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冒险王-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有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特别注重食品安全,就有闲的没事做的人冒充专家到处龇牙咧嘴,其中就有人说腊肉亚硝酸盐超标,不适合食用。
实际上超标原因是因为工业化熏制加了着色剂导致的,自己熏的腊肉是绝对安全的,而且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实际上大补。
“我们的肉已经提前腌制了一晚上了,腌制的时候要用到,盐、花椒、桔皮。”方宏从桶里提出一块肉:“加盐腌制后,肉会出水,盐腌制本来就有脱水的作用,让肉中的血液同水一起流出来,才会让腊肉纹理清晰好看,那些肉内部都黑的,就是因为没有腌制出水分,当然了大凉山那边就喜欢那种风味,所以故意没有做这一步骤,而有的地方需要腌制超过十天,每日翻晒。”
这就看你需要的是什么了,腌制越久,熏出来后越香,但是口感就会降低,会变得很柴,不过香味是可以用香料补足的,所以方宏不准备腌制那么久。
将架子搭起来,将腊肉放了上去:“整好今天阴嗖嗖的,可以烤火。”
“枪哥,熏制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没有?”
“当然有,反正时间还长,慢慢给大家讲。”
“你们看现在放肉上去,如果熏制的时间长,就肉皮朝下方,如果熏制的时间短,就肉皮朝上。”方宏采用的是肉皮朝上的方式。
“大家注意熏烤的时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人盯着,不能有明火。”有明火,腊肉就会被熏黑甚至烧焦。
本来就是熏肉,肉温度升高,就会有油滴下来,就容易着火。
整个隔着肉的架子下面都是柏树枝叶,一旦猪油滴上去,一会儿就能燃起来,所以随时都要有人盯着。
“在大部分的做法里面,都是直接在熏肉的时候烤熟肉,少部分做法是熏一段时间然后挂起来,在漫长的时间里让化学反应让肉边熟,这个过程长达三个月。”
方宏可没有时间等那么久,这些腊肉后面的比赛用得着,所以要直接熏熟。
实际上西方人也没有那么讨厌熏肉,美国培根大家讨厌,是因为他们做的烂,加拿大的培根就比美国培根好吃的多。
不过西方人的做法有问题,培根容易致癌。
他们的培根就是真二八经的亚硝酸盐过量。
已经烘烤了两小时了,方宏随时都要注意不让他们燃起来,这股炊烟也飘在了村庄上空,不少游客闻着味道找了过来,一些闲暇的厨师也找了过来。
而此时,方宏正在灰烬下面闷红薯。
“枪哥,这个红薯肯定很好吃。”
“我们这种做法和烤红薯类似,不过不叫烤红薯,叫耙红薯,和耙耳朵一个字,意思如软、糯。很香。”
“枪哥熏腊肉都被围观。”
“我就喜欢看这些外国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方宏哈哈乐了:“让他们看把,他们就算知道我要做什么菜,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他们不知道。”
“枪哥你灌的香肠也是用来比赛的么?”
“给他们吃浪费了,这是熏来我自己吃的。”方宏:“在欧洲香肠文化也很浓郁,不过被视作上不了台面,就和狗肉似的,好吃,但是上不了酒宴。”
当然了,以德国为首的香肠狂热爱好者肯定不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德国的食物能比英特兰好到哪儿去,没见这次比赛没有德国的队伍么。
“枪哥,来一盘腊味合蒸,吓死他们!”
方宏耸肩:“那是胡南菜,还没有到展现十八般武艺的时候,赢他们,川菜就够了。”
“腊肉肯定是炒啊,不炒的腊肉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胡说,腊肉肯定是用来蒸啊,不蒸的腊肉哪儿来的口感!”
“得。”方宏:“比赛还没开始,炒党和蒸党就争起来了,有什么区别,我就不告诉你们什么部分用得到什么部分用不到了,免得你们猜到我要做什么菜。”
方宏整个熏了整扇猪肉,一条前腿一条后腿,半个猪头,一整列排骨,还有五花,里脊,二刀三刀,坐墩。
方宏用树枝将闷了很久的红薯掏了出来:“这些东西,那一点出来比赛就行了,其他的都是我们驻地接下来十多天的口粮。”
第二十八章 豌豆尖
耙红薯吃起来香极了,不过很烫手。
方宏在一旁一边倒手,一边尝试吃。
驻地篱笆外,一群人莫名吞咽口水。
他们都是来围观熏腊肉的。
“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
“那可是本届第一种子选手,他做的食物能不好吃吗?”
“可为什么那个红薯要闷在灰烬里面?”
