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212章

残明-第21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咚!咚……”

    随着雄浑的鼓声响起,楚军士兵向黄冈再次发起进攻。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千斤闸

    黄冈是紧邻楚军地盘的重镇,汪克凡的情报虽然不太充足,但也知道这座城市的大致结构,南门一带的防御不算最强,一旦攻破城墙却能迅速展开兵力,对守军造成致命打击,所以汪克凡选择这里当做突破口。

    在第二波进攻开始之前,明清两军首先进行了一场炮战。

    辎重部队赶到以后,楚军的炮兵部队共十门三磅炮,两门四磅炮,和一门六磅炮,汪克凡集中火力,先打黄冈城墙上的清军火炮,为进攻扫清障碍。

    清军只有一门红衣大炮的射程较远,对楚军的炮兵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在十几门弗朗机炮的围攻下,终于被打成了哑巴,其他的铜炮射程太近,只能挨打不能还手,清军干脆把这些铜炮先拖了下去,躲在女墙后面的安全死角里。

    战前的炮兵决斗,楚军轻易取胜。

    成功压制了清军的火炮,楚军炮兵又对城墙上一阵猛轰,打得砖石乱飞,地动墙摇,两架笨重的夜叉擂和狼牙拍没有及时撤下去,被炮弹炸得粉碎,崩裂飞溅的碎片打伤了好几名清军,楚军的那门六磅炮随即调转炮口,一炮紧接着一炮,不断轰击城楼下的城门。

    黄冈是一座府城,城门比咸宁县结实得多,但也扛不住六磅炮的轰击,连续挨了好几颗炮弹后,城门上被打出了两个大洞,左侧的门扇还歪歪斜斜的,门叶明显被打坏了。

    在这个过程中,清军一直没有任何反击的动作。黄冈的城门里面还有一道瓮城,被明军打爆了外侧城门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隆隆的炮声终于停了下来,战场上显得意外的安静,明清两军各自默默准备。等待即将爆发的攻城战。楚军的大炮威力有限,虽然控制了远程火力,却无法轰塌坚固的黄冈城墙,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城墙前的短兵相接。

    “咚!咚!咚!”

    汪克凡亲自擂响了战鼓。

    发起进攻之前,他已经进行了周密细致的部署。现在就看楚军官兵能否实现他的作战计划了。

    兵者,凶器也,统帅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就要为之赴汤滔火。

    岳州营主攻城门,吉安营佯攻城墙,但佯攻随时也可以变成主攻,两个营各有几百人组成敢死队,冒着弓箭火铳,抬着简易云梯冲过填平的护城河,在他们身后。后续部队像一道道缓缓逼近的海浪,推着车型云梯和半截船跟了上来。

    城墙上的清军开枪射箭,阻击楚军进攻,楚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立刻还击,孙柏安和徐斌不惧风险,在女墙后面露出半截身子。查看城下楚军的动静,两个人简短地商量了几句,随即传下一道道命令。

    城楼上的绿营兵扳开机关,搅动缠着绳索的辘轳,一道厚重结实的千斤闸缓缓落下,挡在了破损的城门前。

    千斤闸也叫干戈板,和城门一样用包铁的实木做成,但比城门更厚更结实,上面还有防止敌人破坏的铁钉,就像城门的超级加强版。因为千斤闸过于笨重,平常都吊在城楼上不用,只有当城池遭到攻击时才会放下来。

    由于城门被楚军的大炮击毁,楚军士兵可以进到城门洞底下,对上面的城楼有一定威胁。所以孙柏安放下千斤闸,把楚军士兵挡在了外面,反正楚军的大炮害怕伤到自己人,现在不敢开火。

    吉安营进攻的那段城墙上,突然扔下了一捆捆茅草,这些茅草都用火油浸透了,清军将领令旗一挥,弓箭手射下来一排火箭,立刻在城墙前引燃了一片大火,几名楚军士兵被烧成了火人,惨呼着奔向护城河,噼里啪啦地跳了进去,其他的楚军士兵也都纷纷避让,进攻的势头被挡住了。

    楚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射击掩护,吉安营敢死队分出一百名士兵,扑灭燃烧的茅草,等到火势稍小,其他人抬着云梯搭上了城头……

    离城五里,是汪克凡的中军大纛,旁边立着一辆高高的巢车,这辆巢车是工匠辅兵刚刚赶制出来的,用以观察敌情,指挥作战,汪克凡击罢三通鼓,让鼓手过来接替自己,然后转身登上了旁边的巢车。

    对着战场看了五分钟,汪克凡放下望远镜,脸上的表情略显凝重。清军的火箭战术是故技重施,看着声势惊人,其实杀伤力有限,不用太在意,倒是城门前的那道千斤闸有些麻烦。

    他选择城门作为主攻方向,但城门里头还有瓮城,一味强攻蛮干并不可取,汪克凡准备在城楼底下做些手脚,千斤闸挡住了城门洞,下一步计划就无法实现。

    这道千斤闸很难对付。

    千斤闸可伸可缩,楚军士兵离开城门,千斤闸就会缩回去,大炮打不到,等到楚军士兵冲上去,千斤闸又会放下来,拿楚军士兵当肉盾……千斤闸虽然收缩缓慢,但却异常坚固,中间哪怕被大炮打中一两次,也不会立刻损坏。

    强攻?

