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星-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秉常有时候甚至连做人的一点起码的尊重也没有得到。
最严重的时候,李秉常竟然被梁太后关在暗无天日的黑屋子里反省写检查呢。
李秉常第一份检查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妈妈,我上了坏人的当了,我知道错了,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
李秉常带着这份检查交上去后,大梁太后“凤怒”,她拧着李秉常的耳朵大声喝斥,“你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你就不拍拍良心问问自己对得起你娘吗?”
李秉常当时就哭了,一边擦着鼻涕眼泪,一边答道:“对不起,娘……我重写。”
这皇帝当的,真弊屈呀!直到李秉常去世,西夏历史都和他无关,他留下的只有一个字就是“痛”!
李秉常和他父亲李谅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同样是面对强大的后族,李秉常束手无策,没有任何能力反抗,李谅祚年少有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拔乱反正。
李秉常懦弱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就是痛定思痛,“痛”到“不痛”。
死了,当然就不会再痛。
李秉常唯一和他前任皇帝相似的地方就在于,李秉常的母亲是梁氏,他又娶了国相梁乙埋的女儿梁氏为皇后,而李秉常的爹李谅祚的母亲和妻子都是没藏家族的女人,而李秉常的爷爷李元昊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卫幕家族的女人。
有同样强大的后族,在三个皇帝身上发生的情况却迥然不同,李元昊最猛,灭掉俩个强大的后族卫慕家族和野利家族,李谅祚次之,灭掉一个后藏家族,李秉常最弱,忍气吞声居娘后,俯首甘为孺子牛。
正是:
布袋换麻袋,麻袋换草袋,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呀。
李秉常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他是有苦说不出,朕都说了不算了,他还说什么呀,郁郁寡欢,忧愤而死,享年二十六岁,庙号惠宗,谥号康靖皇帝,墓号献陵。
年仅三岁的李乾顺接过了他皇老子李秉常的班,正式登上了西夏的历史舞台,同时,小梁后也接过了大梁后的班,继续“称制”,西夏一如既往般的那么乱,那么落后,那么贫穷,那么没有光明,没有前途。
不过,正是自己父亲李秉常的这段特殊经历,让小小的李乾顺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李秉常就象一面镜子,让李乾顺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
逆来顺受,唯唯诺诺虽然什么也得不到,但可以保证自己生命的延续,李乾顺十六岁之前走过的道路和他父亲李秉常走过的道路如出一辙,就是一个简单重复。
不过,李乾顺的性格并没有受到李秉常的影响,相反,李乾顺从他父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
李乾顺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人,他还是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他的思想有多深,他就能把自己隐藏的有多深。
除了李乾顺自己,没有人了解他,他老婆耶律南仙现在还不了解他,他妈梁太后在过去更是不了解他。
李谅祚一岁登基,李秉常七岁继位,李乾顺三岁当皇帝,西夏从建国以来后族的势力极其强大,从没藏后又到大小梁后,是有历史原因的,主少母壮,外戚专权,这种局面历经三代之久,时间跨越长达半个多世纪,居然没有亡国,真是一个意外。
西夏就是这种情况大宋都打不过人家,还屡吃败仗,大宋之弱可见一斑。
大宋,在历史上对你的评价是——弱爆了呀!
西夏没有亡国的确是因为出了意外,这个意外是一位外国皇帝干涉他国内政造成的。
大小梁后接连当权,搞得天怒人怨,就连大辽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都看不下去了,愤愤不平的说了一句:“这个老娘们要是不死,西夏非亡国不可。”
之后,小梁太后被辽国人给毒死,李乾顺正式走向了前台,他坐上了西夏皇帝的宝座,并一直牢牢地掌握着政权,没有了“称制”,没有了“摄政”,没有了“哀家说了算”,只有“朕说了算”。
其实,道宗皇帝耶律洪基毒杀梁太后只是一个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在李乾顺的执政能力上。
李乾顺从一个小小少年皇帝,在那种险恶的环境里渐渐成长,成熟,一路走来,变身为一个位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卓识的国家领导人,不容易呀!
他的路才刚刚开始,他的路还很漫长。
李乾顺现在目光正好和李秉常那双充满慈爱的目光对视着,他笑了,不过,他笑的心有点酸,笑的眼角湿润。
李乾顺的亲爹李秉常可能是西夏五位前皇帝最没出息的一个,却是一位在他心目中最充满人性的也是最有爱的一个人。
李秉常就是一位普通的男人,一位年轻的父亲,从来没有害过任何人,因为他宅心仁厚,没有奸诈。
一个没有奸诈宅心仁厚的人,如果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知道为什么当个好人那么难了吧?
