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长情赋 >

第51章

长情赋-第51章

小说: 长情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青卓的话音刚落,小吏便进来报:“大人,宰相大人已带到。”
  
  秦暮烟咬着唇,一言不发,似乎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秦盛被宗人府的护卫架着带到了堂前。
  
  “宰相大人,下官且问你,那些商人在本官审问后,呈给本官的银票,可是出自秦家的银号?”沈青卓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张银票扔到了地上,“宰相大人可以不承认,可银票上的票号,怕是骗不了人吧。大人何时在银号提了这笔银票,又转交给了何人,下官可是一清二楚。”
  
  而跪在下面的秦盛在看了那银票后,也一言不发,低着头沉默不语。
  
  久未开口的李修乾站起了身,走到秦盛身前,俯视着他,威严地开了口:“宰相大人,从朕登基到现在,八年有余,朕且问你,你可曾有一刻把朕当做过这天垠王朝的皇上?”
  
  秦盛一听此言,便知大势已去。他苍凉地笑笑,说道:“老臣竟是低估了皇上了。”
  
  “在宰相大人眼里,朕不过是个供你们秦家走上权利巅峰的棋子,是也不是?”李修乾一甩衣袖,厉声质问着。
  
  秦盛闭了闭眼,低下了头:“臣,无话可说。”
  
  李修乾也深呼了一口气,转身走向高台:“秦盛,你觊觎皇位,朕可以从宽处理,可你挑唆他人,引起蛮夷作乱,害死无辜百姓,你该当何罪?”
  
  秦暮烟回过了神,一听李修乾此言,连忙跪下:“皇上,我秦家虽有罪,可毕竟扶持了两代君王,臣妾恳求您从宽处理,璟王妃一事,是臣妾猪油蒙了心,嫉妒锦妃受宠,方才出此下策,请圣上明示!”
  
  “明示?皇后,这可是你说的,要朕明示,那朕可就不再留什么情面了。你受谁的指使陷害璟王妃,你自己心里清楚,还需要向朕掩饰吗?果真,你们秦家,都当朕是傻子?”李修乾脸上已经没了笑意,语气越来越冷。
  
  秦暮烟见自己的求情毫无结果,嘴唇开始颤抖:“臣妾……臣妾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不明白?那朕就让你明白个够。修陵,你在外面站够了吗,进来吧。”
  
  说话间,李修陵便和墨言一起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画梅和夺命。
  
  一见那两人,秦盛更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皇上,臣弟去玉顶山求助家师太祺真人,已经查实,此二人隶属武林里的千绝门,专以暗杀为生。而此番,他们的主子,便是宋尚书。新春猎宴那日,刺杀璟王妃的,便是这二人。”
  
  “来人,将宋尚书押上来。”沈青卓大声吩咐道,随即,宋蓁有些惊讶地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押着走了上来。而宋望之望向自己时,眼里是满满的谴责与失望。宋蓁有些惊慌地向后退去,而身后,李修尧已走上前,握住了她颤抖的手。
  
  “宋爱卿,这二人,你可识得?”李修乾质问着宋望之。
  
  宋望之看了看画梅和夺命,却面色沉静地开了口:“回皇上,下官不识。”
  
  画梅和夺命也不敢再有言语,而是一味低着头。
  
  “不识?那我倒要看看,这两位,宋大人是否认识。”突然,李修尧开了口,扶着宋蓁在他身后坐下后,他开口向着门口说道:“萧大人,那两个人,你可以带上来了。”
  
  说完后片刻,审堂门外,萧仲山慢步带着一位妇人和一个孩童上前来。
  
  而宋望之在看到那妇人时,面色一惊,有些惊慌。
  
  “民妇拜见皇上,皇后娘娘,璟王爷,陵王爷,和各位大人。”妇人恭敬地拉着孩童跪下。
  
  “宋大人,你知道这位妇人是谁吗?”李修尧勾唇一笑,狐狸似的丹凤眼眯缝着,看向宋望之。
  
  宋望之站起了身,却好像并不是因为李修尧的质问。他紧盯着那妇人,轻声唤着:“思语……”
  
  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甚至包括秦盛,都为之一振。
  
  一个朝廷重官和一位乡野妇人究竟有些什么故事,怕是会让人浮想联翩。
  
  宋望之怕是也知道自己今日在劫难逃,忽然微微一笑,看了看李修尧,又负手向李修乾一拜:“皇上,容臣向您叙述一二。”

☆、第五十五章

  随着李修乾的准许,宋望之开了口。
  
  “二十几年前,臣还未成家时,曾倾心于京城富甲一方的谢家大小姐,谢思语。我们二人,本是郎情妾意,却无奈造化弄人,家父已为臣擅自定下了亲事,臣无法违抗父命,无奈之下,便娶了司徒太傅的千金——蓁儿,也就是你的娘。”
  
  听闻此言,宋蓁握紧了衣襟,继续听着。
  
  “而几年后,谢家商场失意,落得倾家荡产,思语也随谢家一同迁居别处,从此,臣与她便再无交集。直到那次——”宋望之仰头长叹了一口气,悠悠开了口——
  
  “璟王爷,您竟真是逼的臣把这真相说皇上听了——直到那次,下官奉皇上之命,护送粮草去瀛洲,以解前线将士们的燃眉之急时,途中在夙城落脚休息,在夙城竟与思语意外重逢。”
  