    火攻?

    直接炮轰?

    汪克凡的脑海里连着闪过几个主意,马上又被他立刻否定了。

    强攻不可取!

    直接强攻千斤闸,就要抬着撞木去撞它,或者派士兵爬上城楼,破坏控制千斤闸的机关,这都是用人命硬填的笨办法,事倍功半。

    火攻也不可取!

    堆积茅草木料等各种易燃物,烧掉木质的千斤闸,听起来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具体操作上却非常困难,关键在于千斤闸裹着铁皮,并不好烧,况且按照一般的设计,城楼上应该有储水的机关,可以从上往下泼水灭火,一旦火势太大,清军还可以把千斤闸收回城楼,避开明军点起的大火。

    更重要的是,楚军如果使用这种笨法子,城上的清军也不会干看着,城楼上有很多立体攻击点,有些地方甚至探出城墙,可以用弓箭火铳从几个方向夹击城门,楚军肯定伤亡惨重。

    直接炮轰更不可取!

    那是向自己人开炮,会严重挫伤楚军的士气,而且有损汪克凡的威信。

    汪克凡一向胸怀大志,怎么能做这种事情?

正文 第六十九章 破闸

    黄冈城下,激战正酣。

    岳州营的进攻暂时受挫,吉安营的进攻却有声有色。

    车型云梯运上来后,对城上的清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敢死队员站在云梯顶端,手举盾牌护身,防住清军射来的箭矢铅子,云梯下的十几名士兵一起奋力搬动撬杠,把云梯一节节的升高,这个速度比爬梯子快一些,而且敢死队员可以专心作战,清军的木叉战术也失去了作用,眼睁睁地看着云梯搭上了城头。

    这两名敢死队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武艺精熟,胆气过人,云梯前段的铁钩刚刚搭上墙砖,他们就奋力跳进垛口,挥舞单刀一阵猛砍,把跟前的几名清军杀得连连后退,后排的清军连忙组织反扑,但是楚军的敢死队员也源源不断地登上了城头。

    “啪!啪!啪!啪!”

    简易云梯也全都用上了,楚军士兵像是黑压压的蚁群,挂在这十来丈的城墙上,都在全力向上攀登,城头上的楚军士兵越来越多,和冲上来的清军展开了一场恶战……

    岳州营负责城门方向,他们进攻受挫之后,就暂时退了下去,那道千斤闸也随之缓缓升起,楚军向它开了几炮,打在上面发出两声巨响,但猛烈摇晃了几下之后,终于缩进了城楼。

    城楼上,孙柏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楚军的大炮虽然厉害,但也并非无坚不摧,除非是天佑兵的神威大将军炮,才能一炮打坏这道两千多斤重的千斤闸。

    他和楚军激战了大半天。互相试探几个回合,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孙柏安承认,楚军的战斗力的确很强,如果任由他们反复进攻。黄冈肯定守不住,但是,他的目标定得并不高,只要能把黄冈守住两天,等到徐勇的援兵就行了。

    这应该不难,别说后面的瓮城。只是这道千斤闸就够明军折腾两天了……至于攻上城头的吉安营,孙柏安并不担心,他在城墙上部署的大多是老弱残兵,战斗力不强,城墙后面却留下了足够的预备队,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主力,只要一个反击,就能把楚军这两百多人赶下城头。

    黄州守军兵力有限,战斗力不强,如果把有限的兵力平均部署。一点突破就会造成全线崩溃,孙柏安久经沙场,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摆出了一个弹性十足的防御阵型,把精锐士卒全部集中使用,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蚁附攻城最大的弱点,就是难以保持进攻的连续性,城墙上和城墙下只有云梯连接,后续兵力很容易被截断,明军只有这一个进攻点,就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哪怕有少量明军攻上城头,也不是城里几千绿营兵的对手。

    孙柏安不断下达命令,调集预备队向吉安营敢死队发起反冲锋,这会可大意不得。诱敌之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被明军在城墙上站稳了脚,后面可就被动了。

    一切安排既定,孙柏安这才转身向城楼下看去,脸色却不由得一变。

    南门正对的方向。明军的后续部队又发起了进攻,走在前面的是二十几辆木驴车,后面还跟着两具半截船。

    半截船来的虽然蹊跷,但多少还能理解,明军大概想用半截船做掩护,企图破坏城墙,但是孙柏安对此并不担心,黄冈的城墙又高又厚,城墙内胚都是过火的熟土,几乎像砖石一样坚硬,用半截船慢慢掏挖,累死也挖不倒城墙。

    那二十几辆木驴车却非常奇怪,让孙柏安隐隐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为了保证守军出入通畅,城门前并没有设置鹿角障碍,这段护城河也已经被填平,这些木驴车是来干什么的?

    未知代表着危险,孙柏安猜不透楚军的意图,心里有些不安,他甚至不再关注城墙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