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冒险王-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大文学家,能有这么多文章选入课本?能和鲁迅比入选课本文章数量的人只有一个,那个人叫做李白,不过诗歌篇幅略小,大体上,每个人人生中都会读的文章中,以鲁迅为最多。
“说说鲁迅的生平吧?”
“鲁迅特点就是骨头硬,逮着谁骂谁,当然了,唯独没有批评过自己的二弟周作人,不过鲁迅死的时候,周作人还没做汉奸,要不然骂不骂那就不好说了。从文章里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鲁迅过得特别清苦,从小家贫,后来也是个穷教书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周家先祖做到过礼部尚书,在绍兴的宅子占地面积特别大,规格也很高,鲁迅小时候周家分家,叔伯欺负鲁迅年纪小,给他们分了最小的,鲁迅拒绝签字,不过后来那个房子卖了一千大洋,要知道那时候让人卖命打仗也只需要三十个大洋而已。”
“不过鲁迅这个人对钱并没有什么感觉,不爱财,他日记中经常记账,在北平的时候周家三兄弟是一起住的,基本上是鲁迅一个人在养三兄弟的家人,后来鲁迅甚至养过一个叫张彛难R怀鍪志褪羌赴俅蟆!
从经济上讲,鲁迅并不是一个无产阶级,当年鲁迅在北京买的第一套房子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地址就在长安街旁边,而那个房子只是鲁迅赚钱最多的时候两个月的稿费。
而且鲁迅是公务员,从民国手中就领了将近两万大洋。
后来的宣传中,说鲁迅代表无产阶级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鲁迅当年经常和左翼作家对骂,估摸那些作家也是眼红鲁迅钱多。
就因为被左翼作家说是有闲有闲,鲁迅才把杂文集名字取做三闲集。
和郭,胡,徐等人不同,鲁迅腰缠万贯,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日子,不花,人品好,节操无亏。
“周家妥妥的大地主啊!”
“那可不,鲁迅的老宅现在在首都一所中学内部,如果还保留着那个四合院,到了今时今日,没个十亿别想买下来。”
就像臧克家纪念鲁迅时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水友并不像不了解网络的那些人想的那样,娱乐至死,事不关己漠不关心,事实上网络包罗万象,每一个时代该有的构成,这个时代依旧有,只不过比重变了。
现在的文坛,留行翻案,历史上描述的好的人,他要说你烂人,历史上描述的不好的人,他要说这是真英雄。当然了,那个时代下,某些修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多人是怎样就是怎样,鲁迅一生大概只亏待过自己,未曾亏待过被人。
至于鲁迅身后事,他的那些生活在他余荫下的弟、妻、子、侄,大多是后来中华的高官,不便评论,不便诉说。
谁人记得那个周家吏部尚书的先祖?谁人知道鲁迅妻子和弟弟是副国ji高官。鲁迅就像是一棵大树,无差别的庇护着整个中华民族,就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也不例外。
最近网上流传说,老舍去世那一年,诺贝尔文学奖是要颁奖给他的,但是老舍已经身故了,诺贝尔奖是不会颁发给去世的人的,所以中华的文学第一个诺贝尔,延后了四十年,直到去年的莫言。实际上,老舍也晚了三十年,1927年,鲁迅就致信拒绝了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如果鲁迅不拒绝,那个奖板上钉钉。
现在我国的文学奖叫做茅盾文学奖,实际上是因为,再也不会有一个鲁迅那样的人了,如果取名叫鲁迅文学奖,恐怕就不是一个常设奖项了。
说话之间,锅里的水开始驱边了,所谓驱边,就是说锅和水的边缘有小气泡冒出来了。
锅里的雪蛤,没有丝毫犹豫,猛然一条,带出一朵水花,落地后就跳走了。
“看,温水煮青蛙,要想成功验证也不是没办法,可惜我没带锅盖。”
水开了,下鱼片。
滚锅鱼片,清口,细嫩,滑喉,精彩。
方宏吃过饭,进入了林地,不多时就找到了一些藤蔓,不是热带那种寄生藤,而是一些比较柔软的枝条。
“枪哥,准备干啥?”
“当然是编框咯。”
方宏将一大把藤蔓交叉着摆成了太阳的形状,用绑扎绳将中心的树藤绑在一起,然后如同编篾条一样编框:“小时候我见过编篾条编背篓和簸箕的手艺人,现在大街小巷也见不到这些手艺人了,什么东西都工业化了。”
将太阳一样的藤蔓不断的收拢,最终变成了一个有一个小口,类似于灯笼的东西,方宏用绳子将上下两边拉拢,最后看起来像是电风扇的扇叶外壳形状。
方宏拿着框,端着锅,到了溪水边:“这里是西伯利亚,野兽横行,特别是狼比较凶恶,很容易找上门来,还是在溪水边把味道都处理掉。”
那些个熊啊狼的,嗅觉特别好,食物残渣如果不掩埋,很容易被它们闻道。
如果来了一头棕熊,方宏还能自信逃掉,可如果来了狼群,往哪儿逃?
