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补给的日军大队,正好给这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练练手,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战场。
而这一战要磨练的不仅仅是部队,还有干部。杨震所部组建的补充团历来团长都不固定,一般都是从营级干部中随机抽调。这么做是让所有的干部都有一个练兵、并且指挥、管理团级部队的机会与经验,以便为将来提拔做储备。
部队扩编速度过快,加上部队眼下已经由游击战逐渐转向了运动战,部队中的各级干部已经明显表现出经验不足的情况。现在主力部队中三个旅九个团的团长中,能够胜任的不足三分之一。严重缺乏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在作战之中对上级指挥的依赖极为严重。
这些团长在年初的时候,甚至还是连长。营级干部,大多还只是排长。大半年的时间,从连排长一路提拔到团营级干部,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欠缺都很大。尽管杨震组建了三级教导队,但带兵经验不是全部都能从课堂中学到的。
而且最让杨震头疼的不仅仅是缺乏教员、教学材料等所有的一切,还有干部的文化素质,这些干部很多是大字不识一个。老黑顶子秘营出来的还要好一些,不管怎么说三个月的苦心没有白费,这些人水平高不高先不说,但理论基本功底还是学的很扎实。
老黑顶子秘营出来的干部的理论可以说勉强过关,但抗联出身的那些人就差了很多。尽管这些年为了培养干部,抗联的三路军都想尽办法组建了不少的学习班,以及教导队。但由于连续作战伤亡极大,干部几乎是培养出一批牺牲一批。
而各种教导队又因为环境的变化,时常不得不被迫终止。甚至还发生过数起在培训期间遭遇到日伪军偷袭,教导队从教官到学员全部牺牲的事件。形势越严峻,部队牺牲越大,干部的素质下滑的也就越厉害。
仅仅一个七军,去年从上秋到开春,基层干部几乎整整换了两茬。除了少量叛逃之外,大部牺牲。而七军教导队在去年冬季遇袭,从教导队长到所有学员全部牺牲,更给了七军一个近似乎绝望的打击。
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三十多人。但这三十多人却几乎是七军的全部骨干与精华。这一战几乎打断了七军的脊梁。此战过后,失去几乎所有骨干的七军在面对日伪军的大举进剿在无反击能力。只能躲藏在深山老林中被动挨打。
七军的情况相对于主力几乎损失殆尽的五军还要好一些。从西征失败到掩护二路军总部突围。从反清剿作战,到南下吸引日伪军主力为二路军总部转移创造机会。几乎没有一天不战斗的五军减员极大。部队都几乎被打散、拼光了,更没有什么精力去培训基层干部?
两个军中,很多人今天还是一个刚入伍没有几天的战士,没有过一个星期便提拔为连长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在形势严峻,无法对这些干部进行培训的情况之下,这些基层干部的军政素质可想而知。
这些干部不仅文化水平低,军事素质不高。而且极为不适应杨震部队的训练与组织方式。相对于杨震所部进行的大规模的运动战,他们更适应原来的分散游击战术。
如果没有老黑顶子秘营那一冬天的整训,没有当时培训出来的骨干,别说目前部队已经扩充到眼下这个规模,就是发展到几千人,杨震甚至都找不出来数量足够的基层干部。更别提干部素质。
中央代表团在临别之前,林总在与吉东军区新领导班子谈话的时候,不止一次的称赞过杨震眼光长远,有远见。若不是他力排众议,在老黑顶子秘营时,将战士当班长培训,班长当连排长培训,根本就不可能创造眼下的局面。
不过尽管杨震煞费苦心,但干部短缺的局面却依旧未能发生改变。作为冲杀在一线的连排干部是伤亡最大的不说,就是营团一级的干部,在部队扩编之后也发生了短缺尤其是素质不高,带兵经验短缺的现象。
在无奈之下,杨震制定了这么一个在外人看来极为奇怪的规定。所有团营长、团政治委员、营政治教导员在提拔之前,必须要到补充团以及现在的独立团去带一段时间新兵,为其至少一个月。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提拔。
尽管这个规定有些让人莫名其妙,但至少让这些团营长在下部队之前,获得一定的指挥、管理自己所在部队级别的经验。毕竟他们在进入主力之后,随时要面临上战场的情况。进入部队之后在去适应,恐怕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留给他们。
杨震这个规定很古怪,很多外人无法理解。但在眼下,却结结实实的起到了很多人想不到的作用。至少让这些团营干部下部队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适应自己的新岗位。眼下被自己带来的这个补充团与独立团的团长,一个是已经准备提拔团参谋长,一个是准备提拔副团长的两个营长。
这两个营长虽然都是老黑顶子秘营出来的老骨干,但并无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一个下午战况并不激烈的战事进行下来,杨震可谓是身心疲惫。
