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1245章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45章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架在进行简单修复之后,继续飞行完全没有问题的零战一事,进行严格保密的真实原因。在几个月之后,零战横扫整个东南亚和大半个太平洋的一幕,杨震可是不想错过。

不让美国人和英国人多流一些血,他们那里会出手大方一些?自己只是在其中添加了很少的油盐酱醋,已经是很对的起这二位了。想要自己帮忙可以,这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对不起忙是不白帮的。

这就是战争时期的博弈,这就是私下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仅仅是政治方面的,在军事上更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同盟国,还是轴心国,在这场战火燃遍了整个世界的战争之中,同一阵营之中的勾心头角,一直都存在着。

你老老实实做人,除了闷声吃亏之外,什么都得不到。相对于英国人、苏联人来说,工业基础薄弱,军工几乎无自给能力的中国,在这场私下的博弈之中吃的亏更大。甚至差点没有将整个指挥权拱手让出去,甚至连给自己的美援物资分配权都没有。

急需的装备,迟迟得不到改善。另一方面,大量的珍贵美援却浪费在无谓的扯皮和一些无用功上。大国,但更是弱国的中国无外交,无发言权,这就是这个时代中国的悲剧,也是整整一代中国人的悲剧。只是这些私下的博弈,杨震无法对两个得力的部下说出来。

杨震没有解释要求二人严格保密的原因,受到纪律约束的二人,也没有主动询问。对于他们来说不管理解不理解,一号既然已经下达了命令,那么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就是抗联的纪律。

方子翼与袁斌离开后,杨震并未急于返回总部。而是就在机场边上这座实际上是抗联航空兵司令部的日式小楼内,会客室的沙发上闭着眼睛靠在沙发靠背上的静静的坐着。这几天的连续奔波与不停的讨论,研究却是有些让他过于疲劳了。此时的杨震,感觉自己骨子里面都渗透着疲惫。

坐在这里静一静,一是恢复一些元气。还有一些事情,杨震也是需要慎重考虑一下的。日军即将展开全线的反击重点是在哪里,下一步作战自己的着眼点应该又在哪里?甚至雷达站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也在他的脑海之中不断的出现。

良久,杨震才睁开眼,看着窗外漆黑一片的夜空,揉了揉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有些酸涩的眼睛。站起身来想要招呼门外的张子雄返回总部,但是浑身上下的疲惫,让他一下子又坐回了沙发上。

想到自己这个眼下的这个样子,杨震摇了摇头还是决定再休息十分钟再说。否则这付样子出去,再搞得大惊小鬼的不好。只是坐回沙发上的杨震,看着窗外脑袋里面却是并未休息。此刻在他脑海之中,还在考虑雷达站的事情。

雷达对今后空中作战以及整个根据地的防空至关重要,没有了雷达的支援,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根据地,空中安全很难保证。毕竟根据地不是关内,整个纵深还是有些过浅。大量用人组成的防空哨,反应速度也远不如雷达这种现代化的工具。所以对于雷达的安全与否,杨震还是相当重视的。

不过他的思路和疑虑并未没有能维持多久,就被专程来迎接他的军区政委李延平,以及军区军工部长熊大缜,还有熊大缜此时正在根据地,知道杨震这个闻名已久人物终于从前线返回,而专程前来拜访的老师给解决了。

第1187章气质上的差别

当李延平和原本有事前来请示杨震的熊大缜,以及知道杨震已经返回哈尔滨,专程前来拜访的那位中国现代物理开山之人听罢杨震心中的疑虑之后,不由的哈哈一笑。李延平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情我知道,怪不得他们。”

“那部雷达的确是出现了故障,也不是什么人搞的破坏。只是因为雷达上的一个关键元件,因为开机工作时间过长,再加上散热不良出了毛病。导致了正好监视日军零战飞行空域的那部雷达,出现了瘫痪。这个元件的位置很关键,就是那些所谓的美国专家也没有搞明白。”

“我们的那个雷达站长知道此时空中正在激战,如果雷达出了问题,给指挥上会带来很大的不便。见那些美国专家捣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搞明白,就直接将电话挂到了我哪里。我让熊大缜去查了一下,也没有检查出原因来。”

“幸好他的老师,叶教授此时正在根据地。到底是咱们中国物理界的奠基人,这一出手就比美国的那些什么专家高明的多。这叶教授一出手,帮我解决了难题。这不他们刚从双城雷达基地返回来,知道你在这里,就直接过来拜访你了。”

“叶教授和一大批专家已经到达根据地多时,一直想要拜会你,只是可惜你这半年来不是关内,就是忙着研究作战计划,一直没有时间见面。今天正好熊大缜有事和你请示,我便让他将叶教授一同请来了。”

