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366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366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所谓的“国际接轨”并不是单方面的。这就像交朋友一样,就算你对人家已经很了解了,但是别人不了解你呢,这怎么做朋友?因此可以这样说:目前的中国正在努力了解整个世界的同时,其实也有让整个世界了解自己的渴望。
  让人遗憾的是,在“如何让世界了解自己”的问题上。国内有很多做法就不得其法了。站在国家层面上说,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的事。可惜就这两个部门,当他们把国内那一套思维和做法搬到国际上去,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效果。
  比如在这年头,国人非常看重奥运会的金牌,或者经常拍摄一些在国际上能获奖的影视作品。再或者弄一些国内非常精致的好东西去国外显摆。以为就这样做,就能够达到宣传中国的目的了,就能够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说实话,像这样的做法,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去。
  李小强能够成功忽悠他老人家的就是这个地方:既然是要“和国际接轨”嘛,那么就相当于2个人的交流。你如果只是在那里单方面显摆,那你永远也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能够沟通最重要的因素,是你要让人家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是用怎么样的一种思考方式问题的?在国与国之间,你如果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的话,那才算是比较成功的宣传。比如后世的什么“文化输出”,或者说什么“文化侵略”,“软实力”等等,其实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因此李小强刚和老人家聊天的时候,他就在那里大谈特谈什么“围棋代表东方人思维方式”的问题。当李小强做足了准备工作后,他就提出围棋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工具。像“应氏杯”这样的比赛不仅不能抵制,反而要全面支持,大力提倡。最好让那些西方人都能了解一点围棋,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在打交道的时候也能进行更好的沟通……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当李小强把这一套说辞说给他老人家听。他老人家好像就被李小强的“过硬理由”打动了。
  必须承认,李小强的说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提出的思路,其实就是和后世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的思路想通。因此他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就被大家接受。而李小强夹杂的“私货”,也就很容易就被推销出去了。
  现在看来,李小强的忽悠还是很有成效的。就在前段时间,文化部门弄出了一个“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讨会。既然是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嘛,那么“琴棋书画”肯定是少不了的。而吴清源先生和金老爷子他们,就是作为这个研讨会的特约嘉宾被邀请到国内来的。
  “……先生,这么说来,您认为加藤先生和赵先生的棋都已经不行了吗?啧啧,这两位李少年真厉害啊,特别是我们的小强,这么多名满天下的超一流高手,在他面前都像是没有抵抗之力啊。您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有,您认为他们两位少年到底达到了什么境界呢?”
  在下午4点多一点的时候,半决赛的2盘棋其实都已经分出了胜负。李小强和李石佛都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对手几乎不存在翻盘的可能。那么这样一来,李小强其实就稳获一个决赛席位了。另外一个决赛权,要等到赵治勋和李石佛后天的决胜局较量过后才能知道。
  问这个话的是金老爷子。作为一名业余棋手,他对棋盘上很多复杂技术上的问题其实是不怎么关心的。他只是听过高手分析后,他现在只知道李小强差不多已经赢定了。所以他现在显得十分高兴。而且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的学者。他其实对“境界”之类的问题更感兴趣。所以他才会这样发问。
  “是啊,比赛下到这个程度,可以认为小强和那个韩国少年都已经赢定了。这两位少年真的十分厉害。如果隐去对局者名字的话,你根本就看不出他们下出来的棋是出自两位16岁的少年之手。他们不仅下得非常沉稳,看上去也非常老练。反观正夫和治勋呢?一个略显急躁,一个行棋患得患失。因此下出来的棋都很僵硬。这样一来,他们的输棋也在情理之中了。至于你问他们到达了什么境界?这个问题……呵呵……”
  吴先生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他笑着对金老爷子说道: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等小强出来以后,你亲自去问他吧。我相信,他是一定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我现在只能说,现在的小强,应该比19岁时候的我强多了。”
  “哦!”
