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进库对此嗤之以鼻。
他当年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加入农民军,在军营里混了十几年,当过英雄,装过狗熊,杀过很多人,也几次差点丧命,一步步爬上二品副将的职位,再也不是那个没见识的乡下少年,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满清军官。
他没有信仰,投降满清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屠杀同胞毫不手软,只要能够得到满清主子的赏识,享尽荣华富贵就够了……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这么回事嘛,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知道了,哪怕落个骂名千载,又与我何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对神仙鬼怪这一套并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得道高人,招摇撞骗的神棍却见得多了,只要一刀砍过去,同样会脑袋搬家。
用天雷法术炸开城墙,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一定是被人哄骗了!”高进库可以肯定,那几座县城的城墙肯定不是炸开的,明军攻破县城之后,为了下次再来的时候容易攻打,破坏城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放出谣言有神仙助战,只是为了蛊惑无知的百姓,恐吓迷惑清军。
金声桓并没有亲自查看那些城墙,手下人误信谣言,夸大其词上报。他也没什么见识。就把这个谣言当真了。至于明军是如何攻破那些县城的,肯定另有原因,那些县城兵力薄弱。城池低矮,又没有防备明军突然袭击,被轻易攻破也不足为奇。
但是这支明军也太骄狂了,敢来攻打吉安府的府城!
高进库对此非常吃惊。
清军主力正从南北两个方向压过来,依托赣江天险形成了半包围态势,明军除了退回湖广之外无路可走,但是他们不退反进,竟然来打吉安府府城。府城比县城坚固得多,高进库手下又有三千精锐。足可抵抗恭义营的进攻,明军困于坚城之下,怎么看都是自蹈死路。
“肯定是佯攻!”高进库苦思冥想,终于猜到了明军的用意。他们大张旗鼓,拉开一副强攻吉安府府城的架势,其实却瞄着附近的几座县城和渡口。声东击西吸引清军的注意力,突然转身夺取某个渡口,渡过赣江窜入江西东部。
再进一步往深处考虑,明军还可能采用诱敌之计,去攻打这些县城和渡口。引诱吉安府的守军出城作战,在野战中消灭自己的部队,轻松夺取吉安府城……总而言之,明军不会强攻吉安府,而是要用计策突破清军的包围。
高进库出身于农民军,对这种战术本来非常熟悉,只是明朝官军很少流窜作战,他才一时没有想到。解开心中的疑问之后,他立刻派人到附近渡口县城传令,把所有船只都送到赣江对岸,然后紧闭城门坚守,无论明军干什么,都不许出城作战。
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高进库决定以不便应万变,据城坚守,等待金声桓的主力。
在他估计,明军的战兵应该在一万人到两万人之间,总兵力大概不到三万,他们进入江西之后,肯定又抓了不少长夫,凑了大概一万辅兵。而吉安府只有三千绿营兵,是他将来升官发财的本钱,不能和明军硬拼。
至于明军檄文中提到的十五万大军,他根本就无视了,如果明军真的达到这种规模,需要携带的粮草辎重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不可能在江西境内如此轻松的来回穿插运动。
“这支人马果然是一支强军!”
高进库站在城楼上,看着恭义营在城前列阵下寨,几千人马各有分工,配合娴熟,既保证了效率,又没有露出任何破绽。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高进库得出结论,恭义营的战斗力不在自己的绿营兵之下。
他打了几十年的仗,只粗粗一看恭义营的规模,就判断出对方的兵力在一万人以下,很明显,明军还有其他布置。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高进库传下命令,发动城内的青壮百姓帮助守城,只要帮着抬运土石的就管饭,敢上城墙和明军作战的每天发赏银,躲在家里不来的,一律处死。
他已经打定主意,就缩在吉安府城中死守,无论明军抛出什么诱饵,或者攻克附近的县城,他都不会出城作战。除了吉安府之外,附近的船只都送到了赣江对岸,只要明军找不到船,就无法渡过赣江,早晚都是死路一条。
不出所料,明军果然使出了诱敌之计。
他们扎好营寨之后,就逼近到护城河前,在距离吊桥不到二百步的地方,筑起了几座土寨,明目张胆地挖起了地道。高进库手下的绿营将领纷纷请命,要率部出城给明军一个教训,把这几座土寨全部摧毁,顺便把明军的地道填上,但是,高进库制止了部下的莽撞行为,冷眼看着明军在那里瞎忙和。
