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重生桃源柳乡 >

第111章

重生桃源柳乡-第111章

小说: 重生桃源柳乡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秦头还纳闷呢,自己家根本没有去开什么荒地那人家都引论什么呢?他立刻就意识到是刚分出去的大儿子在闹呢,立刻有些憋气,不甚热情地道:“我们家没呢。”说着就走了。
  二婶三婶等也听说就跑去看,就见里正带了人丈量土地,一连丈量了五十亩才结束,又砸上了地界,然后记下了标记和亩数,最后就去了大房家。
  二婶对三婶道:“那荒地就成了他们家的了?早知道我们也去占下。”
  三婶笑道:“二嫂,不怕的,那地不说是百家也有几十家种过,都是赔钱货,还不如多租几亩地种呢咱们村又不缺地,就算不租地种闲时候出去打个零工也比种这块地好。你看啊,石头多,你耕地都费劲,浪费了力气和种子不说,最后颗粒无收,你说不是要气死人。”
  二婶心里轻快了一些,横笑道:“最好是一粒也不收,看大房还那么挓挲呢。”说着也跟了人群往家去。
  村里不乏好信儿的都跟着周素仁去了秦大福家的小院,原本就小的院子顿时挤得慌,甚至还有人套近乎地往屋里去,想看人家签订契约,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羡慕,也有人为秦大福家担心。
  秦业将那些挤进屋里去的人拦住,和气地道:“众位大爷大娘,大哥大嫂的,现在家里不便招待诸位,还是请回去吧。”
  大部分人见好就收,没那么厚脸皮赖在人家家里,都说着恭喜的话,“大业啊,家里有地了啊,这一分家多了五十亩地。”
  秦业笑道:“不过是荒地,还不定怎么样呢。”
  有人担心道:“大业,不是我说啊,你们也太意气用事了,那地那么多人都种过,不收粮食呢,你们就能种出来?”
  秦业对人家的关系表示感激,“大叔,反正试试看,开始几年也不交地租的,实在不行,我们就还给朝廷就是了。”
  这样说个就将众人送了出去,然后把小院门关上,还没落拴,突然被人一下子推开,一人气冲冲地冲了进去。秦业见是老秦头,忙道:“爷爷。”
  老秦头哼了一声,快步进了屋里,大声道:“签了吗?不许签!”
  那边秦大福暗叫不好,示意周素仁,起身道:“爹,已经签好了,那荒地归我们开。”
  老秦头气道:“你傻啊,有那精力不如多去租几亩地种,那荒地有什么好开的,难道我们都不如你?大家都种不出麦子谷子来,你就能?”
  秦大福也不反驳,只是笑着,“爹,反正开始几年不收租子,我们试试看呗。”
  老秦头气得浑身哆嗦,才一分家,大儿子就不听话,还真是……他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拉着秦大福去了院子,低声道:“老大,你怎么那么傻?我给你们分了家,不是让你胡作非为的,我是想现在年景不好,家里粮食不够吃的,你媳妇又不肯当家,不如把你们分出来,这样你们也能去你岳丈家借粮食吃,家里那点粮食也能养活你二弟三弟两家。你怎么就不懂?”
  秦大福迷惑道:“爹,那咱们是不是分家啊?”
  怎么听着,爹还想管着,只不过是分了家糊弄岳丈家呢?
  老秦头气道:“当然是分家了,可你没当过家,我也不能看着你们做傻事。”
  秦大福笑道:“爹,这叫什么傻事啊,反正是荒地,白种。”
  老秦头看儿子如此不开化,越发生气,“什么叫白种?你的时间力气,种子,农具,不是钱?那地,你把大头崩坏了也刨不出什么来,大头坏了,你不要修?你有钱修?”
  秦大福不说话了,老秦头又训了一通,然后道:“行了,我也不下你的面子,你也是当家的人自己去把地退了。”虽然开始不要地租,可种不出什么,丢的是老秦家的脸,他可丢不起这个人。
  秦大福不肯,老秦头气得双手直哆嗦,“你,你不听话了是吧。”
  秦大福狠了狠心道:“爹,既然已经分了家,您就让我试试吧。”
  老秦头怒极反笑,“哈哈,哈哈,好,好,你就试试吧,到时候别哭天抹泪的就好。我管不了你了。”说着,扭头就走了,也没理叫他的秦业。
  门外还没走光的人看老秦头气呼呼地走了,都议论纷纷,躲在一旁看热闹的二婶三婶则窃喜不已,又上前去跟那些凑热闹的村人说笑,然后大家一起离开了。
  秦业关了门,对秦大福道:“爹,不要想太多了,周爷爷还等着呢。”
  秦大福嗯了一声和秦业进了屋里,对周素仁道:“真是不好意思。”
  周素仁笑道:“没什么,要是我儿子这样,我也着急,不过你看起来有计较,我也就不劝你了,反正也就是出把子力气的事儿,种不出来就不用勉强。”说着把地契给他,“都在这里了。”
  秦大福交给柳氏,“媳妇,荒地也是地,虽然五十亩不赶一亩地,咱也是有地的人了,好好收着。”然后又请周素仁几个喝茶,家里没茶,柳氏沏了糖水,里面放了两颗枣。
  周素仁很仔细地喝了甜水把枣也吃掉,跟他们聊了几句,最后笑道:“好了,你们也别太忙活破费,刚分家不容易好好过日子吧,我这就回去了,帮你们去县里报备。”
  原本若是正经地,都要拿去县里盖章的,只是村里的荒地,一般都在里正那里有底,之前就有关于荒地的县衙文书,上面盖了印章,可以直接拿来用,不用再去盖章,只要备案就好,这是当初为了鼓励垦荒的方便举措,一直就保留了下来。
  而老秦家则因为秦大福一家的不听话,老秦头动了气,觉得大儿子被大儿媳妇挑唆得越来越不听话,他们不听话,就要让他们吃点苦头。老秦头憋着气没等秋收就把地分了,让他们各家干各家的活儿,不必在一起干,沤肥池也各家沤各家的好了,他眼不见心不烦,随便他们怎么折腾。
  秀瑶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所以也没动气,倒是秀瑶和秀容还有秦显几个气得不轻,“我们割了那么多草,沤肥倒是白沤不给我们用了?那我们种麦子怎么办?”
  秀瑶道:“好在还有时间,咱们自己沤好了。”
  秦显道:“咱家可没有猪和牲口肥呢,单纯沤草也不好,那怎么办”
  要是没有好的肥料,庄稼就算种上了只怕也长不好,到时候肯定会减产呢,他倒是想看看小妹能有什么好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743360,Ginger两位亲的地雷。

