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帝婿 >

第574章

帝婿-第574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观看之际,一名商人已是迫不及待地高声道:“敢问少年郎,此字画出价几何?”
    青年文士伸出五根手指,展颜笑道:“五千两银子,概不还价。”
    此言落点,周边众人立即倒抽了一口凉气,五千两之巨实在太过惊人,也难怪众人会露出惊异之色。
    那商人一看便知道家财万贯,咬了咬牙开口道:“若真是王羲之的真迹,五千两银子也算值了,少年郎你先等着,我这就去取银子。”言罢,转身疾步去了。
    谢千仇一笑,又展开了其他字画叫卖,但都因价格惊人,看得人多,买的人少。
    余长宁闲来无事,加之又是喜好字画之人,所以也驻步观看,并没有急着离开。
    不消片刻,时才那名商人带着一个老年文士匆匆而至,张口便说道:“先生,你快给我看看那字画可是王羲之的真迹。”
    老年文士点了点头,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细细地端详着那幅《两谢贴》,看得半响,突然激动开口道:“真迹,绝对是王羲之的真迹,大家看看这字画,文字时草时行,间而有之,体势间杂,但又和谐统一,绝无生硬造作。用笔之轻重缓疾,极富变化;而字势略方,以见骨力。若非王羲之,绝难有此等笔力。
    那商人听得频频点头,谢千仇也是面有得意之色,看来这桩交易算是快要尘埃落定了。
    见状,余长宁终于忍不住了,微笑上前开口道:“老先生觉得此乃王羲之真迹,但在下不以为然,这幅《两谢贴》乃后人临摹之作,虽然字画功底深厚,但临摹始终就是临摹,算不得真迹。”
    此言一出,周边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全都露出了无比惊讶之色,那商人更是惊得瞪大了双目,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位公子,不知你从何得知此乃临摹之作?”
    一丝惊讶之色从谢千仇眼中一闪而过,他冷笑开口道:“阁下好大的口气,竟说我这幅《两谢贴》为后人临摹,实在是不懂装懂,胡言乱语,大家不要听他之话。”
    古之大师字画真迹一般都不会轻易示人,且收藏家们很多时候也是秘而不宣,时人根本就不知道字画的具体形貌,只能凭字迹来辩解是否出至名家之手。
    而《两谢贴》的作者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种书体,一幅《兰亭序》共有二十多个“之”字,每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可见辨析这位书法大家的真迹难度该多么的大。
    余长宁出生现代,虽然王羲之的真迹早就失传于世,泯灭在了浩淼的历史烟雾中,但唐代临摹《两谢贴》的作品较多,他曾在《中国书法全集》中见过这《两谢贴》,所以还是能从一点知道谢千仇这幅字画乃是临摹的赝品。
    ……

