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331章

残明-第331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赞,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入湖广,你在哪里?和贼寇交手胜负如何?”

    “末将,末将当时跟随贺帅,乘舟驰援长沙府,刚入湖广就被贼寇击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湖广,你在哪里?”

    “末将在武昌府与贼寇交战,不敌退回九江……”

    “弘光二年,李自成和阿济格相继进入江西,你又在哪里?”汪克凡的声音没有任何变化。

    “当时左良玉兴兵作乱,江西官军不敢直掠其锋,末将跟随贺帅,驻守南昌府,后来金生恒南下,又退到赣州……”庄赞越答声音越小,虽然是大冷天,额头也冒出了冷汗。

    “噢,明白了。”汪克凡点点头:“其实你也打过一次胜仗的,我记得不错的话,隆武二年赣州之战,你应该也在城中。”

    “是,是,末将惭愧,军门麾下水师骁勇无敌,贺帅以下都是衷心敬佩的……”作为一个水师将领,被困在城里不敢出战,庄赞在赣州会战里的表现也不怎么样。

    “你屡战屡败,却累功升为参将副将,是怎么回事?”

    “末将,末将一向忠勉,大军虽败,末将也往往力战不退,请军门明察……”庄赞心里说不出的委屈,更多的则是害怕,大厦将倾之时,所有的明军都在打败仗,汪克凡揪着这些事情不放,看来自己凶多吉少。

    果然,汪克凡接着的话,就像一桶冷水当头浇下,让庄赞如坠冰窟。

    “好吧,你能得贺总兵信任,一路提拔重用,必有过人之处,本镇也不追究。但你今日临战而逃,失陷主帅,本镇要行军法将你斩首,你愿服罪么?”

    “不服!末将不服!”庄赞再也忍不住,抬起头叫道:“末将职在守护粮船,若拼死去救援贺帅,粮船也肯定保不住,当时退兵是迫不得已!”

    “咆哮帐前,把他拖出去砍了!”汪克凡勃然变色:“这些粮船要运到南昌城中交卸,才算差事完成,你做到了么?”

    “我,我……”

    庄赞张口结舌,明军打败仗虽然是常态,但这里面的是非很难界定,赏罚功过几乎全在主帅的一念之间,汪克凡如果真要较真追究责任的话,砍了他们几个,也只能自认倒霉。

    “军门息怒,请容卑职一言!”

    如狼似虎的楚军士兵已经扑了上来,一直在帅案旁边坐着的那个人突然站起,向着汪克凡躬身施礼:“庄赞等人虽然犯了死罪,但也有可恕之处,如今南昌形势危急,军中正是用人之时,不如命其再向南昌城中运粮,若仍不能成功,再一并斩首不迟!”

    汪克凡一摆手,佯怒道:“镇武候此言大谬,军法岂是儿戏,今日不斩了这几员败将,谁还愿拼死作战?”

    “请军门网开一面,命其戴罪立功!”樊文钦连连施礼,再三劝谏,他原来是从三品的江西参政,还挂着镇武伯的爵位,随着金声桓反正,江西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他也跟着水涨船高,刚被隆武帝授予镇武候的爵位,又提了一级。

    庄赞等人立刻受到提醒,连忙纷纷请命,要求戴罪立功,被这么糊里糊涂砍了脑袋太冤枉,和清军去拼命,却还有一线生机。

    汪克凡犹豫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既然镇武候担保,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不过此战有胜无败,若仍不能把粮食送到南昌城中,你们几个的脑袋都一起砍了!”

    庄赞等人连夜回营准备,樊文钦亲自到营中集合所有官兵,喊话鼓舞士气。此时南风已经转为北风,气温骤然降低,凌晨时分竟然下起雪来,赣州水师押着粮船,再次向南昌进发。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

    战船劈开波浪,向着南昌府驶去,船头上,庄赞和田保鑫并肩而站,面色凝重。

    “唉,汪军门唱了这么一出,是要让咱们去送死啊!”田保鑫突然叹了口气。

    “死就死吧,起码还能给家里挣个赐谥,孤儿寡母不被人欺负。”庄赞也叹了口气。

    “庄哥,我还是觉得心里不痛快。”田保鑫看看庄赞的脸色,小声试探道:“要不,咱们带着这些粮船去投鞑子?”

    “浑说什么呢?”庄赞勃然变色:“这船上可都是楚军的人,咱们的一举一动被人家盯着呢!再者说了,你我的妻儿老小都在广东,要是投了鞑子,让他们怎么活命?”

    田保鑫努起嘴巴,纠结地说道:“我就是害怕,从心里往外真的害怕,不想就这么死掉。”

    “我知道,我也怕,但这事怕也没用,只能咬牙往前闯了。”庄赞正色说道:“你我虽然都是粗胚军汉,也要活得有人味一点,那些抛妻弃子,只顾自己荣华富贵的事情决不能做,否则将来要遭报应的。你我十几年的交情,算得上情同手足,今天哥哥求你一件事,一定要答应!”