  听到吴大师这样的回答,房间里很多人都微微动容。要知道,当吴先生下出那盘“星,三三,天元”世纪名局的时候,那时候的吴先生正好19岁。那盘棋虽然是吴先生输了,可是并没有多少人会觉得秀哉会比吴先生强。因此吴先生拿现在的李小强和19岁的自己相比,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有很多人都说,您把小强看成是自己的衣钵传人。从小强的棋风来看,他还真具有您的一些特点啊。比如在‘棋风灵动’这一点上。小强是不是和您很像……”
  “呵呵,我认为你们都搞错了。小强的棋风是灵动吗?我看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认为小强最大的优点,其实就是他超出常人的慎密,以及他非凡的棋感。尤其是前面一点,这才是他强大的真正秘密。如果大家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很多人可能还是要在他的手上吃亏。小强那种慎密的思维,完全就不像一个孩子能拥有。因此在前几年的时候,当小强向我请教,我当时是不敢答应他的。因为在这一点上,我自认为不如他。所以我不敢当他的老师……”
  “……不瞒大家,在我的心目中,其实一直把小强当成我的良师益友。或者说,我一直把小强当成我的知音。我们修行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我觉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好像是一样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大家把小强看成我的衣钵传人也没错。虽然我诚惶诚恐,但是我希望是这样的。现在就是不知道,我到底有没有这个福气啊……”
  就在吴先生还像是自言自语的时候,李小强其实已经走出了对局室。吴先生后面这段话,也一字不漏的落在李小强的耳里。也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赢棋后心情不错的李小强。这一刻也被另外一种情绪包围。看着不远处的吴先生,李小强现在感慨万分。
  从表面看来,吴先生现在正坐在人群的最中央。可是吴先生的寂寞,又有几个人能读懂呢。从本质上说,重生者因为有很多秘密不能让人知道,因此也算是一个寂寞的人。不过李小强认为,就自己现在的这点“寂寞”,那跟吴先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自从接触围棋以来,吴清源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于李小强的围棋世界里。
  日本昭和时代的王者,无人能出其右的十番格斗,无敌于世的寂寞!
  吴大师是一个有修为的人,无论处世,着棋都有着禅的味道。非常的年代,非常的人。当大师在少年时代登上去日本的轮船时,人生便注定了不可调和的两难。一面是棋艺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天分,一面是中日民族之间持之近恒的无比的仇怨。先生是一个纯?的棋人,一个纯?的人。仼何一项技艺的最高境界一定是朴实无华,空灵而无障的。一如佛的境地,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先生不义,在日本人肆虐中国大好河山时,先生在下棋,安之若素。在许多日本人眼里,先生是中国异类,他用一种奇特的身份,独自与整个日本棋界争斗了数十年,并将日本所有的顶尖棋手击落在尘埃之中。
  日本人对先生的感情也非常复杂,一面是对先生天纵之才的无限景仰,一面是对先生偏偏不是日本人的无比懊丧。李小强一直诧异于先生那二十年十番棋上的无敌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悬崖上的许多次格斗,只要输一次,骄傲而可怜的日本人便不会再给先生机会,输一次,先生的棋手生涯便会结束。
  有很多人都知道,先生不隶属于日本棋院,所有的棋战都倚靠读卖新闻社来组织。先生是孤独的,从精神上而言,先生没有国人的支持,国人当时正在日本人的铁蹄下苟延残喘。先生孤独地战斗着,将一枚枚棋子敲在棋盘上,四周万籁俱寂,身后是万丈深渊。李小强根本不能想象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李小强认为,要谈论先生的围棋,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一点都不重要。什么“大雪崩”内拐或者外拐,什么棋形有“薄味”或者“略嫌过分”,这根本不是重点,关键是非常时势之下的那份精神力。
  正如先生一直强调的“平常心”!
  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围棋是一个梦境,人生亦如梦境,在两重梦中,先生没有着相,性本自空,先生不止是棋神,先生的整个人生也达到了神佛的境界。
  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围棋成就了先生,先生也成就了围棋。
  “呵呵,原来小强已经出来了呀。那你快过来呀,你还愣在那里做什么……对了,不知道你听到没有,吴大师刚才对你的评价很高啊。我现在突然有点好奇,那么吴先生在你的心目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正当李小强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金老爷子看到了李小强。他兴高采烈的和李小强打着招呼。然后向李小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说我们现在的职业棋手的光彩中一半是托了吴先生之福也不为过。对于我来说,不,对于几乎所有的棋手来说,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
  当听到金老爷子的问题后,不知道为什么,李小强很快就想起了这样一番话。这是武宫正树先生评价吴先生的一番话。不过由于这是别人的“原创”,那么在这样一个场合,李小强肯定就不好意思拾人牙慧了。
  在这一刻,李小强突然又想起了吴先生另外一句名言:
  “围棋我总归是要下到100岁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