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9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的冲锋枪,可以说已经是抗联最后的库存了。
除了留下部分自用之外,将所有库存的七点六二毫米手枪弹,全部转交给苏联方面。除了十个师还保留一部分自行制造的冲锋枪之外,抗联部队从十一师开始到新组建的部队,原来装备的炮兵等非一线作战人员,则普遍更换了德制冲锋枪。
到了此次会战之前,除了山东军区还有一部分抗联制造的冲锋枪之外。整个关内部队装备的冲锋枪,已经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德制冲锋枪。而且整个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主力部队已经全部的德式化,原有日械与汉阳造一类的老枪也已经彻底淘汰。
用军委的那位代参谋长的话来说,重庆方面从中原大战之后,到七七事变之前苦心经营,搞了近十年的所谓德械师。结果除了钢盔和水壶之外,武器装备最多只能在口径上,称之为德械。
眼下装备最差的十八集团军,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反倒是借光成了真正的德械师。除了钢盔是美制英式,以及身上的军装之外。轻武器除了部分国造马克沁重机枪之外,基本上都已经清一色的德械化,就连重武器也配备了一部分德国造。
不过相对于抗联自己制造的射速更快,但是精度略差一些,更注重以火力密度取胜的冲锋枪来说。对于这些射击精度相当高,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精度冲锋枪,虽说射速略低但更受关内部队欢迎。
毕竟抗联自己制造的射速近七百发的冲锋枪,在关内部队很多指挥员看来,与那些德造机枪一样,实在有些太过于浪费子弹。对于长期只能依靠缴获、收集,才能获得补给。已经养成节俭习惯的关内部队指挥员来说。
这一开枪子弹像雨水一样泼出去的武器,让相当一部分的指挥员很是心疼。两支冲锋枪交叉火力,的确可以覆盖一条街道。可这两支冲锋枪几十分钟之内,可以打光一个连的弹药储备。
抗联的冲锋枪那都好,结构也简单。就是有一点,这高射速也意味着太浪费子弹了。关内部队不是没有装备过冲锋枪,无论是当年各个派系大大小小兵工厂,仿造的德式MP十八冲锋枪,还是晋造的汤姆逊冲锋枪都使用过。
不过即便是性能最好的原装进口德制MP十八冲锋枪,最大射速也只有四百发。使用量最大的地方各个派系,自行仿制的参差不齐的产品射速则更低。像抗联制造的这种射速高达近七百发的冲锋枪,实在是没有用过。
德制冲锋枪的射速,虽说只有五百发,但射击精度极高。可以在有效射程之内,既可以满足相对精确的射击,也能保证必要的火力密度,更适合讲究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关内部队使用。
所以这个交换杨震虽说不满意,但是在美援卡宾枪到位,以及苏联转交过来的二手货到位之后,也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结局。苏联人虽说受制于缴获的数量,未能做到一对一的交换,但是数量也足够满足关内部队需要了。
不过苏联人转交过来的,纯属顶账的德制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却是因为口径特殊。性能也并未比日制四一式山炮强哪去的同时,作为步兵炮的重量又有些大,所以抗联并未装备使用。
但这种射速奇快,又比日制九二步兵炮和八二迫击炮威力大很多、射程也远,既可以平射又可以曲射的步兵炮,关内部队却很喜欢。在四一式山炮数量不足,九二式步兵炮作为旅属火炮威力又有些不足的情况之下。
这种步兵炮对付日军岗楼一类的工事,还是相当出色的。在曲射的时候,弹道性能也很出色。同样可以快速分解的性能,以及分解后部件的重量,也让关内部队相当的满意。射程虽说近一些,但也很符合关内部队的作战特点。
最关键的是,关内部队不少的炮兵教官,都是出身于原重庆方面部队。这款火炮曾经是重庆的中央军重要装备,熟悉的装备让部队上手的速度很快。所以这种德制步兵炮,被来东北开会的副总指挥,全部都给要了过去。
第1927章缺乏经验的新部
虽说这种德制LG18式步兵炮,重量与九二步兵炮相比略微重一些,射程只是关内部队最喜欢的四一式山炮一半。但是根据关内部队所处的战场环境,却比一般的山炮还要管用。尤其是射速奇快,对于喜欢打伏击战的关内部队来说,还是作用相当的大。
所以这款步兵炮,在关内部队装备的数量很大。甚至依托太原兵工厂的设备和工人,组建的延安兵工厂,以及迁移到张家口的十八集团军总部兵工厂与晋察冀兵工厂,已经停产了所有的山野炮弹。
装备的山野炮弹转为全部由东北提供,所有的产能都专门为这种火炮,以及九二步兵炮,八二迫击炮制造炮弹。抗联接收的此类步兵炮,也基本上都转交给了关内部队,自身没有装备。
