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404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404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么多年的知识积累,今人已经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今人比古人高,那根本就是不用怀疑的。
  好吧,李小强承认这样的观点符合常识,也符合大部分人的普遍观点,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崇古派”永远都只占少数的原因。但是李小强恰恰认为,这种不经过大脑的所谓“进化论”,很可能就是最站不住脚的论据之一。
  先不说围棋这门艺术的特殊性,“知识积累”未必就比“个人天赋”更有用。如果你非要强调“知识积累”高于一切,这恐怕就在现代的职业围棋圈中,都能引来很多的反对声音。哪怕就是“进化论”本身,恐怕也未必适合围棋界的特殊情况。
  大家知道,所谓“进化”,所谓“知识积累”,这里首先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必须要有继承,或者说是必须要有传承!你必须先继承了好的东西,这样才有“积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提高和发展。
  那么在围棋这个游戏中,现代围棋对中古棋有“继承”吗?没有的!现代围棋和中古棋,他们各成体系,有各自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其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独立道路。既然现代围棋对中古棋谈不上“传承”,那么所谓的“进化论”又从何说起呢?
  在李小强看来,中古棋由于有“座子制度”,那么在开局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局限性。这也导致了中古棋的局限性。但中古棋的一些理念,一些优点,恰好有是现代职业围棋的缺失。
  所以李小强现在思考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明中古棋的优点,来说明中古棋和现代围棋一些明显不同,从而避免一些无聊的口水之争呢?”
  在大庭广众之下,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中,作为全场焦点的李小强,他思考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因此很自然的,至少在张大记者眼中,现在的李小强,他好像又在那里习惯性走神了。
  好在这次李小强没让张大记者担心多久。因为在这一刻,李小强突然想起自己在前世看过的一个帖子,一个可以很好用来阐述中古棋理念的一个帖子。因此他迅速有了决断,整个人也恢复了正常。
  “感谢后世的网络,用这样一个例子,应该就能很好的回答这个记者的问题吧。嗯,不错不错,举这样一个例子,好像还能证明俺李大天才的见多识广,这恰好配得上我现在的身份和地位……”
  打定主意之后,李小强面带微笑的来到一块棋盘边。他一言不发,开始在棋盘上摆起棋来。
  见到李小强的举动后,周围的棋手和记者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李小强想做什么。不过有不少人很快就意识到,李小强这是想“摆棋说话”啊。看这个样子,李小强现在是想借助棋盘,来回答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
  “他想摆什么呢?”
  看到李小强摆棋的动作后,周围的记者和棋手纷纷围了上来,都想看个究竟。的确,先不说大家的好奇心。单说“世界双冠王”在摆棋这一项,这就已经很有吸引力了。因此在李小强的周围很快就围起了一圈人,大家纷纷想看看他的葫芦里到底买了什么药。
  李小强摆棋的动作飞快,只用了一会,李小强就在棋盘上摆好了棋子。大家注意到,李小强在棋盘上,好像摆的是一个围棋的死活题。稍微让大家觉得有点奇怪的是,李小强一共摆了8个死活题,一块棋盘4个,李小强用了2块棋盘,不停的摆了8个。更让大家觉得奇怪的是,李小强摆的死活题,这些棋形好像都非常相似。真要严格说起来的话,这8个不同的棋形,其实是同一个题目。
  “他到底想做什么呢?”
