盘划分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才是句容县各种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若是请命移镇江南,朝廷会允吗?”金声桓的地盘局限在江西北部,缺乏发展的空间,江南三省却天高水阔,随便他怎么折腾。
“江南富甲天下,朝廷就算允了,汪克凡也未必会允。”吴尊周掰着指头分析道:“汪克凡携大胜之威,朝廷总要划地酬功,多半会把楚军已经占了的州府给他,浙江、福建二省却不容其染指,大帅若请命移镇江南,到南直隶是得罪汪克凡,到浙江和福建是得罪当今圣上,恐怕难以如愿。”
“让楚军做看门狗吗?哼,汪克凡恐怕不会答应。”金声桓冷笑一声:“朝廷收复浙江、福建二省,学南宋偏安于杭州,却命汪克凡据守长江一线,粮饷处处受制于人,又要北抗满清,日子久了无非是变成第二个岳飞罢了,真是好算计。”
“不错。自古守江必守淮,汪克凡若要守住江南,唯有北渡长江,图谋江淮,和满清拼个你死我活。朝廷以苏杭之地的粮饷挟制楚军,驱使其北伐,再侵吞浙东鲁监国的兵马,一步步站稳江南全境,这大概就是当今圣上的打算。”吴尊周分析道:“汪克凡却未必甘为鹰犬,对苏杭之地势在必得,此为二虎相争之势,其中必有一伤,大帅自管坐山观虎斗,不可轻易出头,待局势明朗后再做计较不迟。”
“局势明朗了,还轮得着我本国公吗?”金声桓皱起眉头,一边琢磨着一边说道:“干脆我去当岳飞好了,我不怕受制于朝廷,南昌府就让给汪克凡,他也不吃亏。”
“哎——,没这么简单的。”吴尊周说道:“苏杭之地如今尚在清军手中,朝廷各路兵马群狼环饲,鲁王朱以海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其中变数极大,大帅若这个时候插手江南,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照你这么说,汪克凡又有什么好争的?他总不能公然和朝廷翻脸吧,终归还是我们武勋吃亏。”金声桓沮丧地说道。
“哈哈哈,汪克凡兵雄势大,对朝廷已成倒逼之势,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吴尊周笑道:“他若得了苏杭之地,圣上只凭那些文官无法与之抗衡,必然重用大帅,若是朝廷占了苏杭,汪军门要么渡江北伐,要么退回湖广,大帅再去江南主持军务,就从容得多。”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说道:“如今正逢乱世,大帅切不可放弃南昌根基,留王得仁一支偏师在江南就足矣。南京城如今将下未下,满清必然派遣重兵来救,再无暇顾及其他地方,大帅趁此良机攻占九江府,再渡过长江横扫安庆、庐州等地,将来不管谁得了天下,都能轻易裂土封王!”(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文 第一六零章 雄杰
两天后,杨廷麟率领一个庞大的使节团,到达句容,立刻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江南的水太深,汪克凡是玩不转的,只有杨廷麟这样的士林领袖才能控制住形势,换句话说,楚军虽然打赢了宁镇会战,却要让出大部分胜利果实,别想染指苏杭之地。
汪克凡这段时间的表现非常低调,一直没有在句容县露面,楚军则兢兢业业的继续攻打南京和镇江,已经扫清了大部分的外围据点,把清军包围在城中……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汪克凡准备退让的表现,如果他还想要苏杭和太湖周边的地盘,现在就该拼命活动,取得各方的支持,把声势搞得越大,朝廷的顾忌就越多,就会对他做出一定的让步,汪克凡既然自己都放弃了努力,说明他害怕功高震主,不敢和隆武朝廷翻脸。
杨廷麟,才是江南真正的主人!
捧臭脚的,抱粗腿的,打算投机捞一把的,各种角色一拥而上,都想和杨廷麟搭上关系,为了对抗楚军,各路明军大佬原本已经结成了一个松散的同盟,现在更是有了主心骨,汤来贺、万元吉、王应华、陈邦傅等文官武将每日在杨廷麟的住处进进出出,商议不停。
从个人感情来说,汤来贺对汪克凡和楚军并没有敌意,但是隆武朝廷的现状在这搁着,如果任由楚军继续坐大,整个国家就会失控,作为文官的一份子和帝党的领袖,汤来贺必须誓死捍卫隆武朝廷的利益。并不惜因此与汪克凡为敌。
这是一场战争!
重要性不亚于宁镇会战!
汪克凡的地盘已经够大了,楚军又这么能打。再被他占了江南三省的话,就等着改朝换代吧。到时候就算汪克凡自己不打算造反,部下将领也会逼着他黄袍加身,但凡还对大明存着一点忠义之心的文官武将,都不会坐看这种情况发生。
傅鼎铨和楚军关系深厚,这些日子一直忧心忡忡,私下里几次想找汪克凡谈谈,却一直找不到他,后来看到楚军本分而低调,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一点……汪克凡既然知道退让。隆武朝廷的局面就能维持下去。
他又去找汤来贺和杨廷麟,劝说不可逼迫楚军过甚,以免引起变乱,如果汪克凡一怒之下付诸武力,谁又能打得过楚军?到时候反而鸡飞蛋打一场空。
“这个我理会得。”杨廷麟叹口气道:“唉,国家孱弱,武将反制朝廷,很多时候只能委曲求全。只要汪克凡不来染指苏杭,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他若是一定要取苏杭呢?”傅鼎铨追问道。
“那和公开造反又有何异?”杨廷麟突然失控。怒道:“朱成功已经取了扬州,汪克凡若是有本事,就尽快收复南京嘛,到时候朝廷还都南京。他直接做曹操好了!”
假装生气,借机发飙,杨廷麟越是大喊大叫。越是无法掩饰心中的恐惧,汪克凡如果派楚军来抢地盘。靠万元吉和苏观生的军队是万万抵抗不住的。
汤来贺看了他一眼,沉声说道:“云台为人沉稳。应该不至出此下策,但他若真的起兵,不论假托何等借口,都是犯上违逆的乱臣贼子,我等哪怕粉身碎骨,也只有与之周旋到底!”
用苏杭之地的粮饷挟持楚军,逼迫汪克凡渡江北伐,这是关系到隆武朝廷生死存亡的基本国策,不可能退让,如果汪克凡一定要抢苏杭,那就意味着爆发内战……隆武朝廷如果退让的话,整个国家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早死晚死都是死,还不如和汪克凡拼死一战,或许可以用大义名分把他压垮。
傅鼎铨沉默半晌,缓缓说道:“若真是到了那个时候,学生定然会遵从朝廷号令,与楚军决一死战,但在这之前,还请两位阁老三思再三思,慎重再慎重,以免刀兵一起,国家大伤元气……”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不知道两位阁老作何考虑,苏州、杭州尚在清虏手中,若不让楚军出兵,朝廷可有把握收复苏杭?”
和托守苏州,济席哈和田雄守杭州,总共还有一万多清军精锐,江南明军却只有楚军最为善战,如果让楚军收复苏杭,请神容易送神难,人家占着苏杭不走了,隆武朝廷的种种算计都会落空。
杨廷麟一摆手,说道:“这个不必担心,朝廷自有计较。”
这是最高级别的军事机密,在实施之前,对傅鼎铨这样的封疆大吏也不能透露。
隆武朝廷这几年编练新军,也攒下了一点家底,关键时刻正好派上用场。那支新军驻扎在桂林附近,负责保护陪京的安全,现在广西方面比较稳定,隆武帝可以冒些风险把新军派到江南来,再加上赵印选、焦琏、和陈邦傅等人的兵马,应该能够收复苏杭。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