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效。中国真正想要的就是这一带的石油。科威特最初的时候签署的是10年租期,现在铁路已经差不多修完,理论上中国就要拍屁股走人。延长租期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谈判上,这种事情不能开口就说。所以此事的必须得让奥斯曼帝国自己同意才行。李新说道:“我们以前就说过在巴士拉地区租地给我们,你们要是能把这个谈下来,此事还能有的谈。这件事弄不下来,我回去的时候没办法说。”
一听中国还在对巴士拉地区有兴趣,奥斯曼外长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这绝对不行!”
“行不行,你回去之后和你们首相谈一下。你不能光说你们愿意不愿意,我回去怎么交差还是个大事呢。”
第二天,双方继续吧头一天的事情来一遍。奥斯曼帝国一个劲的“推进”,中国方面一个劲的“退让”。
第三天,谈判倾向于中国在巴士拉得到了探矿权。
第四天,奥斯曼帝国还是不愿意中国接入巴士拉地区,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第五天,双方最终谈到中国在科威特的租期延长十年。奥斯曼帝国欠中国的钱用人民币偿还。为了能够让奥斯曼帝国有偿还能力,中国在巴士拉等地区得到了探矿权,这些地区的矿产卖给中国的时候以人民币进行交易。
外长不用负责具体谈判,意向性的谈判方向确定之后,李新立刻启程前往欧洲。在意大利,在希腊,在法国,中国外长的出访都引发了很大的轰动。中国是一个能够与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相提并论的强大国家,这时代的欧洲各国都以英国皇家海军为自己的目标或者靠山,中国的影响力在不经意之间就大了很多很多。
法国外长与中国谈起马达加斯加问题的时候,态度非常强硬。“法国认为中国对马达加斯加的要求并不合理。”
双方的讨论非常诚恳,李新很认真的与法国外长讨论了有关印度洋海军在非洲的影响问题。法国人在口头上表现出了足够的勇敢,他们宣称法兰西不会有任何屈服。
李新笑眯眯地答道:“外长阁下,我非常钦佩法兰西人民的勇敢。可是你们在1881和1883年初,已经两次被马达加斯加人撵下了海。我们的军队已经在1884年完全控制了马达加斯加,你现在给我说你们队马达加斯加有权力,我实在是不理解你所说的权力从何而起。”
面对李新的嘲讽,法国外长跟没事人一样,“马达加斯加的问题以后可以继续谈,但是在法属北非的问题与马达加斯加完全不同。”
“这件事的确可以谈。”李新倒是认同了法国方面的立场。
双方的谈判比较艰苦,也没什么进展。唯一能称为成果的就是约定了大家不以武力来解决殖民地问题。不管以哪个角度来讲,法国人最想解决的是德国人。若是和中国来一次全面军事冲突,最高兴的不是法国,而是德国。
1884年7月11日,李新抵达了柏林。德国对中国外长的访问非常高兴,俾斯麦首相希望能够从中国购买军事技术。李新表示“知道了”,此行之前韦泽对德国的态度是“拖”。该谈的可以谈,但是整体上就是一个“拖”字。俾斯麦首相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外交人员,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这样的人不可能脑子一热就去挑战英国的霸权。任何技术落到俾斯麦首相的手中,他都不会简单的将其当成作战的手段,而是会被当成一个筹码。在这种情况下,终止与德国的合作一点都不明智。同样的,与德国大量合作更是不明智。
李新本想着在德国进行一次很普通的访问,接着去此行的比较重要的目的地,俄国。没想到俾斯麦首相还提出了一个邀请,希望就非洲问题进行一次真正的国际会议。
此事的起因是比利时远征军同法国远征军在刚果河下游的尖锐对峙局面。正与法比冲突闹得难解难分之时,葡萄牙人也出来对斯坦利占领刚果河出海口提出抗议,葡萄牙政府宣称,它自15世纪起就对这片土地拥有权利。英国看到刚果河流域有利可图,利用英葡的同盟关系,与葡订立条约:英国承认葡萄牙对刚果河岸地区的主权,葡萄牙则保证英国可在这一地区享有同自己相同的商业和航运权利。
法国政府对英葡条约的签订表示抗议,与英国有矛盾的德国立即公开支持法国的抗议照会。美国也宁愿这一富饶的地区控制在力量较弱的比利时手中。法、德、美几大国在刚果问题上基本一致的态度,使英国不得不宣布放弃英葡条约,但提出应召开国际会议来最后解决刚果问题。
德国在非洲没什么殖民地,俄国虽然也没有,但是俄国与英国之间矛盾重重。所以作为当事一方的英国也赞同由德国首相俾斯麦牵头召开的国际会议。
李新看了这次柏林会议被邀请的国家。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中华民朝、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奥斯曼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瑞典王国、丹麦王国和挪威王国共16个国家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除了没有非洲当地代表之外,全世界的强国都被邀请。
