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132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132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桑在平时修行中真的还研究中国古棋吗?”
  其实这是山田履面子最感兴趣的话题。要知道,从日本围棋废除“座子制”以来,日本围棋从来就没有看得起过中国围棋。
  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那个被秀策“耳赤之妙手”击败的幻庵因硕。说他在败给秀策后,曾经想来“天朝上国”学习围棋,找当时的中国国手周小松学习学习。指望学成后再次向“本因坊家”挑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云云。
  很可惜,这只是个故事。更准确的说,这只是国人在YY。这样的假故事很容易就戳穿。首先这个“故事”只是在中国流传,在日本根本就找不到相关的记录。不仅没有记录,倒是根据日本的其他记录,可以推断出他不可能来中国学棋。
  日本四大家的“林家”,虽然在他们国内经常打酱油。围棋资料倒是流传下来不少。其中就有关于对中国古棋的评价,虽然他们的评价也是漏洞百出,不过在他们国内还是很有权威性的。
  他们认为,像施襄夏,范西屏这样的中国古棋顶尖水平,到了他们国内也就是五段左右。也就刚刚够上高段水平,有趣的是,他们对徐星友的评价倒是很高。认为他和黄施范他们是同一个级别。
  徐星友被黄龙士让三子的时候,已经4,5十岁。就算他后面吃了仙丹,也不可能涨到那么高的水平吧。水平越高涨棋越难,这是明显的常识问题。可日本人就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还是他们的“权威论断”。
  幻庵因硕是他们国内七段以上水平,所以说他是不可能来中国向一个“五段”学习的。这不符合逻辑。
  徐星友为什么被日本人看重呢?那是因为他的棋很符合日本人的胃口。棋风很像日本围棋。就因为这个,他们对老徐大加赞赏。
  “他当然还研究中国古棋……”
  张志东刚想继续拍李小强的马屁。却突然卡住了,他突然想起李小强关于“秀策就一高中生”的推断。虽然张志东觉得李小强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不过张志东毕竟是个好青年,他是无论如何说不出“国际友人”坏话的。
  “咳咳……”
  张志东刚想转移话题。
  “哎呀!这是下的什么棋!”
  两位记者转头看过去。是聂旋风在那大惊小怪,一旁的藤泽秀行眉头紧锁。
  原来第2张棋谱已经传进来了,两位记者连忙围了上去。
  对局室中,李小强在埋头思考。


第165章 斗力
  对局室内,棋局在一步一步的继续。
  从对手的第2步棋开始,李小强就认定对方想和自己战斗。自然而然,李小强的思考重心就放在怎么作战上面。
  为什么说“对角型”布局容易导致战斗的局面呢?
  那是因为,和“平行型”布局相比,“对角型”布局的棋子不容易连片。“三连星”我们可以认为棋子连片,“中国流”我们也可以认为棋子连片。那么下成“对角型”,棋子就不好连片吧。
  棋子不好连片,就容易形成小块割据。就容易形成战斗的局面。
  围棋中的中盘战斗,虽然思路,手法千变万化。其实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的。最普遍,最常用的一条原则就是:
  “棋成六块难赢棋!”
  在日本围棋理论盛行的时候,这个原则提得少,大家听得更多的应该是:
  “四角穿心棋好赢!”
  严格说起来,这应该是中国古棋和日本围棋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差别。两种思维方式无所谓对错,都有他一定的道理。不过必须承认,第1条原则虽然提得少,其实它在围棋中运用得更多。
  “四角穿心”很好理解,其实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延续。从“守空”的角度来说,守角空花的手数少。围相同目数的空,显然围角空的效率更高。如果你占了4个角,那么你的行棋效率就高。当然中腹全部交给对方也不行,你必须在中腹活一块棋出来,这就是“穿心”。自己的效率高,又把唯一的隐患消除了,那自然是“四角穿心好赢棋”。
  “四角穿心”的愿望是美好的,要实现起来却很难,没有人会让你随随便便形成这样的局面。双方谈不拢,那自然就要战斗,要战斗,就必须用到战斗中的原则。
  战斗对自己有没有利?主要看双方棋的厚薄。说实话,围棋中“棋的厚薄”非常难判断,哪怕就是顶尖高手,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判断清棋的厚薄。不过还是有一些简单的原则可以掌握的,那就是“比块数!”,特别是比双方都还没有完全活透的棋。块数越多,棋就越薄。
  这就是“棋成六块难赢棋!”
