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34章

残明-第34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给庙里捐了些香火钱,然后一起看向许秉中,按照多年来不成文的规矩,在城隍巡街之前,还要向县里捐纳一笔功果银。

    那一伙牙商在后排暗自嘀咕,心中颇为不满。他们自以为知道了功果银涨价的内幕消息,二十两银子有些肉疼,但已经到了这个场合,也只能咬咬牙认了。

    “诸位乡贤,前番水匪犯我崇阳,全仗恭义营奋勇杀敌,才保我阖城百姓平安……”许秉中开口了,热情赞扬恭义营的战绩,着实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功劳,人群中响起不少附和之声,不过脑子快的已经觉得不对——正在祭拜城隍的时候,知县大人怎么跑题了?

    许秉中故意停顿一下,脸色变得沉重:“可惜的是,闯贼爪牙袭扰武昌府,恭义营的粮饷已经断了,无奈之下打算离开崇阳。”

    “那怎么行呢?”于三郎第一个叫了出来。

    “恭义营绝不能走!”苏汉章也挺身而出。

    不少士绅富户都是议论纷纷,担忧不已,宋江就在通城,杜龙王还在羊楼洞,恭义营如果走了,崇阳可就完了。

    但是,更多的人都沉默着,听出了许秉中话里的潜台词。

    看到他们戒备的神色,许秉中心里暗自摇头,这些人利字当先,让他们掏出真金白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汪克凡恐怕筹不到多少军饷。回头想想汪克凡的态度,郑重其事的,报的希望还很大,等下两边说僵了,一定要约束着他,别做下什么出格的事情。

    “诸位,要想留下恭义营,还得靠父老相亲慷慨解囊,县里这个月的功果银都不要了,交给汪千总充作军饷。”

    许秉中打定主意,今天不管怎么说,最少也得给汪克凡凑上几百两银子,免得恭义营真的拔腿就走。

    纷杂的议论声突然停止了,场中诡异的一片沉默。反应再慢的人此刻也明白过来了,许秉中绕来绕去的,是要让在场的士绅富户们掏钱。

    紧接着,又猛的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大家都算得很清楚,功果银总数不过二三百两银子,这笔钱本来就要捐给县衙,让恭义营拿去又有何妨?

    “应该的,这是我等的一片心意!”

    “汪千总功勋彪炳,理应重酬!”

    “鄙号隆茂昌,愿捐功果银二十两!”

    宋大官突然冒了出来,把功果银直接翻了一倍,立刻招来周围一片怒目相对。他却浑不在意地微笑着,上前来到许秉中和汪克凡面前,俯身得意地作了个揖。

    众人心里都暗暗后悔,这宋大官果然狡诈,只用二十两银子就出了个大风头,却搞得大家里外不是人。

    许秉中却是一喜,既然有人带头,其他人也得跟着多捐银子,当下笑着点点头。

    “宋大官果然重义轻财……”他准备好好表彰一下宋大官。

    “不错,宋大官果然重义轻财,但二十两银子还是太少了。”汪克凡突然插话,打断了许秉中。

    许秉中、宋大官,脸上的笑容都突然愣住了,一起扭头看着汪克凡。

    “云台,你什么意思?”许秉中尽量压低声音,却压不住心中的怒气,贪心不足蛇吞象,这不是帮倒忙吗?要不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就差骂一句蠢材了。

    “汪将军,我县的功果银旧例为十两银子,二十两银子可不少!”宋大官却故意扯高嗓门,二十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这个人却丢不起,既然这汪克凡不识趣,那就反手甩他一巴掌。

    “贵号隆茂昌生意兴隆,每个月的利润都在四五百两上下,这个月又从恭义营赚了一笔,只拿二十两是不是太少了?”汪克凡心平气和,讲事实,摆道理。

    “这个,汪将军有些误会……”宋大官不由得一惊,嘴里胡乱支吾着,心里却猛跳几下,仿佛突然落入陷阱的猎物,感到一阵阵莫名的恐惧。

    汪克凡怎么知道隆茂昌的底细?看来他早有准备,暗中调查自己,要拿隆茂昌开刀!

    “好教汪将军得知,鄙号盈利远不足五百两,大部分现银也送到了武昌府分柜,现在账上真的没钱,二十两银子已是竭尽全力……”宋大官到底是大牙行出来的掌柜,待人处事都颇有经验,心神稍定后就开口反击,不但咬死了没钱,话里话外还抬出武昌府,暗示隆茂昌的背景深厚。

    我不跟你硬顶,但就这二十两银子,你爱要不要。

    “没现银么?没关系的。”汪克凡的笑容很亲切:“我这里有一本功果簿,宋大官先画个押就好。”

    随着他一声吩咐,京良应声上前,捧着一册账本模样的功果簿举到宋大官眼前,宋大官定睛一看,立刻失声叫了起来。

    “五百两?!汪将军,鄙号确实没有这么多钱呀!”

    轰的一声,偏殿中众人几乎炸了窝,士绅牙商们都被吓了一跳,五百两,这个数字太过惊人!

