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501章

残明-第501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着急,再让他们得意几天。”

    汪克凡指着地图说道:“诸位都知道,我们刚刚进入南直隶的时候,并没有准备来应天府,只是打算从宁国府一路杀到江南,在鞑子的后院里放一把火,然后就设法撤回江西……但是卜从善突然反正后,我们一路打到应天府,甚至还踏进了镇江府的地盘,现在的计划就要跟着变了。”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保密,汪克凡终于向大家宣布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俗话说杀人放火。杀人当然比放火来得厉害,如果我们能在江宁府和镇江府之间把鞑子的主力消灭,整个江南都会点起燎原大火。甚至不用我们动手……南京是江南的中心,旁边紧挨着镇江府,过了长江就是扬州和淮安,都是富甲天下的地方,我们却一路杀到南京城下,最近距离南京城不到三十里,鞑子已经慌了手脚。从四面八方扑过来和我们拼命,东边一坨。西边一坨,正好让我们一口口吃掉。”

    他顿了顿,接着对王进才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战机,只盯着张天禄和刘弘遇这两只瘦鸡仔。你的胃口还是太小了!咱们要干就干个大的,把朱马喇、穆里玛、胡茂祯、王文奎这些鞑子全都引到宁镇诸山里,一个一个全吃掉,如果济尔哈朗来的够快,一样不能放过他!”

    没想到汪克凡的胃口这么大,众将兴奋之余,却有些不敢相信,曹志建问道:“咱们只有三万人马,鞑子要是一下子来得太多。恐怕应付不来吧?”

    “不错,在秣陵关以东,咱们只有三万人马。但你不要忘了。当涂、芜湖还有一万多人吧,东至县和东流县还有五千人吧,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从江西调兵嘛,崇阳营就在彭泽以东,快的话三天之内就能赶到当涂。想要吃掉张天禄和刘弘遇,随时都可以下口。不必急在一时。”

    汪克凡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我们要做的,是继续示弱以敌,引诱鞑子来攻。而且这个戏一定要演得像,秣陵关那边要发起佯攻,南京城也要去打一下,东边的常州府,北边的镇江府,现在都要四面出击,到处打成一团,让鞑子摸不清咱们的用意,是突围也好,是筹粮也罢,让马国柱和张天禄去瞎猜吧……记住,这里头秣陵关的佯攻最重要,一定要猛,要凶,要做出拼死突围的模样,给张天禄足够的压力,等到他顶不住的时候,其他的鞑子援兵就会围上来帮忙,被咱们困在宁镇群山里,然后一个一个吃掉。”

    这番话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众将有的听明白了七八分,有的听明白了五六分,但没有一个人完全理解……真的要在宁镇山区里决战吗?这个地方,可不是一个合适的战场呀!

    王进才和曹志建互相看了一眼,一起提出这个疑问,汪克凡笑着对他们点了点头。

    “你们说的不错,按从前的道理来说,宁镇群山不是一个合适的战场,但咱们的楚军不一样。楚军现在的主战武器是燧发枪,而且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完全可以在丘陵低山地区作战,不需要像清军那样结阵而战,在宁镇群山里,我们肯定能够以一当十,打败骑射无双的八旗兵。”

    汪克凡说到这里,突然对着王进才一笑:“你前些日子问我,火器营运来的那些古怪玩意儿是做什么的,我现在可以告诉你,那就是为鞑子准备的秘密武器,让他们好好尝尝鲜!”

    王进才眼睛一亮:“噢!我明白了,那些古怪玩意儿是专门用在这种地形的利器,是不是?”

    “不错!”汪克凡点了点头:“如果在平原上作战,我们未必是八旗骑兵的对手,但在丘陵山区里,就是我们的天下。兵法上说‘十则围之’,但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我们可以五则围之,三则围之,甚至以少困多……鞑子的各路援兵一下子扑上来,我们正好照单全收,嘴里叼着一个张天禄,碗里装着一个胡茂祯,筷子再夹着一个朱马喇,眼睛还要看着穆里玛……”

    按照汪克凡的计划,楚军开始四面出击。

    恭义营从丹阳县向北,攻击镇江附近的郊县,最近的时候距离长江只有三十里,这大大出乎清军的意料,不但镇江清军如临大敌,就连江北的扬州、泰兴也四门紧闭,紧急戒严。

    长沙营从金坛县向东,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弧形的进军路线,在常州府城前四十里突然转头向北,和恭义营在镇江府回合。

    平江营从溧阳县杀向东南,对宜兴发起佯攻,朱马喇接到宜兴的求援后,一天一夜疾奔二百里,拼了老命赶到无锡,平江营却突然从宜兴城下撤走了。

    句容的楚军袭扰南京,溧水的楚军南下高淳,楚军各部都向外出击,似乎要从宁镇山区里分散突围。

    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还是秣陵关。

    楚军对秣陵关的进攻虽然是佯攻,却并没有传达到中基层军官,普通的士兵更不知情……这些年来,在严格纪律的约束下,楚军的中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的执行力越来越强,长官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其他无关的事情根本不考虑,所以进攻极其凶猛,指挥作战的军官暗中压着,才没有把张天禄一下子打垮。(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章 三路大军杀入宁镇山区