也许是在杨震这个最高指挥员直接指挥下作战紧张,也许是第一次独立指挥团级作战放不开手脚。用小虎子的话来说,几乎屁大点事情,甚至一个连挪动一下攻击位置都要请示。
除了从二旅抽调出的那个营长,还能够帮他撑起一小半的事情之外。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几乎要将杨震给累垮了。
他的精力倒是有一半放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作战上的事情。如果不是涵养多少锻炼出了一点,加上也多少有些不放心这二位的指挥能力,杨震几次差点没有被气的对着电话狠骂一通这二位净拿鸡毛蒜皮事情吵他的团长了。
杨震在作战的时候,很不喜欢这种方式。他从来不拘束部下的思维,甚至变相的鼓励部下在作战的时候能有创造性的想法。他更希望自己部队多出现一些杜开山那样的人。像这种屁股大一点的事情都要请示、汇报刻板方式让他很反感。尤其在这次作战后,更是让他深恶痛绝。
现在杨震很庆幸,对手是一支几乎已经被饿的弹尽粮绝的部队。否则不算日军其他部队,就单单这个二十二联队表现出的战术素养来,只要让他们缓过阳来,只需一个冲锋,甚至就能将那两个全无经验的团长指挥的一线阵地冲一个七零八落。
这次正赶上柴世荣与王汝起被自己调回指挥部,让这两个人去分别指挥,一是也锻炼一下这两个人正面战的指挥能力。毕竟在部队高级指挥人员奇缺的情况之下,这二位不能闲着不是?二也是给自己减轻一些压力,至少不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烦心。
果然,在两个人分别下部队后,杨震这里面的请示电话一下子少了许多。虽然现在一改之前作风变的小心翼翼,但好在请示的问题只是归整到一些相对重要的事情上,不在像是以前那种屁大的事情都来烦杨震了。
有了柴世荣与王汝起两个人接替自己,一下子清净了许多的杨震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将军石一线的正面战场。郭邴勋每隔一个小时便将将军石一线的战况电告杨震,所以对那边的战况杨震很了解。
当午夜十时接到郭邴勋关于全线发起总攻时间的请示电报后,杨震犹豫了一下,还是只发了一个简短的回电:“将军石一线何时发起总攻,攻击部队该如何部署,由郭参谋长与各部指挥员共同决定便可。”
在将军石一线的郭邴勋接到杨震的回电,微微笑了笑,将电报交给身边的王光宇、刘长顺、王汝明、马春生、马其昌传阅了一遍。待所有人都看完电报后,郭邴勋看了看几个人凝重的表情后道:“我们现在可以下决心了。”
说罢,郭邴勋掏出杨震在佳木斯缴获后转送给他的瑞士怀表看了一下时间后,面对几个正等待他下命令的旅指挥员道:“现在十点整。十五分钟之后,也是就是十时十五分整,各部按照预定作战部署,对当面日军残部发起最后的总攻。”
“各部在发起攻击之中,要按照预定作战计划大胆穿插,务必要做到对当面之敌围而必歼。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干净利落的彻底将当面之日军四十联队全部消灭干净。彻底的扭转下江局势。”
听到郭邴勋干净利落的命令,作为主攻部队的刘长顺与王效明、马春生三个人立正敬礼道:“请参谋长放心,我们二旅一定不辜负总部首长的期望。一定在预定时间之内彻底将四十联队残余部队全部干净彻底的消灭干净。”
说罢,作为二旅军事主官的刘长顺看着郭邴勋道:“参谋长,时间不多了。我们就要全军出战了,您还有什么交待的没有?”
看着二旅三位军政主官严肃的面孔,郭邴勋挥了挥手道:“我没有什么可再交待的。你们只要放开手脚打就是了,不要有太多的顾忌,而畏手畏脚的。只要记住司令员说的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就可以了。”
郭邴勋的话音落下,刘长顺和他的政委与参谋长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敬礼之后,转身快速的离开郭邴勋的指挥部,赶回一线阵地去了。
看着几个人的背影,郭邴勋转过头看着因为自己部队已经被二旅替换下来,而显得有些失落的王光宇。指了指他胸口道:“怎么?是不是因为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创造出了大好战机,最后的收获者却不是自己有些感到不太舒服?”
说罢,郭邴勋看了看听罢自己话后,因为被自己说中了心思而老脸有些微红的王光宇,笑道:“不舒服这正常。要是舒服,那就才真正的有鬼了。被别人摘了果子,你没有这么大的胸怀。换了我我也没有。”
“不过战斗一个复杂的棋局,它是一个整体。注定有人吃肉,也就注定有人要啃骨头。要是都想着去吃肉,不想吃骨头,那这个战斗也就没有办法打了。你在原二路军曾担任过多年的师长、政委、副军长,这些话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
“胸襟放的开一些,眼光要放的长远一些。在军区现在的三个旅长,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