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151章

穿越1640-第151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世杰说的一点也不假,要想让这些利益阶层拿出蛋糕出来分配比割他们肉还疼,明末的亡国也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些人给搞垮,对关外满清的支持少不了这些地方士绅阶级的支持。
  他们以为支持了一个满清从而可以左右他们的决策,却不想入关后的满清非常暴利的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清洗,甚至直接没收了财产。
  无疑士绅阶层对于明朝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掌握着大量土地和阶级层,历代该朝换代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无论天下谁坐了首先安抚必定是这些支持士绅,得到好处的也往往是比普通百姓的多。
  要想彻底改变这个阶层只能是慢慢的引导,同时树立起另一个阶层的崛起,与他们成为一种对抗的关系,达成平衡。
  如果商人直接向国家缴纳税收,得到国家的保障,也就没有必要在把自己的众多产业挂在士绅阶层的名下,这就无形中可以削落他们很大一部分实力,而大明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也会随之少去不少,同时还能获得被国家统治者认可掌握财富的商人阶层支持。
  这对于大明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能够收取商业税绝对能改变眼下不堪的财政收入,只是前路渺茫,对它的希望越大,赵世杰就知道越会是失望,所有的一切只能慢慢来。(未完待续。。)


第244章 两广新军雏形

  赵世杰与两广总督沈犹龙二人相谈甚欢,甚至在他的一番言论引导下,老沈同志对于大明的目前的局势也开始认真思考了起来。
  闯王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大小农民起义军还在不断的攻城掠地,北边的后金也没有消停,时不时的扣关掳掠一番,拍拍屁股便走,让大明的边军根本无法寻找他们的痕迹。
  除此之外,朝堂里的斗争也越发激烈,东林对于排除异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完全至国家于危亡之中而不顾,枉他们一个个读的都是圣贤书,却不记圣人教化之言。
  沈犹龙对朝堂上的那般东林已经心生了怨恨,甚至有些赞同赵世杰的东林误国,才会导致大明接连在北方的战场和对西北的农民起义失败。
  东林这般人就是吸血鬼,他们吸食者整个大明百姓的血汗,却完全不顾及百姓的生死,这样的人已经不配成为朝廷命官,当官为民,不求政绩斐然,但也求无大过,这是沈犹龙的原则。
  所以对于两广的商业贸易他一直采取的都是顺其自然,同时也在观察与澳洲人通商带来的好处。
  老沈虽是一个苦读圣贤书的儒家,但并不迂腐,他到广州上任之后还曾推广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其中对于手工业者的支持就可以看出。是一个能接受新鲜事务带来改变的人。
  澳洲赠送的一百条步枪是从香港驻军的军火库内紧急调集的,除了赠送一百条步枪之外。老沈还有个不清不知情,希望澳洲人能同时派来一队教官帮主训练士兵。
  不过对于派来的教官,老沈并不让白派。承诺会给澳洲教官酬劳,和所有在广州的一切开销,并且还是提供食住。
  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连枪都送了在派几个人过来训练新兵又有什么不可的,赵世杰爽快的答应了,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对训练大明方面的武将不得干涉。否则澳洲将无条件的撤回教官队。
  对于这个要求沈犹龙同样爽快答应,毕竟已经邀请了对方来帮助训练新兵,就不能干涉。虽说咋制军上沈犹龙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一些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身为两广总督,监督军之职,威信还是有一些的,虽然出生于文官集团。但到了大明后期武官基本上都成为了文官的附庸。一般不会出现武官看不起文官上司的那种事情。
  当然沈犹龙也不打算召集卫所军队来组建新军,而是听从了赵世杰的建议在流民之中招募年轻力壮敢战的勇士加入。不招募卫所官军的主要原因是,卫所的官兵大多战斗力并不强,就是一帮子有军户名没有士兵实力的农民。
  而且招募卫所的官军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管理不易,每个卫所官兵都是申牒造籍在册之中,这些人虽说名义上大明国家的职业军人,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部分将领私人佃户。
  要是从这些人种抽调一批出来。必定会让那帮武官将领反对,而从流民中所招募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整个广州城最多的就是难民,要想招募一两百个青壮还是非常容易的。
  赵世杰之所以这么建议,其中考虑到的原因也有,这批士兵将会被作为种子培养,将来整个两广的军队改革就要从这些人里去进行渗透,帮助大明建立一支真正的新军。
  总督沈犹龙从澳洲人那里接受了一百条火铳的消息吗,并没有瞒住那些统兵的将领,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算什么特大的消息,就连沈犹龙要招募一两百名流民训练成装门的火铳队,大家的兴趣也不大,毕竟这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
  所以大家的目光依然还是放在了自己受益的东西上,对于沈犹龙要组建一个一两百人火铳队玩玩大家的也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甚至直接表示了对此支持,只要不是到了自己的卫所里挑选青壮就行。
  对于这些把个人利益至上的卫所将领,沈犹龙根本就没报太多希望,大明如今能战的军队除了北边几个卫所之外,哪里还有能一战的卫所军,就更别说是江南富庶之地的卫所官兵了。
  沈犹龙既然接受了赵世杰的建议,就代表他的确对眼下的局势表示了担忧,算是大明朝廷里难得几个有远见之人,这澳洲军既然在南洋一代可以威名远扬,必然有自己的一定的特别之处可供学习。
  更何况在古代,训练军队的锻造之术可以说是不传的秘籍,历代兵家名将哪个不是拥有了自己特别练兵之法方能成名。
  这澳洲人能抛弃门户之见,这是多么难得机会啊,要是不好好把握住,后悔可就没地方哭了。
  沈犹龙不笨,虽然出身是个文人,可是日后这新军练成,自己可不光是要加官进爵那么简单,名留青史那都是小的。
  为了配合澳洲人的训练,他已经在城中精挑细选年轻的壮汉加入新编的两广神机队,不管这些难民同不同意,反正他就像直接抓壮丁一般把人给拉了去,发给一套同样从澳洲人那里购买的军装,扔给众人,让其穿戴整齐,以后就是当兵吃粮的人了,要是不愿意那就治给你安一个离乡之罪。
  虽然到了明末因为天下变动,路引制度的管理已经没了那么严格,但如果官府真的要和较真,治你罪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那些不愿意的流民也只好同意,否则被治罪可是少不了要吃些苦头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这当兵吃粮还是真的。
  同时为了帮助两广总督沈犹龙训练新军,澳洲方面也是做出非常慎重的考虑和研究,派出了澳洲陆军里目前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陆军第一连队,而这次被选中的带队教官则由何语,马卡洛夫,于山,乔肆等人担任。
  第一连队无论是在作战经验,还是训练新兵方面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国防部相信他们一定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未完待续。。)
  ps:  正在努力存稿中,下个月开始两更


