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很快,新消息就传回了京城,韦泽部队的旗帜从黄旗变成了红旗,军服也从太平天国的军服,变成了一种青灰色或者蓝灰色的军服。让咸丰更加讶异的是韦泽军队的布局,他们明显放弃了继续从常州出发直奔苏杭的计划,而是开始以宣城为中心开始集结兵力。放着一路开阔的太湖以东不走,集结兵力在宣城这个山区,无疑是要进攻江西了。
其他大臣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一种庆幸的模样。韦泽这样的悍匪如果杀进了苏杭,根本就无人可敌。那时候江南糜烂,局面不可收拾。他转而进入江西,倒是件大好事。江西那穷地方,根本不是苏杭可比的。
可咸丰却不这么想,他立刻就写了三道诏书,把最新情况告知了江忠源、曾国藩、左宗棠,要求他们三人拿出思路来。
江忠源距离京城最近,他的奏章是最快抵达的。在奏章中,江忠源用非常惊恐的态度谈及一件事,韦泽进入江西的目的定然不是夺取江西,只怕是要进军广东。江忠源非常担忧的表示,如果韦泽夺取了广东,那就可以趁势进军广西,广西原本就是太平军的老家,韦泽对那里熟门熟路,拿下是非常容易的。如果韦泽占据了两广,太平军还据有当下的地盘,那整个局面可就完全糟糕了。
江忠源的预测正好是咸丰皇帝的担忧,他最怕的就是韦泽进军广东。既然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已经回信,并且说中了咸丰的心思,咸丰对另外两人的信格外期待起来。
第20章 走江西(二)
咸丰要求江忠源、曾国藩、左宗棠三人就当下局面写个奏折,江忠源距离京城近,又是独立承担了一个作战方向,他的奏折最先到。
左宗棠受命去浙江当练兵大臣,他此时已经带领了五千部队出发。长江肯定走不成,走长江以北的话就需要先北上,进入河南,再从蒙城那边转而去江忠源控制的宿州。接着走徐州,再沿着海边南下。这条道路不仅路途遥远,还无法避免路上与太平军发生遭遇战。既然无法避开太平军,左宗棠采取了非常简单的路线,从湖南东进,走江西,直奔浙江。
虽然距离比曾国藩远些,而且还在前去浙江的路上,左宗棠的奏折是第二个到的。得知了韦泽陈兵宣城,左宗棠在奏折中的想法与江忠源差不多,都是认为韦泽是要下两广。身在湖南,左宗棠的消息比在淮北的江忠源更加灵通。太平天国离开广西已经将近三年,广西的清军兵力已经被抽空。没有了压力的天地会闹腾的很欢,他们的首领朱洪英、胡有禄攻克灌阳,建立了“升平天国”,朱洪英称镇南王,胡有禄称定南王。
广东天地会众人的抗争丝毫不在广西之下,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义,建号大宁。广州郊区李文茂、陈显良等率领数万人响应,起义军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世称“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旬日之间,连陷数十州县”,顺德、香山、东莞相继克复,省城广州势孤援绝,陈开、李文茂率义军乘势围攻广州。1855年2月,陈开、李文茂正与防御广东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打得激烈。
局势如此危机,若是任由韦泽带领五万多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杀进两广,满清在两广局面就真的要全面崩盘了。左宗棠建议咸丰皇帝立刻命令江南江北大营的部队全力与韦泽作战,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韦泽杀进两广,同时调动曾国藩与左宗棠的部队死守住江西的要地。福建的清军也要出动,参与到与韦泽血战的战列中来。
咸丰看完眉头几乎要拧成一个疙瘩,左宗棠的建议很有道理。不过也仅仅是很有道理罢了,此时太平天国依旧是控兵数十万的强大力量。清军在长江流域的部队也就是曾国藩,江南江北大营,左宗棠,这么三支而已。就以往的战绩来看,这三支军队加一起大概有十二三万人,顶多能与韦泽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这帮人和韦泽同归于尽,接下来的局面的自然是太平天国数十万大军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开始在长江流域肆虐。两广能不能保住且不用考虑,反正长江流域是不用再想。
曾国藩的奏折是最后才到的,在奏折中曾国藩先是再次请罪。湖口之战中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伤亡很大,逼得曾国藩自杀未遂,几个月过去了,曾国藩也没有完全缓过劲来。
在奏折中,曾国藩也认为韦泽要南下两广,他也认为一旦韦泽进入两广,两广自然不保。在做出这样判断之后,曾国藩提出了几个问题。首先就是韦泽与太平天国到底谁是主,谁是次。以兵力,号召力来看,太平天国依旧远超过韦泽。更重要的是,太平军已经有了一大块比较稳固的地盘。清军周围的清军要么是遭受重创,暂时无力推进,要么是根本就没有蓄积起进攻的力量。
