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复仇女皇北宫青 >

第237章

复仇女皇北宫青-第237章

小说: 复仇女皇北宫青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端木泽放声大笑,她真是可爱单纯的紧,趁她不备,将她的手包裹到了手心。小丫也没在意,轻瞄了他一眼,继续关注别处。
  
  要问长安城中最大的酒楼是哪里?路边的小贩都会遥指城东的醉仙楼。醉仙楼经过重新装修,扩大了面积和经营范围,成为长安城官宦、富人趋之若鹜之消费场所。
  
  四人来到酒楼门前时,外头已排了长队,正在等候空位。
  
  “今日醉仙楼生意真红火。”北宫青忍不住叹息,如今的场面几乎能赶上现代的饭馆,不提前预约都没位,不过幸好是自家的产业,她心里偷乐。
  
  正在排队的一人听到她的话,接话道:“这位客官此言差矣,醉仙楼的生意日日都红火,从来都是座无虚席。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为何?”
  
  “孤陋寡闻了吧?私底下告诉你们,听说醉仙楼的东家乃是齐王爷,知道齐王爷是谁吗?那可是女皇陛下最为宠幸之人,女皇陛下为医治齐王的病,开设了天下第一医舍,齐集天下名医。这齐王爷迟早是要成为皇夫的,谁能巴结上他,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北宫青笑嘻嘻地瞄向李澈,调侃道:“原来是冲着某人来的。”李澈摇头苦笑。
  
  醉仙楼分上下两层,大堂中央设有舞台,平常作歌舞奏乐娱乐之用,如今却成了各地来的才子们的论政台。舞台边围了一圈人正看着台上的辩论,而楼上靠近栏杆处也站满了看热闹的客人,俯视着底下的动静。
  
  半人高的舞台上,此时正站立着四名青年才俊,其中三人成堆,与对面一人各执一辞,针锋相对,细听他们的言论,却是犀利、颇有见解。
  
  “女皇陛下也说了,治州如治国。我认为治国当以仁政为先,当奉行孔孟之道,以德治天下。”
  
  “王兄说的有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上有仁君,下有德臣,天下大定矣。”
  
  “没错、没错,二位说的正是在下所想。”
  
  这边的三人达成一致的见解,围观的人群开始低低地议论开,或赞成、或疑惑。北宫青几人被掌柜亲自请到了楼上特别留出来的雅间,从窗口处向下张望。
  
  对于三人的论点,北宫青不置可否,若是继续以王道治国,那岂不是固步自封?国家怎么能进步?
  
  她摇了摇头,目光扫向与三人对峙的另一年轻才俊,那男子二十岁上下,生得一副好面孔,滑腻细致的皮肤,竟比女子还柔嫩几十倍。这样的白面书生,怕是也说不出什么好的治国之策来,她挪转了头,没有兴趣再听下去。
  
  就在这时,那白面书生却忽然开了口,振振有词道:“迂腐!古往今来,有几个仁君?若是上没有仁君,下没有德臣,天下岂不是立刻就分崩离析?”
  
  他这一番话立即引起了北宫青的兴趣,再次回首细听。
  
  “如今天下方才一统,女皇陛下也尚属英明,肯广开言路,吸纳人才。那倘若女皇之后的继位之君,德行不济,残暴肆虐,难道天下又要重新分裂吗?”
  
  对面的三人顿时被他镇住,如此犀利的言辞,他们如何能应答?
  
  “那么这位仁兄,有何高见?”其中一人终是不肯服气,率先开了口。
  
  白面书生负手而立,朗朗道来:“治国之道,强国为本。王道、仁政、无为,皆是虚幻之说。如今天下初定,当以法治国,建立一整套法制铁律,约束万民,才是首要之责。国家一旦有了可以长期信守的铁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一来,无论朝代更替,只要执法之人依法执行,则大汉可以延续千万年而不败。”
  
  北宫青听到此,浑身不由地热血沸腾,他所说的正和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若说她是当年立志强秦的秦孝公,那么他便是秦孝公广发求贤令艰难而得的变法大师商鞅。想到此,她激动地一掌拍在了窗棂上:“说得好!好一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胆识、有魄力。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白面书生仰头望向楼上厢房处,略为有些诧异,他在此已居住数日,自然知晓这个厢房通常是不对外开放的,如今突然有人光顾,必定身份非凡。他有礼地朝上拱了拱手:“在下卫卿。”
  
  正回味着这个名字,李澈凑近她耳边提醒道:“背背山。”
  
  北宫青两眼倏地发光,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背背山,果然有那潜质。
  
  “久仰大名!方才卫公子一番见解,与在下不谋而合,但在下认为一个国家单凭法律来约束国民的言行举止是全然不够的,法典是冰冷的、无情的,它可以维持一个国家的秩序,但不能促进整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方才其他三位公子所提倡的以德治国,是孔老夫子所构想的一种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它不现实,但值得提倡。综合四位的见解,我认为治理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结合起来,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十一章诗文比试
  
  卫卿细细地体味她的话,不解地问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兄台可否详解?”
  
