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猎击三国 >

第279章

猎击三国-第279章

小说: 猎击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马悍从自身考虑,要求当然更高,他是要把“u”字形,变成“d”字形,也就是把东莱西界拉直,将北海国伸入的那只“拳头”与“手指”割下来——即其治下的观阳、挺县、胶东、即墨、壮武等五县纳入东莱郡。如此,东莱西界将连成一线,扩大三分之一,无论是应对西面的袁氏,还是将来南下挺进徐州之琅琊国,在募兵扩军、调动军队、快速反应上,都有重要意义。

这地当然不是真割——谁都没有权力改变大汉郡国边界,而只是由东莱“接管”而已。将富庶的五县割让,正常情况下,孔融肯定不干,所以,太史慈与吕岱、柳毅等人商议后,决定把这一条做为援助的先决条件。当然,名义上是很正大光明的——为扩军应敌、快速出兵,共拒袁氏。

辽东粮多,北海人多,划出人口较多的五个县给东莱,便于募兵建营,守望互助。的确是两利之举。

此前王修出使东莱,已初步同意这个方案,因为他很明白,辽东军要吞掉北海,并非难事。当年马悍、太史慈双雄闯北海时,就曾以百余精骑破了管亥的上万贼兵,这可是他亲眼目睹的。既然辽东军不来硬的,而是来软的,北海最好也要服软,你好我好大家好。北海眼下的真正大敌来自西面。只有抱着割肉喂狼的精神,把这些辽东狼喂饱了,主公在这北海,才能待得长久一些。

只不过,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孔融看了这条款,阴沉着脸,置之不议,这事就这么暂时搁浅了。只是没想到。袁谭的打击来得这么快,现在,他必须做出选择,究竟是割肉喂狼?还是舍身饲虎(袁谭)?

这个选择。似乎不难。

孔融重新翻出那份密议,就着灯光看了良久,听着城外震天价的厮杀声,终于叹息着。在文书末尾戳下了鲜红的大印。

“但愿五县能换来北海的长治久安。太史子义,你要的,我给了。希望此刻你已率大军在驰援路上。”

……

“太史子义此时应当在回辽东的路上了吧?”

说话之人,正是管统。此时他正在府内后堂,手持一卷《尚书释义》的竹简,意态闲适地跪坐于案后品读。

院外阶下伏跪一人,家仆装扮,正恭敬回话:“是,登船北航,声势浩大,至少半城黄县人都看到了。”

“城西的军营、各处粮仓,以及掖国的大营,兵力有何变动?”

“回主人,除了从掖国调了三百护卫北上之外,并无缺员。”

管统微怔,三百护卫,以太史慈的勇武,这护卫人数有点多啊。不过,想想自辽西爆发叛乱之后,辽东也有几分暗流涌动,多带几个护卫也是应有之意,便未深究,挥手令仆人下去。

如此过了数日,黄县一切正常,管统满意之下,当即修书一封,命人快马送往灌亭大营。

这一日,家仆按例向管统跪禀从黄县郡府、各处粮仓、城西兵营、掖国大营收集来的消息,与前些日子的情况并无出入。

管统抬抬手,示意家仆下去,但家仆却没动,神情踌躇,似有未尽之言。管统皱眉,拉长声调:“还有何事?”

家仆惶恐道:“禀主人,有一个情况,不知当不当说……”

管统眯着眼,沉声道:“事关军情,巨细无遗,说错无责,隐瞒必究。”

家仆大汗,伏跪禀报:“小的有一故友,本是牟平渤海军一什长,数日前其兄病故,家人急赴牟平,寻其告假回家治丧。未料想营中袍泽却道其执行任务未归。家人本以为是随太史使君前往辽东了,失望而返。未曾想,两日之后,此人竟出现在葬礼上。家人异之,询问良久,才终于道出实情——此人之前一直在守备城南仓,其兄病故的消息,是牟平袍泽转述的……”

“等等!”管统放下手里竹简,边捋黑须边将家仆的话捋了一遍,“你是说,本应在牟平的渤海水军士卒,竟然出现在黄县,并守备城南粮仓?”

“是,依小的想,这大概是为了加强警备,或许是兵力不足,故而使用水军……”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管统眼睛眯缝成一条线,针芒闪动,仿佛嗅到危险气息的毒蛇,“你找些人,把此人弄入府中,我要亲审。”

家仆为难道:“此人未敢告假太久,匆匆参加完丧葬,便返归军营了。”

嗯,在家里绑一个人,问题不大,但闯入军营绑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们可还没这本事与胆量。

“那就着人潜入到城西军营详细打探一番——记住要找认识牟平渤海军之人。”管统屈指不轻不重地叩击案面,笑容冷冷,“太史小儿,希望你不要自做聪明,否则,我管统一把火,就能让你跳海!”