洗完锅,方宏从腰上取下万能军工铲,开始在溪水边挖坑。
“枪哥,干啥?”
方宏挖好一个坑,然后将框放进去,用稀泥将框和坑的缝隙填好,然后用一些草盖在了框上面,只留出那个顶上那个烟灰缸大小的孔洞:“挖坑啊干嘛,挖坑当然是为了填东西。”
“万一忘了填呢?”
“那就忘了填呗,还能干嘛。”
“我曹,挖坑不填,小心收到刀片!”
第四十七章 半永久冻土
经过一天的跋涉,方宏越来越靠近北边,气候也越来越寒冷。
“一天之中,气候变冷了好多。”
这在西伯利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标志不同于登山那种气候变冷,西伯利亚在平地上往北移动,变得越来越冷,而且降温幅度非常大,仅仅不到二十公里的距离,降温超过了五度,这简直就是有毒。
“这是西伯利亚的半永久冻土。”
所谓永久冻土,又叫做多年冻土,实际上就是说,寸草不生,标志性代表有小高加索,喜马拉雅山脉等等,被冰雪覆盖。
而在平地上的多年冻土,基本上是在地下百米以内的水都是结晶状态的。
这种环境下,是不可能有乔木生长的,甚至于灌木也不能生长。
仅有些许少量趋于,是苔原气候,长着苔藓。
而所谓的半永久冻土,意思就是,终年积雪,但是有植被生长,而它的地下水,是没有结晶的。
当然了,这不是一个学术界概念,而是一个形容,意思就是说,这里常年看不到地面,都是被雪覆盖的。
“进入这里之后,在想要找到河道或者溪流就不太可能了,不过我们可能会看到冰湖。”
水是容热性很强的液体,就算是这个区域,一旦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湖泊,就不会永久封冻。
地表温度降到零下三摄氏度之前,冰湖的表面都不见得会封冻。
因为零度的时候,是冰水混合物,零度气温下,冰湖是不会封冻的,而气温降得快,水却不会冻那么快。
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过冰化起来却是很快的,所以我国的黄河流域才会有春汛,一个少雨的季节,就是因为上游冰封的水化开,汹涌到下游,才形成了春汛。
由于距离不远的区域内气温急降,所以这一区域的风非常大。
方宏已经准备宿营休息了,但是风实在太大了,方宏需要找一个庇护所。
“枪哥,你准备找个什么地方啊?”
“我准备找一个南北向避风的地方,积雪比较厚的,挖开雪在中间扎帐篷。”
挖开雪是为了让帐篷处于雪层的保护之中,不至于热量流失。
找了个高处,方宏四下查看,最终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地方,只能在山坡下的一侧,刚好有一颗倒在地上的树后面宿营。
一边是山坡,一边是树,刚好能挡住两个方向的风,不过不见得能挡的多严密。
“这个地方还不错,不远处有一个冰湖,晚上要靠鱼解决伙食问题了,不过得费一番功夫。
方宏将雪层挖开,将近五十厘米深,在其中宿营,然后将开门的一侧扩宽了两米,挖开直到裸露的地面,找到了一些树杈,插在雪里,形成了一个柴塔。
“这个东西最多能坚持到晚上两三点的时候,那之后就特别冷了,我需要食物来保持身体的热量。”
点燃火堆后,方宏拿出了一根树枝,剥下了一些桦树皮,缠绕在另一根树枝上,走到冰湖上,扫开了积雪,在冰面用两跟树枝搭起来,上面放着点燃的树枝以及用桦树皮做的火把。
“希望这个火把能够把冰面化开,那样的话晚饭就有着落了,要不然,就没得吃。”
将火放好后,方宏回到了宿营地,坐在帐篷面前,点燃了一根烟。
“枪哥,听说广电要开始禁止影像作品中出现吸烟镜头了。”
“暂时还和我没关系,纪录片里面不剪就行了。”
烤起火来后,方宏将冲锋衣拖了下来,只穿着抓绒内衬,冲锋衣的材料被火烤了后容易变形。
“这些火把都竖在雪上,如果晚上火燃烧到了接近积雪的一边,将雪化开,火把就会熄灭,不过睡觉之前我尽量将燃烧着的火把堆起来,在外围竖新的木柴。”
聊着天,似乎时间过得很快,方宏从包里拿出了鱼钩鱼线,绑在一节树枝上,拿出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是早上剥下来的蟹肉。
到了滨湖上,火把已经有要熄灭的架势了,下层垫着的两个树枝被水完全沁透了,而水已经漫了上来,方宏拿起火把,用树枝搓了搓冰面,最后一点薄冰直接碎裂了。
“火光可以吸引湖鱼的注意力,希望能钓到鱼。”
钓鱼和叉鱼不同,钓鱼讲究耐心和运气,叉鱼就是靠眼疾手快,方宏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