在这个关头,如果再调动兵力去攻击韦泽,劳师远征的艰难不说,之前清军做出的努力也全部化为乌有。
例如湘军,此时主要陆军兵力正在围困九江城,其他兵力则是固守江西各地城市。如果主力前去与韦泽作战,太平军自然就能解了九江的围。假如韦泽与太平天国之间完全分离的消息是真,太平军坐视韦泽与清军大部队决战,他们也不会闲着。那时候能够自由行动的太平军一定会猛攻湖北、湖南。清军主力与韦泽血战之后元气大伤,也无力挽救湖北和湖南的战局了。
更糟糕的是,如果韦泽不是完全脱离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只用进入江西切断清军的粮道,韦泽派兵抵挡住手下败将江南江北大营的进攻,全力攻击曾国藩与左宗棠的部队,这两支部队一旦覆灭,韦泽就能立刻转回头进攻江南江北大营。而太平军则西进夺取湖北和湖南。那时候就不是战线崩溃的问题,而是长江以南完全不再是满清的地盘。韦泽也好,太平天国也好,大可从容的进军两广。
其次,韦泽到底能不能夺取两广。太平天国与天地会之间一直合作的不好,否则的话他们早就应该与闹得正欢的两广天地会互相呼应。即便是韦泽南下两广,他要与清军作战,还要作为客军,与两广天地会作战,短期内只怕是拿不下广州。
而清军如果以两广兵力为主,在辅佐以少量精锐牵制韦泽的军事行动。就有可能让韦泽在广东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站不住脚。此时与韦泽决战,只能让韦泽与太平天国联动起来。将韦泽与太平天国分开,再各个击破,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曾国藩倒也够实在,他在奏折最后实话实说,虽然让韦泽南下两广的确有很大危险,不过两害相较取其轻。还是让韦泽走的更远些之后再动手比较好。
朝廷大臣那种完全放纵韦泽的观点,左宗棠那种非常着急与韦泽决战的观点都不能让咸丰满意。曾国藩的谋划倒是颇为平和中正,也兼顾了此时清军的现实。咸丰最终决定采取曾国藩的意见,他下令江南江北大营逼住韦泽,让韦泽不能再次返回常州,也不能进军江浙。福建的清军严防福建边界,防备韦泽突袭福建。左宗棠则负责牵制韦泽侧翼的工作。至于曾国藩,咸丰命令他抓紧攻克九江城,尽快打通从湖北到湖口的长江水道。江忠源则是尽快发动对太平军的进攻。
很快,咸丰的命令就被传达到了各个地方的清军指挥官手中。左宗棠一看命令,登时就极为失望。作为非常能干的人才,曾国藩能够想到的事情左宗棠自然也能想到。不过与曾国藩不同的是,左宗棠认为韦泽才是清军最大的敌人。
因为与江忠源之间的书信来往很密切,左宗棠非常清楚太平天国今天能有如此局面,大部分是靠了韦泽一人之力。淮南的地盘是韦泽打下的,现在守淮南的太平军,是韦泽从北方救回来的精锐北伐军。
现在太平军赖以维持局面的乃是淮河南岸的一大块地盘。这里不停的向太平天国提供粮草,兵源。如果没有淮南这一带作为屏障,清军此时数路夹攻就能隔着长江与天京城对峙。
把韦泽这支老虎放到两广,就两广的局面,叶名琛无论如何都不是韦泽的对手。哪怕歼灭韦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打掉了韦泽这个太平天国第一悍将,太平天国自然是人人自危,那时候再看到清军的旗号反倒不敢轻易动手。
韦泽歼灭了那么多清军之后,清军失去了与韦泽作战的勇气。如果没有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加入,江南江北大营是不可能有勇气主动进攻韦泽部队的。
但是皇帝已经下令,还把追击韦泽的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左宗棠,左宗棠也没了办法。他此时总不能说,我手下的都是新兵,再加上是外地作战,打不过韦泽。皇帝好不容易给了左宗棠浙江练兵大臣这个差事,向皇帝说实话的结果是被皇帝不信任,被轻视,最后失去了一展宏图的机会。
叹了口气,左宗棠只能命令部队继续西进,而且要小心谨慎,不要贸然与韦泽的部队发生接战。身为以诸葛孔明自居的“今亮”,左宗棠可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一声怒吼,冲向死亡的那种“憨直”的人。
1855年3月1日,韦泽最后一批接来的人终于抵达了镇江。有大路可走是此次南下的极大优势,不过百姓们故土难离,若是他们不是心甘情愿的南下,强行带上他们只会成为累赘。韦泽可不想搞出刘备离开新野还带着新野百姓的事情。至少历史书上看到的结果是,百姓们伤亡惨重。如果这些人留在故乡的话,倒是活命的几率更大些。
所以韦泽让拉人的部队速去速回,只带上那些听了召唤之后立刻就跟着走的人。到了3月1日,总共有七千多安徽地方上的文官以及安徽父老选择跟了韦泽。韦泽把后卫工作交给胡成和,他自己则前往宣城。
3月6日,韦泽抵达宣城。一到这里,远远的出来迎接总参谋部的人员立刻扑上来开始诉苦。部队暂时对天京事变的消息进行了控制,不过这种控制也是有极限的。随着部队在天京城内的家眷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