  看到李小强的举动后,周围有不少人就更奇怪了,他们现在完全不知道李小强到底想做什么。不过在现场有不少见多识广的棋手和记者,他们见过李小强摆的棋形后,很快就在那里窃窃私语:
  “哦?小强摆的这个图我好像很熟悉啊,我应该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应该是一个很经典的死活题吧?这个题目的名字是叫什么来着?是叫……叫……”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经典的死活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玄玄棋经’里面,这个死活题应该是叫‘七贤势’吧?奇怪啊,这个手筋的确非常经典,在实战中也非常有用,不过小强到底想用这个棋形说明什么呢……”
  没错!李小强现在摆的,就是古典死活题中的经典棋形“七贤势”。
  李小强用来阐述古今围棋的理念差异,就是要从这个“七贤势”说起。


第390章 遁去的一
  在围棋界,有所谓四大经典围棋死活古籍的说法。它们分别是“玄玄棋经”,“官子谱”,“发阳论”和“棋经众妙”。
  在这4本古籍中,其中前2本是中国的,后2本是日本的。在这4本古籍中,除了“棋经众妙”的名气稍微差点外,其他3本的名气都很大。尤其是日本的“发阳论”,由于这本书里面有些题目的难度极大,一直被誉为围棋界“最高死活经典”,“职业和业余的分水岭”。即便在广大业余爱好者中都拥有极高的人气。
  但是在围棋界内部,“玄玄棋经”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如果说“官子谱”被称之为“手筋之源”的话,那么“玄玄棋经”就可以被叫做“死活之源”。
  从整体难度上来看,“玄玄棋经”不如“发阳论”。不过“玄玄棋经”对围棋中一些有规律性的棋形和手段总结得很好。在那里面,收录了很多非常常见,并且极有实战价值的死活题,因此这本棋书同样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比如说“七贤势”这个死活题,就充分说明了这个特点。
  有一定实力的棋友都知道,在围棋中,特别是在做围棋死活题的时候,有“大凡‘一,2’路多妙手”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棋盘的“一,2”路这个位置,经常是所谓的“急所”,无论是杀棋也好,还是你想做活也好,这个位置经常是个要点,是双方必争之地。因此就产生了“大凡‘一,2’路多妙手”这种说法。
  要说这句话很有意思,也说明了围棋中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这句话其实也有它的内在棋理。大家知道,做围棋的死活题,无非就是想办法怎么“做眼”或“破眼”。可以简单的想象一下:在通常情况下,在棋盘的中腹,你想码出一个眼位,需要花4手棋,在棋盘的边路,需要花3手棋。而在棋盘的角部呢?假如你占据了2个“一,2”点,那么你很可能就已经做出了一个真眼。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那就应该很清楚了吧。在围棋中,花的手数越少,就代表你的效率越高。单从“做眼”的角度来看,你只花2手棋就做出一个眼,这就代表了最高效率。这也就是“大凡‘一,2’路多妙手”的内在棋理。
  当然,这只说明了围棋的一个普遍性,而不代表其特殊性。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思路非常有用,比如当您在下棋时,在角部出现死活问题,如果您你发现:下在其他地方好像都无法安全做活的时候,您不妨往棋盘的“一,2”路多想一下。如果您能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那么恭喜您!您很可能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思路。
  而李小强刚刚在棋盘上摆的这个“七贤势”,恰好就是这样一个题目。解开这个题目的关键,正好就是在这个“一,2”路上。
  因此像这种有规律性,有内在逻辑性,在实战中非常常见,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实用性。那么这样的死活题,就可以称为“经典死活题”。在中国的经典古籍“玄玄棋经”和“官子谱”中,拥有大量类似于“七贤势”这样的题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确定了这两本书在围棋界的地位。这两本书中的很多题目,被后世很多围棋书籍广泛引用。
  李小强能在棋盘上摆出这么多个“七贤势”,就是因为在全世界范围的围棋死活题集中,有不同版本的“七贤势”存在。
  在说出自己真实意图之前,李小强甚至一不小心又展示了自己另外一项“超强能力”,他那超过一般人的记忆能力。在这一刻,他对各个版本“七贤势”的来历娓娓道来:
  “大家看,这个版本的‘七贤势’,它来源于桥本宇太郎前辈详解的死活题集。而这个棋形呢,那又是吴清源先生详细解说过的,严格说来,这个已经不能够称之为‘七贤势’,大家看看,这里的白棋居然有八个子,既然是八个子,那怎么能叫‘七贤势’呢……大家在来看这个形状的‘七贤势’,它收录在日本棋院编纂的‘围棋死活大全’中,而那个呢,在韩国棋界新出的那本‘围棋技巧’,好像就是这个形状吧……”
  在这个时候,围在李小强身边的记者和棋手有很多。大家都没有插嘴,听任李小强在那“显摆”,然后静待下文。
  的确,大家确实就在“静候下文”。因为今天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围棋界的行家。要说“七贤势”这个题目虽然很经典,也很常用。但是这个题目的难度并不大,类似于这种棋盘“一,2”路上的技巧,最多是业余中级的难度。对于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属于必须掌握的围棋基本功。
  要知道,现在大家想听的,其实就想听李小强阐述他对中古棋的理解,阐述他的围棋思想。现在见到李小强把“七贤势”拿出来说事,一时间都还不明白李小强的意思,同时知道他肯定还有下文。因此这个时候没人打扰李小强,都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顿滔滔不绝之后,李小强停止了“显摆”,他的话也终于回到了正题。只见他指着棋盘上的一个棋形说道:
  “大家注意了,我今天最想说的是这个棋形,这个棋形,收录于我们国家的‘忘忧清乐集’。大家都知道,‘忘忧清乐集’是我国宋代的一本围棋古籍。由于这本书出现的年代最早,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版本的‘七贤势’,视为‘七贤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