“正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大家一起见见面。人家对你这个年轻有为的将领,可谓是仰慕已久了。至于雷达的部件出现了什么毛病,这还得叶教授给你解答。我对这高科技的玩意,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这些玩意,之前我是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我出国留学,肚子里面装了一肚子的马列知识,这科学技术却是什么都没有学到。那个时候,只是学习怎么打仗,也没有精力去管这些。至于回国之后,那时候冬天连棉衣都没有,一年有大半年要饿肚子,困守在深山老林之中,更没有精力,也没有地方去了解科学技术了。”

李延平指了指熊大缜边上的一位身体清廋的四十多岁中年人,郑重对着杨震介绍道:“这位就是曾经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现任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堪称中国现代物理奠基人,也是熊大缜最敬重的老师叶企孙教授。”

听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居然就是桃李满天下,号称中国物理界的开山祖师和一代宗师,几十年后中国两弹一星的功臣几乎半数以上出自他门下的叶企孙教授,杨震下了一大跳。连忙站起身来想要敬礼,只是他犹豫了一下,已经举起的右手却是最终没有抬起来。

杨震没有行军礼,而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摘下头上的军帽,恭恭敬敬的给这位一手培养了无数中国科学巨匠的教授深深的鞠了一躬。他这一躬并不是因为在自己并不多的回忆之中,貌似在北平读书的时候,曾经蹭过这位物理大师的课,自己对这位科学巨匠本就应该执弟子礼。

而是出于一个来自几十年后的人,对一位为了中国科学发展呕心沥血了几十年,视学生为子女。一生未婚没有留下自己任何的骨肉,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接济贫寒的学子。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培育了无数的科学巨匠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重。

在杨震后世不多的了解之中,这位中国科学界、教育界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坦荡、广阔的胸怀,还是高尚的人品,以及卓越的眼光,无一不值得他,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敬重。一代宗师,这后世给予这位此时只是人到中年的教育家的最崇高评论。

见到杨震居然对这位虽说担任过清华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长,但此时不过一个普通的西南联大教授行如此大礼,不仅仅是边上的李延平、熊大缜,以及陪同来的袁芷若等人吓了一大跳,就连叶企孙教授本人也吓了一大跳。

原本一直想见杨震,却始终未能如愿的这位教授,还以为杨震与其他的那些国军高级将领一样,眼睛都长到脑袋上,对自己这个穷教授不削一顾。所谓忙的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托词而已。

通过今天杨震这深深的一躬,还有那双眼因为长期的睡眠不足,而出现的大量血丝的眼睛,以及因为长期疲劳过度,而过于消瘦的身体,还有那年纪轻轻就有了星星点点白发的头发。

几乎比自己在西南联大与他同龄的学子、讲师老了十几岁的面孔。他才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并非是那种少年得志眼高于顶的家伙,而是真的忙的实在没有时间与自己见面。曾经因为以为受到冷意,而萌生的去意,此刻早就已经灰飞烟灭了。

倒不是这位老先生有虚荣心,非得见到杨震才觉得人家对他重视。或是有其他方面的什么想法。而是他认为可以从这一点上看出来,这个政党对教育和科技是否与他们说的那样极为重视。

之前对延安方面的不了解,在加上某些方面的宣传,这位教育界的大宗师对于延安一个旗帜下的抗联,自然也不会太了解。倒不是他相信某些方面的所谓共产共妻的宣传,而是他认为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哪里会有什么精力去办教育。他想通过这个办法,对抗联更多的验证一下。

杨震这深深一躬,不仅吓了这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在后世被称之为中国物理学泰斗的他一跳。他还从杨震的眼里面看到了那种从内心发出来的骨子里的尊重。不,尊重已经谈不上,应该说是敬重更为恰当一些。

叶企孙教授从杨震的眼光里面看出来,他对自己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他怎么也不明白,这个年轻有为的将领,为什么会如此尊敬自己。在又一次仔细打量了杨震一遍之后,叶企孙可以肯定他并不是自己在清华时的学生。

只是感觉杨震多少有些面熟,总感觉自己在哪里见过一样。不过觉得面熟归面熟,但只是面熟而已。叶企孙可以肯定杨震不仅不是自己的学生,也绝对不是清华那个学院或是那个系的学生。

而且叶企孙教授也听熊大缜说起过,杨震曾经在北平读书过,但是却是北平大学的毕业生,却并未在清华学习过,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算的上他的老师。如果说敬重,那么这个明显是谢师礼的举动,实在是有些不太恰当。

尽管这位中国物理学的泰斗、宗师不知道眼前这位年纪轻轻,便身为几十万大军统帅的年轻人,是因为什么对自己如此尊重。但无疑杨震的这个举动和态度,赢得了这位宗师的相当的好感。

在恭恭敬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