太祖李继迁的智慧,太宗皇帝李德明的机敏,景宗皇帝李元昊的武力,毅宗皇帝李谅祚的勇气,惠宗皇帝李秉常的忍耐……,智、敏、武、勇、忍,天啊,这五个人的天赋在李乾顺身上都能找到,甚至有一些天赋李乾顺已经远超其祖。
李乾顺一想起这点,心中就会生出无数的小得意。
这时,“太祖圣殿”产生了一丝震动,隐隐传来一阵雷声。
李乾顺的老婆耶律南仙还在生气呢,他收回了神思,态度诚恳语气谦虚地问了一句:“我现在该怎么做?”
李乾顺遇到难题了,这个难题不单单是他老婆给他制造的,再深一层的还是国际环境给他造成的,更深一层全是他老子的老子的老子们造成的。
是战,还是和?
是听老婆的还是不听老婆的?
这全是问题。
'(289.五帝话雷)'
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五个人也在默默的注视着这个年轻聪明才识过人又懂得韬光养晦的当代西夏皇帝。
他们能感知李乾顺那颗驿动的心,里边有野心、有恒心、有决心、有忧心、有爱心,他们这个老李家传人的品质优秀到几乎无可挑剔,比起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咳!咳!谁在背后说我坏话呢?”李元昊大声质问了一句。
“哪啥,今儿天气真不错。”那个人连忙给自己打了个圆场。
他们知道李乾顺现在处在一种什么局势,战乱引来灾难和后遗症不是一俩年就能抚平的,敌军压境虎视眈眈,国内经济面临崩溃,内忧外患,党项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只有皇帝才最能理解皇帝,才知道当个皇帝真的不容易!
压力比山大,看看,连老婆都在给他施加压力。
李家后人遇难题了,要不他不会没事老来找他们这些个老家伙的,问题是,“小伙子,你知不知道,我们也当不了你的家,我们比你还为难呢。”
乾顺呀,你也不想想,要能动弹,上面的那些老家伙,哪个会让你留在位子上呀,那是不可能滴,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权力狂!
面对李乾顺的提问,李继迁答非所问,“这个雷的威力好强大。”
“爷爷说的对,居然能够穿透封印的力量,这可不是一般的雷呀。”李元昊接了一句。
“爷爷说这是什么雷才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呢?”李秉常问,他在问李元昊,他要管李继迁叫爷爷就乱套了。
“孙子呀,我查遍了圣殿中记载的所有关于雷的秘宗,能打破封印力量的雷只有三种,一种是‘五行雷’,一种是‘劫雷’,另一种是‘罡雷’。”李元昊说的是有板有眼。
“儿呀,你说的那三种雷好象都不是呀。”李德明挠着头插了一句。
气得李继迁骂了起来,“孙子呀,你能不能说点有用的东东。”
“我的孙子问我,爷爷我总不能知无不言吧。”李元昊还有理了。
“你哪叫知无不言吗?你简直是在不懂装懂,还好意思说有三种呢,啧啧!”李继迁挖苦了俩句。
李元昊翻了下白眼,反问了一句:“爷爷说是什么雷?”
李继迁过了好一会,才说了一句,“依我看是‘干’雷。”
“爷爷的爷爷呀,什么叫干雷呀?我怎么没听说过呀。”李秉常问道。
“你们想呀,咱孙子的孙子的儿媳妇干打雷不下雨,不是干雷是湿雷呀!”李继迁话音刚落,引来一片嘘声。
“要照这么说,一定是旱雷,逢干必旱吗。”
“我看是闷雷呢。”
“我看是气雷。”
“不会是地雷吧?”
哈哈,瞧瞧这一家子,多热闹。
李乾顺哭笑不得,他能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看起来他的先祖们并不是那种无事不知的圣人,不过,李乾顺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你媳妇的雷可不是一般的雷,你可惹不起,好好利用一下吧——这就够了。
李家五帝还在为了耶律南仙的雷喋喋不休的争论不止,李乾顺决定要走了,他身影一闪人一下就消失了。
李元昊突然不见了李乾顺,忍不住骂了李秉常一句,“你这个孙子,怎么管教得你儿子?一点礼貌也不懂,走的时候,连个招呼也不打。”
李秉常解释,“爷爷,这不能怪我呀,我死得早,这些坏毛病都是我妈给我娶的儿媳妇后来给惯出来的。”
李谅祚当时就不愿意了,“你媳妇没管教好,你儿子没规矩,干你妈屁事!”
“可他没礼貌跟我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呀。”李秉常一脸的无辜。
“咳!咳!咳!”李继迁连着咳了几声,圣殿里顿时安静下来,根据惯例,李老祖这是又要做重要讲话的前奏,大家都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李继迁摸着颌下胡须,颇有深意的说了一句:“这小子可娶了个好媳妇呀。”
“有多好?”四帝一起问。
“要多好就有多好!”
四帝一脸的不屑,放眼过去,自己娶的老婆谁能比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