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2063章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063章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到三十三师是后编成的师,战斗力相对弱一些。此次会战也是该师成建制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为了增强该师的战斗力,陈翰章将该师的九十九团并九十七团一营,与手中担任预备队的十七师五十团,以及五十一团二营整体对调建制。同时从二十五师抽调了十个连长并四个连,与该师九十八团连长对调。

后撤至广宗一线的冀鲁豫军区部队,则以运动战和骚扰战的方式,向威县一线的一一八师团发动反击,以至少牵制该师团部分兵力无法向东增援。同时协调杨震,希望冀鲁豫军区向广宗、威县一线增加不少于三个团的兵力。

同时为了保障对七十二师团围歼顺利进行,至少在右翼不受干扰,陈翰章决心在围歼七十二师团的同时,在德州战场发起一场战术反击,死死的缠住当面的二十二师团。并在鲁北战场,也不断的发动局部战术反击。

为了牵制纵深日军,尤其是日军部署在烟台至寿光一线的一个师团。陈翰章以配属的骑兵旅,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利用无棣以东的黄河滩涂,迂回到鲁北日军侧后方,深入到莱州湾沿线。对周饶、寿光一线,展开大规模的破袭战。

陈翰章给该部的命令是,在鲁东北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搅和的鲁北日军纵深不得安生,牵制烟台至寿光一线的日军无法向北增援,就算他们完成任务。如果可能向东展开,想尽办法直接打通与清河军区之间的联系。

一旦日军抽调重兵围剿,形势不利于该部作战。就向东撤退越过胶济铁路线,与山东军区主力汇合,就地留在胶东半岛配合山东军区作战。如果山东军区无力承担马匹的供应,就将所有的战马处理掉,全旅改为步兵作战。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杨震的部署,干净利落的解决七十二师团。清楚这一战只能速战速决的陈翰章,可谓是下了很大的血本。他甚至将东线的火箭炮兵六成,航空兵百分之百的兵力,都调到了枣南战场之上。

同时为了尽可能的发挥白天作战,目视良好的优点。尽可能的发挥枣南一马平川地形的有利条件,避免与日军在夜间陷入乱战。陈翰章还相当贴心的,将全线反击的时间,定在了清晨。

而且他要求在反击打响之前,不仅给每一种火炮都专门制定了目标以及任务,还专门要求各部的基准炮,在炮火准备期间不许进行任何的试射。而是改为采取以单一炮群,作为基准炮群使用,保证第一波的炮弹就要落在日军的身上。

所有的炮兵观察员,要全部进入到一线阵地。同时要抽调部分炮兵观察员,跟随反击的步兵前进。要组织部分轻型火炮跟随步兵前进,步兵打到哪里,炮兵就要跟到哪里。在哪里受到阻击,炮火就要支援到哪里。

在进行炮火准备和掩护的时候,炮兵要打出双弹幕。炮兵不仅要担负起炮火支援,更要担负起炮火封锁和拦截的任务。要做到步兵打到那里,其炮火支援就要跟到哪里。哪里的日军试图集结起来,其炮火就覆盖哪里。

各个炮兵集群最大的任务,就是绝对不能让日军集结、靠拢,要尽可能的杀伤日军,减轻步兵的压力。所有的炮兵阵地之间,炮兵阵地与步兵阵地之间,全部在无线通讯联系的同时,要架设有线电话,采取双向的通讯保证。

步兵的攻势要猛,力争第一轮的攻击,就撕开日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并打乱日军各部建制。要敢于在炮火支援之下做动作,步兵的冲锋线与身管火炮炮群覆盖目标之间,不得超过一百五十米。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七十二师团,陈翰章准备的不可谓不精心。而他所做的各种准备,也的确在战场上起到了他希望起到的效果。他的第一轮反击炮火,就将当面的日军给打蒙圈了。

陈翰章在正面战场,集中大量炮火掩护之下的全线反击。在侧翼以坦克为先导,在攻击机群掩护之下,快速的向七十二师团两翼包抄的战术。以及投入反击的炮火之猛,让还是第一次见到和领略到,如此猛烈炮火的七十二师团长千叶熊治中将大吃一惊。

他没有想到在眼下一一八师团,已经完成转向与自己齐头并进。在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德州战场,两军还在相持阶段。抗联就敢于火中取栗,将所有的反击打到自己头上。而且其反击势头之猛,明摆着上来就是要自己的老命。

而按照方面军的原来计划,敌军的反击应该是自己的攻击线抵达衡水一线。与德州战场以及冀南战场拉开空档之后,敌军的反击才会展开。或是早在一一八师团,在向馆陶方向虚晃一枪,自己侧翼完全暴露的时候就应该展开。

可偏偏之前一一八师团,在馆陶方向虚张声势的时候,敌军在自己正面,只是一味的节节抗击,迟滞自己的行动。却选择了在眼下一一八师团已经完成转向,并已经向着威县、广宗一线展开之后才打响。

最让千叶熊治没有相通是抗联的第一轮反击战,却没有打到威县一线突出的一一八师团头上,怎么会在自己与德州战场还靠的很紧的情况之下,落到了自己头上?这与方面军当初对敌情的判断,怎么会完全南辕北辙?