“估计是他们的一种做法把。”
方宏揭开了腊肉上面盖着的东西,看了一眼,现在肉已经变成了明黄色,如果再深一点点基本上就成了。
不过最后这一点点,得花上之前这几个小时同样长的时间。
下方已经不添加柏树枝叶和锯末了,早就阴下来的火,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小。
和烧烤一样,明火是烤不出好东西的,一定要烧过了的炭才适合烤,熏肉也一样。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大概只有很少的做法可以让大片的肥肉不腻口,做成腊肉,就是其中之一。
西方人不习惯用猪肉炒制食物,大概可能就是因为避免不了肥肉腻口的问题,所以才只会做熏肉腊肠什么的,可是,没有肥肉的风味,猪肉真的不是那么好吃。
就算是平时自己炒肉,炒瘦肉也最好用猪油,炒出来味道完全不同。
“枪哥,几个时候可以吃啊?”
“明天吧,明天试一试做的咋样。”如果做的不咋样,水土不服,那就不拿出来做菜了。
下午,比赛快要开始了,方宏到了比赛现场,不只是方宏,其他代表队也有很多人来围观,有些人是来看可能的对手的,有些人是来看热闹的。
“你们看,一共有六桌十二个食客,加上四个评委,接下来得比赛,都要在时间限制里面做十六人份的食物,不过时间比起小组赛放宽了。”
“这个节目就不适合饭点和晚上看,看的饿。”特别是深夜。
“说不定米其林快要走进中华了。”等他们来,会发现很多两星三星但是拿不到叉的餐馆。
那些苍蝇馆子路边馆子的服务条件真拿不到叉,但是某些店的菜品真的不见得比那些出名的大酒店做得差,可能还更好。
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大酒店也引进了西方的管理方式,行政主厨不太怎么自己动手。
现在开餐馆,一共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家庭式的餐馆,自己家人做主厨,自己家人算账,这种餐馆的味道是值得期待的。
另一种模式是酒店大餐馆模式,老板出钱,请人做厨师。
这种模式下,一般在开业时,老板会请来一个重量级主厨,让他的团队为自己的店打开销路,打出名声,不过这种团队非常昂贵,老板对他们也没有任何控制能力。等到生意走上正规,他们就会邀请不那么贵的团队进驻厨房,味道一定会变差。
老食客很轻松就能吃出,这家换厨子了。
那些在网络上口碑做得好的店,基本都是这个套路,真不见得好吃。
所谓高手在民间,真不是说着玩儿的。
走在cd的大街上,随便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店,也许这家店的厨师,就是川菜标准几万道菜中某一道名菜的发明者。
“在唐时代,中华饮食就已经开始分南北了,在清代四大菜系脱颖而出,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又加入了另外四大菜系形成了八大菜系。目前的中华美食基本提到的是四大和八大,当然了也会有豫菜这样的想要竞逐十大的菜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四大是最齐全的菜系,几乎已经包揽了所有烹饪手法,而后来形成的八大,也是属于高大全类型的,其他菜系,也许很好吃,但是在烹饪手法上先天不足。
比如豫菜,出名的就是洛阳水席和开封饮食。
但是要知道,在北宋末年,开封形成了炒菜文化,可是时间不长后,北宋灭亡,迁都临安。也就是说,实际上的开封菜肴文化,被临安继承了,临安饮食中,也不同于地理位置,他们的菜色中有很多北方菜的影子,从历史各方面的角度考虑,八大菜系的归纳是有一定道理的。
徽菜张光顺,既然能做到徽菜中闻名,就可以认作是全国最好的一波厨师之一,他的水平极高,说实话就是,阿根廷代表队不够看。
阿根廷最出名的就是烤肉,而他们的邻居巴西的巴西烤肉,上品也是用阿根廷出产的肉类,同样的原材料,名气不匹配,就能说明一定道理。
除了马黛茶,烤肉之外,阿根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实际上都属于西班牙和意大利菜。
至于原因,老早之前就说过了,阿根廷是一个白人国家,都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裔,他们没有在饮食上有太多创新,就和这个国家的其他方面一样。
徽菜代表队出的四道菜分别是香菇盒、一品锅、方腊鱼、铁板煎饺。
“枪哥,徽菜的主菜和你一个姓呢!”
方宏翻白眼:“这道菜我知道,传说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在徽州周边区域和宋军开战,不过被围困山顶,缺少食物,后来有人在山顶发现了一个水潭,鱼虾众多,于是方腊让手下佯装运送鱼虾结果‘不小心’将运送车滚到了山下。宋军看到鱼虾认为方腊食物充足,还有河鲜吃,于是放弃了围困。传说中的虾兵蟹将就是这么来的,而他们本地人做出了这道菜,纪念方腊,才有了这道菜。”
别小看这道菜,真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