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残明 >

第20章

残明-第20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克凡摇了摇头:“生的丑是因为生活困苦,从小总吃粗粮野菜,才磨出了一副龅牙豁唇,和人品善恶无关。”

    黑鱼突然一翻眼皮,斜斜地看了汪克凡一眼,眼神中却仿佛没有焦点。长年在江水中浸泡的一双眼睛有些变形,白多黑少,血丝充盈,看不出其中的喜怒哀乐。

    众人都是一愣,这汉子还真是丑,两只眼睛还是斜视。

    “还是先关起来比较妥当,这人也许是宋江派来的探子,可能还有同伙。”汪晟考虑得比较周全,部队刚刚出发就有人摸到船上来,不查清楚总是不放心。

    汪克凡点了点头:“三哥说的有道理,先把他关起来吧。”

    命人把黑鱼带下去严加看管,汪晟几个各回船舱休息,汪克凡独自思索了一会儿,出门叫上京良跟着,找到了花晓月。

    半夜三更,孤男寡女的不太合适,有京良跟着就方便多了。

    花晓月也一直没睡,还是一身男装打扮,分明在等他来盘问,见到汪克凡后主动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汪将军,这人八成是个独行贼,身上还带着刀子。”花晓月交出了那把短刀,汪克凡点点头,命京良收了起来。

    “花小姐,令弟的身体怎么样了?”

    “多谢将军挂怀,舍弟的身子已经大好,过些日子就能下地。”花小弟在武昌府衙的牢狱中吃的苦头不小,一条腿被生生打断,好在花晓月医术精湛,为他接骨疗伤,这些天又衣不解带的看护,花小弟渐渐恢复了健康。

    “到了崇阳下船后,你们姐弟俩就走吧,以后安生度日,不要再和四合教来往……”

    汪克凡刚刚说到一半,花晓月就惊喜地叫道:“汪将军,你,你真放我们走?”

    作为四合教的教主,花晓月知道自己的赏格不低,如果把她们姐弟交到官府,最少能换回来几百两赏银。但是,汪克凡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大费周章地把她们姐弟藏起来,似乎没有恶意。

    这几天她一直在患得患失,不知道汪克凡到底是敌是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骤然听说要放了自己,有些不敢置信。

    汪克凡却已经起身离去:“花小姐放心,去留但凭自便。”

    花晓月楞了片刻,又慌忙追了出来。

    “汪将军,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饶那个水贼一命?”

    “为什么?”汪克凡突然像钉子一样定住了,转过身冷冷看着花晓月,心中杀机暗动。

    窝藏四合教教主是大罪,一旦败露后患无穷,如果这个水贼是四合教的余孽,或者花晓月和四合教还有什么勾连,这两个人都留不得!

    被他锐利的目光一扫,花晓月的心中狂跳几下,口齿突然变得异常清晰:“我不认识这个水贼的。不过他倒有几分善心,以为我是被抢来的,想救我出去……”

    随着花晓月的讲述,汪克凡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问道:“他既然要救你,你怎么不随他走?”

    “随他去哪里?我又不认识他。”花晓月下意识地撇撇嘴,一脸的不以为然:“再说了,我弟弟还在病中,总不能和他往江里跳。”

    这解释倒也合情合理,汪克凡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转身去了。

    这丫头不愧是女神棍出身,古灵精怪,一不小心竟然被她蔑视了。

    ……

    逆水行舟,两天后船到崇阳地界子,一身衣裳。言情,汪克凡命人把黑鱼悄悄放了,又给了他几两银或仗义每多屠狗辈,这水贼身上颇有几分侠气,饶他一命算了。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千总一问三不知

    河面上南风阵阵,船帆鼓荡起伏,崇阳县城终于出现在汪克凡的视线中。

    崇阳只是一处小小的县守,城墙并不高大,但在周围的一片原野上仍显得巍峨肃立。只是靠近后就会发现,城墙上有好几处破旧损毁的地方,一群青壮正在搬砖抬石,对破损处进行修补,场面忙碌而紧张,已有几分战争来临前的气氛。

    恭义营突然在码头登陆,虽然打着明军的旗号,还是把城里的人吓了一跳,青壮们转眼间都逃进了城中,急急忙忙关上了城门。

    这个年头兵不如匪,官军比水匪更可怕,难怪城中这个反应。好在恭义营都是本乡本土的本地人,来到城楼下用家乡话交涉一番,又拿出巡抚衙门签发的公文将令,很快解除了误会。

    等了一会,城门再次吱呀呀地打开,县令许秉中带着几名属官亲随,满面笑容迎了出来。

    “贤侄见谅,城中现在草木皆兵,实在是怠慢了将士们……”

    许秉中的神色颇为憔悴,半旧的官服上沾满了泥渍污垢,看样子是刚从工地上过来。水匪占领临湘后他的压力很大,一直在忙着加固崇阳城防,突然听说援兵到了喜出望外,来不及换衣服就赶来迎接。

