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才有了一个“李石佛克星”的称号。
李石佛另一个“克星”,或者说是他真正意义上的“苦手”。那应该还是他的后辈棋手崔毒。
平心而论,崔毒的棋力并没有达到顶尖水平。有人甚至认为,崔毒的棋只能说是“非常有特点”,但是他在围棋技术上还是有缺陷的。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一直有几个很明显的“苦手”。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位并非最顶尖层次的棋手,为什么可以成为李石佛的苦手呢?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棋风相克”了!李小强认为,崔毒那种非常独特的“缠绕”棋风,可能正好能够克制李石佛的“控制流”。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吧,马小飞和李石佛比赛的时候,两人都对自己的后半盘功夫很有信心。于是布局阶段完成后,他们就开始大斗官子。很可能从5,60步棋开始,两人就开始较量起大官子了。形成这样的局面,李石佛的“控制流”最易发挥,他对马小飞的战绩也是一边倒。
曹燕子和李石佛下棋的时候,曹燕子的行棋以速度制胜。他的棋非常轻快,同时也非常锐利和灵活。但往往100手左右,他就会被李石佛“控制”住。行棋速度提不起来,想灵活转身同样也办不到。因此他对李石佛同样是胜少负多。
唯有崔毒的棋,他一般在很早的时候就紧紧纠缠住对手。像一条毒蛇一样缠绕着对方。在很多人看来,他这样的下法,好像就有点“一根筋”了,当他的“缠绕”没有取得成效,很容易就输掉一盘棋。
可偏偏就是这种“一根筋”的下法,在对付“控制流”的时候特别好使。因为一直在贴身缠绕,让对手很难“控制”住局面。“控制流”最擅长的,是全面而精确的计算。因为“全面”,他可以把棋盘上很多的可能性都考虑到,这样他才能实施“控制”,因为“精确”,他可以把“大小”“得失”等等问题分辨清楚。这样就能保证他在漫长的“控制”过程中不出问题。
但如果出现特别混乱的局面呢?出现场面“失控”的局面呢?“控制流”就不好发挥了。在100手棋的时候,你想利用你“全面”的特点来控制局面吗?那么对不起,在目前的局面下,棋盘上还是一团浆糊呢,连棋局的流向都悬而未决。你怎么控制?棋下到150手的时候,你想用你的“精确”来控制局面吗?那么继续对不起。在目前的局面下,棋盘上还有好几块棋存在死活问题呢。你想把官子的大小都判断清楚,你首先必须解决大龙的死活问题吧?到了这个时候,你还需要在棋盘上做死活题。你怎么去精确?
好了,现在终于到了200手棋,棋盘上的局势已经比较简明了。也不存在大的死活问题了。这个时候终于可以“控制”了吧?不过很可惜,到了这个时候,你再来“控制”已经晚了,局势已经很明朗了。该你赢就赢,该你输就输。你能看清的,对手这时也能看清。
崔毒能够成为真正的“李石佛克星”。就是因为他这种独特的棋风在起作用。完全可以想象,当一位喜欢“控制”的高手,碰到这种纠缠不清的棋风会非常不舒服。因为在无意之中,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往往在棋盘上发挥不出来。
李小强下今天这盘棋,他其实就是这样想的。他准备用非常独特的“毒蛇流”,来对付钱于平的“控制流”。
当然,李小强的想法是不错。但能不能运用好这种下法。李小强其实没有什么把握。要运用好“毒蛇流”,最关键的其实是行棋节奏。当崔毒成为李石佛的苦手以后,不是没有人想有样学样。但为什么其他人都学不好呢?这是因为每位职业高手都有自己的行棋节奏。
“毒蛇流”的样子好学,但那种“一根筋”的行棋节奏学不了。大多数的职业棋手,往往都有一种“见好就收”的思想。先前也是在那“缠绕”,下到一定的阶段,认为自己获利了,可以见好就收了,于是转入自己喜欢的节奏。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棋局已经进入到“控制流”的轨道。
对局室内,钱于平很早就觉察了这个问题,因此他在频频长考。到了下午的时候,很多观战室里的棋手也发现不对。刘大锤再过跟马小飞开起了玩笑:
“哈哈,小强今天的下法,好像是他独创的极端主义下法啊。我今天倒是要认真看看,小强用这种下法,能不能再次屠掉一条大龙……”
听了刘大锤的话以后,马小飞的脸再次黑了下来。的确,李小强今天运用的“毒蛇流”,很像他当年运用的“极端主义战法”。李小强刚出道的时候,由于和对手的差距太大,因此他常常需要下得比较极端,那样才有赢棋的机会。随着棋力的慢慢增长,他已经很少运用那种非常极端的下法了。
李小强运用最成功的战例,就是在首届“天元赛”半决赛中,成功的屠掉马小飞一条大龙。刘大锤再次说起这个话题,明明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一般情况下,职业棋手的大龙是很难屠的。并不是说高手的大龙不会死,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高手因为判断清楚了,如果自己补活大龙的话,自己的棋同样要输。因此干脆就将自己大龙的生死置之不理,先抢其他的大棋再说。这样的局面,只能称之为“赌大龙”,而不能说成是“被屠龙”。
可那盘棋的情况不一样。李小强在序盘阶段,他就磨刀赫赫的想屠大龙。他当时的意图,可以说是众人皆知。在对局的时候,马小飞当然也知道。可惜他当时被李小强激怒了,如果他早早弃子的话,应该是他大胜的局面。可内心骄傲无比的他有点赌气,明知李小强想屠龙。他还非要逃龙不可。等一条大龙越养越肥,最后想弃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一盘棋,当然只能说成是“被屠龙”。而不能说是“赌大龙”。这也是马小飞没面子的地方。今天被刘大锤旧话重提了。
在今天这盘比赛中,李小强好像再次祭出这种怪异的下法。棋盘上会发生什么呢?所有人都兴致勃勃的关注着。
第278章 寻找战机
“呵呵,这个棋有意思,好玩!我的印象中: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像这种主动出击的棋,大家已经很少看到小强这样下了吧?”
