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消灭恭义营,金声桓一共调集了将近七万人马,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赣州前线的攻势完全停止,剩下的四五万清军和明军形成对峙,如果继续抽调部队,就要放弃占领的县城和据点,浪费以前的努力。
正文 第三十六章 二打吉安府
ps:不好意思,今天上午有事出去了,这一章是补中午的,晚上还有一章。
……
金声桓有七万人马,听着很多,实际上连鸟巢体育场都装不满,抚州府一带却有上百平方公里,不可能包围得水泄不通。
所以,清军的包围圈像栅栏一样,中间难免有空隙。
在大规模的战役中,这些空隙算不上什么漏洞,反而是危险的陷阱。
小股的明军可能钻出去,但对于近万人马的恭义营来说,如果冒险从这些空隙突围,清军也不会站在那里傻看着,调动优势兵力围堵拦截,自然就封住了包围圈的缺口。
让金声桓头疼的是,有两处栅栏同时告警!
两份情报,内容截然相反,其中有一份肯定是错误的,该怎么选择?如果选择对了,就能把恭义营堵在包围圈里一举消灭,如果选择错误,恭义营就会从栅栏中间钻过去。
当务之急,是要判断恭义营的去向。
汪克凡的用兵之法虽然诡异,但还是有迹可循……他一直都谨慎小心,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宁可迂回,也不冒险,总是寻找薄弱环节下手,避开清军的优势兵力。
西南方向清军兵力雄厚,恭义营如果向这里突围,一旦被清军主力缠住,肯定全军覆没,风险太大,汪克凡不会这么选择。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恭义营有如神助,成功从那里突围,又会回到吉安府一带,面对赣州的四五万清军,进入一个更大的包围圈,等于自投罗网。
金声桓经过仔细考虑。认为恭义营逃往了饶州,西南方向的船队只是揭重熙的抚州义兵。
他随即下达命令,调动清军主力北上。封堵饶州方向的明军。
不过作为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也考虑到了意外发生的可能。又传令其他的清军向西南方向集结,拦堵另外一支明军。
按照现代的说法,这叫“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实际上,同时打出两只拳头,肯定没有一只拳头有力……
……
恭义营的船队逆流而上,进入乐安县境内。然后弃舟登岸,向西北方向突围。
在清军的包围圈上,这是一道狭窄的缝隙,左右都有清军的主力。前方还有一座被清军控制的小镇,卡在恭义营的去路上。
强行军!
恭义营成军以来,第一次这样行军,所有人员一律轻装,除了铠甲武器之外。只携带三天的口粮,黎明时分出发,天黑赶到小镇,突然袭击全歼守军。
没有粮食,没有辎重器械。结硬寨打呆仗已经没有意义了,只要被清军主力咬住,恭义营就是死路一条。他们在小镇休息了两个时辰,天没亮就再次出发,两天一夜走了一百六十里!
这是一次冒险,拼的就是出其不意!
诸葛亮一生谨慎,突然来一次空城计,把司马懿骗得不轻,恭义营一路狂奔,在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跳出了包围圈!
但是危险还没有解除,清军已经发觉不对,在后面追了过来。恭义营略作休息,然后连夜行军,在第二天黎明赶到了吉水县。
在这个强行军的过程中,恭义营消灭了清军二百多人,自己却掉队减员了五百多人,但是,恭义营展示了自己的极限,突破了自己的极限!
多年以后,在恭义营老兵的记忆中,仍然难以忘怀转战江西的点点滴滴,其纪念意义甚至超过了收复南京,收复北京。老兵们一致认为,经过转战江西的淬炼之后,恭义营才成长为一支打不烂拖不跨的铁军……
篆姬头一天就赶到了这里,一直在等候恭义营。
她在吉水县有关系,从湖广带来的物资都藏在这里,又为恭义营提供了一批急需的军粮,恭义营得到补充之后,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直接抢占赣江渡口,杀往吉安府。
恭义营神兵天降,把守渡口的少量清军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稀里糊涂就丢了码头,汪克凡带领大军渡过赣江,当天晚上包围了吉安府。
安营扎寨,睡觉休息。
三天两夜,这一路足足走了三百多里,修筑营寨又用了两个时辰,全军将士都累坏了,除了必要的警戒部队以外,大家很快都陷入了梦乡。
汪克凡本来要亲自值夜,汪晟却把他劝去休息,带着本部的一千多人马,充当警戒部队。有他值夜,汪克凡也非常放心,一觉睡到四更天才起来换班,来到营墙上,只见汪晟两眼通红,眼窝深陷,却目光炯炯没有一丝困意。
“三哥,你可真能熬,快去睡一会吧。”
“好,我睡一会。”
汪晟一屁股坐在营墙上,轻轻呼口气,头一歪就睡着了……
……
城外突然来了明军,吉安府中一片惊慌。
吉安府现在又被清军占领,守将杨武烈,是高进库的老同事,手下有三千江宁绿营兵。哨兵禀报有明军来犯,看旗号还是恭义营,杨武烈大吃一惊。
恭义营在抚州府,被金声桓数万大军重重包围,他们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匆匆赶到城墙上,看到恭义营正在安营扎寨,月色之下看不清楚,但应该有一万人马左右。
“他娘的,见了鬼了!”杨武烈骂了一通娘之后,还得面对现实。他手下只有三千绿营兵,守着一座城墙残破的吉安府,面对大名鼎鼎的恭义营,能撑多长时间实在没信心。
撑不住也得撑着。
满清主子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南京的洪承畴更是老狐狸一只,如果不战而逃,放弃吉安府,报上去八成就是一个斩首之罪。
出城迎战更不行,恭义营大闹江西,现在已经是凶名赫赫,他既然大模大样找上门来,肯定有恃无恐,出城迎战岂不是找死?难道说,自己手下这三千绿营,比抚河边上的一万绿营还厉害?