    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楚军对秣陵关连续发起猛攻,战斗异常激烈,张天禄所部人马伤亡惨重,前后不过三四天的时间,就拼掉了七百多人。

    与此同时,当涂的楚军再次出击,对江边三山发起猛攻,分明是想配合秣陵关的楚军。刘弘遇死战不退,仗着兵力优势和当涂楚军反复拉锯,石头山和马鞍山几次易手,只有四望山的最后一道防线还牢牢握在清军手中。

    越是这样,张天禄反而越高兴。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经验丰富的张天禄在战场上一向如鱼得水,“游泳”的水平的很高,每当敌人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能看透敌军主将的企图,并且针锋相对地调整自己的战术……但是前一段时间,他却死活看不懂楚军的部署,所以一直谨慎小心的没有贸然出手,直到他出兵攻取秣陵关,楚军慌忙回兵,拼死反攻秣陵关,战局的发展终于回到了他熟悉的节奏。

    现在这个反应才对嘛!

    楚军攻得越猛,越说明他们已经慌了手脚。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能把楚军困死在宁镇群山之间,哪怕把三千镇江兵都拼光了,也是值得庆贺的。

    他事先早就想到,秣陵关之战肯定是一场生死恶战,所以把三千镇江兵顶在前面当炮灰,他的三千嫡系却守在后面。虽然开战仅仅四天。镇江兵就拼掉了七百多人,却没有伤到张天禄的元气,一点也不心疼。至于刘弘遇同样损失惨重,他就更不在乎了。

    楚军现在被困在陷阱里,已经无路可逃,这一仗,胜利在望!

    前些日子,倒真把老子唬得不轻!

    “端木先生,有个成语怎么说的?什么地方没见过驴。突然来了个驴,把老虎都唬住了……”

    “此乃黔驴技穷也!”端木捋着山羊胡子。大掉书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没错,就是黔驴技穷,端木先生果然好学问!”张天禄却兴致勃勃。听到开心有趣的地方,忍不住哈哈大笑。

    楚军就像那只可笑的驴子,看上去像是个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其实却破绽百出,尤其没有派重兵把守秣陵关,是个非常非常致命的失误……张天禄原本以为,这是汪克凡故意卖个破绽,暗中还有什么诡计和埋伏,现在看来。他是真的疏忽了这个地方。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一场大型的战役中,两军之间往往都是错进错出,比的就是谁犯的错误更少。谁又能及时抓住对方的错误。楚军要么是急于求成,要么是内部出现了问题,又或者只是汪克凡忽然抽风,犯了低级错误,这些都很正常的。诸葛亮还大意失街亭呢,汪克凡这小子又凭什么不会犯错……

    仗打到这个份上。张天禄怎么看都觉得胜局已定,只要他守住秣陵关。楚军就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他又写了一封亲笔信,派端木送回南京,催促马国柱做好准备,在各路援兵到位之后,就对楚军发起雷霆一击。

    一种新武器出现后,往往都会带来战术上的新革命。这种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战术是如此匪夷所思,远远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哪怕是军事天才也无法防备……多尔衮和洪承畴大概还算不上军事天才,但起码比张天禄的水平高多了,连他们都看不出宁镇山区里的风险,张天禄之流就更想不到了。

    风险?哪有什么风险?

    张天禄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自信。

    和他一样,各路清军援兵相继赶到宁镇山区周围后,他们的主将也觉得现在正是歼灭楚军的绝佳战机。大家既然意见一致,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在马国柱的协调指挥下,清军兵分三路,对困在宁镇山区的楚军发起了进攻。

    南京方面是第一主攻方向,以穆里玛的五千八旗兵为主力,王文奎派来的六千“漕标”绿营和少量扬州绿营为仆从军,再加上助战的清军水师将领夏建仁,水陆并进,沿着秦淮河向南推进……他们的目标是一路直取溧水,把宁镇山区一分为二,从而实现将楚军主力分割,包围,并歼灭之的作战计划。

    常州方面是第二主攻方向,以朱马喇的一万五千人马为主力,四千苏州绿营和松江绿营为仆从军,从常州和宜兴再次分兵,对溧阳县和金坛县同时发起进攻……汪克凡占据着宁镇山区的五个县,在东部三个县的兵力较多,恭义营和平江营的主力都在这一带,朱马喇的任务就是对付楚军的主力。

    第三个方向,以徽州总兵胡茂祯的主力,李成栋的部将郝尚久为偏师。

    蒲圻营死守“西武雄关”武亭山,李成栋无法攻占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