☆、97五十亩地

  秀瑶笑道:“没事;咱们可以自己沤,多挖点河里的淤泥也好的。”
  这两年干旱,深井还没有见底,村周围的河沟子倒是有不少地方见底了,去挑淤泥扔进沤肥池沤肥也不差的。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相约明天就去弄。
  盛夏的清晨,微风拂过,并不像正午那么热,反而有一种独属于夏天的清爽。空气中带着一种干燥清爽的淡香;让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不怕冷风来袭,不怕冰雨交加,若是暴雨来了;也当做一场洗礼,不冷不热,舒服得很。
  棉花地里暂时没了活儿,这个时代因为没有那么多农药,所以害虫也相对少一点,拿了顶心之后每隔几天走一遍,看看有没有虫子,如果没有就不必再进地里。
  而老秦家那两亩高粱、花生、黄豆也没分给他们,所以活儿也就不归他们管,他们只要负责自己家的谷子和棉花就好。
  秦大福几个动作快,不偷懒,效率高,所以很快就忙完了地里活儿。他们拿了大镢头、铁锨等去天地的头上挖沤肥池。为了方便,他们每片地的地头上都挖一个,这样可以同时沤肥,种地的时候也不用将肥拉来拉去的。
  秦大福带着秀娴几个挖坑,秦业就用筐子去河沟子里挑淤泥。他先把筐子用大梧桐叶子和草之类的堵住了,然后担淤泥,这样就不会漏掉多少。而秀瑶和秀容就负责去收集梧桐叶子和青草,用来一次次地垫筐子。
  河塘里的淤泥带着一股腥气,实在不怎么好闻,可想着这能让庄稼丰收,大家都干得兴致勃勃,一点都不嫌脏。秦显甚至还在淤泥里抓了几条泥鳅,把秀瑶吓得直躲,最后还是秀娴胆大,拿了狗尾巴草将泥鳅从眼睛里对穿过去,然后放在一边的空地上,这样它们就算扭来扭去也跑不掉。
  忙活了一上午,只挖好了一个沤肥池,不过淤泥却也挑了不少,秀瑶和秀容还割了几筐子青草扔进去,另外扫了一些树叶子也一起扔进去。
  “爹,以后咱家的麦糠,不好烧的,也都拿来沤肥好了。”麦糠太碎,烧火的话容易糗烟,既呛人,火头又小,不容易烧开锅,所以大家都不喜欢烧,很多人家也都在外面烧了直接将草灰扬到地里当肥料。
  一连几天,秦大福都领着孩子们挖沤肥池,这个是目前第一要做的,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料,那冬天的时候种麦子就要困难,没有足够的底肥,麦子是长不好的。
  所以秀容也不要求在家里,她和秀瑶秀娴几个每天天不亮就去割草搂草,吃了晌饭就走,晚上天黑才回来。以前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趟,现在一上午就能送三四趟,甚至两个人专门管着割草,一个人专门负责往沤肥池里送。
  几天下来,虽然很累,可大家甘之如饴,一切的累,都是为了自己家,没有任何怨言。
  白天柳氏用小水缸晒了水,晚上女孩子们回来就能冲凉洗澡,男人们则以秦大福为首,几个人晚饭后去河边冲凉洗澡,然后在街上纳凉和邻居们聊聊天再回来。
  邻居都知道他们分家了,没得着什么东西,包了五十亩荒地,这些天忙着挖沤肥池挑淤泥。大部分村民都很同情敬佩他们,有人关切道:“秦大叔,你们挑淤泥能管用吗?”庄稼一枝花,可全靠粪当家呢。他们家没有牲口,根本攒不到什么粪,种地就是问题。
  秦大福笑呵呵地道:“管用啊,肯定管用,要不咱们一起挑吧,这样还能把河底清理清理,挖深了,蓄水更多。”
  那人笑着道:“我可不去挑,怪累的,还是趁着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