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534章

残明-第534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的医官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对症的治疗药物,疫情始终没有根除,行军作战都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宁镇会战持续的时间越长,士兵由于体质下降遭受传染的几率就越大,疫情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反复,甚至会更加猛烈的爆发……好汉扛不住三泡稀,腹泻会造成体力严重下降,发病的士兵必须休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战斗力,清军死亡的士兵虽然只有一千多个,被传染发病的士兵却已经上万,如今大敌当前,如果瘟疫一直无法根除,就真的要考虑退兵了。

    走进中军厅,济尔哈朗径自到帅案后坐下,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一众医官,和蔼说道:“诸位请起吧。我军中瘟疫大盛,虽然使了无数手段,却有愈演愈烈之势,诸位可有对症良方?”

    “小人觅得‘太乙流金散’与‘老君神白明散’两剂良药,可避瘟疫恶气。”

    “卑职献‘虎头杀鬼方’,可保大军诸疫不染。”

    “小人有祖传‘点眼砂’,又名‘人马平安散’,专治痧胀腹痛,当年明军也曾用过,颇有奇效。”

    “小人苦读医书,寻到一古方‘百沸汤’,请王爷一试……”

    一众名医各献良方,有散剂,有丸剂,有汤剂,有饼剂,有酊剂,有膏剂,外敷内服各自不同,都是针对腹泻的药方。在济尔哈朗的询问下,这些名医都仔细解释自己的药方,说着说着竟然吵了起来,除了一部分的疟疾患者外,大多数发病士兵都是严重的腹泻,有可能是痢疾,有可能是霍乱,也有可能是伤寒,这些名医的判断并不相同。

    济尔哈朗对其中一个花白胡子医官点了点头,问道:“你那个‘人马平安散’是怎么回事?”

    花白胡子行礼答道:“此药由麝香、冰片、雄黄、雌黄,朱砂水等制成,按男左女右,以少许点目眦内,诸疫不染,对痧症尤其立杆见效。”

    痧气往往由食物中毒引起,这个医官开的方子就是针对腹泻,虽不中亦不远矣。

    济尔哈朗微微颔首:“那就试试吧,你那个百沸汤又是何物?”

    “百沸汤才是真正的对症良药,还请王爷明察。”另一个中年医官讲解道:“百沸汤以土火熬着而成,九滚九沸药力最强,饮半碗后以手揉腹,顺逆各六六三十六圈,再以鸡翎探喉,催之涌吐,腹泻立止!”

    这个方子听着不靠谱啊!喝一碗热药汤,然后使劲揉肚子,揉完肚子再拿一根鸡毛往嗓子眼里插,吐个稀里哗啦后,就不会再拉肚子……

    济尔哈朗仍然面不改色:“一起试试吧。”

    中医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济尔哈朗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姑且一试了。

    “防在先,治在后,最要紧的是控制疫情。”那个中年医官受到鼓舞,又献策道:“此疫性情毒烈,不同于六淫,大军营棚务必开爽通气,扫除洁净,贴肉衣物当每日蒸熏,才可确保三军将士无恙。”

    花白胡子也行礼道:“入夏瘟疫大行,皆因虫蝇蛇鼠作秽,卑职每见营中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所过之处士卒尽皆染病,当尽快调运数十担白矾送至军前,以供灭蝇……”

    当天下午,济尔哈朗再次传下严令,在清军各营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卫生清洁大扫除,对老鼠蚊虫和苍蝇坚决予以消灭。

    经过努力,清军的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再次对茅山防线发起猛攻。

    在济尔哈朗看来,汪克凡至今仍对延陵镇围而不打,除了围点打援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楚军由于兵力不足,啃不动朱马喇和穆里玛,所以只能苦苦支撑茅山防线,并从后方继续增调援兵……根据斥候的情报,楚军又有几支后续部队进入了宁镇山区,从侧面再次证实了这种判断。

    争分夺秒!

    全力猛攻茅山防线!

    济尔哈朗知道,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已经到了。楚军的后续部队上来后,马上就要对延陵镇发起总攻,到底是楚军先攻破延陵镇,还是清军先攻破茅山防线,将决定谁才是宁镇会战的胜利者……至于被楚军关门打狗的可能性嘛,的确有,但真的不大。

    接下来的战局发展却出乎意料,楚军的后续部队进入宁镇山区后,既没有进攻延陵镇,也没有投入茅山防线,而是直插一七七高地附近,切断了他的补给线。

    真的关门打狗啊!

    济尔哈朗不惊反怒。(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一六章 其实是一包尿不湿

    上位者一般不会轻易动怒,除了心性更为坚韧之外,关键在于他们对局面的控制能力更强,轻易不会受到伤害,比如济尔哈朗这样老资格的亲王,除了多尔衮之外再没人敢捋他的虎须……退一步说,即使有某件事偶然失控,根基深厚的上位者也完全输得起,就像开赌场的老板面对中了大奖的赌徒,送出千万美元支票的同时却仍然能够面带微笑。

    真正能让上位者大动肝火的,也许只有他们的敌人。

    济尔哈朗戎马半生,老来位极人臣,又和多尔衮这样的狠角色周旋多年,早就磨砺得老谋深算,轻易不会动怒,但被楚军截断粮道后,他的心中却隐隐升起一股怒意。

    汪克凡简直是在乱搞嘛!

