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临巅峰之冠军之路-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味,直到离开家走上体育这条路,一年又一年,随着年纪不断增长,陶惟慢慢发现最想念也最喜欢的反而是再也闻不到的鱼腥味。
暗暗自嘲自己贱皮子的陶惟甩了甩头,把脑海里那些不自觉浮现的记忆甩开,吃过晚饭,休息一会,陶惟跟耿二凤、万永贵和三爷爷打声招呼并拒绝万永贵的护送慢悠悠的回到家。
挂好院门上的栓子,回到屋里的陶惟先把灶眼捅了捅添了把柴火又给大锅里添了点水,才转身回到里屋,打开灯摸了摸挂在火墙边的被面,入手的干爽让陶惟满意的眯了下眼睛,把被面摘下整整齐齐的码好又在上面铺上褥子,陶惟习惯压上一压在重新缝在被子上。
坐在炕稍,静寂的房间让陶惟心里有些发空,想想白天的热闹温馨,陶惟苦笑了一下使劲搓了搓脸,跳下炕拍了拍脸颊打起精神把铺在褥子下的被面拽出,又把褥子叠好放在一旁,叠的整齐的被面被抖搂开铺在炕上,上面又放上被样子。
准备好一切,站在炕边想了一下,按照记忆走回放在身后的柜子前,从柜子下面的抽屉里找出装针线的簸箕。
拿出装着大针小针黑线白线尖刀和鞋垫的簸箕因为积年累月已经变的缝隙中满是污垢,可就是这么一个满是污垢的簸箕却让陶惟胸口有些发滞,低头珍惜的摸了摸,闭了闭眼睛的陶惟转身回到炕边,脱鞋上炕找出缝被的大针引上白线后弯曲着瘦小的身体一针一针的缝着。
昏暗的灯光视线有些模糊的陶惟缓慢而仔细的缝着,一针又一针一个又一个,当所有的被子褥子全部缝好后,一直弯腰的陶惟使劲的抻了抻长出一口气。
把不用的被子叠好,洗了脸和脚后,疲惫的陶惟躺进了被窝,缓缓闭上双眼,“陶惟、晚安。”
黑漆漆的房间内,静寂半响后,一声低喃的晚安飘散,一声晚安道尽所有的孤寂的陶惟慢慢的沉睡过去,悠长的呼吸鼻息间淡淡的清香还有一双微微皱起的秀眉。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三七、四期、五七,当终于给陶成才、耿大凤烧完五七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四,临近春节,屯子里除了淡淡的鱼腥味还有笼罩在整个屯子上空的柴火味,忙碌着准备新年的耿二凤二十六这天收拾完自家后匆匆赶到相隔三家的陶惟家。
推开院门,整齐干净的院落让耿二凤脚下的步伐顿了一下,慢慢的穿过院子走进屋子,一股热浪袭来,眨了眨眼,看了一眼冒着热气的大锅,耿二凤抿了抿唇,上前两步掀开了里屋的帘子。
满屋的灰尘,咳嗽两声的耿二凤一眼看到站在炕上用一块头巾包住脑袋的陶惟整拿着帮着小棍的扫帚扫房梁,看了看站在炕上垫着脚尖的陶惟,又看了看屋内被塑料布盖上的柜子和被垛,耿二凤突然感觉心底丝丝拉拉的疼。
上前两步,一把抢过陶惟手中小棍的耿二凤让捂得严实的陶惟一愣,抬起头看到耿二凤,陶惟笑眯了眼,“二姨,你咋来了。”
陶惟的询问让耿二凤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突然充满了无力感,缓缓放低的手臂和低垂的头让陶惟愣住了,渐渐收起了笑容,拉了拉低头的耿二凤,“二姨咋了?”
充满了担忧的询问让耿二凤使劲眨了眨双眼,重新挤出笑容,“没事,突然想起明个赶大集的事,二娃,年三十去二姨家。”
边说边重新抬起手臂的耿二凤刚刚抬起的手臂被陶惟抓住了,低头看向陶惟,扯下脸上头巾的陶惟眼底闪过一丝复杂,“二姨,年夜饭我在自个家吃。”
低低的声音让耿二凤顿时变了脸,“为啥?咋了?是不是小东或是你二姨夫说啥了?”
沉着脸的耿二凤冲口而出的询问让陶惟感动的同时又有些失笑,摇摇头,“二姨,你想啥哪,我二姨夫对我比我哥还好,更别提我哥了。”
陶惟的话让耿二凤松口气的同时突然心底一动,五味复杂的看向陶惟,“是不是因为大姐和姐夫?”
