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337章

残明-第337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大部分粮饷都是汪克凡提供的,宁州方面主要负责临时拆解周转,搞好了甚至还有赚头。

    早点派人来打个招呼呀!搞的这么紧张……熊立春心中暗暗腹诽,对楚军的霸道作风很是不满,当然,当着陈尚文的面,他是绝对不会说这些没用的。

    “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向汪三将军覆命,大军旦夕即至,还请熊将军早作准备,一面征集粮秣船只,一面严防走漏消息,免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陈尚文告辞要走,心底却涌起了一股不舍之情,这几天下来,他已经迷上了香玉儿那具充满魅力的身体。

    “哎——。陈先生既然来了,就不用那么急着走,再在宁州住两天吧。”熊立春笑吟吟的,恢复了当老大应有的镇定自若。现在既然和楚军达成了协议,宁州方面就不再完全处于被动,陈尚文比他更着急。

    “不用了,我先……,怎么,熊将军是要扣下陈某吗?”陈尚文开始以为对方只是一句客套话,但和熊立春目光一碰,才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异常。

    “哪有扣人这种事,我只是想请陈先生多住两天,略尽地主之谊。怎么样,香玉儿姑娘还合先生的意吧?”

    熊立春自有他的顾虑,陈尚文在楚军里的身份不算太高,仅仅和他达成一份口头协议,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如果就这么把楚军放进宁州,对方如果突然翻脸,他只能任人宰割。无论如何,他都要和汪晟见上一面,最好也把陈尚文一直留在宁州,起码是个见证人……

    接下来的两天,宁州城里更加忙乱。熊立春一方面到处征集粮食船只,一方面传令各处山寨关卡不要和楚军发生冲突,反正也守不住,干脆直接放他们进来。等到汪晟的部队进了宁州盆地,他又仿效关二爷单刀赴会,孤身匹马来到楚军的大营。

    “汪三将军不要动怒。陈先生正在宁州城里逍遥快活,没有任何危险,末将不如此,不能请到汪三将军的大驾,还请将军赎罪!”熊立春笔直地站在帅帐里。俯首低头,态度非常恭敬。

    “你也是一方人物了,怎么还是这么小家子气,就知道搞些上不得台面的把戏。”汪晟皱着眉头,冷冰冰地说道:“既然已经达成协议,就该尽快通知本将,这么遮遮掩掩的,你耽搁了我多少时间,知道么?”

    “汪三将军放心,只要在幕阜山里,末将还是有些办法的,绝不会误了三将军的大事。”熊立春掏出一份清单,由亲兵接过来,放在汪晟面前的帅案上:“这是我准备的第一批东西,汪三将军看看有什么缺漏的,我立刻再去筹集。”

    粮食两千五百石,草料一千石,柴米油盐酱醋茶,该有的一样不缺,除此之外,还有船只竹筏三百余艘,清军号衣三千件,旗帜仪仗若干,民夫青壮一千名……

    “单子上这些东西,都确实凑齐了吗?”汪晟问道。

    “一样不缺!”熊立春答道:“单子上的船和粮食有些少了,但是宁州地方狭小,一时半会的确实凑不出更多的,不过我已经安排下去,去周围山寨再借两千石粮食,过几天再给汪三将军送来,另外又打造了三百艘竹筏,汪将军在宁州歇息两三天,那些竹筏就能用了。”

    “竹筏造的还是太慢,能快些么?”汪晟皱起了眉头。

    “能,能,汪三将军尽管放心!”见到汪晟急着要船,熊立春反而踏实了许多。

    临来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被陈尚文骗了,楚军救援南昌是假,其实却要图谋宁州,既然汪晟真的要去救援南昌,就离不开他熊立春的帮助,这场单刀赴会算是唱成了。

    “好吧,我就在修水河边扎营,你尽快把粮食船只送来,还有,你那个鞑子县令怎么办?小心被他暗中捣鬼。”汪晟出奇兵绕到幕阜山,要想取得最大的战术效果,就得保证行动的突然性和隐蔽性,保密工作不能留任何死角。

    熊立春咸咸一笑:“呵呵,我已经把那家伙一刀砍了,绝不会走漏消息,将来给他报个为国殉节,还能捞个抚恤表彰呢……”

    楚军在山沟里长途跋涉了好几天,正好需要进行战前休整,熊立春每天派人送来许多鱼肉菜蔬,士兵们吃得好,睡得好,很快恢复了体力。

    三天之后,船只竹筏都准备就绪,士兵们换上新打的草鞋,登上竹筏沿着修水河顺流而下,很快到达了武宁县。

    武宁县是樊文钦的老家,现在也是熊立春的地盘,因为离清军腹地越来越近,楚军都换上了清军的号衣,对外宣传是熊立春的部队,要去支援南昌前线。楚军在武宁县只停留了一晚,又顺着修水河摸向下游,过建昌县而不入,转泾水折向西南,离南昌府越来越近……

    (江西泾水和陕西那个泾渭分明的泾水不是一回事,江西泾水是修水河最大的支流,现在叫潦河。)