  如果下棋中自己有六块棋,一般来说棋是肯定不厚的。形成7块棋的机会好像更少。每多出一块棋,你在保证它必须活的过程中。肯定是要做出两个眼来,下围棋没有人希望自己老是在做眼。因为做眼也就1目棋,围空效率太低。
  做眼效率太低,不作的话又担心死活。所以自然而然的,在下围棋中,没有人喜欢平白无故的多出一块棋。你多出一块棋,可能当时破了别人的空。或者其他理由让自己很爽。不过你后面的行棋总是要还债的,你后面总是要下一些效率不高的棋。这就是“棋成六块难赢棋”的原理。
  当然什么都不是绝对,围棋中就没有绝对的东西。如果你六块棋,对手也有五块,那对手就算厚也厚不了多少。
  如果你六块棋,对手才一块……也不是完全不能赢。古大力就赢过一盘这样的棋,这让边上的人啧啧称奇,认为他下出了一盘“奇局”。
  “这小子棋成六块居然也能赢!”
  现在的李小强显然还达不到后世古大力的水平。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因此他在对局中,老老实实的遵循“棋成六块难赢棋”的原则。
  这条原则还可以反过来运用。自己的棋当然是希望尽量连成一片。那么对手的棋呢?自然是希望他的块数越多越好。
  如果只有李小强一个人这样想倒也没有什么。怕就怕对局双方都想到了一块。大平九段显然就和李小强想到了一块。
  这下就有趣了,这下就好玩了。前面的十几步棋,两个人还装模作样的摆开架势。十几步棋过后,大平九段首先发动挑战。
  “打入!”
  这步棋的好坏先不去管他,他的意图李小强是心知肚明。不就是想让自己多出一块棋吗?那李小强当然是想把自己的棋连成一片。退一步说,就是无法连接,那你打入的棋子,也不要想和自己其他的棋连成一片。
  大平先生主动挑战,李小强当然也不甘示弱。你来“打入”,那我也要去“打入”。
  不是李小强喜欢在棋盘上争勇斗狠,也不是他不知道大平九段的力量大。他这样做,还是遵循了一定的棋理来下的。
  他遵循的棋理,就是前面和大竹先生对局时用过的“无目围棋原理”。
  这盘棋李小强执白,如果下成“无目围棋”,黑棋的贴目将成为负担。
  李小强的思路很简单,你力量大,哪怕我再退让你也会来欺负我。那我还不如主动出击,如果你的力量真能压倒我,那我也没有办法。输棋那就是自己水平不够。
  如果你的力量压不倒我,或者说只能占一点点便宜。那么对不起,贴目将成为你的负担。
  对局双方既然想到了一块。那棋盘上的样子可想而知,你分割我的棋,我就分割你的棋。你想连成一片,我就拼命阻止。
  “这……这是下的中国古棋吗?”
  聂旋风看到棋谱后目瞪口呆。的确,这盘棋双方的布局,好像没有一点现代棋的样子。倒是和中国古棋的“八卦布局”有几分形似。
  “哈哈,难道小强能够未卜先知?我说他这段时间怎么天天研究古棋。难道他预料到今天能够用上?”
  在这一刻,张志东对李小强的敬仰再次提高了一个挡次。
  不过没有什么人理他。研究室的气氛好像突然紧张起来。对局的手数虽然不多,可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局面狼牙交错。可以说是步步凶险。谁下错一步棋,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现在中午还没有到,决战就好像提前来临。
  对局室中,李小强耐心的和对手周旋。他心里很清楚,对手肯定会主动出招。他不主动出击,到后面他的贴目负担就越大。
  棋下到李小强这样的水平,除非算错,不然棋是不会轻易崩溃的。不过棋的高下还是分得出来。
  快的中午的时候,藤泽秀行简单的说了一句:
  “白苦战。”
  研究室里的其他人也没有表示其他意见。是的,李小强的每一步棋都好像应对正常。每一步棋都不能说是明显的错误。不过下到70手的时候,好像黑棋不知不觉就占了上风。
  这样的棋也没有办法做出很好的形势判断。双方的目数也没有办法点,战斗的头绪也很多。藤泽秀行这样判断,完全就是凭他的感觉。那是一种高手的感觉。
  “呵呵,虽然黑棋好下一点,不过局势毕竟还早。看下午的进程吧。”
  日本的大高手藤泽秀行既然开了口,中方人员自然都眼巴巴的看着中方大高手。中方大高手聂旋风的感觉虽然和藤泽秀行一样,不过现在才开赛两小时不到。他当然不愿打击中方人员的士气。于是就来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聂旋风的话不能算错。起码李小强现在的感觉就和他一样,他也认为自己的局势还可以。优势没有,劣势肯定也谈不上。
  “一切都看下午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李小强就是这么想的。
  下午续弈,李小强再次走进对局室。可是刚开始下了10多步棋,李小强的感觉就和藤泽秀行一样了。
  “这个局面自己很难下!”
  这个可能就是现阶段李小强和一流高手的差距。人家可以提前10多步棋就预感白棋难下。李小强呢,要10多步后才知道。
  这个时候,李小强发现了对方的一个意图,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