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水浒之星 >

第99章

水浒之星-第99章

小说: 水浒之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出卖了“燕云十六州”的被后世称为“大汉奸”和“大卖国贼”的后汉开国皇帝石敬塘,就曾经被后唐皇帝封为河东节度使,后来,石敬塘又一点也没客气的灭了后唐。
  一个割据地方享有军、政、民、财大权的节度使,就相当于一个大“军阀”,中央政权统治力一旦下降,他们就会闻风而动,借机发力,完成从一个节度使到皇帝的华丽转身。
  也就是说,只要条件成熟,时机合适,一只蛋就会孵化成一只恐龙。
  对于这种历史经验教训,宋朝开国之初,就开始严加防范,提前布署,防微杜渐。
  宋时的节度使已经完全没有实权,属于加官,象征意义更大一些,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就会白给你加一个节度使的,奉宁军节度使可是实实在在的“从二品”官,如果“开府仪同三司”,就彻底进入了“使相”的行列。
  “三司”就是“三公”,司空就位列“三公”,可惜童贯的司空前边多出一个“检校”,这俩个字一定会让他很“蛋痛”。
  “老菜”你搞什么搞?
  是个官就没有白干的,节度使这个官不但是身份的象征,更多的好处还是,你可以多拿一份工资,而大宋官员工资,在当时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就目前来看,也是相当高的。
  每增加一名节度使国家财政就会多负担一份工资支出,这可全是纳税人的钱。
  宋时节度使通常是给宰辅或王公加任的,就以赵佶为例,他一出生就授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后来赵佶又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王,这叫双镇节度使。
  双镇节度使比较特殊,只有特殊的人,才会有特殊的待遇。



'(159.宋朝官制)'
  童贯就比较特殊。
  童贯现任熙河、秦凤路安抚、制置使,属于中央特派的地方官,现在以一个相当于“三公”——使相的身份加封节度使,完成官职的升迁,这就是特事特办。
  童贯立有边功对自己又很尊重,蔡京才会这么煞费苦心,换个人试试。
  童贯将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身份节制西北,权力、地位、身份、尊严、工资收入得到提升之外,他的面子也会变得更大,参加国宴的座位也会离皇帝更近一些,也就这些了,再说别的就多余了。
  童贯威武!点个赞吧。
  “不错,童贯功当足赏,相公果然处置得当。不过……”赵佶犹犹豫豫,半响无语。
  “陛下还有何虑,难道觉得臣对童贯的安排还有疏漏之处?”蔡京小心的问。
  “朕到不是为了童贯,而是因为相公?”赵佶用茶碗轻点了下蔡京,说了一句。
  蔡京心里一阵激动,“今天这茶没有白喝,终于轮到我了,我容易吗?”不过蔡京却一脸惶恐,“难道我又做错了什么?”
  赵佶当然知道蔡京在演戏,他也会演戏,“朕继位之始,是相公力排众议,绍述熙丰新政,改善了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力,数年之内,钱铁盐茶无不生利,开边贸,促发展,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达万万贯,让朕不用再为钱去发愁。朕的大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经济强国,这是拜相公所赐呀。”
  “这些成绩可全是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啊,臣出的绵薄之力可以直接忽略不计。”蔡京在赵佶的面前从来不争功,他只争权。
  赵佶一脸兴奋,他继续说道:“继而又是相公提出四项国策,大宋拓地千里,逼西夏求和、西蕃归降;大宋文治武功,无过于此,是相公让朕觉得做个皇帝很有尊严,很有面子。朕,要做个天下唯一的皇帝,大宋不应当只是一个经济大国,应当还是一个政治大国,一个军事大国,是一个世界强国,是一个超级帝国才对!朕要一言九鼎,再也不应该有人对朕说三道四,提什么狗屁要求。”赵佶显然还在对大辽和西夏的俩份国书耿耿于怀。
  “这世上总是有一些甲状腺格外亢奋、大脑思维极度混乱的家伙,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幻想着狂犬吠日,天狗吞月,以萤火之亮想掩日月的光芒,以蚍蜉之力想撼大树的深根,拿着弹弓想打下一架战斗机,伸根棍子就想撬动地球,绑着一挂鞭炮就想飞越宇宙。陛下何必与这种人生气,要知道,生气可是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呀。”蔡京安慰人时候一套一套的。
  “我有一个梦想……,只有相公知道朕心,也唯有相公能够帮助朕可以实现这个梦想。相公劳苦功高,功勋卓越,朕要赏你,朕要重重的赏你!”赵佶说到激动之处,拍案而起,目光闪烁,星光熠熠。
  蔡京霍然起身,张开了双臂,万分期待的喊了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蔡京听旨。”
  “臣在。”蔡京用最快的速度跪下。
  “蔡京封太师,总揽三省政务。”赵佶亲颁圣旨,规格不是一般的高。
  宋朝官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是给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不常设,其特拜者不预政事,皆赴上于尚书省。
  “三公”在大宋建国以来就没有授予任何一个人,这叫虚位以待,宁缺勿滥。所以,蔡京才会给童贯的“司空”前边加一个“检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太师位居正一品首位,是个位极人臣、不能再高的职位。有宋一朝只有开国宰相赵普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被加封过太师衔。
  “最高荣誉”就是形容大宋的太师呢。
  太师如果没有总揽三省政务,还不如当个宰相实在,可话说回来,你不当宰相也没机会当太师,再说的抬杠一点,你就是当了宰相也不一定能当太师。
  宰相可是拥有实权,象蔡京这种老官僚、老政治家对于那种“最高荣誉”什么的虚套套是没多少追求和热情的,他只对权和利感兴趣,蔡京是一位务实不务虚的人。
  赵佶是官场上老大,必定知道蔡京心中的算盘,所以,才会封他为太师之后,再加上“总揽三省政务”六个字。要不会让大家误以为“老菜”退居二线——调到“政协”养老去了呢。
  太师是“名”,总揽三省政务是“实”。
  蔡京这叫名至实归。
  宋时官制,以中书门下省——同平章事称宰相——负责执政。
  枢密院——枢密使称枢相——负责掌军。
  三司——三司使称计相——负责管财。
  宰相、枢相、计相合称为“三相”,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意思就是谁也管不了谁,目的就为了互相制约,防止某个部门的权力失控,一枝独大,乃至一手遮天。
  如果谁也管不了谁,哪不是乱套了吗?
  不会,要知道,在大宋可是皇权至上,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最终还是“朕说了算”。
  皇帝分散大臣的权力,就是为了更好的集中自己的权力。
  宋制的特点除了以中央集权、百官分权外,在用人上还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重文轻武。
  说到“重文轻武”和“削藩镇之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高度一致。
  宋朝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枢相一职建国来一直由文人担任,因为宋太祖就是由一位职业军人发育成长最后才变成皇帝的,所以,有宋一朝对于武人掌握军权是非常忌讳的,老赵家的人怕有一天,会有另一位象赵匡胤一样的职业军人夺走了赵匡胤建立起的赵氏江山。
  历朝历代,老赵家这一点做得最好,没有一位职业军人发生过类似“陈桥兵变”这种事情,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整个政治机制都在监督和防范着你,你怎么会有机会搞“兵变”?