第776章 赝品的证据
    于是乎,余长宁淡淡笑道:“相传王羲之作这幅《二谢帖》的时候,是与《丧乱帖》、《得示帖》两幅字画连成一纸,字画纵九寸三分(28。……7厘米),横一尺九寸一分(58。9厘米)。兄台手中的这幅字画不仅单只有《二谢帖》,不见《丧乱帖》与《得示帖》,而且画卷之怕也比不上原画,所以在下判断此乃临摹之作。
    围观的人们听见这位年轻公子竟说得如此详细,如数家珍连画卷长短都能说出来,顿时一片哄哄嗡嗡的交头议论之声,看向谢千仇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怀疑之色。
    闻言,谢千仇心头不由掀起了滔天巨浪,王羲之的《二谢帖》真迹乃是他在谢家嫡脉府中无意看到,的确如这位公子所说,《二谢帖》乃是与《丧乱帖》与《得示帖》连成一纸装裱在一起,不过这幅真迹收藏在谢家家库之中,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真迹是什么样子,眼前这人是如何知道的?
    一时之间,谢千仇又不禁大是懊悔,懊悔自己偷懒没有将《丧乱帖》和《得示帖》写上,而且也不知道真迹的画卷长度,从而被眼前这人看出了端倪。
    虽是如此,他还是色厉内荏的喝斥道:“《二谢帖》乃是我谢家珍宝,从来不会拿出来轻易示人,你如何能够知道如此详细?一看便知是胡言乱语,诋毁真迹。”
    余长宁正欲出言,不料一个清脆的女声犹如黄莺出谷般响了起来:“余公子说得不错,阁下手中的《二谢帖》确是赝品。”
    话音落点,众人不由愕然望向了出声处,只见一个身材高挑婀娜的美丽女子正缓步悠悠地走了过来。
    余长宁双目一亮,哈哈大笑道:“呀,原来是房姑娘到了,失敬失敬!”说罢拱手作揖,态度风~流。
    来者正是房玉珠,时才经过市集时,她无意发现余长宁正站在街边观看兜卖字画,好奇上前刚好听见余长宁指责谢千仇《二谢帖》乃是临摹赝品,房玉珠本就乃当世文学大家,美目一瞄立即看出了这幅《二谢帖》乃是临摹,此刻见这人不但不承认,反而还冤枉爱郎胡言乱语,她气不过自然立即出言帮衬。
    谢千仇惊疑不定地看了房玉珠一眼,高声道:“你乃何人?区区女子也懂王羲之的书画?”
    房玉珠冷笑开口道:“招摇撞骗之徒竟还狗眼看人低,藐视世间女子!本姑娘乃长安天渊诗社社长,虽只是略懂书画,但还不至于被你这小人蒙蔽。”
    “啊,她就是房玉珠,房相的爱女?”
    “啊呀呀,大唐的第一才女啊,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刚才房姑娘称呼那公子为余公子,莫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余长宁驸马不成?”
    房玉珠话音落点,四周立即嗡嗡哄哄议论成了一片。
    谢千仇听闻这美貌女子竟是闻名遐迩的天渊诗社社长房玉珠,顿时露出了懊恼愤怒之色,但目前已是骑虎难下,只得昂昂高声道:“姑娘说我这幅《二谢帖》乃是赝品,不知有何证据?”
    “此字画乃是赝品的理由有两点,请阁下听了。”房玉珠淡淡一笑,边踱步边开口道,“第一点,东晋之时字画多采用棉纸,因棉纸比麻纸较为吸墨,故落笔后笔力略显厚重,阁下手中的这幅《二谢帖》虽然用的也是棉纸,但因为两时期的造纸工艺不同,从光泽与质地来看,东晋棉纸皮如虫蚀,有一层白灰,若隐若现,墨迹也不平匀,而这幅《二谢帖》所用棉纸却明显没有东晋棉纸的特点,显然是由大唐最新的造纸术制成。”
    话音落点,人群顿时一阵恍然的惊叹。
    房玉珠又是一笑,站定开口道:“再说第二点,因为流传年份久远,所以字画都会有所陈旧泛黄,阁下手中的《二谢帖》显然是经过了故意作旧处理,用油烟熏染致使画卷泛黄,与原旧的包浆光泽略显不同,若非精通古字画辩解者,实在难以发觉。”
    及至她说完,谢千仇的俊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拿着字画的双手也在瑟瑟地颤抖着,恨不得地上立即长出一条裂缝,让自己可以钻进去躲避这种难堪的场景。
    他在长安招摇撞骗了数起,每次都算收获颇丰,没想到今天却被人看出了端倪,实在是又惊又怒又悔。
    听见天下第一才女房玉珠如此头头是道之言,在场诸人无疑不对谢千仇投去鄙夷的目光,显然气恼他招摇撞骗。
    准备买画的那名商人露出了无比侥幸之色,一见那骗子的可恶模样,顿时气打不出,振臂一挥高叫:“抓住这骗子。”便抢步冲了上去。
    好在那谢千仇反映极快,“呀”地一声大叫丢下画卷转身就逃,当围观人群一拥而上准备抓住他的时候,没想到他却从怀中掏出了一把金灿灿的金饼,天女散花般地朝着天空撒去。
    人群眼见金光闪闪的一片,顿时尖声抢夺了起来,谢千仇立即抓住了空隙,已是夺路而逃。
    眼见人群一片混乱,余长宁护着房玉珠来到安全地点,这才摇头失笑道:“那人倒也有几分急智,竟想出了如此办法脱逃。”
    房玉珠此刻的心思皆是余长宁,哪里还记得刚才那骗子是何许人也,柔柔低声道:“郎君还记得三年前许愿树下对我说过的承诺么?”
    余长宁闻言一愣,淡淡笑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长宁从不敢相忘。”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玉珠亦是如此。”房玉珠温柔一笑,美目中流淌着炙热的火焰。
    无视街边走过的人群,两人就这般对视良久,房玉珠道:“郎君来东市莫非要何要事?”
    余长宁笑道:“我本来想去宾满楼找若瑶商量酒肆的事情,没想到却在这里撞见了你,那现在就不必去宾满楼了,你呢?”
    房玉珠嘴角溢出了一丝笑意:“我原本想去弘文馆一趟,没想到却在这里撞见了你,那现在也不必去了。”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余长宁满是柔情地问道:“要不我们找个偏僻幽静的地方,坐下来畅谈人生理想,不知房小姐意下如何?”
    房玉珠秀眉间满是春情:“东市放生池池畔有一片柳树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而且人烟稀少,我们不如就去那里吧。”
    “如此甚好。”余长宁拍手一笑,对着房玉珠谦谦一礼以示邀请后,一并朝着放生池畔去了。
    春日的放生池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水面上天鹅游弋,水中游鱼点点,池畔柳枝低垂飘忽,好一片动人的湖光美景。
    踏着松软的草地进入那片杨柳林,余长宁顿时陶醉在了醉人的美景中。
    寻来一片对着湖面的草地,房玉珠拢了拢长裙坐在了草地之上,展颜笑道:“这里的景色是否很美?”
    余长宁笑嘻嘻地开口道:“景美人更美,有玉珠在的地方,对于余长宁来讲都是天堂。”
    人说才女都是感性的,房玉珠自然也不能例外,一句甜言蜜语,顿让房小姐为之心醉神迷,红着脸开口道:“油腔滑调,就知道哄姑娘小姐们开心,怪不得能骗那么多的女子为你倾心。”
    余长宁右手一指天空,亢声道:“在下虽然风流倜傥,但却不滥情下作,时才之言绝对乃真心之话,却对不会欺瞒玉珠。”
    见他煞有其事的模样,房玉珠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