    宁镇会战打得这么激烈,这么残酷,已经升格为一场你死我活的大决战,战役胜负将决定明清双方的国运兴衰,就像两个最优秀的勇士在万众瞩目下进行决斗,把自己的生命、财产和心爱的女人都押了上去,要么杀死对方赢得一切,要么被对方杀死失去一切……刀光挥舞,鲜血迸流,两位勇士都竭尽全力想要杀死对方,惨烈的搏斗让日月为之变色,天地为之失声,就在这个时候,汪克凡却突然把刀插回腰间,伸手在济尔哈朗的屁股上重重掐了一把,动作淫荡而充满挑逗,似乎对他的菊花充满性趣。

    不错,楚军出兵截断济尔哈朗的粮道,就像在他的屁股上掐了一把,挑逗意味大过实质性威胁。

    补给线被掐断当然是一件麻烦事,比如伤兵运不下去,药品运不上来。但是前一段时间济尔哈朗推进的速度很慢,为了救援朱马喇和穆里玛带了双倍的粮食辎重,省着些吃用。坚持一个月以上没有任何问题,那时候宁镇会战早就分出了胜负……换句话说。粮道被断暂时对济尔哈朗影响不大,他甚至可以不用理会这件事,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如果能够顺利突破茅山防线,和朱马喇、穆里玛会师后大不了换个方向突围,比如转头向东面的金坛县、常州府方向走,楚军肯定来不及再调整部署进行拦阻。

    总而言之,汪克凡这么做就好像在说“我吃定你了”。就好像向女神求婚的时候没有准备钻戒,却拿出一包尿不湿和产褥垫,考虑的虽然很长远,却太过一厢情愿……他明明连延陵镇这块硬骨头都啃不下来,却张牙舞爪的想把济尔哈朗也装进口袋,济尔哈朗焉能不怒?

    虽然隐隐动怒,济尔哈朗却不会让愤怒蒙蔽理智,经过冷静的分析,他大致猜到了汪克凡的意图。

    “汪贼此举虽然有违常理,却与他往日的用兵之法一脉相承。此人用兵偏爱弄险,不重一城一战之得失却最重大势,他抢断我军粮道。多半是为了以攻代守,寻觅战机!”

    根据延陵镇突围的信使报告,朱马喇和穆里玛马上就要断粮,已经开始杀马为食,好在他们有几千匹战马,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楚军的后续部队上来后,急切间还是无法攻克延陵镇,投入茅山防线又会消耗在连续不断的添油战术里,所以汪克凡另辟战场。抢断清军粮道,力求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王爷所言极是。我军应当置之不理,继续全力攻打茅山!”屯齐提出建议。

    “不妥!”何洛会表示反对:“茅山易守难攻。万一延陵镇先被南贼攻破,我军就会变成一支孤军,汪克凡断我粮道反而成了一步撒豆成兵的妙招,不如将计就计,与南贼在巴掌洞山(一七七高地)一带决战……”

    众将展开激烈讨论,很快形成了两派意见,互相争执不下。

    补给线的重要性是军事常识,汪克凡切断清军粮道的用意很明显,就是为了减轻茅山防线的压力,进一步拉长宁镇会战的时间,毕竟朱马喇和穆里玛已经断粮,时间拖得越久,对清军越不利……屯齐一派建议弃子争先,全力进攻茅山防线,只要能攻进延陵镇,救出朱马喇和穆里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何洛会等人却觉得这种战法太直接,有孤注一掷的嫌疑,把整个宁镇会战的胜负,以及几万大军的安危都寄托在能否及时攻破茅山防线上。茅山地形险要,楚军准备充分,防御工事修筑得非常坚固,由于地形限制清军无法展开太多的进攻兵力,比攻打一座坚固的城池还要困难,如果一根筋强攻茅山,时间拖得久了,朱马喇和穆里玛很可能先完蛋……换一种思路的话,楚军出兵截断粮道,对清军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战机,济尔哈朗的兵力正好无法展开,完全可以分兵和丹阳县的谭泰来个两面夹击,把这支楚军包围在一七七高地一带,如果汪克凡派兵来救,正好在这里和楚军进行决战。

    你围点打援,我也围点打援!清军一路推进过来,对一七七高地一带的地形已经很熟悉,甚至还给一七七高地起了个名字叫巴掌洞山,楚军的主场优势相对减弱,更重要的是,同样是攻山头夺高地的阵地战,如果清军守山而楚军攻山的话,臼炮和燧发枪的威力都会大幅减弱,清军有足够的能力打败楚军的援兵,再吃掉一七七高地的蒲圻营和吉安营。

    济尔哈朗砰然心动!

    是啊,茅山就像一块硬邦邦的石头,为什么一定要拿脑袋往石头上碰呢?如果往别的方向分兵,清军地形不熟,很可能中了楚军的埋伏,但是巴掌洞山却在清军的补给线上,前后不远处都有坚固的营寨,还可以得到丹阳县谭泰的支援,没理由不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