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274章

残明-第274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柏安等人连忙打圆场,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湘江水路非常快捷,勒克德浑的援兵最多两天后就会赶到,没必要在这里干等,不如先在局部发起进攻,扫清楚军的外围据点障碍,等勒克德浑的大军赶到后,就可以立刻发起总攻。

    耿仲明经过考虑,同意了这个方案,草桥之战已经演变成一场大型的会战,不是一场两场战斗就能解决问题的,先在局部打一下也好,可以试探楚军的虚实。

    长沙绿营坐了两夜一天的船,士兵们都比较疲劳,临战前也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耿仲明和徐斌商定,当天晚上让部队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发起进攻……

    长沙绿营抵达衡阳的时候,源源不断的船只几乎遮蔽了江面,汪克凡接到探报,特意到江边查看这股敌人的虚实。

    看清是徐斌和孙柏安的旗号,汪克凡感到略有些担心,徐斌倒没什么,孙柏安在黄州之战的表现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沙绿营的战斗力和忠贞营相差仿佛,再有孙柏安这种会打仗的将领来指挥,也算得上一个劲敌了。

    “有水师就是好啊,徐斌来的太快了!”汪晟关注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清军正在登陆,大小数百条战船和运输船挤满了码头,让他非常羡慕。在江南水网地区作战,水师的机动性有极大的优势,清军援兵已经到了衡阳,明军的援兵却还在二百多里外。

    “没关系,鞑子虽然来得凶猛,但都在咱们的预料之内,说明作战计划没有出现纰漏,他们来的容易,想走就难了。”汪克凡一指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清军战船,笑道:“等收复衡阳后,咱们在这里建一个大船厂,楚军会拥有一支最强大的水师,将来一直打到武昌,打到南京,把鞑子的水师全都消灭光……”

    清军的内陆水师战斗力很差,只要楚军的水师练成,对方肯定不堪一击,只有跟随郑芝龙投降的福建水师才值得重视。

    汪晟笑了笑,以为这只是汪克凡一时的豪言壮语,没有当真,水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在太烧钱了,几万两银子砸下去听不到一个响,汪克凡描述的前景看起来遥遥无期。

    “长沙绿营既然到了,耿仲明随时可能发动反攻,传令各营即刻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出战。还有,鞑子有水师助战,可以选择的进攻点就多了,让斥候盯紧了湘江和蒸水沿岸,小心被鞑子抄了后路……”汪克凡放下望远镜,一条条下达命令。

    湘江和蒸水的水势都比较平缓,清军可以选择任何地点登陆过江,明军的防御压力骤然增大。

    他又问道:“三哥,如果耿仲明要打的话,你觉得他会先打哪里?”

    汪晟考虑了一下,说道:“若我是耿仲明,从草桥出兵是正,迂回楚军侧后是奇,正奇相辅才是上策,但我和耿仲明在兴化县交过手,感觉此人用兵方正,多半还会盯着草桥这里。”

    “不错,这家伙是个力量派,不喜欢声东击西那些计策,就喜欢从正面突破。”对照史书中对耿仲明的记载,汪克凡笑道:“好吧,让顾宗福和王奕他们盯紧点,耿仲明一直当缩头乌龟就算了,他如果敢过草桥,就狠狠敲他一棍子!”

    第二天。

    早上天刚亮,天佑兵会同长沙绿营,纠集了三千多人,对草桥对岸的吉安营发起进攻。

    长沙绿营担任进攻主力,天佑兵的火枪火炮担任掩护,渡过草桥之后整队列阵,然后派出一支百十人的尖兵部队,小心翼翼地接近吉安营的营寨,查看楚军的虚实。

    楚军的营中寂静无声,要不是一面面红色的战旗在风中扑啦啦作响,几乎让人以为这是一座空营。

正文 第一四一章 抬枪和刺刀

    石鼓山上,耿仲明带着十多个部将随员亲自观战。

    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蒸水两岸一览无余,虽然距离稍远,也能看到楚军营寨周围的动静,见对面一直静悄悄的,耿仲明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头。

    太安静了!楚军表现得如此沉稳,说明他们早有准备,似乎已经猜到了清军今早会发起进攻。

    除此之外,明军的防御工事修得也有些奇怪,一般的营寨据点前面,充其量只有两条壕沟,一条内壕,一条外壕,楚军的营寨前面却有四条壕沟,显得非常特别。

    离得太远,耿仲明看不清这几条壕沟的具体模样,就猜不出它们的用途,皱眉犹豫了一下,对手下吩咐道:“去告诉孙将军,尽量小心一点。还有,再把炮车队调上来,必要的时候过桥助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已经开战,总得交手见个高低,哪怕明军有准备,耿仲明也不打算轻易放弃,在前线负责指挥的是孙柏安,现在就看他的了。

    凭着直觉,耿仲明感到对面的楚军是块硬骨头,所以动用了看家底的神威大将军炮,这些十二磅的“巨炮”装配了木制炮车,拥有一定的机动能力,可以推过草桥轰击明军的营寨。

    草桥对岸,孙柏安也嗅出了一丝危险的味道,在距离明军营寨大约一千步的地方下令停止前进,先展开战斗队形,以防意外。三千多名清军前后列阵,在监视楚军动静的同时,派出一支尖兵上前查看。