  北宫青有些犯难,这么高深的哲学名词,要解释起来,还真有些难度。
  
  “打个比方吧,在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发明布料之前,最原始的人类都是用树叶、兽皮遮盖身体,或取暖,而现在,看看我们身上的防寒保暖的衣料和款式不一的服饰,这就是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
  
  卫卿听得认真:“那精神文明呢?”
  
  北宫青继续解释道:“精神文明,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无状,我们可以称其为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所以我说治国需同时推行法治和德治。”
  
  卫卿颔首赞许:“兄台的见解境界高深,在下着实佩服,敢问阁下可是这醉仙楼的东家——齐王爷?”
  
  他此话一出,底下的人立刻闹哄哄议论开。醉仙楼的幕后东家从来不公开露面,关于他的一切都是传闻,如今东家亲至,全场沸腾。
  
  “原来他就是齐王爷。”
  
  “齐王爷果然如传闻中一般谪美如仙,难怪女皇会如此宠幸他。”
  
  “……”
  
  北宫青有趣地看着下面的反应,挥扇瞄向身旁的李澈,眼珠子一转,不妨将错就错:“你如何猜到本王的身份?”
  
  卫卿见她已承认自己的身份,飒然一笑:“在下已在酒楼停留数日,听闻此间的厢房千金不卖,而今日却开了先例,能让掌柜如此的,证明几位的身份必定不凡。二来,素闻齐王爷仙骨风姿,不似凡人,观王爷的容貌甚为相符,又有方才一番精彩的言论,所以在下才大胆猜测。”
  
  “不错、不错,有点观察力。你来到长安,可是为了竞选州长而来?”北宫青颇感兴趣地打量着他,怎么也想不通如他这般学识出众的青年才俊会有断袖之癖。
  
  卫卿感觉到她的目光有些怪异,稍稍避开了些,回道:“正是。”
  
  北宫青心思一转,此人虽有才识,但不知为人如何,且试上一试:“那本王给你写封荐书如何?你持本王的荐书便可不必通过竞选,直接为女皇陛下所重用。”
  
  她仔细观察着其他客人的反应,无一不是羡慕和妒忌,再反观卫卿的反应,他只是淡淡一笑:“多谢王爷美意,在下还是想通过公平的比试方式来竞选州长之职,以免给王爷留下麻烦。”
  
  北宫青好奇道:“怎得是给本王添麻烦?”
  
  卫卿解释道:“因为此例一开,日后以各种目的接近王爷以求仕途之人便会趋之若鹜,那在下岂不是罪孽深重?”
  
  北宫青击掌称赞:“有趣,真有趣。”这个卫卿,她已记在心上。
  
  端木泽也十分赞赏,环扫了一眼楼下又多了一倍的文人雅士们,显然他们是听闻齐王爷在此,才赶过来看热闹。他思衬了半晌,提议道:“今日如此众多的才子在场,不如就由王爷作主,来一场诗文比试如何?夺得头魁的,便可免费在醉仙楼居住半年,食宿全免。”
  
  北宫青收到他的眼神讯息,立即明白他是想亲自挑选人才,便点头应道:“此议甚佳,本王再另外附送一块玉佩作为奖赏。”
  
  “好。”楼上楼下的人都沸腾起来,跃跃欲试。如此难得的机会,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捷径,谁不想使出浑身解数,得到王爷的亲睐?
  
  “那就由小人代劳,为王爷主持比试。”端木泽躬身向她请示,在外人看不见的角度,朝她挤眉弄眼。
  
  北宫青抿嘴轻笑,摆手道:“去吧,看仔细了。”
  
  楼下的诗文比试在端木泽的主持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楼上厢房的几人则合上了窗,细细地品评美味佳肴。醉仙楼的菜色这十六年中又增添了不少,色、香、味俱全,可见厨子的厨艺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
  
  对面李澈吃饭细嚼慢咽,十分地优雅,而北宫青和小丫母女就没这么讲究,一个砸吧砸吧地大口吞咽,一个则口手并用,构成一副十分不和谐的画面。
  
  吕翔迈步走进厢房,见到眼前一幕,不由地摇头蹙眉,他真想不通公子如何能忍得了她们。
  
  北宫青余光撇见了他,扬声道:“吕翔,有话直说,别在后头搞小动作,朕的脑后可是长眼睛的。”
  
  吕翔走上前,找了个空位坐下:“那你承认自己怪物了?只有怪物脑后才长眼睛。”
  
  北宫青没好气地瞪他:“死吕翔,你就这么看朕不顺眼?老跟朕抬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