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常情况下,这本来没有李小强什么事的。因为他现在连国家队队员都不是,虽然让他入选国家队的呼声很高,不过体制内的事情,哪怕再“特事特办”,还是有很多程序需要走的。和武宫的比赛结束后,他也没有理由继续在国家队“代训”了。李小强自己也做好准备,自己先回家乡呆一段时间再说。
可是当李小强准备回家的时候,聂旋风以国家围棋队总教练的身份,亲自过来通知李小强:希望李小强继续留在京城,充当国家队的陪练,直到后面两场擂台赛结束。
“哈哈哈,我们现在可不会放你这个‘棋盘上的巫师’回家。我们一致认为,你的一些围棋理念和思路,你的一些鬼点子,应该对我们的备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钱大,他强烈要求你留下。怎么样小强?留下了当我们的参谋,帮我们多出几个主意也是好的。”
对于这样的事情,李小强当然不会拒绝。聂旋风表面上说“让李小强帮忙”,其实李小强心里非常清楚,能有这样的机会,对自己的帮助才是最大的。因此他心存感激。更何况,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帮到其他人,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李小强暂时留在国家围棋队,开始了他短暂的“陪练”生涯。而他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有“钝刀”之称的钱于平。李小强第1次来国家队“代训”的时候,钱于平就是他的辅导老师,因此两人非常熟悉,感情也非常深厚。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官子技术非常重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钱于平一直把李小强引为知音。
说实话,李小强每每想起这个问题,就觉得有点惭愧。自己重视官子技术,那是因为李石佛的存在,知道后世围棋发展的一些趋势。而钱于平重视官子,那完全就是因为他的围棋理念。从这个角度说,人家是真喜欢,而自己呢,只是占了一点“先知先觉”的便宜而已。
“官子”这个词其实来源于中国。按照它的原意,和很多人理解的“官子”是不同的。现在大家一说到“官子”,就会想到“收官”,想到一盘棋的“后半盘”,只是把“收官”当成一盘棋中的某一个阶段。
而“官子”的原意,其实就有“官着”的意思。要理解什么是“官子”,大家只要想想什么叫“官方语言”就知道了。一说到“官方语言”,那大家当然都知道了,这样的东西,一般都是一个模样,一个标准,没有什么变化。在“官方”看来,这甚至是唯一正确的东西。
而围棋中的“官子”其实就有这么一个意思。大家把唯一正确的,没有什么变化的着手,称为“官着”,或者称为“官子”。
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大家应该就非常清楚了。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围棋界对“官子技术”是非常轻视的。大家为什么会把后半盘说成“收官”呢?那是因为,棋局进行到后半盘以后,很多棋是可以“量化”的,例如“某某棋价值多少多少目”等等。好像大家只要计算出一步棋的价值,那么就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了。既然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既然可以做到“准确无误”,那么这样的棋,不是“官着”是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围棋界才有“丈和70多步知终局故事”。这不能怪他们无知,只是说明了他们的浅薄。别说丈和了,就连藤泽秀行先生,也曾经在自己的自传中说过,他在自己的对局中计算官子次序,可以做到100多手准确无误。
不得不说,李小强的内心虽然非常尊重他老先生。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他老先生显然有点狂妄自大了。这样的事其实根本就不用解释,时间只要往后推20年,恐怕没有一个人敢讲这样的话吧。
可惜现在是20年前,中国围棋界深受日本围棋的影响,很多棋手对官子技术同样重视不足。这也是钱于平会把李小强引为知音的原因之一。
时间过得很快,9月底,聂旋风出征首届“应氏杯”半决赛。在韩国举行的半决赛中,他以2比0击败藤泽秀行先生。闯进了首届“应氏杯”的决赛。在另外一场比赛中,曹燕子以相同的比分击败林海峰先生,同样堂堂正正的进入了决赛。
当然,这样的结果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当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后,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乐观的情绪,仿佛这个冠军很容易就能够手到擒来。
只有李小强清楚,从这一刻起,世界围棋的“韩流”,终于开始粉墨登场了!