正文 第三十五章 笑面虎

    汪克凡攻克清江后,经过短暂休整,再次向谭泰发起进攻。

    打仗都讲究个正奇相辅,虽然派出了汪晟这支奇兵,在正面战场上反而要撑足撑满,给谭泰施加更大的压力,让他无法察觉楚军的真实意图。

    楚军沿着湘江两岸向前推进,对樟树镇等清军据点发起猛攻,前锋已经欺入南昌府地界。把守这几个据点的清军主要是杜尔伯特和李成栋的残部,他们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迷,军械不全,虽然谭泰给他们下了坚守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死命令,但还是很快丢了樟树镇,一路向后败退。

    谭泰勃然大怒,行军法要砍了杜尔伯特的脑袋,众将苦苦求情才饶他一死,但免去所有职务,还把他抓了起来,下一步如何处置等打完这一仗再向清廷请示……杜尔伯特毕竟是蒙八旗的大将,因为性子随和,在朝廷里上上下下人缘都不错,谭泰不过是拿他立威整肃军纪,并没有真杀他的打算。

    杜尔伯特的部队本来就急需休整,主将既然被抓,更加没法打仗,谭泰就把他们调到南昌西北的鸡笼山一带,在收拢败兵溃卒的同时,加强南昌西北方向的外围警戒。

    无巧不巧,汪晟此时正带着两万大军,朝着南昌的西北方向摸了过来,距离鸡笼山越来越近……

    八旗兵打了败仗可以进行休整,绿营兵却没有这种待遇。

    杜尔伯特被抓的时候,李成栋和他在一起,看到杜尔伯特这样的八旗高官都差点丢了脑袋,把李成栋着实吓得不轻,站在那里连大气也不敢出,心里七上八下的直打鼓。

    出乎意料的是,谭泰就像把他忘了一样,接下来一直在和幕僚讨论战局,李成栋忐忑不安地等了半个多时辰。突然觉得嗓子眼里痒得厉害,有一种想咳嗽的冲动,怎么都忍不住。

    “咳!咳!”

    李成栋刚才忍得辛苦,突然咳出来声音就特别大。听起来异常突兀,就像带着什么不满情绪,谭泰和两个幕僚一起转过头,像看傻瓜一样看着他。

    李成栋连忙跪下,惶恐说道:“末将失礼,请大将军治罪!”

    “咳嗽一声,有什么可治罪的,本大将军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吗?”谭泰笑呵呵的,和李成栋开着玩笑,又仿佛这才注意到他。问道:“对了,你怎么还没走?”

    “末将近日连战连败,正在等待大将军发落。”李成栋重重磕了个头,趴在地上不敢起身,两只耳朵却像紧张的兔子般高高竖起。想听听自己会落个什么处分。

    “你起来吧!”谭泰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汉人的花花肠子就是多,我又没说处罚你,干嘛要自己请罪,瞎耽误工夫!”

    李成栋又惊又喜,却不敢这就站起来:“但,但是杜尔伯特章京……”

    “你管他做什么!”谭泰说道:“杜尔伯特既然是清江主将。城池丢了当然要唯他是问,没道理再去责罚底下的兵将,况且我也查过了,你这几次作战都算尽力尽力,清江和樟树镇打了败仗,和你无关。”

    “大将军……”李成栋又感动。又委屈,两个眼圈立刻就红了,哽咽着说不出话。

    谭泰站起身走到跟前,把他扶了起来:“来来来,你既然没走。正好一起聊聊,怎么打好这一仗。”

    手下人又搬来一个凳子,谭泰命李成栋坐下说话,李成栋小心翼翼地蹭着凳子边沿坐下,再三向谭泰谢恩。

    谭泰摆摆手,指着地图说道:“南贼已经窜入南昌府,离着丰城县不足五十里,到南昌也就是二百多里的样子,若是由着他们继续北窜,还真敢打到南昌城下帮金声桓解围,得想个法子阻他们几天。”

    “最少得十天。”一个姓黄的幕僚说道:“南昌城上次得了一批粮食,虽然剩的可能不多,但应该还没有吃完,金声桓和王得仁也不是婆婆妈妈的伪君子,粮食不够就会杀人,杀人就能省下粮食,估摸着最少还能坚持十天,多了甚至能撑半个月。”

    另一个幕僚接话道:“是啊,这两天南昌城的逃兵又变多了,听他们说,城里最近又开始限粮,每天的口粮都是数着米粒发的,熬一碗稀粥能照见人影,金声桓手里好像还有一点存粮,但就是不愿放粮,饿死了不少人。”

    “这小子心狠手辣,是个人物,等城破之后,赏他一个全尸!”谭泰一副惺惺相惜的模样,又对李成栋说道:“我们刚才合计了一下,楚军有攻城秘法,死守丰城不是什么好主意,得在城南打上一仗,杀杀南贼的锐气。你和南贼几次交手,对他们最熟悉,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吗?”

    “大将军高见!”李成栋说道:“汪克凡擅长攻坚,丰城又太小,决不能在城中死守,不如把大军拉到城外,慢慢和他周旋,拖延几天应该没有问题。”

    “你说的不错,但就是太虚,南贼兵多,城外又无险可守,万一有个什么差错,可就没法收拾了,还得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谭泰沉吟片刻,问道:“我要是等楚军大部都进了南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