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择路-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就是这样,自己没本事,遇到事情就会说敌人太强,两手一摊毫无办法。等到有本事的人出了主意,又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么简单的办法谁想不到?”能这么想还勉强算个好人,有那些卑鄙缺德的,则是会在心里诅咒有本事的人失败,甚至直接出手毁人成功。
不过,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种阴暗小人,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甚至往往不得善终。这苍天,果然无情,谁也不肯饶过。
有几名见多识广的老臣,都在心里给这年轻的中书舍人点了个赞。
魏直言这番话,听着好似是在巴结皇上,其实是真真正正的阳谋,最是堂堂正正不过。突辽金狼骑兵亲自督战,迫使撞令军玩命攻城。我们正可找个名头激励自家兵士,激起兵士奋勇杀敌立功的战心。而最好的激励方法无过于圣上亲自下旨,提奖有功兵士。以正对正,就看谁更强。
李寺乃久经沙场,在听完魏直言这番话之后,立即就知道这是条好谋略,这个魏无言是个真有本事的,应该重用。但他看了看后面群臣的反应,决定还是先把这魏直言压一压再说。这么年轻,正可以将来留给自己的儿子用。
果然旨意传下没多久,洛都城头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各处兵马高喊着“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开始更加猛烈地放箭还击,往城下砸的滚木礌石,拍板等等守城器物,也更加卖力。
在这种立功受赏的热切劲头下,李家兵士最终爆发出极高的战力。这次立功加一等不说,到时候还是皇帝亲自授赏!能参加皇帝的圣寿,这还了得,近距离看皇帝一眼,吃一顿皇家御赐酒宴,这一辈可有得吹了!不,甚至能让儿孙也吹上一辈子。我爷爷当年,可是吃过皇帝家的饭!你们这些草包蛋,见过么?!听过么?皇帝家的饭!
大家拼了啊,俺当了大半辈子种地的庄户,现在又被抓来当了卒子,这回拼一把,能面对面见着皇上,吃一口皇帝家的酒席,值了,拼了!这是守城一般兵卒的想法。
负责守城的几员大将,都是见过皇上的,他们倒不是为了这个。他们为的,是打个漂亮的胜仗,好为皇帝祝寿(用胜利把皇帝伺候舒坦了,封公侯自然不在话下)。为此,几位大将紧急召开会议,商议了一出富贵险中求的奇谋。
这计策还是李药师起头,带着其他几名大将,还有二皇子一起商讨出来的。他们决定冒险打开北面侧门,从中派出一队最精锐的骑兵,由尉迟勇,秦双锏,程咬银三人带领,出去狠狠冲杀撞令军一阵。
为了配合侧面这支兵马,他们会故意放松东面一段城墙的守卫,让撞令军登上城头,此时城下的撞令军必然会开始集中全力猛攻这段城墙。到时候正可为出城的骑兵制造出机会,让他们给撞令军狠狠来上一下子!
此时撞令军正在猛攻洛都东面,北面只是让大军保持戒备,袭扰城头,牵扯李家兵马,并未试图登城。显然突辽皇帝也知道对付洛都这种大城,可以四面合围,但不能四面都攻,兵力不够,必须集中兵力,主攻一方。一点攻破,这洛都城,也就破了。
这次出动自家骑兵,李药师也充分考虑到了金狼骑兵的因素。这次攻城,金狼骑兵亲自在后头督战,若是自家骑兵出去,保不住金狼骑兵就会过来拦截。为此,李药师也特别改进一种新的兵器,专门对付金狼骑兵用。
金狼骑兵确实是天下精锐,勇不可挡。但你说破大天去,金狼骑兵依然是支骑兵,虽然天下无人能与之抗衡,传说只有定北守备团可以,但毕竟亲眼见过的人少。是骑兵,就得骑马,金狼骑兵的马虽然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但马毕竟是畜生,又不是悍马那种血统神异的龙种。
所以李药师想的这招,就是专门对付突辽战马。他下大力气专门改良了拒马钉,使之能扎破突辽战马那镶着马蹄铁的硕大马蹄,让战马马蹄受伤,失去奔跑能力。到时候没了速度的金狼骑兵,总该没那么厉害了吧。
这次出战,李药师给每位骑兵都专门准备了一个布兜,里面装着满满一兜子这种特制拒马钉。
而且李药师选则从北门出击,让骑兵从北往南冲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洛都城周围地势平坦,南面临河,北面是山地。总体来说,地势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自家骑兵能借着地势,进一步增快马速,快速接近敌军。
北侧门打开,三员大将带着一万骑兵,犹如苍龙出海,从城门一涌而出,根本不管北面围城骚扰的撞令军,出城后立即调转马头,杀气腾腾奔向东面正忙于攻城的撞令军。
东面撞令军在突辽主子亲自督战下,正埋头攻城呢。而且由于之前终于登上一段城墙(李药师故意放水),此时吴开关见事有可为,不惜把全部预备兵马都投入了这处,妄想一举攻下洛都城,夺了这先登之功。
正在这时,隆隆马蹄响起,从北面忽然杀来一支精锐骑兵。
三百三十章 弄半天主角是个庸才
此刻李家骑兵从地势较高的北面向南发起冲锋,正可凭借地势,进一步增强马速,从而增强第一次撞击敌阵时的杀伤力。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李药师确实是世间难得的良将,非常善于运用天时、地利、人和,一点点增强自己的兵势,一步步为自己争取胜利。细节决定成败,一点点累积下来,最后就是量变成为质变,庸将与良将的差距,也不过就是这些细微之处。
世间庸人往往也会把细节决定成败挂在嘴边,但在平时,就是不肯关注这些细节。李药师投奔李家之后,一直蒙受李寺乃信任,统兵在外作战。他身为一军统帅,同时又要负责全部战术帷幄策划,可以说是忙的脚不沾地。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会时时用心记住所有细节,并在必要的时刻,将之加以运用,使之为自己服务。
有先德云曰,常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贤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圣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李药师身为世间良将,就已经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
如李得一这种庸才,彻头彻尾混蛋一个,即便来过洛都多次,却光知道洛都北面是山地,南面是黄浊河,根本不知如何运用。他师哥用了一次水淹突辽六万精骑,李得一也想学,却学了个不伦不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