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238章

残明-第238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去……

    明军从后追杀,中军大纛下了土山,马进忠来到汪克凡的面前。

    “我军苦战得胜,正是剿灭陈泰的良机,军门何不派一支轻骑赶往隽水河上游,堵住鞑子的逃路?”

    “穷寇莫追。”汪克凡说道:“陈泰所部折损过半,这两千鞑子已经不成祸害,留下他们还能放长线钓大鱼的。”

    马进忠眼睛一亮:“军门要诱敌么?是勒克德浑还是佟养和,或者是耿仲明?”

    汪克凡微微一笑:“来的都是客,我一样欢迎。”

    “他们要是一起来了,怎么办?”马进忠问道。

    “如果客人一起来,我这个小店肯定招待不了,只好请何军门出马,让他们到湖南走一趟。”

    “嘶——”马进忠倒吸了一口凉气。

    ……

    汪猛带着江骑营一路追杀,斩获无算,收兵后到中军缴了将令,径自来到了随军的野战医院。

    因为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楚军的野战医院已经成了有名的“阎王敌”,马进忠的重伤员也都送到这里救治,汪猛向看护询问,找到了那名被砍断手臂的亲兵队长。

    那亲兵队长刚刚做完手术,这个年代没有断肢再植的能力,只能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清理创面碎骨防止感染,他的这条左臂肯定残废了。刚刚受伤的时候还不觉得太疼,被郎中折腾一番疼劲才上来,那亲兵队长满头大汗,强忍痛楚躺在床上,见到汪猛后,竟然硬撑着坐了起来。

    “老哥,交个朋友吧,你叫什么名字?”这是一条硬汉,汪猛的心里很佩服。

    “呵呵呵呵,在下马得道,见过汪猛将军。”那亲兵队长身受重伤,笑声有些神经质,但和一般人比起来,他的自制能力已经非常惊人了。

    “好名字!马哥将来前途无量,以后不在上官面前,就叫我猛子吧。”汪猛一招手,亲兵把那面巴雅喇龙旗送了进来,放在马得道的床头。

    “汪猛将军,这是何意?”马得道愣住了。

    汪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面龙旗是你应得的,我当然要送来。”

    马得道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看着龙旗的目光中充满了渴望和兴奋,斩将夺旗历来是军中大功,更何况这是一面巴雅喇龙旗,这份功劳恐怕会直达天听,由隆武帝亲自下令表彰,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汪猛将军,你把这面龙旗给我,会不会在汪军门那里吃挂落?”

    “怎么会?你也把我家军门看得太小气了!”汪猛笑道:“今天要不是你们拼命拦阻,鞑子就带着这面旗子跑掉了,军门一向赏罚分明,怎会容我抢了你们的功劳?”

    马得道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这面旗子终归是你夺来的,在下不敢争功……”

    “我就是一个摘桃子的,这面旗子归你。”汪猛站起来向外走去:“汪军门早就说过,是我的功劳别人不能抢,不是我的功劳就不能强占,这是军人的荣誉感!”

    马进忠正好从外面走进来,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愣住了,他突然发现,楚军的甲坚兵利还在其次,更有一股别人没有的精神气。

正文 第一零一章 牛佺变成了王双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三月初的湘江两岸生机勃勃,夜航船顺流而下,从湖广最南端的郴州出发,过衡阳,下湘潭,这天早上已到了长沙附近。

    清晨的空气像一抹怡人的茶香,沁人心脾,旅客纷纷来到甲板上,打量着两岸的风景,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咯咯咯笑个不停,却立刻被一个中年妇人捉到身边,黑着脸一通吓唬。

    “安生些!把那几位官老爷吵醒了,捉你们两个去蹲黑牢!”

    “官老爷为什么睡懒觉?”两个小家伙很不理解,奶声奶气的声音非常响亮。

    “昨天晚上喝多了呗……嗨,小鬼头管那么多,官家的事情谁说得清。”那妇人不安地回头看了一眼,还好,船舱方向没有任何动静,那些官老爷应该没听到她嚼舌根。

    船舱里面,莫元根在舱门前停了下来,嘴角露出一丝苦笑,犹豫片刻又坐回床上,不敢出门面对那些旅客异样的目光。

    他是广西南宁的士子,在刚刚结束的恩科里中了二甲进士,和其他几位同年一起外放湖广,搭乘夜航船赶往长沙。昨天晚上兴之所至,他们几个饮酒赋诗,高谈阔论,一直折腾到后半夜,吵得全船都睡不着觉,其他旅客怒气冲冲地前来干涉,他们却突然换上官服,把告身几乎甩到对方的脸上,吓得对方魂飞魄散,狠狠满足了一把虚荣心。

    “真是少年张狂,我行事太孟浪了!”