好事成双,在聂旋风闯进“应氏杯”决赛没多久。在擂台赛的赛场再次传来好消息,在第4届擂台赛第9场比赛中,钱于平击败武宫正树。终于在他的手上终结了本届擂台赛。
“本届擂台赛中方能够获胜,最大的功劳当然属于李小强!就连我这盘比赛的胜利,我也要感谢他对我的无私帮助。没错,就是因为他的出现,让我更加坚持了自己的围棋理念,也让我在本场比赛中获取了足够的信心……”
当钱于平走出赛场后,这是他接受采访时说的第1句话。李小强和刘大锤站在一起,默默看着钱于平在享受属于他的荣耀。刘大锤乐呵呵的捅了李小强一下:
“呵呵,我们的大功臣,钱大在表扬你呢。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这么高兴的事情,你怎么就不笑一笑呢?唉,真是搞不懂你,你说你年纪轻轻,天天装什么深沉……”
李小强还在看着钱于平,他依然笑不出来:
“假设几年后的钱于平,他依然能够笑得这么爽朗,笑得这么开心。那么整个世界棋坛,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可是……生活有假设吗,我能够帮助他吗……”
当李小强真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已经是88年10月份。当他打点行装,走出国家围棋队的时候,他突然有点恋恋不舍。在这之前,李小强已经知道,由于自己的出色表现,自己再次入选了第5届擂台赛的阵容。不过自己不可能担当先锋了。
也正是受到自己的影响,在确定阵容的时候,中国方面将会更大胆的启用年轻棋手。围棋协会初步确定,第5届擂台赛的先锋人选,将在马上进行的“全国青年围棋锦标赛”中产生。而常韧圣和罗神猪这些国少队的佼佼者,也将破格参加青年组的比赛。李小强甚至得到“内幕消息”,自己很有可能排在第3位到第4位出场。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李小强心中苦笑。他心里清楚,等到自己再次出现在擂台赛赛场的时候,很可能就是明年年底了。如果中国前几位棋手发挥出色的话,自己要到90年才出场都有可能。
这一切,仅仅因为明年是89年。按照正常的历史,明年的那场风波,将改变很多东西,也让很多东西受到影响。例如正常历史中的擂台赛,就曾经停了大半年的时间。
李小强心里清楚,属于中国的80年代,属于中国的“理想年代”,终于接近了它的尾声。从某一个角度说,目前的中国围棋界,其实也仅仅是一个“理想年代”。而这个理想年代,马上也要结束了!
“在下一个年代中,我会在什么地方呢……”
李小强离开了京城。
第255章 必须拿出点真本事
回到家乡后的李小强,终于过上了几天还算正常的“中学生”生涯。
到了现在,对于今年的李小强来说,只剩下“名人战”决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了。当然,本场比赛也非常重要。它将决定中国首位“名人”的归属。在围棋界,“名人”这个称号是有着极其特殊涵义的。因此本场比赛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被视为本年度中国棋坛的收官之战和压轴大戏。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小强再次远离中国围棋的中心,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高中生。如果是别人这样做,那么大多数人都会为他感到担心。只有面对李小强的时候是例外。大家不仅不担心,反而都有一种隐隐的期待:
“李小强只要回一次家乡,等过几个月他重新‘出山’后,他的围棋水平好像都能产生质的飞跃……”
类似于这样的看法,在围棋界很早就出现,早在第4届擂台赛开赛以前,日本的山田履面子记者更是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是一种“李小强现象”。和这个年代的很多东西一样,好像只要是“出口转内销”的东西,往往更受到大家的追捧。因此等这种说法传回国内后,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
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无法用“一般规律”来解释的。远离围棋中心,周围没有高水平对手的磨砺,围棋水平怎么就能够进步那么快呢?就是这样一个“现象”,再次让人津津乐道,同时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很明显,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不能用“一般规律”来解释。“天才论”就有了市场。所谓的“李小强现象”,仿佛也成了李小强算是一位“绝世天才”的明证。这也是大家一直津津乐道的地方。最好笑是李小强刚离京的时候,马小飞就拿这个事情开过一个玩笑:
“什么?你问我中国首位名人头衔的归属?就是让我预测一下?哈哈哈,我现在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对于大锤和小强这场比赛,我一直认为是一场好胜负,真要客观的分析,应该是大锤稍好一点的样子,大概是51对49吧。不过现在不同了,比赛既然放在年底进行,那我现在就更看好小强一点。”
“为什么?”
“你不要忘了,小强一直有‘回家4月涨一次棋’的说法。在我看来,这里的重点不是4个月,而是回家。小强可怕就可怕在‘回家’上面,假设小强不回家的话,比赛时间哪怕就是放在半年以后,我可能还是看好大锤能够获胜。不过现在不同了,这头蛮牛既然摊上了‘小强回家’,那只能怨自己的运气不好……”
“哈哈哈……”
这是马小飞在私下场合说的一句话。当张志东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小强和刘大锤都在场。当时正值中国队取得了第4届擂台赛的最终胜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