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一旦拿下长安,刘备称帝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那时,关羽奉命出兵牵制曹操的兵力,直接威胁许昌的安危,可以说那时候是蜀汉最有可能得势的时候,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孙权跳出来坏了蜀汉的好事。这个被诸葛亮视为可以联合的盟友在蜀汉化龙的最关键时刻,狠狠的给了蜀汉一刀,致使蜀汉夺取关中的战略设想成为了空想。
不过关羽会失利,孙权会选择在那个时候动手都是有原因的。关羽会失利,那时因为关羽不会做人,无端得罪人所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孙权派人欲与关羽结亲,结果关羽不仅没有答应反而说出了那句名言,“虎女焉能嫁犬子?”。不管关羽说这话是因为本身就瞧不起孙权还是故意说给刘备听好证明自己的清白,总之因为这件事关羽得罪了孙权。
而孙权之所以会选择出兵,除了私怨外,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东吴的将来打算。自刘备入蜀成功夺取汉中以后,魏蜀吴三足鼎立已成必然,而蜀汉如果击败了曹魏,那下一个目标必定会是东吴,哪怕东吴愿意向蜀汉称臣,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虽然那时候没这句,但意思就是这个。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在解决了曹魏以后,接下来要对付的肯定就是东吴,而东吴的实力是三方之中最弱的。如果连最强大的曹魏都被蜀汉摆平,仅凭东吴是抵挡不住蜀汉攻伐的。
为了自保,东吴需要曹魏的存在,只有曹魏存在,东吴与蜀汉才能维持盟友的关系。这点在夷陵之战后得到了证实,虽然蜀汉在东吴吃了大亏,但最终还是捏着鼻子继续与东吴保持盟友的关系,继续抵抗曹魏。不是蜀汉不想跟东吴翻脸,而是不能,一旦与东吴翻脸,只会让曹魏捡了便宜。
事实上也正如刘福所料的那样,孙权最终还是答应了刘备提出的条件,两家罢兵,维持现有统治区域。孙权在这次对外扩张中损失惨重,虽然得到了徐州,但失去了寿春、庐江、柴桑三地,相比较而言难免有些得不偿失。
而刘备则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仅新得了三地,更将触角伸到了交州。对此孙权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没看见。毕竟眼下合力对抗西汉刘福才是最主要的,孙权只是暗暗祈祷,当与西汉爆发冲突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刘备可以损失的让人闻者伤心,听者落泪,这将是孙权最为开心的消息。
孙权在期盼着,刘备同样也在准备着与西汉刘福的交锋。人的野心总是随着身边事物的变化在不断变化。乞丐希望可以三餐得饱,穷人希望可以日进斗金,富人希望可以家业昌隆,大臣希望可以大权在握,皇帝希望可以江山永固……
不同的人,所希望的事情是不同的。在刚才参与黄巾平乱的时候,刘备希望可以凭借战功建功立业,在成为青州牧后,刘备希望可以成为一方诸侯,而在今时今日,刘备也很希望去坐一坐那个位置。
因为距离才容易产生敬畏,但真的了解到了,反而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攻破许昌夺得天子以后,刘备一开始对刘协还是挺忌惮的,但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刘备就觉得皇帝也不过如此。当然这个不过如此是针对刘协的,对于西汉的刘福,也就是天下人眼中的昔日皇长子刘辨,刘备是半点都不敢轻视。
严格算起来,刘备也算是刘福的师兄,毕竟刘备当年师从卢植,不过随着公孙瓒之死,刘福就不再认刘备这个便宜师兄了。
刘备很羡慕刘福的身份,在刘备眼里,刘福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与他皇长子的身份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因为是皇长子,像卢植、蔡邕这种天下级的名士才会支持他。也正是因为皇长子的身份,刘福在做事情的时候少了许多掣肘。这是刘备没法与刘福比的地方。别看刘备是汉室宗亲,但宗亲又怎么能够跟皇室相提并论。
因为身份的悬殊,许多事情刘福能够办到,而刘备想要做到就要费上一番功夫,有时候还办不成,就比如建立一座类似兴汉学院这种事。荆襄九郡,人杰地灵,在荆州这块土地上,并不缺乏名士大儒,庞德公、水镜先生这都是在荆州甚至天下都拥有响当当名气的人。但刘备想要仿照西汉建立一座学院,却是千难万难。
庞大的财力支持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刘备没有刘福那种号召力。水镜先生司马徽可以为刘备推荐诸葛亮,但绝对不会为刘备建立一座明显打上刘备烙印的学院出力。而庞德公就更不会为了刘备去影响自己子侄在西汉的前途了。庞统、庞林这两个庞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如今都在西汉就职,尤其是庞统,此时正在蜀中主持大局,日后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世家考虑事情,家族利益永远都是被摆在第一位了。刘备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到魏延、刘封这种武将,但想要让庞德公、水镜先生这种老奸巨猾的人做出舍己为人的举动,难于上青天。
