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746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746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妙输给李石佛不同。”
  “让你们输得明明白白,这么说你们和你们老大交手以后会很有收获咯?”
  古大力顿了顿,然后摇头说道:“按道理应该是这样的,尤其老大给我们复盘的时候,每次感觉都很有收获。不过仔细想来,这其实没什么用,因为老大今天用这种方法折磨你,明天又会换一种新花样,到后天又会再给你来点别的惊喜……他那里的花样实在是太多了点,能给你带来的惊喜好像也是无穷无尽。”
  “一个让你们输得明明白白,一个让你们输得莫名其妙,那你们认为他们两个谁更难对付?”
  这回古大力和孔二杰没有犹豫,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
  “那当然是老大。”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输给李石佛,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现在的功力不足,但李石佛的棋相对静态,相信等我们功力提升以后,他的棋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比如像老大,他的功力就毫不逊色于李石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他就能理解李石佛的棋,李石佛也拿他没办法。但是老大就不同……”
  “小强怎么个不同法?”
  “怎么说呢,老大的棋……他的棋永远在高速运转,和他比赛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始终无法追上他的脚步。”
  “就像吴清源先生吗?小强就曾经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其实是刚刚追赶上吴先生的脚步。”
  古大力和孔二杰同时笑笑:“吴先生的年代太久远了,所以我们说不清楚,但是老大,确确实实给我们这种感觉!”
  大家在开赛之前比较了李小强和李石佛两人的风格问题。等到比赛开始以后,又有新的话题出现。
  这盘比赛是李小强执黑先行。看到李小强执黑以后,张大记者笑着说道:
  “小强执黑是必然的吧,要我说他们的比赛根本就不用猜先,几乎肯定是小强执黑……”
  张大记者这话是有说法的,目前世界棋坛的围棋规则是贴6目半和贴7目半并行。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职业棋手都认为这样的大贴目对黑棋负担过重。因为这种认识,这让绝大多数比赛的猜先规则悄悄发生了改变。
  以往的猜先很简单,猜对者执黑猜错者执白,但因为大家都不愿执黑,猜对了反而要选择自己不愿下的黑棋,这就显得有点别扭。因此猜先的规则也悄悄发生改变。现在就不叫“猜先”了,而是叫“猜选择权”,由猜对者自行选择自己执黑还是执白。
  在绝大多数职业棋手都更愿意选择白棋的情况下,唯有李小强!别说是“农心杯”这种贴6目半的棋了,就算是中国规则或者应氏规则那种贴7目半的棋,只要是选择权在李小强手上,他都坚持选择黑棋。
  李小强这样做当然并非是他故意标新立异:
  “……大贴目也许负担有点重,但绝对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大家现在之所以不愿执黑,这恰恰说明目前围棋界一个不好的风气,目前的职业围棋正在变得功利和保守,大家都知道,执黑棋意味着冒险和进攻,而执白则只需要消极和防守。因此我建议大家还是多下下黑棋吧,因为围棋的魅力,绝大多数都需要通过冒险和攻击来诠释。如果一位棋手只会防守不会进攻,这代表这你的围棋其实有很大缺陷,我从来都认为,一个只会‘先捞后洗’的棋手能成为这世上最顶尖的高手……”
  以上是李小强在某个公共场合公开说的一段话。作为世界棋坛第一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说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是小强猜到选择权,那他肯定执黑,如果李石佛猜到选择权呢,李石佛多半会选择白棋,所以我说小强执黑几乎是必然,大家说是不是?”
  张大记者洋洋得意说出自己的推理,他的话看上去逻辑严密,不过孔二杰却不同意他的话:
  “不,我想今天这盘棋,应该是老大猜到了选择权吧。”
  “哦?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是李石佛的话,如果选择权在我手上,我很可能……会选择黑棋。”
  孔二杰的话让研究室一阵沉默,假如选择权在李石佛手上,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最后还是古大力打破沉默,他笑着开口说道: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我们现在还是来看棋吧。”
  刚才知道李小强执黑是第一张棋谱,这时候正好第2张棋谱传来。
  古大力看到棋谱就惊呼:
  “今天这棋,好像有点意思啊……”


第750章 双方无错之名局
  听到古大力在那大声嚷嚷,张大记者连忙凑了上去。目前李小强和李石佛的对局,已经成为职业对局的典范,不仅业余棋迷追捧,同样也是所有职业棋手研究的典范。因此张大记者想看看这次又是怎么个“有意思”法。
  目前才是传到研究室的第2张棋谱,比赛还在布局阶段。张大记者左看右看,觉得双方的招法都很普通,完全看不出什么新意。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意思?”张大记者迷惑的看着古大力。
  “你再仔细看看,有没有棋谱记错的感觉啊,这黑棋分明是李石佛的招,白棋才像是老大的下法,可前面分明是说老大执黑……”
  “哦。”古大力这样一说张大记者就有点明白。围棋中所谓的“风格问题”其实有点玄乎,但以张大记者这种业余顶尖水平还是稍微能感受的出来。
  世人都说李小强灵动,李石佛厚重。在两人以往的比赛中,几乎有8成以上都是这两种风格的碰撞。
  可是在今天,情况好像调了个个,李小强开局阶段稳打稳扎,步步为营,而李石佛却显得积极主动,下出一些看似非常“奔放”的招法。
  “好像还真是这样啊……”发现这种情况后张大记者开玩笑道:
  “……他们今天这是什么意思?说是两人赛前制定的策略也没这么巧合,我估计是他们俩平时交手太多,今天想换个玩法吧?”
