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来在史书里,我朱聿键就是大明的亡国之君么?”
隆武帝手举佩剑,表情坚毅,心中却突然一阵恍惚,百感交集,不甘,无奈,痛惜……想到了曾皇后和刚刚出生的太子,还有几分愧疚之情。
算了,顾不上了,像崇祯烈皇帝一样殉国,是最后一件能做的事情……
“咚!咚!咚……”
突然传来一阵充满节奏的鼓声,隆武帝一愣,他没听过这种行进鼓的声音。
“哗,哗,哗……”
紧接着是整齐的脚步声,隆武帝抬头看去,眼前出现了一个整齐的士兵方阵,正在缓缓向前移动,方阵前迎风飘扬的红旗,说明他们是一支明军。
这方阵横成排,竖成列,每个士兵都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肩上斜斜扛着长枪,充满了秩序的美感,又透出一股浓浓的肃杀之意,哪怕是不懂军事的人,也一眼能看出这是一支精锐之师。
“吴知府,吴爱卿,这是你的汀州兵么?!”隆武帝兴奋不已。
“不是啊,这,这好像是那支江西兵啊!”吴德**有些糊涂,那支江西兵进城的时候他见过,当时虽然觉得纪律很好,但没有这么大的杀气呀,怎么一到了战场上,这些江西兵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江西兵?!”隆武帝一惊,他们是来救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八旗兵也发觉不对,只留七八个人抵抗着隆武帝的侍卫,其他八旗兵都开始列队,准备迎战新来的这支明军。那些侍卫的武艺再高,也是群殴乱战,他们并不在乎,而碰上这种真正的正规军,就必须统一指挥,结阵而战。
就在此时,明军的方阵已经到了隆武帝跟前,士兵们向隆武帝、郭维经等人瞟了一眼,面无表情地继续向前,拦在了八旗兵和他们之间。
“是救驾的!”隆武帝心中一阵狂喜,紧接着一阵内疚,原来自己错怪了好人!
“哎,打听个人,大明的皇帝爷爷在哪啊?”史阿大现在已经是哨官了,也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他打量着隆武帝、郭维经和吴德**,脸上露出了疑惑神情。
“朕就是当今大明天子!”隆武帝上前一步,也打量着史阿大,见他面貌粗豪,却带着忠厚之相,心中已有几分喜爱。
“不像!你这身衣服不是龙袍啊?”史阿大连连摇头,隆武帝刚在府衙里换过衣服,普普通通的员外服,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龙袍也不是天天穿的,喏,给你看看这个。”隆武帝一伸手,从怀里掏出了玉玺,史阿大眼睛一亮,这东西他见过,是李过他们交给大明朝廷的。
“噢,皇帝爷爷在上,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史阿大一抱拳,把戏文里的架势学了个十足十,隆武帝一笑,正要说些什么,史阿大却一转身不再理他,大声下达命令。
“举枪!”
恭义营的士兵放下长枪,平端在手,对面清军的代子眯起了眼睛,敢逼到这么近才举枪,一是为了节省体力,二是有绝对的自信。
这支明军,不好对付!
他手下虽然都是八旗精锐,但长途突袭赶到汀州,为了抢功一路都没有休息,进城前只胡乱吃了两口干粮,精神体力都不在最佳状态,胯下的战马也早就累了,能不能打败这支明军,很难说。
“前进!”恭义营的长枪阵再次向前,后面的弓箭手和火铳兵跟了上来,留下一支小部队护住隆武帝,其他人接着前进。
这个时候,隆武帝的侍卫和八旗兵已经不打了,几名八旗兵赶紧退回去加入队列,侍卫也回到隆武帝的身边,老老实实地观战。
到了这个时候,隆武帝等人也看出来了,八旗兵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他们都骑着战马,看上去还是厚厚的几层。
“云机,我军能赢么?”虽然明军的人数明显占优,但八旗劲旅的名气实在太大,隆武帝的心里还是非常紧张。
“我军气势如虹,必胜!”郭维经嘴上说得斩钉截铁,手底下却紧紧攥着拳头。
对面清军的代子突然一声唿哨,八十名八旗兵催马急冲,犹如一道战马组成的墙壁,向着长枪阵压了过去,马蹄声如同密集的战鼓,几乎把恭义营的行进鼓都压了下去。
隆武帝、郭纬经、吴德**,以及所有的侍卫都瞪大眼睛,被这股骑兵冲锋的气势镇住了,和高大的骑兵比起来,那些长枪兵就像大人面前的小孩,就要被清军踩在马蹄下了。
“唰!”
长枪阵突然再次停下,前排的恭义营士兵微微伏**子,手中的长枪斜杵在地上,雪亮的枪尖竖起了一人来高,就像一排排立在地上的拒马枪。
正文 第四十八章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八旗兵属于轻骑兵,战马没有装备马甲,用轻骑兵正面冲击步兵长枪阵,就像用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开炮对轰一样,是以短击长的战法,哪怕打赢了也不划算。
恭义营的长枪阵一上来,清军领兵的代子就知道来了劲敌。
八旗兵虽以骑射为主,但和明军的步兵多次交手,各种各样的阵型见得多了,那些阵型有的很强,有的就是一个花架子,而眼前这个长枪阵,不简单!