因为这款步兵炮是德军标准团级火炮,每个团装备六门,师直属侦察营两门。装备的数量很大,苏军缴获的数量也相当的庞大,抗联接收的数量也很大。晋察冀军区新编的几个旅,都配备了这种火炮作为标准旅直属支援火炮。
一般的九二步兵炮,在主力部队基本上已经开始撤编,或是下放到团一级作为支援火炮。九二步兵炮对付野战工事,威力倒是足够了。但是对于各个根据地内,日军大大小小的岗楼和碉堡,威力还是有些太小了。
尤其在去年战役结束之后,日军开始突击加固其在各个根据地内守备工事群的情况之下。甚至出现过几发炮弹,也难以摧毁一个日军的碉堡。华北各个根据地,又是以山区为主。在很多的地形之下,山野炮又显得有些笨重。
即便是四一式山炮,也在很多情况之下显得有些笨重。所以这款德制步兵炮,即便比九二步兵炮略重,反倒是因为重量要远轻于日制山炮,而受到很大的欢迎。在把装甲护盾拆卸掉,重量更是轻了许多。
战场环境的不同,也就注定了这种在抗联之中,并不受欢迎的德制步兵炮。在主要是山地作战,以及攻坚作战的时候,主要对付的是遍布整个山西、河北山区的碉堡与岗楼等半永备工事群。在伏击战的时候,更讲究射速的华北战场上,受欢迎的程度远远的高于东北。
而这几个新编旅在整个晋察冀军区战略计划之中,是作为察哈尔守备力量组建的。在此次会战之前,也被作为晋察冀军区此次会战的战略总预备队之一。很受晋察冀军区重视,除了轻装备暂时配备的日械之外,还是按照老部队的编制配备了炮兵。
所以这几个旅的装备,虽说轻武器还是以老部队淘汰下来的日械为主。但是火炮的数量和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德制步兵炮的五公斤高爆榴弹,对付日军的工事群,也是相当的给力。调这几个旅南下接替吕公堡战场参战,还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杨震也没有完全的放手,而是选择了让杜开山,在吕公堡一线留下一个加强营。尽管日军六十六旅团几乎已经无战斗力,但吕公堡一线毕竟处在自己的后方。新部队经验不足,万一让这股日军找缝隙钻出来,那可就大闹天宫了。
接到杨震暂时停止对吕公堡一线日军最后解决的命令,反倒是将杜开山给弄糊涂了。这上一道命令还催促自己加快行动,这一下道命令又命令自己暂停攻击。暂时对吕公堡一线围而不打,并准备将吕公堡战场交给兄弟部队。
这一号究竟是怎么想的?还有,这又是那来的兄弟部队?周边几个兄弟部队配备给抗联的部队,不是都已经在一线了吗?一号,这又是从哪里找来的部队。只是尽管杜开山满头雾水,但杨震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当利用铁路从北平周边快速南下的兄弟部队赶到之后,杜开山看着从军装到战士,几乎是一水新的兄弟部队,无语的摇了摇头。的确吕公堡一线剩下的日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那毕竟是日军,让这一水新的部队练手,是不是有些那个了?
只是杨震的命令,他也不敢违抗。有些不放心吕公堡一线,距离杨震的前指所在地,任丘不过十八公里过近的他,在与带队南下的冀察军区司令员,以及先头的一个旅移交了阵地,并详细介绍了战况之后。
专门留下了一直负责一线指挥的一个主力团长,带着一个加强营外加一个坦克连作为机动部队,就部署在任丘东北方向的长丰。而自己则按照命令,快速的带着自己的司令部南下进抵沧州与沙河桥之间的杜生,准备迎接日军在东线可能会形成的重点反扑。
冀察军区所部在接手吕公堡战场之后,考虑到吕公堡战场,距离眼下整个冀中前线的总指挥部任丘县城不足二十公里。又考虑到当面的日军,虽说只剩下不到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但战斗力毕竟在哪里摆着。
而现在作为整个冀中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的任丘县城,整个警卫部队只有两个步兵连外加一个装甲车排。很难做到对整个任丘县城周边,形成严密的部署。便抽调了一个团进入任丘县城,加强整个任丘县城的防御。
尽管杨震并不同意他的这个做法,但是在老总的坚持之下,还是最终选择了同意。马上就要返回北平的老总,认为任丘县城的警卫部队兵力过少,任丘县城又距离战场过进,而对杨震的安全不放心,才坚持调一个团进驻任丘周边。
老总的本意是好的,而那位冀察军区司令员执行命令也没有打折扣。抽调的这个团也是他手中这三个旅之中,战斗力最好的团之一。在这个团进驻任丘县城周边之后,负责协同杨震指挥,主持前指工作的副参谋长柴世荣,便将抗联的警卫部队,收缩到了县城内,只担任核心警卫工作。
可有些事情出现意外的时候,往往就是在不经意之间。抗联的警卫部队收缩进了内线,将外围警卫工作交给了这个团。但这支部队并未从事过警卫工作,仅有的警卫工作经验,恐怕就是在驻地放放哨。而且虽然完成了全训,可却无实战经验。
该团的团长和政委,一个是从地方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