恨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刘备就很恨刘福,虽然建立学院的构想失败给刘福一根毛的关系都没有,但刘备就是要恨刘福,刘福对此除了表示无奈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这世上恨刘福的人多了去,就跟爱刘福的人一样多。
如今刘备、孙权、袁尚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三家结成了攻守同盟,发誓要与刘福作对到底。
第283章摸鱼的刘福
刘福是个懒人,让他像诸葛亮那样为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根本就不可能。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刘福很懂得放权。三省六部的实行,就是刘福有心偷懒的产物。在西汉,刘福并没有军政一把抓,除了兵权外,治理国家这种大事,刘福尽皆托付给了朝中大臣。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刘福不需要一天到晚的埋首奏章,在处理完所需要自己亲自点头的奏章以后,刘福还能有一点属于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
前段时间因为幽州的事情,刘福比较忙,好不容易安排妥当以后,刘福今天总算是有了一些自由时间。刘福没有去打扰郭嘉、顾雍他们,毕竟军事上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但后续关于民政方面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妥当,这时候去找郭嘉他们,很有可能被他们抓苦力,刘福又不傻,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空闲,才不会白白浪费。
刘福也没有去后宫,不是刘福已经厌烦了蔡琰等人,而是单纯的不想这个时候去。左想右想之后,刘福忽然起了上街转转的心思,而且是不带一人独自上街。
找了身平民百姓穿的旧衣服,别问刘福为什么会有这种衣服,总之刘福上街了。当然刘福这样不可能走正门,熟悉侍卫巡逻路线的刘福很轻松的翻过宫墙,离开了皇宫。
走上了大街的刘福心情顿时舒畅了起来,站在长街上,刘福深吸一口气,这是自由的味道。今时不同往日,刘福如今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像平常人家那样自由自在。但皇宫虽大,禁卫虽严,依然关不住刘福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如今越狱成功,刘福就像是重获自由的囚犯,看什么都感觉新鲜。也没有一个目的地,刘福随着人流边走边看。看街边的小贩,看与小贩讨价还价的买主,看忽悠人的算命先生,看与自己一样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的闲人……
“老板,来碗豆腐脑。”刘福找了一家小吃摊坐下大声吆喝道。
看到有顾客上门,小贩笑容满面的应道:“好咧,不知客官要甜的还是咸的?”
“咸的。”刘福随口答道。
话音刚落,就听邻桌一人轻哼道:“哼!邪道。”
“……喂,你说什么?”刘福听见了,不由好奇的问道。
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想到邻桌那一位很是认真的正对刘福一本正经的劝说道:“这位兄台,吃豆腐脑怎么能吃咸的?那是邪道!”
“……吃个豆腐脑还有正邪之分?难道豆腐脑要吃甜的才是正道?”刘福哭笑不得的问道。
“那是当然。我看兄台还有挽救的可能,这才好心相劝。”
还没等刘福发表意见,坐在刘福那一桌另一侧的一人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劝说刘福吃甜豆腐脑的那人呵斥道:“放屁!咸豆腐脑才是正道!甜豆腐脑只适合给小娃娃吃。”
“你说什么?”被呵斥的人勃然大怒,也一拍桌子起身喝问道。
“你聋子啊?没听见我刚才说什么?”
“有种你再说一遍!”
“再说十遍也没问题。”
“二位,二位,别冲动,有话好好说。”买豆腐脑的小贩赶忙过来劝说,唯恐眼前这对立的甜咸党爆发冲突。打死打生跟小贩没什么关系,可要是因为二人打架毁了小贩的买卖,那就跟小贩有直接关系了。
看到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刘福觉得自己想要吃碗豆腐脑的愿望是很难实现了。眼下二人各有各的支持者,现在还是言语上的冲突,但谁也不敢保证一会会不会爆发流血冲突。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刘福起身想要溜走,却没想到被小贩给拉住了。
“你拉着我做什么?”刘福不解的问道。
“客官你不能走,事情因你而起,你帮小的劝劝。”小贩出声请求道。
“呃……我就这么去劝,万一他们揍我怎么办?”刘福看了看怒目而视的双方,小声问小贩道。
“那,那万一他们打起来,拆了我的小摊怎么办?一家子就指望这个买卖糊口呢。”小贩哭丧着脸说道。
刘福看小贩实在是可怜,便对小贩说道:“唔……这样,你有纸笔吗?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交给长安县令,让他帮你。”
小贩闻言狐疑的看了看刘福,可能是真的病急乱投医了,小贩找出纸笔,刘福提笔就写。刚写一个字,刘福停笔对小贩说道:“这东西你不能看,扭过头去。”
“哦。”小贩应了一声,等了一会后忍不住问道:“客官,你是不是微服私访的大人啊?”
“算是吧,保密啊,我可不想刚出来就因为你多嘴而坏了我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