  “几番交谈后,臣方知思语这些年过得不好,谢家的人,死的死散的散,唯今仅剩思语一人留守夙城——至今未嫁。而那夜,臣与思语多年未见,郎情妾意,便——”说到这里,宋望之握紧了拳,“至此,怕是下官不便再说什么了。而臣第二日不忍离去,便将出发的时间擅自延了一日。哪知,当下官赶到瀛洲时,已是一片狼藉。而下官唯恐圣上怪罪,一番缘由也不敢同圣上禀明,便编造说,臣在途中,遭遇大雨,无法行进,方导致军粮无法按时送到。”宋望之自嘲地笑笑,随即跪在了地上——
  
  “臣今日所言,无半句为虚,臣之罪孽,望皇上断绝。”
  
  李修乾听完后,开口问向那跪在地上泪光盈盈的妇人:“谢小姐,这孩童,莫不是你与宋尚书所生?”
  
  谢思语抬起头,声音凄凉地开了口:“千真万确,皇上若不信,民妇可以滴血认亲。”
  
  宋望之却回过头,看向那跪在地上的妇人和孩童,眼光慈爱。
  
  李修乾叹了口气,随即又问道:“宋爱卿,除了这些,你可还有话要对朕坦白?”
  
  宋望之在李修乾的问话声中回过头,继续说道:“秦宋两家,两代勾结,意欲挟天子以令诸侯。追杀璟王妃,则是因为王妃未出阁的某天,在皇宫的家宴上,偷听了下官与宰相大人的对话,从而,下官与宰相大人对王妃起了杀心。而此后的祸端,便也都因此而起。皇上,臣不敢自诩忠臣,却唯独此次鬼迷心窍,铸成大错。家父在世时,便曾与秦家多次勾结,臣劝阻无果,却不想,今日到轮到自己尝尝这宋家种下的恶果。圣上明君,我等实不该欺君罔上,唯求皇上放过小女宋蓁及谢家母女,如此,臣便了无心愿。”
  
  说完后,宋望之深深地跪了下去,双手伏地,磕了一头:“请圣上成全。”
  
  李修乾听罢宋望之的一席话,不语。片刻后,他望向已经不再辩解的秦盛和秦暮烟:“宰相大人和皇后,可还有什么想对朕说的?”
  
  秦盛站起身,走上前去,深深行了一礼:“想我秦家辅佐两代君王,何等风光,今日却不得不沦为阶下一囚。臣虽权高镇主,却依然有功,皇上如此不念旧情,老臣,无话可说。”
  
  李修乾冷笑一声:“秦盛,你真是好大的口气。秦家人数代在朝为官,莫非连为臣之道和为君之道都分不清?”
  
  秦盛听后,不屑地一笑,缕着胡须,不再言语。
  
  见状,李修乾走到秦盛身前问道:“朕很想知道,这堂堂大理寺里,你到底养了多少人?你说是吗,王司直?”
  
  王之骞感觉到李修乾的声音已经向着自己转了过来,他大惊,权衡利弊后,直直跪了下去,磕了头说:“皇上,臣罪该万死。”
  
  秦盛一惊,也已经说不出话。李修乾最后看了看他,随即,他站到主座处,沈青卓恭敬地退到下面,众人也都站起了身。
  
  “传朕旨意,秦宋两家,暗中勾结,买通大理寺上下官员,觊觎皇位,且挑拨北方蛮夷造反,其罪当诛。皇后秦暮烟,霍乱后宫,栽赃嫁祸璟王之妃,且有迫害锦妃小产之嫌,今日起免去后位,打入冷宫,七日后待朕自行处置。宋尚书之女宋蓁,念其此番传信有功,且身怀六甲,功过相抵,不再追究。其他人,凡为秦宋两家亲眷者,九族之内,斩。大理寺内,凡为秦家党羽者,七日内自行上书请罪者,从轻发落,七日后,查出其他党羽,无论大小,一律斩。”
  
  一番圣旨落下后,众人纷纷接旨。
  
  “李修乾,你这个不知报恩的狗崽子,早晚有一日,定会有人将你取而代之!”秦盛已经近乎疯癫,大声叫骂着,甚至在说出最后那句话时,直直地看向了将宋蓁护在身后的李修尧,而大理寺的一众护卫连忙上前,将秦盛拿住,收押了下去。而跪在一旁的秦暮烟已经失了神,不言不语,似乎快要被人遗忘。
  
  宋望之又磕了一头后,大声谢恩。随即,他跪着移向抱着孩童跪在那里的谢思语。
  
  “孩子叫什么名字?”宋望之语气轻柔,问着谢思语。
  
  “念之。宋念之。”谢思语看着宋望之的眼睛,温柔地开了口。
  
  “念之,念之。是在思念望之吗?”宋望之的手抚上谢思语的脸颊,那满堂的肃静似乎与他无关。
  
  谢思语看着宋望之,泪水忍不住地往下掉,哭着开了口:“那还能是什么,你以为这名字是随便起的吗?”
  
  宋望之一怔。他看向那个还不明状况的孩童,笑了笑,说:“孩子,叫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