尤其是让千叶熊治很搞不明白的是,敌军什么时候在自己正面集中了这么多的炮火和反击兵力?前沿各部队居然没有任何的察觉。方面军情报部门以及空中侦察,也居然没有任何的发现。敌军究竟是怎么做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调集这么多的部队与炮兵,而没有让自己发现的?

第2015章钢铁大雨

杨震当初对日军在鲁西北的行动,判断上还是相当精准的。按照冈村宁次的意图。一一八师团,甚至是七十二师团,都是被冈村宁次拿来做钓鱼,吸引抗联在西线纵深部队,南下作战的那个饵。

一一八师团在馆陶方向的攻势,其中固然有趁机打通与平汉线以东战场之间的联系因素在内。但是主要还是虚晃一枪,作为诱饵引诱抗联上当主动出击,以便给日军在鲁西北行动创造战机。

冈村宁次的意图很明确,为了吸引善于迂回穿插包抄的抗联上钩,以便将抗联的整个部署扯动开。利用一一八师团周边实际上并不突出的态势,引诱抗联主动出击,然后集中歼灭试图围歼一一八师团的抗联在西线的主力集群。

拿出一个师团做诱饵,冈村宁次的这个部署,可谓是相当的用心良苦。正如杨震当初预料的,一一八师团当时所处的位置,看起来像是孤军突入。但是在平汉路以东的舟曲一线,有日军的一个师团。在其背后的武城战场,有着磨磨蹭蹭的七十二师团。

而在其东南方向的济南,还有日军一个师团。只要抗联试图吞下这个饵,其参战的部队立马会受到三面的夹击。为了避免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在自己包抄兵力赶过来之前,这个饵被抗联吞掉的情况发生。

冈村宁次给一一八师团,加强了为数不少的反坦克炮和重炮。同时要求一一八师团在行动之时,尽可能的以旅团为建制行动。除了以不多于一个加强大队的兵力,向西北方向行动之外,主力尽可能的不要分割使用。

这个计划是冈村宁次针对第一阶段,抗联在战场上习惯采取的大纵深、大迂回穿插、包抄战术,而专门研究和制定出来的。虽说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显得有些仓促,但是冈村宁次也在战役发起之初,集中了方面军和十二军所有的作战参谋,在沙盘上经过反复的推演,才最终确定的。

与大本营始终惦记着打通津浦铁路,重新恢复与关东军的联系不同。冈村宁次更在意的是此次调动这么多的兵力,集中这么庞大的武器装备,甚至海军也派出陆战队参战。能不能利用这个有利态势,更多的歼灭河北战场上作为主要作战力量使用的抗联部队。

他坚持认为只有彻底的解决,眼下河北战场的抗联参战兵力,以及利用河北各个共产军难得集中的态势,一举打垮其主力,剩下的事情就相对好办的多。如果不能打垮河北战场上的抗联有生力量,即便是打通津浦铁路,重新收复天津,重新分散开来守备的日军也很难守住。

所以他采取了在战略部署上相互配合的,东西并进、多路出击的战法。以一个师团为诱饵,调动喜欢采取大纵深迂回穿插战术的抗联主动出击,在鲁西北、冀鲁边区,打一个歼灭战,力争一举打掉河北战场敌军主要的有生力量。

他不仅在山东战场上,为自己设置的这个局部署了两个师团的机动部队,在平汉路以东安排了一个师团。他部署在豫东的两个师团,在豫北以及开封一线的一个师团,也随时可以调动参战。

可没有想到抗联非但没有上当,反倒是干脆利落的让开了馆陶一线,直接将冈村宁次的整个计划吊在了半空中。无奈之下,在大本营玩命的催促之下,冈村宁次只能让一一八师团提前转向,配合平汉路以东的日军那个师团向北展开,与七十二师团采取齐头并进的办法。

但面对眼下的局面,冈村宁次却并未完全放弃原有的方案。他命令一一八师团完成转向,向威县、广宗、巨鹿方向攻击前进。与平汉路以东的一个师团相互配合,攻击整个河北战场上,眼下最弱一环的冀鲁豫军区部队。

采取攻其必救方向,逼迫西线纵深抗联部队不得不救。以便大范围的调动抗联兵力,为自己在鲁西北、冀南围歼抗联一部创造战机。如果抗联再不上当,该师团所处的位置,向东可以直插南宫,向西可以完成强渡滏阳河直插宁晋一线。

而七十二师团在执行这个作战计划的时候,不仅是主要机动打击师团之一,而且本身所在的位置,也是作为诱饵之一。因为在前两年与抗联的交手,被打得很长记性的冈村宁次也无法摸清楚,在一一八师团向馆陶方向进攻的时候,抗联的反击会先选择哪一个方向。

所以冈村宁次在此次战略部署上,采取了环环相套的办法。抗联无论是先打七十二师团和一一八师团之中的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