“没错,特别是这么早就主动挑衅。这在小强的棋里面很少见啊?嗯,这棋有点奇怪,我怎么感觉这不是小强的风格啊……”
研究室内,一帮棋手都在兴致勃勃的观战。当李小强已经在棋盘上展现出他的意图之后,马小飞刘大锤等人更是议论纷纷。比赛进行到下午的时候,研究室里已经汇聚了不少的棋手。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像华领队,俞彬,常韧圣他们都在里面。当然,在这样的场合,肯定是少不了张志东张大记者的。
“哈哈哈,没错没错,我和马小有同感!这样的下法,我也感觉不像是小强在下棋,这明显就不是他的风格……”
“哦?那张记者你说说,在你的心目中,小强的棋属于什么风格呢?”
“这个……”
在这个观战室里面,张志东的围棋水平当然算是比较差的。不过围棋圈里的人士都知道,李小强和张志东的私交非常好。通常情况下,李小强的话语并不多,平时都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好像有着一份超乎寻常的成熟。总而言之,只要你跟李小强多接触两次,就没人会把他当成一位真正的小孩看待。
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在整个围棋圈内,张志东又是最熟悉李小强的一个人。因此大家都很愿意听听,张大记者是怎样看待李小强的。
“这个……具体招法的好坏,我这种水平反正是看不出来的。不过在我的心目中,小强就是个很阴险的家伙。嗯,没错!他的棋可以说成是‘阴险’吧?他最喜欢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然后冷不丁来那么一下。要我说啊,他的棋,那就是一种‘敲闷棍’的下法。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
“哈哈哈哈……”
“哈哈,没错,张记者的比喻很形象啊。不错,非常传神,把小强的棋风特点描述得很到位。大家叫他什么妖王,什么巫师,不就说明了他的这个特点吗……”
时至今日,李小强也算是有了那么一点“江湖地位”了。对于一位蹿升如此之快的棋手,其他人当然都会有所研究。不过大家研究过后,却很难把李小强归类于某一种类型的棋手。
在围棋所有的技术环节中,都无法找到他明显的长处。你能说他布局好,大局强吗?目前好像还不能吧。说他中盘力量大?那刘大锤第1个表示不服。说他官子功夫精深?嗯,失误很少也许是真的,要说他官子功夫特别厉害,这个倒是没什么人这样认为。
总的来说,目前的李小强,他并不依赖于自己的某个强项赢棋。简单来说吧,当李小强和其他人比赛的时候。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目前的局面,已经进入了李小强擅长的轨道……”
说来好笑,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进入他对手“擅长的轨道”倒是有可能。反正就从来没听说过,某一个特定的局面,属于李小强擅长的领域。
可就是这样一个李小强,却让很多棋手非常头疼。这又是为什么呢?很多和李小强交过手的棋手都纷纷表示,和李小强下棋特别累。必须承认,这个“累”,其实就很能说明李小强的特点。
这个“累”,其实是有2层含义的。第1层含义,无非就是说李小强特别能“搅”。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碰到这种“顽强无底线”类型的棋手。当你和他交手的时候,就会觉得赢下一盘棋真不容易啊。大家就会觉得累。中国“小虎辈”的棋手邱俊,大家都称呼他为“牛哥”,大概就属于这种类型吧。在这个方面,起码到目前为止,李小强算是做得还不错的。因此和他交手的时候,别人都会纷纷喊累。
当然,李小强如果只有这么一点本事的话。那他也不可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