    莫元根当时觉得很过瘾,酒醒之后却非常后悔,他出身贫家寒门,还有一半的壮族血统,好不容易地金榜题名当了官,却在赴任途中惹事生非,对仕途的发展可不是一件好事。

    已经到了长沙地头。湖广总督和三司衙门都在这里,高品阶的武将更是如同过江之鲫,一个还没上任的七品知县真算不了什么,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对于一个官场新人却很严重,传出去难免落个仗势欺人,有失检点的风评。

    “都怪杜平一时放纵,我也是糊涂了,怎么不劝他一劝!”莫元根有些生自己的气,转过头看着正在另一张床铺上酣睡的杜平。

    杜平是这次恩科的同年,行事稳重,见识广博,又年长大家几岁,在同行的几人中颇有威信。总是像兄长一样照顾莫元根。从广州到湖广的一路上,杜平每次谈起心中志向,都是要去湖北前线抗清杀敌,救万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每每让莫元根又敬又佩,也对将来充满了向往。

    没想到的是,他们在郴州停留的时候,突然接到朝廷的通知,杜平从湖北通山县令改任湖南辰溪县令,他没能去成湖北前线,心中郁闷之下。才闹出昨晚这场变故。

    舱门突然啪啪响了几下,有人在外头敲门:“几位兄长,长沙府就要到了,快出来看看!”

    莫元根连忙站了起来,上前推推杜平,又推推另一张床上的陈尚文:“杜兄。陈兄,起身吧,长沙已经到了!”

    “噢,好的,我们洗漱一下就来。”陈尚文坐起身。笑着点了点头。他出身广州富商之家,也是这次恩科的同年,听说还有个弟弟陈尚武在湖广军中供职,他出手一向阔绰,大家一路上的花费几乎让他包了。

    等到莫元根出去后,陈尚文微微一笑:“小莫性子淳朴,是真的担心你呢,是个好朋友(明代士子秀才之间往往互相称呼朋友。”

    “我知道,所以我打算向汪军门举荐,让他去督粮道衙门试一试。”杜平点点头。

    “他性子太谨慎了些,督粮道上通下达,神神鬼鬼都要打交道,小莫能行吗?”陈尚文微微一皱眉头。

    “谨慎的人往往办事周密,督粮道事务繁琐,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又不是让他去做道台,有军门撑腰,谁敢小瞧他?”杜平笑道:“傅阁老赶鸭子上架,非逼着我去督粮道,幸亏汪军门看出我不是那块材料,才把我打发到辰溪县,免得将来出丑。”

    汪克凡的提督操江衙门挂牌之后,下属机构也相继成立,督粮道就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和楚军的后勤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还是那些人干着那些活,但为了联系方便,对楚军内部就叫后勤部,对大明则称为提督操江督粮道衙门。

    辰溪县则位于湖南西南部的辰州府,背后是湘西的重重大山,湖广会战的重心正在向南转移,汪克凡安排杜平去辰溪县,明显也大有深意,只是涉及军事秘密,陈尚文也没有细问,只笑着说道:“杜兄去辰溪县上任,是吏部核发的告身文书,何督辅再不愿朝廷插手湖广,也不至于公然把你拒之门外,又何必临到长沙府的时候自泼污水,害得小莫为你担心。”

    杜平一向行事稳重,却突然在船上纵夜饮酒,又摆出一副我是官老爷谁也管不着的恶心嘴脸,分明是想给自己身上抹黑,有意做给何腾蛟等湖广官员看的。

    “哎,惠而不费的一件小事罢了,最起码没有什么坏处,所以不妨试一试。湖广战局一日紧似一日,我仓促间赶往辰溪县,只盼尽量少些掣肘,专心办事。”杜平说道:“其实以陈兄大才,去辰溪县定然比我做的更好,只是宁州急需一为精明强干的县令,汪军门才选中了陈兄。”

    杜平已经接到汪克凡的命令,由楚军提供资金,让他在辰溪县用两个月筹集粮秣,修缮城墙,并在辰州府城一带进行各种部署,一旦战事不利,楚军就会退守辰州……时间紧任务重,杜平没工夫和湖南官场周旋,所以故作莽撞张扬,以便将来放开手脚行事。

    “呵呵,宁州县令是我自己求来的,我听舍弟说过,军门好容易在幕阜山打下一份基业,熊立春却把那里搅得乱七八糟的,我倒想去会会他!”陈尚文是陈尚武的同胞兄弟,有这层关系在,他就不便在湖南任职,作为广东著名的海商世家,陈尚文骨子里有一股冒险精神,听说宁州的形势非常复杂,就主动请缨去那里担任县令……

    船到长沙,大家一起登岸入城,前往总督衙门和布政使衙门投帖求见,无论莫元根还是杜平

    和陈尚文,都是湖广的地方官员,在名义上归何腾蛟节制,所以到了湖广先要拜见上官,至于何腾蛟见不见他们,当然就是另一回事。

    回到寅宾馆后不久,他们就收到了总督衙门的回帖,约在三天后集体召见,毕竟朝廷几年来都没有开科举,作为日理万机的湖广总督,何腾蛟这么做很给这些新科进士的面子了。

    大家就安生在长沙府住下,静等面见何腾蛟,不料短短三天内风云突变,长沙府的空气突然变得非常紧张,各种谣言满天飞,都说鞑子大军渡过了汨罗江,已经攻进了湖南境内。

    杜平等人想走却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