    “行!这些年要不是庄哥救命,我早不知死了多少次了,大哥怎么说,我便怎么做!”田保鑫重重地点了点头。

    “等下和鞑子接战,我要是死了,你一定要带着船队强冲南昌,决不能投降!”

    “既然庄哥说到这了,小弟便发个毒誓……”

    打仗最要紧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清军水师刚刚获胜,以为明军不敢来犯,防御上极为松懈,庄赞和田保鑫却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二天子夜时分突然杀到。清军措手不及,被他们一路冲到南昌城下,在西门江边靠岸卸粮。

    这个时候,清军终于反应过来。无数战船从四面八方向岸边围拢,庄赞带着二十多艘战船拼死抵抗,护着粮船往下卸粮。好在城里的金声桓反应也很快,见到城外水师交战,立刻派出精锐部队杀出西门,牢牢护住滩头阵地,把粮食一袋袋地搬下船。

    清军步兵从两侧杀了过来,想要截住这批粮食,金声桓的部队却红了眼睛,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像一群护食的恶狼般,接连几个反冲锋,把清军打的节节后退。西门外是一条狭长的走廊地带,明军卡死两头,就守得固若金汤。清军虽然兵力占优,却一时无可奈何。

    水师这边却快顶不住了,庄赞手下本来就是赣州水师的残部,船只火炮的数量和性能都明显弱于清军,在硬碰硬的正面较量中很快落了下风,战船一艘艘起火沉没,或者被清军缴获。庄赞和田保鑫一直拼到最后一艘船燃起大火,才跳进江中凫水逃到岸上。

    拼速度,抢时间,明军竭尽全力地卸船,清军则在步步逼近,火炮已经打到了岸边。明军却没有任何放弃的意思,冒着炮火仍在不停搬运粮食。金声桓和王得仁不惜伤亡,用人命不停往里填,哪怕有的粮船被击沉了,士兵们也会跳入江中。把落水的粮食捞到岸上……

    第二天早上,赣江岸边仍是一片片黑紫色的血迹,江水中飘荡着丝丝猩红,被击毁的战船半沉在岸边,层层叠叠的尸体,竟然比粮袋还要多。

    这一仗,明军林林总总伤亡了将近七千人,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抢到了七成多的粮食,大约八千五百石的样子,几乎是一条命换一石粮。这在平时肯定无法接受,此时的南昌城却欢声一片,有了这八千五百石的粮食,城里的十几万军民就不用饿死,省着些吃用,最少还能坚持二十天。

    捧起一把浸血的糙米,金声桓先向着桂林方向跪谢圣恩,然后对着庄赞等人深施一礼,深陷的眼眶中竟然闪动着泪光。

    ……

    消息传到后方,楚军的士气为之一振,就连病榻上的万元吉也好了七八分,赣州水师全军覆没虽然令人心疼,但毕竟牺牲换来了回报,南昌暂时转危为安。

    他立刻催促汪克凡,加紧攻打清江,这次送粮已经赔光了老本,不可能再来第二次,必须在南昌粮尽之前解围。

    汪克凡却有别的安排。

    清江之战拖得太久,给了谭泰准备的时间,他已经调集重兵,在丰城县又设置了第二道防线,就算楚军在十天内攻克清江,到了丰城县又不知会耽搁多长时间。

    一招落了缓手,后面步步被动。

    作战计划必须重新调整。

    南昌位于清江的东北方向,清军主力除了围城之外,主要的防御方向也对着南边,如果继续沿着赣江步步为营的向北推进,虽然可以利用水路运送兵员辎重,但清军的抵抗也会越来越强,时间上难以控制。

    拖得久了,金声桓还是坚持不住。

    与此相反,南昌北侧的清军兵力相对薄弱,如果分兵迂回到幕阜山一带,从西北方向突然发起进攻,谭泰必然防不胜防。

    唯一的问题是,楚军如果长途奔袭迂回,就不能携带太多的粮草辎重,但幕阜山的熊立春已经投降满清,不会像以前那样提供粮草支援,甚至还会趁火打劫,攻击楚军。

    大眼一看,似乎此路不通的样子。

    汪克凡犹豫再三,和众人反复商议,最后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就在熊立春身上,只要他两不相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楚军就有五成以上的把握,如果他能提供些帮助,成功的可能就更大了。

    这个时候,从吉安府又赶来了几支后续部队,其中既有刚刚完成改编的楚军主力,比如周国栋的通山营,陈友龙的镇筸营等等,也有外围地方部队,比如卞祥的宁州营,刘淑的吉安义兵等等,以及隆武帝从广西派来的援兵——赵印选、胡一清所部。

    前些日子,周国栋所部一直驻守永州府,没有赶上衡阳会战和长沙会战,眼看着其他各营纷纷立下大功,官兵们羡慕妒忌之余,这次来江西都憋足了劲。和勒克德浑和耿仲明比起来,谭泰的分量似乎轻了点,但也有个征南大将军的头衔,通山营上下摩拳擦掌,准备拿他开刀,打出自己的威风。

    听说迂回幕阜山的计划后,周国栋第一个请战,根本没把熊立春放在眼里——熊立春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