明军摆出的是一个朴实的方阵,一停一走的节奏流畅自然,士兵的动作非常规范,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看就是练熟了的阵势,在战场上经过多次真刀真枪的锤炼。
如果在城外野战的话,这个清兵将领肯定不会选择强攻,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慢慢和敌人周旋,以尽量避免伤亡,但在城内狭窄的街道里,没有这个条件。
强攻!
对敌人的重视并不是懦弱,他对八旗兵的战斗力更有信心!
明军的长枪阵看着很厉害,但八旗兵天下无敌,绝没有不战而走的道理,大明皇帝就在前面,只要能杀了他,付出再大的伤亡都是值得的。
加速!
举刀!
冲锋!
几百只马蹄从青石板街道上踏过,发出一阵巨大的轰鸣,八十柄虎牙刀高高举起,泛起一片闪亮的光芒,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水涌向明军的长枪阵,见到清军的兵威如此骇人,隆武帝的心立刻揪了起来,唯恐明军的长枪阵下一刻就会崩溃,下一刻就会四散而逃。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明军在自己操练的时候威风凛凛,一旦面对清军。却突然垮掉了……但是这次没有,明军的长枪阵没有跨,他们停下来支起了长枪!
“坏了!”那清军代子心中暗叫不好。
明军把长枪支在地上。要比端着长枪稳固的多,他们不用举枪攒刺。只要等着八旗兵的战马自己撞上来就行,这是一排人工摆成的拒马枪,和普通的长枪阵又有不同。
停下来?
不可能!战马已经把速度冲起来了,看上去还有几十步的距离,不过是呼吸间的事情,几十名八旗兵裹成一团,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那代子下意识地勒了一下马缰。旁边的清军立刻超了过去,直接撞上了明军的长枪阵,面对明晃晃像树林一样的枪尖,前排清军的战马凭本能向起奋力一跃。想要从上面跳过去。
七八匹战马凌空而起,马上的清军犹如飞将军一般威风凛凛,所有人都要仰视他们,更觉得他们勇不可当,隆武帝身边的吴德操“嘶”的倒抽一口冷气。被清军如此高超的骑术吓住了。
“噗,噗噗噗!”
鲜血迸流,战马悲嘶!
威风凛凛的飞将军终于落了下来,正落在密如猬刺的长枪阵里,恭义营的士兵哈着腰。缩着头,尽量避开从天上砸下来的战马,手里却死死扶着长枪,枪尖直接扎透了马身和上面的清兵。
就这么死了?!
七八个清军骑兵,砸死砸伤了七八个恭义营的步兵,一对一的交换比,似乎清军并没有吃亏。
但是和昂贵的骑兵比起来,步兵实在太廉价了。
不断有清军骑兵撞在长枪阵上,仗着战马巨大的冲击力,往往能拼掉一两个、两三个恭义营的步兵,但是后面的明军马上补位,始终保持着长枪阵的稳固。
在冲阵中,个人的武艺没有多大作用,主要是借助马匹高速奔跑的冲击力,从而形成巨大的杀伤,恭义营的士兵把长枪杵在地上,也借助马匹高速奔跑的冲击力,反过来对清军形成了巨大的杀伤。
骑兵的优势没了!
一波冲锋下来,八旗兵就伤亡了二十几个人,明军的长枪阵却及时补位,仍然完好无缺,那清军代子连连大叫,制止了其他的骑兵继续冲阵,转身向后一边退一边放箭。
冲不过去了,清军代子很清楚,明军的人数太多,伤了一个再补上一个,自己这点人马全耗进去也没用。
射他们!看看弓箭能不能把明军射散,这长枪阵如果一乱,骑兵再冲上去就能破阵。
“嗖,嗖嗖嗖……”八旗兵人人都是弓箭手,一箭连着一箭,像下雨一样飞了过去,明军低头藏脸,举起胳膊上挂着的小圆盾,护住面门和胸腹要害。
“嘭,嘭嘭嘭……”八旗兵的箭囊里都有两种箭,在这种场合下用的是六两铁箭,射程短,威力大,最适合短兵相接的时候使用,明军身上虽然有铠甲保护,但只要中箭也会被射穿,纷纷受伤,就连史阿大的胳膊上也中了一箭。
“嗖,嗖嗖嗖……”明军的弓箭手开始还击,他们使用的是步弓,比八旗兵的骑弓威力更大,对八旗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砰,砰砰砰……”明军的火铳兵也开始还击,他们的射程较近,但清军为了使用重铁箭,站的离长枪阵并不远,火铳兵正好能打到他们,八旗兵身上虽然有绵甲保护,巨大的战马却成了最好的目标,一阵排枪打过去,立刻打倒了六七名八旗兵。
再退!八旗兵向后退,换轻一些的羽箭继续攻击。
还击!明军的火铳兵够不着了,步弓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