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择路-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眼见到传说中六次开蒙才成功的柳师哥,朱标更是激动难抑。从此朱标每天练得更加努力,想要早早达到标准,能够顺利开蒙。
李得一看到朱标如此吃苦,忍不住就劝道:“你不必如此刻苦,你现在正在长身体,若是过于苦练,容易坏了根基。每天把俺教给你的练熟就行,其他时间就痛快的玩乐即可。待明年出了正月,俺就打算给你开蒙,你且不必着急,俺都计划好了。”
朱标露出一个憨实的笑容,心里喜不自胜。
经过这段时间的侦察测绘,小刘团长已经把北冀省南面的地势彻底摸透,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头,每一处大路,小路,险径,都已在他的胸腹当中。
对阿史那·豁耳率领的十几万突辽骑兵,小刘团长如今也是了然于胸。现在这支突辽骑兵的战斗力,远不如从前。并且成分混杂,对定北守备团能够成威胁的主力精锐金狼骑兵,只有五千之数。
面对这样一支杂牌兵马,小刘团长很有信心将其一举击败。
小刘团长决定,在入冬之前,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尝试一口吞下北冀省南面这大片土地。这次军事行动,小刘团长给起了个代号,就叫“霸王”。
这次作战,定北守备团,平唐国,平明国将三军配合行动,一环扣一环,发动密集迅猛的攻势,一举摧毁突辽国对北冀省南面的控制。
定北守备团居中坐镇,击溃突辽骑兵主力。平唐国,平明国各自攻北冀省南面的大名府与寿城这两座城池。只要这两座城池一下,整个北冀省南面的道路,就将彻底被定北守备团控制。到时只需在要隘建立险塞,在过年之前,定北守备团就能从容吞下整个北冀省南面的山区,一并吞下二十几座城池。
紧张地战前准备随即开始,信使昼夜来往于定北守备团,平明国和平唐国驻地之间。
北冀省南面的气氛忽然就变得空前紧张起来,阿史那·豁耳久经战阵,很快就察觉到空中风吹来的浓浓战云。
这次作战,他并未打算与定北守备团硬碰硬。
阿史那·豁耳很清楚,自己手里这支兵马,并不足以与定北守备团正面对抗。
但他也不打算束手就擒,他已经提前准备好战术,准备到时给定北守备团一个惊喜。
五百一十三章 狼狈为奸,狡狼施鬼计另有图谋
阿史那·豁耳在来之前,曾与范国师彻夜商讨对策。范国师给他的建议是避实就虚,让他分出一部分擒生军,送给定北守备团吃。他则趁机率领精锐金狼骑兵与其他主力快速西进,在定北守备团无暇他顾时,对平唐国兵马发起雷霆一击。
同时,配合大名府城中的兵马,里应外合,力求赶在定北守备团支援前,重创平唐国兵马。
既然无法一战打败定北守备团,那就不如先想办法断其一指,打残平唐国的十万兵马再说!
阿史那·豁耳仔细思虑一番之后,采纳了范国师的建议。
这么做,在正面战场上,突辽骑兵必然会溃败,但很有可能在平唐国兵马身上找回损失。眼下既然无法正面击败定北守备团,这招避实就虚,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即便投入全部兵马与定北守备团正面作战,也难以取胜,其结果必然是一场大败。
两害相较取其轻,阿史那·豁耳决定放弃部分骑兵,力争重创平唐国的兵马
但这场仗打完,对阿史那·豁耳来说,无论胜败,他都会再次遭受来自突辽国内阿史那权贵们的攻击,指责他作战不利,正面战场一溃千里。到时不管他在平唐国兵卒身上找回来多少,他依然会被族人弹劾,甚至谩骂侮辱。
但现在阿史那·豁耳对这些却并不畏惧,他已经与范国师在私底下结成同盟,范国师在朝堂上会全力帮助他说话,而他则在必要时,运用手中的兵马,支持范国师在朝堂发声。
这样一来,有了范国师为其发声,即便遭受弹劾,阿史那·豁耳也能安然度过,而不会像当初一样,一旦战败,就要被万马踏死。
由此可见,阿史那·豁耳确实很有头脑,除了突辽国太祖高皇帝,他是第二个意识到,范国师可以放心与之联手,却不用担心被其反噬的。
阿史那·豁耳放心与范国师结盟,让其帮助自己说话,牢牢抱住自己的军权。这样一来,即便遭遇弹劾,阿史那·豁耳也可以放心在外作战,因为范国师会在朝堂压制住那些嫉妒眼红的阿史那权贵。
更何况,范国师对突辽小皇帝,还有不小的影响力。
范国师有一个天然的劣势,使其无法反噬,他是一个平周人。但这一条,也是他的优势,因为这使得突辽小皇帝可以放心把范国师倚为臂膀,用范国师压制阿史那家族年长的贵人长老,却不用担心其功高震主。在突辽国,没有阿史那族人会支持一个平周人造反。