据城坚守!
哪怕是一座破城!
杨武烈派出快马,赶往赣州前线求援,又连夜发动城中青壮,加固那些刚刚堵住半截的城墙缺口。辛辛苦苦干了一晚上,到天亮的时候,城墙上的十几个缺口又封起来一截,但还是只有一丈多高的半截墙,比旁边的城墙低了一半。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出城迎战
杨武烈非常担心。。
吉安府的城墙破破烂烂的,防护力大为下降,明军不用打造太多的攻城器械,只要用云梯强攻,他就很难守住。
出乎意料的是,从早上到晚上,明军的营寨一直静悄悄的,除了警戒部队换岗之外没有任何动作,就好像睡着了一样……直到天色擦黑,明军的营寨里才有了动静,他们开始吃晚饭了。
炊烟渺渺,欢声笑语,明军营寨里有一种紧张后的放松感,就好像忙碌多曰,出门踏青野炊一样。
气氛这么好?!
杨武烈看不懂了,但他并没有轻敌,也没有意气用事。汪克凡以狡诈多计著称,也许这又是什么计策,比如激将法诱敌之计骄兵之计等等。
不用理他,抓紧修补城墙是正事。
惴惴不安中,一晚上又平安无事地过去了,站在城墙上,似乎都能听到明军营寨里鼾声如雷。
直到第三天早上,明军仿佛才想起吉安府,派出一支人马逼近到护城河外二百步的地方,修筑了几座小型的土寨,然后开始挖掘地道。
穴攻!
西洋火雷之法!
杨武烈立刻想起那个传说,连忙派人去把许根有许千总找来了。
恭义营一打吉安府的时候,许根有火线提拔,被高进库任命为游击将军,但没来得及颁发正式的敕印,等到高进库一死,他这个游击将军自然泡汤,在清军中还是千总身份。
千总就千总,许根有没了上司,只好投到杨武烈麾下,一样忠勉办事,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吉安府的城墙废墟,研究恭义营炸开城墙的秘密,和其他人比起来,是这方面的专家。
专家果然不一样,许根有来到城墙上一看,立刻郑重警告,恭义营现在采取的办法,和一打吉安府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只挖了两条地道。
“贼人定是火药不足,所以才挖了两条地道,但杨协台也万万不可小瞧,那火雷一旦炸开,再坚固的城墙也顶不住……”
他仔细描述爆炸时的惊人威力,杨武烈亲眼见过城墙上的那些缺口,对问题的严重姓当然了解,只是对爆炸的原因还心存疑问……无论是西洋火雷之法,还是妖人的五雷正法,听上去都一样的不靠谱,到底该如何破解呢?
“卑职敢用身家姓命担保,贼人用的定是西洋火雷之法,再过一天就会发动,杨协台当早作决断,万万不可犹豫!”许根有赌咒发誓。
“既然是穴攻,还要用火雷之法,可以灌水淹他么?”杨武烈准备以水克火。
“不行啊,贼人不用挖掘城墙地基,发动起来很快的……”
明军用火药炸城墙,地道挖的又快又简单,清军很难确定地道的位置,灌水的法子用不上。
两个人反复探讨,发现除了出城破坏之外,没有其他的破解之法……
……
恭义营曰夜兼行,用了三天两夜长途跋涉三百里,部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尤其睡了一觉后,很多士兵的腿脚都肿了,只好又休息了两天。
到了第三天的早上,有一百多名掉队的士兵归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的三百多人能回来的估计不多了。
恭义营进入江西以来,总的伤亡也就是四百多人,这次突围造成三百多人的非战斗减员,付出的代价非常高。
一部分中高级军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