“这是要用穴攻么?哼哼,无非是想诱我出城一战。”高进库打老了仗,深知地道攻城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前面挖地道还没什么,关键是挖到城墙下面后,要用很多木桩撑起城墙的基石,在城墙底部掏出一个足够巨大的空洞,然后灌油烧断木柱,才能摧毁城墙。
要完成这一套复杂的程序,没有十几天下不来。
正文 第二十章 技止此耳
吉安府,西门外。
明军的营寨终于修好,高达八尺的营墙,上面又插满了一面面旗帜,有意遮挡城墙上清军的视线,高进库站在城楼上,只能看到明军营寨后有很多旗帜来回穿梭,似乎有增援部队赶到,正在频繁调动。
“应该是押运粮草的辅兵吧。”高进库看不清明军的虚实,只能根据常理猜测,早上派出的斥候探马还没有回来,他考虑了一下,又派出五十名斥候从其他的城门出城,去侦查明军的动向。
这就是据守坚城的好处,进攻一方的兵力如果没有占到绝对优势,就无法完全包围城池,如果勉强分兵形成一个完整的包围圈,反而会出现很多薄弱环节,防守方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集中优势兵力出城一击,就能轻易取胜。
兵法中所谓的十则围之,倍则攻之,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明军接下来的动作,又让高进库看不懂了。
明军在距离第一条地道七八百步的地方,又修起了一座小小的土寨,开始挖掘第二条地道,和城门边上的那条地道相比,这条地道挖的更加肆无忌惮,只有一座小小的土寨当做掩护,从城墙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明军士兵背着土石从地道入口进进出出,穿梭不停,就像一群忙碌的田鼠。
紧接着,更远的地方又开始挖掘第三条地道,第四条地道……时间不长,吉安府西城墙外一字排开了七个地道入口,一千多明军士兵在同时挖掘地道,好像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运出的土石用麻包装好,很快就垒起一道厚厚的土墙。
城上的清军都看得目瞪口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兵的都听说过地道攻城,但同时开挖七条地道。这么壮观的场面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高进库却已经明白了,明军是要用数量保证成功率,七条地道同时开挖,哪怕被清军军破坏几条,也能成功把城墙挖塌。不过这种想法十分可笑,清军只要早做准备,在每条地道前面挖出一个水池。等到明军掏空城墙地基的时候,挖通地道把水灌进去。这七条地道统统都得报废。
况且七条地道同时开挖,工程量更是大得惊人,明军哪有那么多的时间?
“高协台,让儿郎们出城冲杀一阵吧!”手下的绿营将领纷纷向高进库请战,明军在城门前并没有部署警戒部队,每座土寨里只有几十名守军,派一支人马突然出城袭击,肯定能把明军打一个措手不及。
“不妥!南狗只是虚张声势,引诱我军出城浪战。”高进库非常清楚,明军同时开挖七条地道明显不合情理。要么是犯了低级错误,要么是暗藏阴谋,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要自己沉得住气,不给明军可乘之机。一切就尽在掌握之中。
正在这个时候,明军营寨后方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隐隐有骑兵在相互厮杀,时间不长,就看到十几个清军斥候绕过明军营寨,向着吉安府城逃了过来,后面紧紧追着百十个明军骑兵。
高进库传令放下吊桥,打开外城门,让自家斥候撤进瓮城,明军骑兵追到吊桥前,城上立刻射下一阵箭雨,他们看到里面瓮城的城门紧紧关着,不敢往里冲,只好退了回去。
“启禀高协台,这伙南狗的骑兵好厉害,落单的弟兄们都送了命,我们拼死才逃了回来……”斥候统领的身上沾满了血迹,一看就是挂了彩,他早年是马贼出身,武艺骑术在高进库营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他说这伙明军的骑兵厉害,其他的绿营将领脸色都变了。
“怎么,比八旗兵还厉害么?”
“白甲兵肯定比不了,比一般的披甲差一些吧,但两个打一个肯定没问题。”那斥候统领说道:“这伙骑兵不像中原人,好像是西北的回回,也带着一股子狠劲!”
“不错,这是老秦军的回回骑兵,有一千多人呢!”高进库一指城下的明军营寨:“这寨子里肯定藏着一股骑兵,正等着咱们出城野战,不要理他们……”
高进库已经猜到了明军的战术,他们在城下大模大样地挖地道,似乎毫无戒备,破绽百出,其实却暗藏着一支高速机动的骑兵,只要清军出城逆袭,他们立刻从后包抄掩杀,把清军的退路封死。
他早就得到情报,明军有一支骑兵部队,战马超过两千匹,只要他守住吉安府不出岔子,等到金声桓的主力一到,这支骑兵就会束手就擒。
到那个时候,金声桓会分给自己多少战马?三百匹?五百匹……?江南的绿营各部都缺乏战马,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不管三百匹还是五百匹,高进库都可以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了,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