第245章 教导队

  广州城的一条街道上,一身普通大明服装打扮的两个青年,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左看看右看,就像是第一次上街的刘姥姥对什么都好奇。
  “乔肆,你看,龟苓膏,又见到这东西了,还有桂花糖。”于山自从接到调任广州担任训练新军的教官任务后,就一直兴奋的睡不着,虽然香港距离广州不远,离他的家乡很近,但身为军人,必须拥有严格的纪律,没有获得上级的同意他是绝不敢离开香港半步的,否则等待他的就是宪兵队的追捕。
  至于说逃出香港,然后就消失在茫茫大明,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在澳洲前途一片光明的于山除非脑袋进了水才会这么傻傻的做这种事情。
  现在于山,乔肆,还有马卡洛夫三人已经成为了第一连队的主要军官,只要时间在长点,能够呗选入进军校学习,未来成为何语上尉那样的军官也不是不可能。
  “于山,你能不能矜持一点,这么多人都看着你呢,别给咱们澳洲陆军丢脸,要是在街上碰到一个咱们即将训练的士兵到时可就有你的笑话了。”向来比较稳重,有耐心,外表看起来就要比于山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沉稳不少的乔肆,在一连内部要比于山有威严的多。
  很多士兵可以和于山亲密的打闹在一起,没有上下级别之分,却不敢和乔肆这个外表看起来就比较冷漠威严的长官有过多的亲密接触,其实只有于山知道。乔肆虽然外表看起来很难让人接近,其实内心却是很热情的,只是性格使然。想改也改变不了。
  “好吧,乔肆,你真无趣,就算碰到那帮小子又怎么样,我 照样可以在训练场上把他们累的喊娘。”于山有些得意笑道,比起乔肆在训练时的循规蹈矩他可要滑头的多了,一个不好。说不定就变着法子来惩罚你。
  这也是为什么何语会带上他的原因,于山和乔肆可以说就像一味调味剂,一个负责甜的一个则负责辣的。这样训练士兵才不会让他们心里感觉到压抑,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训练任务。
  对广州新军的训练,澳洲方面将完全采用澳洲陆军的训练方式进行,分为三个月的体能训练和枪械使用训练之外。接下来的三个月将会教授他们对战场的布局和利用武器优势进行作战。
  虽然只是训练一支两百的队伍。规模也就差不多一个连队的人数,但澳洲方面是完全将这支队队伍当成精英培养。
  第二天一早,在沈犹龙及几位两广武将的陪同下,何语等人来到城外一处校场,此时校场内已经站满了两百身穿墨绿色军装的汉子,有些垂着头散着气,有些则是两眼冒着精光。
  面对这样一群人,陪同出席的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