    一家隆茂昌就要五百两银子,别人又该捐多少钱?士绅牙商们立刻同仇敌忾,一起把矛头指向汪克凡。有人软语相求,有人冷嘲热讽,有人直言斥责,还有人给宋大官撑腰打气,决不能在这功果簿上签字画押。

    许秉中在一旁又气又急,这样子闹下去肯定一拍两散,岂不是全搞砸了!

    强压怨气正要相劝,汪克凡却又开口了。

    “宋大官既然不愿画押,那也不勉强,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他淡淡撂下这句话,竟然就此放过了宋大官,转过身来到许秉中面前,笑吟吟地说道:“时辰不早了,请城隍老爷动身巡街吧。”

    ”哦,巡街,先请城煌老爷巡街……”许秉中虽然莫名其妙,但一场风波消于无形,也是求之不得。不过,这汪克凡虎头蛇尾的,到底在弄什么玄虚?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天知地鉴鬼神钦

    龙灯高照,旗幡飘舞,各种锣鼓响器大吹大擂,城隍老爷移驾,出庙巡街。

    城隍为阴间神,巡街的队伍也叫“阴差会”,有青壮扮成鬼卒、无常、判官、以及牛头马面等等,浩浩荡荡护送城隍巡街。

    衙役青壮们负责维护秩序,汪克凡带着两队亲兵充作仪仗,为巡街队伍开路,每个路口都有迎驾的香案,两边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初一城隍庙门开,牛头马面两边排,判官手拿生死簿呀,小鬼手拿追命牌……”

    唱曲的艺人手拉胡琴,向周围哈腰讨赏,百姓们兴致勃勃,兴奋指点谈笑,巡街队伍中却有一群人皱着眉头黑着脸,和周围欢乐的气氛格格不入。

    许秉中、宋大官、县衙的属官典吏,崇阳的士绅牙商……,以及所有目睹了城隍庙偏殿那一幕的人,此刻都各怀心思,满腹疑惑。

    汪克凡到底在干什么?!

    也许,只是年轻人一时的头脑发热吧。少年得志难免轻狂,行事毛躁异想天开,结结实实碰了个钉子,对他也是个教训。

    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嗯,怎么走到这里来了?”许秉中突然发现走错了路,巡街队伍兜个圈子,正朝着东门码头方向前进,向左右询问,手下人也都稀里糊涂,只知道恭义营在前面引路,应该是汪克凡改变了巡街路线。

    “快带我去看看!”许秉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巡街队伍前头,汪克凡在一家商行门口勒住了坐骑。

    随着他一挥手,恭义营的士兵上前亮出刀枪,齐刷刷站成两排,肃然守在商行门口,巡街的队伍停了下来,判官小鬼都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着这边目瞪口呆。百姓们见有热闹可瞧,把周围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突然间有衙役分开众人,许秉中带着一大群士绅牙商赶了过来。

    汪克凡跳下马,拦住许秉中说了两句什么,然后提高声音把京良叫到跟前。

    “把功果簿拿来看看,这商行是谁家的?”

    不等京良回话,于三郎越众而出,上前一揖一跪,行的是正式场合的见官礼节,他脸色潮红,动作也有些僵硬,紧张,兴奋,却并不慌乱。

    “启禀汪将军,这是鄙号通江商行,是在下先祖传下来的产业。”于三郎说了两句话后,气息渐渐平稳,居然侃侃而谈:“全仗着汪将军赶跑了水匪。鄙号才能经营维持,而且小有盈利,三郎虽不才,也愿为地方太平出一份力,捐纳一份功果银……”

    噢?汪克凡竟然还有这样的后手?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许秉中心中一松,退后两步,饶有兴味地看着。

    京良把功果簿翻得哗啦啦作响,查到了通江商行的名字。

    “通江商行,应捐功果银一百两。”

    “好,鄙号愿出纹银一百两……”于三郎答应得非常痛快。

    哗的一声,周围百姓中爆发出一片惊讶的感慨,一百两!普通百姓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牙商们却都变了脸色,宋大官恨恨瞪了于三郎一眼,随即又露出不屑的冷笑。于三郎那穷货能出一百两银子?这也太假了吧,说出去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演双簧么?好吧,全当是看戏了。我看完也不给钱,你能把我怎么办?

    但是,汪克凡却演得非常投入,兴致勃勃的,对于三郎大加称赞:“于掌柜深明大义,通江商行买卖公平,都理应表彰。来呀,给通江商行挂上牌匾!”

    《乐善好施》!

    硕大的金字牌匾高高挂在通江商行的大门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百姓们纷纷叫好。有人真心称赞于三郎,有人却是起哄凑热闹,眼都不眨就扔出去一百两银子,简直比看戏还过瘾,今天算是来着了!

    巡街队伍继续前进,又来到了“金不换”铁器作坊。

    三百两银子!

    苏汉章也得到了一块同样的牌匾。

    苏员外素来喜好声名,在百姓们更加热烈的欢呼声中,只觉得醺醺然欲醉。

    继续向前走,前面就是“隆茂昌”,宋大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再也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