“会议还有多久才会召开?”李新问俾斯麦首相。
“一个月。”首相答道。
“我现在就启程去俄国,一定会在会议召开之前赶到。”李新认真地答道。
第30章 分赃会(三)
曾经的俄国是一片纯净的土地,彼得堡也是山清水秀。李新再次登上彼得堡的码头之后,发现自己印象中的彼得堡发生了巨大变化。烟囱多了,煤炭多了,彼得堡的码头上也出现大量煤灰,彼得堡澄清的天空有些灰蒙蒙的,就如中国的首都南京和其他工业城市发生的变化。
这些年俄国工业发展很快,出售土地给中国所赚到的黄金在其中作用甚大,废除农奴制是另一个原因,第三个重大原因是法国人大量投资。法国的钱不足以搞大规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还不太缺钱,于是法国资金就开始投入工业化的俄国。中国在里面也有贡献,发现巴库油田,获得巴库油田的开发权,让俄国的石油供应得到了满足。
想起这个问题,李新就不能不羡慕俄国,在俄国的精华地区就有储量惊人的石油。而中国的石油供应依靠的是南海,依靠的是庞大的远洋石油运输船队。整个中央里头真正有理由反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无线电的其实只有军队,其他部门都支持无线电在更大范围内使用,这对于国计民生的好处太大。
收回了思绪,李新乘坐上中国大使馆的汽车前往彼得堡俄国皇宫。中俄划界问题已经完毕,理论上双方已经和平了。在这样的局面下访问俄国的意义不小,中国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好好把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给整合起来。在这个阶段,和平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红利。
沙皇的皇宫金碧辉煌,一路行来,这些国力都不如中国的国家在皇宫上都比中国更富贵,这不能不让李新稍微有些不服气。中国的建筑模式的确与欧洲不同,最重要的原因也是韦泽对修建宫殿毫无兴趣。韦泽的说法真的是充满了他个人的风格,“先让大家都有,有了之后才有基础求美。这时候设计师们才能有饭吃,设计师基数大了,积累厚了,这才能出现大师。等出了大师,我们想怎么设计就能怎么设计。”
李新从韦泽这话里面感受到的是韦泽的治国理念,他也知道其他相当一部分人感受到的是韦泽反对建设宫殿的态度。不管是那种理解,大家也都遵从了韦泽的命令。必须说的是,李新很赞成韦泽的态度。现在城市里面搞室内装修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有点财力,置办了那些基本大件之后,大多数都会对装修上点心。或者是挂个字画,或者是摆设些花瓶。最近几年彩色的房间粉刷开始流行。白墙虽然还是主流,彩色墙漆,壁纸,墙布,这些东西也开始大量流行起来。
早些年挂窗帘就是钉个钉子,栓根铁丝。现在加工之后光滑的窗帘杆,膨胀螺栓也越来越普及。这些变化都在不知不觉中让那帮学“艺术”的家伙找到了吃饭的营生,李新还曾经以为这些毕业生属于没前途的家伙。没想到这里面够机灵肯干活的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钱途”。
到皇宫的沿途上看着路边的俄国普通人的住宅,李新注意到这些住宅的小窗户上也都有窗帘。不过转念一想,李新也有点释然。俄国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面对几十万英法联军的猛攻,固然没有获胜,却也没有出现崩溃式的完蛋。在此时期,一万多英国军队就打得满清皇帝逃出京城。韦泽在那个时候也说过,如果英国人肯派遣二十万英国本土龙虾兵打进广东,他们还是能获胜的。
韦泽从参军开始,到现在不过35年。民朝1869年正式建立,到现在不过15年。中国海军胜过英国,更是不到三年。指望中国就在这么短时间里头就超过俄国,这不现实。更不用说彼得堡是俄国首都,首都的民众生活水平高一些也是常态。如此一想,李新的心里面倒是好受不少。至少在窗帘这件事上,中国普通工业城市的水平都达到了俄国首都的水平。就此抱怨俄国人生活水平比较高,也的确有些小心眼了。
一脸严肃的表情,心中想的却是和俄国局面无关的内容。这的确是因为这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入交流基本都是打,这同样证明了俄国在中国的外交理念中也只占了这么一个地位而已。中国会关心俄国的战争潜力,至于现在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国对自己颇有信心。中央的态度非常一致,中国人口是俄国的十倍之多,只要中国自己不出问题,未来的战争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中国与俄国的正式交流内容早就互相通知,双方要谈的第一是安全,第二还是安全。俄国不可能真正对中国放心,就如中国现在只是认为现在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