    来迎接的还有县丞陆传应,中年发福一副和善面容,是崇阳县中的二号人物,恭义营的汪晟、谭啸和周国栋几名哨官也上前见礼,彼此介绍相识,又客套寒暄了一番。

    “汪千总,你这次带来了多少人马?”陆传应向汪克凡身后扫了一眼,脸上闪过一抹疑惑的神情。

    “八百人。”汪克凡答。

    “八百人?好像没那么多呀?”恭义营排成的队伍整齐而紧凑,看上去人数并不多,陆传应和许秉中对视一眼,都有些不以为然。

    “贤侄莫非是先锋,大军还在后面?”许秉中殷殷问道。

    汪克凡却摇摇头:“一共就这八百人,白旺犯境,牛协台留守武昌府……”

    许秉中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犹如一瓢冷水当头浇下,满腔欢喜变成了失望。开什么玩笑,宋江号称十万人马,却只派八百人来增援,还都是刚刚成军不到一个月的新兵!

    当着恭义营众将的面前不好太过失礼,许秉中强自压住失望之情:“嗯,八百人就不用在城外扎营了,随我入城休息吧。”

    “全凭老师安排。”汪克凡恭敬有加,没有丝毫不悦的样子。

    县城中的战争气氛更加浓厚,街道上不时有手拿刀枪的土兵青壮经过,商铺店面却没有几家开门的,行人百姓个个行色匆匆,背着包裹行李一副逃难的打扮,见到恭义营的队伍后连忙避到街旁,神色间惊疑不定。

    在县城中寻了一座废弃的庙宇扎下军营,汪克凡等几名军将跟着许秉中来到崇阳西门。临湘位于崇阳以西七十公里的长江岸边,宋江如果来进攻的话,崇阳西门首当其冲。

    和码头一侧的东门比起来,西门的修缮进度要快得多,防御体系已经初见雏形。

    城墙城楼都进行了加固,还有一条护城河正在挖掘之中,近千名青壮担土背石,挥汗如雨。在护城河的前后,是一大片露出地面两尺来高的尖头木桩,用以阻拦敌人的攻城器械,城楼下则摞着几条大青石,随时准备把城门堵死。

    到了热火朝天的工地上,许秉中的心情稍微好转,命人叫来县中的孟百户商议军情,大家一起登上城楼,指点周围的地势,查看城防。

    站在城楼上向西看去,远远可见连绵山岭起伏,近处是岩头山,远处是龙窖山,横亘在崇阳和临湘之间。一条大路自山口蜿蜒而出,到了崇阳城下则是平坦的田野,稻田中的秋稻已经收割,地里有厚厚的一层烂泥,不利于大军行走通过。

    城外还有些树林空地,两三个小村庄,此时都是一片烟火升腾。这些树林和村庄离县城太近,既可以用来打造攻城器械,也可以当做掩体营垒,为了防止被水匪攻城时利用,都派土兵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村子里隐隐传来百姓的哭喊,众人全都默默无语,许秉中叹了口气,转过身说道:“汪千总率八百健卒救援崇阳,阖城父老感激不尽。恭义营和卫所兵并肩御敌,都是我崇阳之屏障,生死与共之袍泽。粮草军需上本县必定一视同仁,不会亏欠了恭义营……”

    最初的心理落差过去之后,许秉中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汪克凡的身上。

    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崇阳县中只有百十名卫所兵和乡勇,刚刚又招募了近千名青壮,但这千把人都疏于操练,连武器也没有凑齐,比起装备齐整的恭义营差得太多。

    汪克凡和汪晟等人一起施礼称谢,许秉中又接着说道:“宋寇随时可能进犯崇阳,大家在这里参详一下,若贼人来了该如何抵御。”

    那县中的百户名叫孟宝,是个大嗓门的急脾气,抢着说道:“宋江终归是水寇,陆战攻城未必在行,我们只要依托城池坚守,哪怕来上一万人也不怕!”

    这个主意还是老调重弹,许秉中只点了点头,又转向汪克凡问道:“孟百户的破敌之策如何?”

    “学生以为孟百户说的很对。”

    这很像是一句不负责任的客气话,偏偏汪克凡的表情非常郑重,许秉中皱了皱眉头,只好换个角度发问。

    “以贤侄来看,城防上还有什么漏洞吗?”

    “我不懂这个,看不出来。”汪克凡回答的很诚恳,他从没见过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白脖一个,根本就是外行。

    许秉中的脸色晴转多云,迟疑了一下又问道:“贤侄以为,宋江到底会不会来攻打崇阳?”

    临湘周围还有几座州县,崇阳未必是唯一的目标,宋江如果去攻打岳州府、通城等地,崇阳暂时就是安全的。

    “敌情不明,难以判断……”汪克凡又摇了摇头。

    许秉中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孟宝忍不住大声叫道:“哎——,堂尊垂询,你却一问三不知,你是来干什么来的?”

    “守卫崇阳,征讨宋江。”汪克凡的回答还是那么朴实。

    “你这……”孟宝感觉快要抓狂了,一句“你这厮”到了嘴边又生生忍住,怒冲冲改口道:“你这样子怎么守卫崇阳?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干脆把恭义营的千总让给我做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