    百十名尖兵分成两队,一左一右,很谨慎地向前走去,蒸水两岸鸦雀无声,耿仲明、孙柏安和数千清军都盯着他们。空气中充满了一股莫名的紧张气氛。

    走走停停,他们终于接近了第一道外壕,突然,楚军的营墙上腾起一股股细小的白烟。清脆的枪声像炒豆子般响起,在石鼓山上都听得清清楚楚。

    耿仲明的脸色突然一变,他半辈子都在和火器打交道,却从没有听过如此响亮的枪声,简直快赶上小型的火炮了,难道明军有什么秘密武器?

    抬枪!

    粗笨的抬枪颇有后世的苏联风格,虽然外表傻大黑粗,卖相很难看,但胜在威力大,射程远。精度也较鸟铳有所提高。重达二两的铅子带着巨大的动能,清军被击中后身体都会诡异地猛震一下,像被一柄看不见的铁锤狠狠砸在脸上。

    不管使用何种火枪,楚军都要求尽量进行齐射,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对敌军的心理形成威慑,抬枪队也严格遵循这条规定,一次排枪齐射过后,清军尖兵就被放倒了三分之一。

    火力好猛!

    石鼓山上,耿仲明紧皱眉头。

    草桥桥头,孙柏安不安地舔了舔嘴唇。

    但他并没有下令鸣金撤退,明军的这种新式火铳威力很大。哪怕把一百名尖兵全部牺牲,也要再观察一下它的实战效果,以寻求对策。

    楚军后阵,汪克凡和几位楚军将领也在观战,从望远镜里看去,清军突然遭到迎头痛击后。仍然留在原地,并没有后退逃跑。

    谭啸非常惊讶,举着望远镜叫道:“伤亡三成还不跑,徐勇的兵比以前可强多了!”

    汪克凡摇了摇头:“不,他们不是不想跑。而是被吓傻了……”

    铅子擦着头皮呼啸而过,身旁的同伴被打得血肉模糊,幸存的清军尖兵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子,尽量缩成一团,有人甚至无师自通地趴在地上。

    排枪过后,满地的清军伤兵痛苦哀嚎,带队的把总没有听到撤退的锣声,咬了咬牙站起身,挥舞着佩刀叫道:“南蛮的铅子打完了,都快站起来跟我冲,杀到营前赏银十两!”

    十两银子的赏格的确不低,但也得有命花才行,这些清军刚才之所以没有崩溃,并不是因为勇敢,而是抬枪开火的时候如同炮击,给人的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由自主就被打趴下了,根本不敢站起来逃走。

    此刻排枪齐射虽然停止了,清军士兵仍然赖在地上不肯起来,还有几个人不停地回头张望,想从督战队的中间找一条空隙溜走。那个清军把总心中焦急,带着几个什长挥舞钢刀,好容易才逼着士兵们重新站起,像蜗牛般一点一点向前蹭着。

    仿佛过了很长时间,又仿佛就是一转眼的工夫,楚军的营墙上射出了第二次排枪。

    又有二三十个清军士兵被打倒,排枪一停,剩下的清军再也坚持不住,一个接一个转身向后逃去,那个把总接下的是个死任务,虽然自己也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是挥舞佩刀上前拦阻,接连砍翻了几个逃兵,才把其他人留了下来。

    留下来是留下来,这次死活都没人愿意继续冲锋了,当第三次排枪响起的时候,清军或蹲或趴,伤亡并不算多,但是,那名勇敢的把总被铅子击中,像一截木头般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剩下的清军立刻发声喊,一窝蜂地转身逃走了。

    石鼓山上,耿仲明的神色很奇怪,明明打了个败仗,他却一副如获重释的轻松模样。

    草桥桥头,孙柏安也松了一口气,明军的这种新式火铳虽然威力巨大,但装弹速度太慢,总共也只有六七十支的样子,那百十个尖兵都是战斗意志不强的炮灰,才会被一举击溃,如果派出数量足够多的精锐士卒发起进攻,抬枪就影响不倒大局。

    看清吉安营的旗号后,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王鼎书生一个,到底不会用兵,既有如此利器,若在决胜之际使用,也许真能让我吃个败仗。”

    抬枪的威力倒还罢了,关键开火的时候枪声如雷,声势骇人,没有见过的士兵肯定会吓一大跳,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很大,关键时刻拿出来,甚至会影响战局的胜负。

    现在既然漏了底,这种火铳就没什么可怕的,孙柏安来到队伍面前,对士兵讲解自己的观察所得,抬枪的射程大约在八十步左右,装填速度却比鸟铳慢了一多半,只要顶住第一轮射击,快跑几步就能冲到寨墙下,明军甚至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

    在他的引导和开解下,清军士兵们放松下来,议论纷纷,气氛比刚才活跃了许多。

    是啊!这不就是大号的鸟铳嘛!虽然声音听起来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