  旁边的孔二杰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对着棋谱仔细揣摩一会后开口说道:
  “你认为他们都转变风格吗?不,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老大还是老大,李石佛也还是那个李石佛,这样的棋,才真正体现他们的风格,是他们围棋中的精髓啊。”
  国内两位最优秀青年棋手的意见居然完全相左,张大记者有点不明所以。不过善于察言观色的他很快认为孔二杰的观点应该是正确的。
  因为他发现等到孔二杰说完这句话之后,古大力也开始对着棋谱用心揣摩,一副若有所思模样。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张大记者赶紧对着孔二杰追问道。
  “武媚娘看棋永远不能只看表面,大家常说下棋看三步,那么我们看棋呢,那当然也要看三步,看清楚他们的意图,弄清楚他们的‘后招’,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李小强和李石佛这种大高手的“后招”,那当然不是张大记者这种水平随便可以了解的,因此孔二杰开始在棋盘上摆起了参考图,帮他分析两位对局者的意图:
  “……你看,老大这些招法看似平淡,其实下面暗藏杀机,这都是随时准备给予对手雷霆一击呀。反观李石佛呢,你别看他有些招看上去很奔放,其实这些招的核心只有一个:均衡。随时注意地和势的均衡,攻和守的平衡。因此他们俩今天的下法,都是各自围棋思想的集中体现啊……”
  “……之所以出现目前这个局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第一是他们彼此之间实在是太了解了,因此暂时出现这种僵持局面。第二呢,也可能因为这是一盘快棋,双方都知道无法在计算深度上进行比拼,因此双方都有意识的在另外一个领域进行比拼……”
  “……现在这个局面,双方比拼的就是功力啊,比拼的是对围棋的理解。现在双方就是在拼大局。”
  “拼大局?哈哈哈,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不过听你这样一分析,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他们俩一个喜欢极端,一个擅长平衡。那么这盘棋会不会和他们以往的对局一样,谁把棋局纳入自己擅长的轨道,谁的赢面就更大?”
  “话倒不能这样说。”
  “哦?为什么呢?”
  “极端或者平衡,其实就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以前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大的均衡感有所欠缺。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局端错误的。其实老大的平衡感,同样是围棋界最顶尖的存在啊。”
  “啊?你这个说法越来越有意思了。认为自己均衡感不行,那可是连小强自己都承认的呀……”
  “这是一个假象,或者说这是一个伪命题。老大的均衡感到底如何?他去年是怎么折磨李石头的你应该都见识了吧。一手‘控制流’从老大手中施展出来,你觉得会比李石佛逊色吗?”
  “呵呵,好像还真是这样啊,那怎么……”
  “老大的确说过自己的均衡感不行,但你别忘了这其实有个前提,老大那是多骄傲的一个人啊,他说这句话,其实只和李石佛一个人比较而已,其他棋手是不放在老大眼里的。之所以会有人认为老大的均衡感不行,一来他这方面确实没有李石佛那样变态,二来老大本身也不怎么喜欢这种相对保守的下法,这就给人予假象了……好了好了,新的棋谱已经出来,不和你聊了,我们继续看棋。”
  每方用时1个小时的对局,比赛进程还是比较快的。下午2点半钟左右,也就是开赛1个半小时,双方已经下了接近100手棋左右,也就是大概平均1分钟一步棋。
  按说这是“农心杯”最后的主将对决,这盘比赛的胜负将决定最后冠军归属,观战室的气氛应该比较紧张才对。
  可是张大记者注意到:在今天的观战室内,好像看不到任何紧张气氛,大家有的,只是对围棋本身的关注。在这其中尤其是古大力和孔二杰这些职业棋手,他们现在完全被比赛本身所吸引,他们现在完全沉浸在两位对局者的高超技艺中,为两人的精彩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