第二百八十六章【管你是谁,杀!】

(飘红!又见飘红!!大盟啊,悠着点,别让我的下巴掉了……好象下午双倍月票终于结束了。感谢赵无恤2014、ufgw、逍遥武神传说)

~~~~~~~~~~~~~~~~~~~~~~~~~~~~~~~~~~~~~~~~~~~~~~~~~~~~~~~~~~~~~~

黄县城西,靠近一片山林的地方,有一处禁区,那便是东莱郡兵大本营,方圆二十里,禁止人畜通行,无令擅入,不论何人,俱以敌寇论处,杀无赦!

此时在这片山林东北方一处崖壁下,管统正率十几个护卫或坐或立,似有所待。

管统的确是在等待一个人,东莱郡兵营一个牙将(高于屯长,低于军侯)级别的军将,在重金诱惑之下,愿向他透露一个重大情报。但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拿到现金;二是要亲口将此消息透露给管统,其他人来则半句不说,原因是对方声称只信任名满东莱的“管季子”。换别的人,只怕是有命拿钱,没命消受。

对于一个出卖情报的人,有这样的顾虑,也在情理之中。尽管对方提出只与管统面谈,其他人不理会,听上去似乎令人不爽,但管统却并无不爽,反而颇开心,这就说明自己在东莱的人望依旧啊,当真称得上牙齿能当金使,再加上那“重大情报”四字,更使他心痒痒,于是欣然同意。

管统坐在一个肩舆之上,随从俱是一副斗笠、芒杖、木屣的郊游装扮,这是为了防止万一碰上巡兵,可以有个登高避暑的籍口。在肩舆底侧,内置百金,这是给对方的情报费。

之所以只带十几个护卫,是因为这里毕竟是禁区。人多眼杂,带太多人,容易启人疑窦,否则以管统的底蕴,随随便便拉来几百个门客不是难事。

管统一边等待,一边闭目寻思,对方的情报,会不会证实自己此前所料。倘若太史慈此行不是北上,而是半途折返,乘船沿海岸西进。至掖国召集大军,西进击袁,那会对正围攻北海的袁军造成怎样的损害?

首先可以肯定,太史慈的兵力不会多,二千到顶,即便与北海合兵,在兵力上也不占优势,所以他一定会趁袁军不备突袭。只要及时通知袁大公子,事先有备。必可令辽东军劳师无功,陷入与袁军的缠斗。

只不过,太史慈这番声东击西,难道仅仅只为迷惑袁显思么?

管统悚然而惊。霍然睁眼——不对!太史慈显然已对自己动疑,又岂会不加以监视?

“快,起舆,离开此地!”管统急拍舆杆。断然下令。

家仆愕然:“家主,再等一刻,便到了约定时辰……”

管统大怒。抓起芒杖冲家仆脑门就是狠狠一下:“再等一刻,便是约定取老夫性命的时辰!”

于是一行人匆匆顺来时路,奔向后山。

刚走片刻,一个身着辽东军服的军将急匆匆赶来,看到的却是空空如也的山谷……

军将走到方才管统等人所待的山壁下察看一番,轻吁口气:“管老贼果真警觉,只不过,你既然出来了,就别想再回去。”

管统一行,直到离开后山,转上大道,只要再往前行百十步,过了那块矗立道旁的醒目警示碑,就算脱离禁区了。

管统刚松了一口气,脸上笑容方现,就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如雷蹄声,护卫惊惶的声音入耳:“不好,是巡骑!天!竟有四、五十骑之多……”

“快!快冲过警示碑!”管统差点都想从肩舆跳下来自个跑了,不过在这危急时刻,他也没忘记干一件一举两得之事:将百金当做赏赐,扔给护卫们。既可减轻肩舆负担,又可收买人心。

两个扛肩舆的强壮家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更是将管统颠得差点连早餐都吐出来。

身后十余护卫,纷纷抽刃结阵,意欲阻拦,结果迎面而来的,是一阵箭雨,瞬间将这些忠心护主的护卫射得七零八落,余者无不做鸟兽散,百金也散落一地——在正规骑军冲锋及劲矢面前,所谓的游侠剑客,只有被虐的份。

还有十步!身后蹄声急遽。

管统再顾不得其他,翻下肩舆,甩开膀子,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冲向那条生死线。

还有三步!石碑似乎触手可及,但马鼻喷出的腥热,却似已喷到后颈。

管统猝然扭头狂叫:“勿动手,我是管……”

“管你是谁,擅闯者死!”

一道寒光闪过,管统大好头颅飞起,死灰色的双目睁大——不仅是难以置信对方竟敢下杀手,更不可思议的是,下手之人,竟是取代他原来位置的东莱郡丞。

吕岱!

一蓬怒血泼溅界碑,头颅飞过界碑,而身体则倒在碑下。

……

当吕岱在清理东莱内贼时,远在数百里外的都昌,孔融也展现出辣手的一面,悍然将其谋士左承祖杀掉,原因就是左承祖劝其献城降袁。孔融杀了左承祖后,更将其头悬于城门,既向本城豪强表明态度,又是向袁谭示威。

袁谭果然被激怒,一改多日的沉寂,亲率大军出营,再度向都昌发起攻击。

从八月中出兵,打到九月中,屈指算来,这场战事已持续了一个月,其间袁谭总共发动了六次攻城之战,其中五次发生在八月,九月只打了一次。前三次战斗很激烈,间隔的时间也短,那是取一鼓作气,迅速攻下都昌之意。不过,在连续被击退,造成不小伤亡之后,袁谭已意识到短期内不可能攻取此坚城,便放慢了节奏,以围为主,以战为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