因此,小皇帝黄吉对范国师信任异常,远超阿史那家的贵人。
阿史那·豁耳正是瞅准这一点,早在太祖皇帝驾崩之前,就已经秘密与范国师有所联系。当时他打着请教兵法的旗号,还得了太祖高皇帝口头嘉奖哩,称赞他勤奋好学,号召突辽族的年青一代都向他学习。
最终促使阿史那·豁耳与范国师达成秘密同盟的,却是太祖高皇帝。当时阿史那·豁耳大败于定北守备团之手,突辽太祖高皇帝暴怒,将其囚入木笼,等待日后万马踏死。
当阿史那·豁耳被关押在囚笼中时,看着外面那些等着将他活活踏死的万马,心中惊恐害怕到了极点,充满绝望。
后来形势忽然逆转,太祖高皇帝还没来的及处死他,就已经驾崩。
阿史那·豁耳本以为自己会被随手处死,给高皇帝陪葬。却没想到,大家忙着丧事,一时居然把他给忘了。至于这期间是不是范国师有意拉着大伙忙忙碌碌,阿史那·豁耳也就不得而知。
侥幸活下来之后,阿史那·豁耳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根本没为太祖高皇帝掉一滴眼泪。那三天,他一刻也未曾休息,一直在苦苦思索自己将来该如何,以及自己从云顶跌落泥底的原因。
三天之后,阿史那·豁耳终于想明白了,他是应该为突辽国拼死奋战,但也必须学会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保全性命这点,光凭他自己,是难以做到的。
因为他的阿史那族人们,大多善于嫉妒,却又蠢笨无比,偏偏还都身居高位,能够一句话影响他的生死。一旦他领军在外,必然会引起族中那些无能的长老贵人们嫉妒,万一再次兵败,他依然只有死路一条。
阿史那·豁耳可不敢再赌一次皇帝会突然驾崩。最终,他给自己找了一条后路,就是范国师。、
一天夜里,他秘密来到范国师府上,与范国师结成口头同盟,约定二人内外相助。阿史那·豁耳又不傻,这种事,当然不会留下任何纸面上的东西。
阿史那·豁耳在外面统兵,范国师运用对小皇帝的影响力,为阿史那·豁耳说话,使皇帝不会心生猜疑没,从而压制住那些不停在皇帝面前污蔑自己的阿史那贵人们。
阿史那·豁耳反过来利用在突辽族当中的威望,利用手里的大军,隐形支持范国师一些政策的实施,帮助范国师牢牢掌握住在朝堂里话语权,防止四位辅政大臣压倒范国师。
二人各取所需,暗中互相合作。目前来看,效果很好。
现在,有了范国师在朝堂上的支持,阿史那·豁耳可以放手实施这有一定风险的作战计划,而不用担心被弹劾,或者被以战败论处。
因为他相信,凭着范国师的影响力,小皇帝最终会支持他这么做。而有了皇帝和范国师联手支持,即便四位辅政大臣一起反对,也不能对他构成任何威胁。
更别说阿史那·豁耳早已暗中用大量财货笼络住一位辅政大臣,阿史那·金长毛。这位阿史那·金长毛非常贪财,阿史那·豁耳把上次劫掠来的财货分了他大半,就成功将其拉拢。只要能继续不断送上财货,这位辅政大臣阿史那·金长毛,就会继续为阿史那·豁耳说话。
在朝堂上有了后盾,阿史那·豁耳终于可以放手在外施展有利战术。
大战前夜,阿史那·豁耳特意找来一名体型与自己相仿的金狼骑兵统领,把一身衣甲让其穿上,令其留在中军假扮自己。
为了演的逼真,阿史那·豁耳还特意留下三千金狼骑兵压阵,并嘱咐金狼骑兵三位千夫长,一旦打起来切不可冲锋,只许在后面督战,若战事不利,立即后撤,一路退往北面双峰顶,在那里重新汇合。
随后,阿史那·豁耳带着剩余的少量金狼骑兵,与三万擒生军,以及所有的狼牙都骑兵,世家大族的气壮境好手们,趁着夜色,悄悄离开正面主战场,直奔西面平唐国的驻地杀去。突辽太祖皇帝死后,那些投靠突辽国的世家大族也不愿再派出家中俱五通境的子弟,只肯派出气壮境的年轻子弟来军中效命。突辽国今时不比往日,也不敢对这些世家大族太过逼迫,只能默认。
一夜猛烈地秋风,将天空刮地干净异常。空中,弥漫着一股秋风带来的萧杀气息。
大战开始,定北守备团率先发动攻击,兵锋直指突辽骑兵中路帅帐六尾狼旗所在。李得一骑着悍马,带着守备团骑兵从侧翼杀出,猛冲突辽骑兵侧翼,为中路步卒进行掩护。
战不到半天,突辽骑兵就开始溃败,下午太阳刚开始西斜,整个突辽骑兵已然溃不成军。李得一开始带着守备团骑兵四下出击,截杀溃逃的大股突辽骑兵,至于零散跑掉的,只能暂时任其溜走。
李得一正杀在兴头上呢,忽然就接到急报,“李副团长!团长有令,让你立即去中军汇合,骑兵队暂时交由李无敌率领。”
“李无敌,切记不要深追!折了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