'(160.当爹不易)'
  在大宋,如果你是一位武官,做到节度使就算到头了。
  毕竟象狄青这种逆天的存在、一介武夫官居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士兵到元帅、由布衣做宰相。”在大宋是绝无仅有的,要不怎么是“神”呢。
  所以,狄青手握重权之后,引发了包括君臣上下朝野内外的一致反对,直到把他搞倒搞臭才算罢休。
  为了老赵家的江山永固,象狄青这种没文化的人必须躺下!
  老赵家的人一直就只相信拿笔杆子的文人,却不敢相信拿着枪杆子的武人,比如神宗天子赵煦相信徐禧,却不相信种谔,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宋朝文化事业繁荣昌盛,文艺界的名人辈出,扎堆涌现,在中华文化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到第八位皇帝赵佶,他们都非常得重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无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有多高,无一例外。
  汉、唐以来上千年都没有解决和避免的“藩镇割据”的问题,在有宋一朝没有出现过。
  问题是,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很可能会出现俩个问题。比如宋朝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却造成了“三冗”——冗员、冗兵、冗费——三个问题。
  宋朝是封建制度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中央集权,皇权至上,这期间经济蓬勃发展,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欣欣向荣,只不过,社会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日益尖锐。
  因为,统治阶级总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造成有权的人更有权,有钱人更有钱,有地的人更有地;与之相反,没权的人更没权,没钱的人更没钱,没地的人更没地。所以,被统治阶级就会等着盼着变成统治阶级。
  其实,权、利之争,才是最根本的社会矛盾。
  闲话叙过,书归正传。
  “三省”就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这是大宋中央的三个最主要的行政组织机构,各有职司。
  蔡京总揽三省政务就是这三个省的事情。
  宋朝对于权力的制约是相当成功的,既便你功劳再大,也不会让你行政、军事、财政一肩挑的。
  赵佶给蔡京的权已经高到不能再高了,位极人臣,但蔡京心里仍不是很满意,他原以为会再被授个王爵什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