低声的询问让陶惟沉默了半响才缓缓点点头,“二姨,我爹和我娘今年刚没,过年肯定要回家的,要是看到冷锅冷灶的心里该难受了,我陪我爹娘,明年,明年过去。”
陶惟有些干涩的话顿时让耿二凤胸口跟压了一块石头似的,抿着唇半响没吭声,彼此沉默着,好久,陶惟才扯动嘴角露出一丝笑,拉了拉耿二凤的手,“二姨,没事,中午饭在你家吃。”
陶惟眼底的恳求和勉强的笑让耿二凤心底狠狠的揪起,狠狠的点点头,“行,中午饭在家吃,晚上二姨来帮你包饺子,跟大姐和大姐夫好好过个年。”
说完耿二凤赶紧转头挡住了微红的眼眶。背对着自己的耿二凤和那微微发红的眼眶让陶惟心里有些堵得慌,可陪爹娘过个年实实在在的存在陶惟的心里,尤其是今年是爹娘去世的第一年,陶惟更不想让爹娘刚刚离世就面对冷锅冷灶,尤其是在农村都有着过年家里去世的老人要回家过年的说道,陶惟更不希望爹娘连个热乎饭都吃不上。
正是抱着这个想法,陶惟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在自家过年,娘俩沉默着一个扫房梁一个收拾另外一个屋,直到快中午万小东跑来,才打破有些沉闷的气氛。
☆、第十二章
1989年2月5日,星期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也是这一年的春节。
天还没亮就爬起炕的陶惟套上衣服,收拾好炕面来到灶房,捅着灶眼又塞了两把柴火,大锅上填满水,陶惟才重新回到屋里。
搓了搓手,陶惟从炕柜上把狗皮帽子和手闷子拿下戴好后离开了房间,先是把院子清扫干净,又从地窖里拿出一颗大白菜,年夜饭的饺子,陶惟准备包白菜馅,一是取百财的寓意,二是往年家里年年三十吃的都是白菜馅。
抱着大白菜回屋后,淡淡的雾气笼罩了整个灶房,把白菜放在一旁缓着陶惟回到里屋,把所有的东西规整规整后把放在外屋的桌子搬到里屋,仔细擦拭干净,拿出头几天就洗好的白布仔仔细细的铺好。
看着干净洁白的桌面,陶惟抿了抿唇,转身回到外屋把两张贴着小照片的牌位拿回里屋,认认真真的放好。
后退两步,看着照片中一个憨厚一个有些羞涩的熟悉面孔,陶惟扯动嘴角露出大大的笑容,灿烂的好像一朵盛开花朵的笑容瞬间点亮了陶惟的整张脸。
“爹娘,过年好,二娃给你们拜年了。”
刻意提高的声音在小小的房间响起,随即跪在地上的陶惟重重的磕了三个头。再次抬起时,除了微红的眼眶,陶惟的脸上笑容越发的灿烂。
很早的时候,陶惟就告诉自己,过年了,不能哭要笑,要像娘告诉他的那样不哭,坚强,今年是爹娘第一年离世,无论如何他要让爹娘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过的很好的二娃和一张灿烂的笑容。
抱着这个想法,那怕心底好像钝刀子割肉似的疼陶惟依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听着屯子里稀稀拉拉的小鞭声,心里空唠唠的陶惟东一下西一下在不大的房间内来回走着,不是规整一下整齐的不能在整齐的被褥就是翻箱倒柜的整理家里本就不多的衣服。
熬日子似的总算熬到上午十点,门外响起的喊声让笑了一上午的陶惟揉了揉僵硬的脸颊,边哎哎的答应着边快步的走出屋子。
站在院门外带着狗皮帽子小脸通红的万小东看到陶惟出来,蹦着挥挥手,“二娃,娘让过去吃饭,哥这有小鞭,吃完饭咱俩玩。”
万小东灿灿的双眼和好像一缕暖阳似的笑容顿时让陶惟的心充实了一些,再次露出笑容的陶惟点点头,回屋套上棉袄走出房间走出院子跟着万小东离开。
回去的路上,万小东神秘兮兮的从兜里掏出一把小鞭递给陶惟看,“二娃,看看,多吧,吃完饭咱俩一起玩。”
神秘兮兮好像捧着宝贝似的万小东让陶惟轻轻的笑了,摇摇头,“哥,你放,我看着。”
“为啥?”
陶惟的拒绝让诧异的万小东瞪大双眼看着陶惟,顿了一下的陶惟笑呵呵的看了一眼万小东,“我怕蹦手,哥,你放我看着。”
陶惟的解释一下子让万小东响起经常被崩的直叫唤的小伙伴,缩了下脖子,有些犹豫的万小东低头看看掌心里的鞭炮顿时把那丝刚刚升起的胆怯甩开,一挺胸,“没事,哥放给你看,可好玩了。”
边说边好像一只小公鸡的万小东雄纠纠气昂昂的模样把陶惟逗乐了,边笑边点头的答应着。
炸果子、粘豆包、外带熬的稠稠的大米粥配小杂鱼,虽然是一天的第一顿饭,但是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刚刚解决温饱的年代,这顿饭已经是很好很好,喝着好久没吃到的大米粥吃着粘豆包蘸白糖,陶惟笑眯了眼。
吃过迟到的早饭,陪万小东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后,陶惟跟耿二凤打声招呼定好下午三点准备包饺子后,陶惟笑着离开了耿二凤家。
站在院门口看着孤零零的陶惟瘦小的背影,耿二凤的心有些坠的慌,可无论是陶惟还是耿二凤都明白,今年今天陶惟是一定要在家里守着的。
中午睡了一会,起床后的陶惟先把白菜剁碎准备好又把家里不多的白面拿出放在一旁等着。
不到三点,带着蹦蹦哒哒的万小东,耿二凤、万永贵提着一块肉一起来到陶维家,看到收拾的干净利索的房间和摆放整齐的牌位,两口子对视一眼,眼底划过一抹苦涩。
在万小东给陶成才、耿大凤磕完头后,耿二凤开始和面,而万永贵打发了想要帮忙的陶惟后开始咚咚咚的剁肉。
两口子手脚麻利的准备好一切后招呼着陶惟进屋包饺子,除了开始的几个包的有些歪歪扭扭外,手脚越来越顺溜的陶惟大大的元宝饺子包的越来越好看,让万小东啧啧称奇外也让沉默的耿二凤、万永贵越发的堵得慌。
由陶惟亲手包好的饺子一个挨着一个码在盖帘上被送到了院子里,等到晚上十二点煮给陶成才、耿大凤吃,意欲着儿女迎接爹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