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汉墙 >

第375章

汉墙-第375章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听到简雍说出自己疑惑的时候,许攸不由叹了口气,“宪和莫怪,我非是对你。”
  “子远不必多虑,雍明白。不过子远为何叹气?如今晋王对子远信任有加,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
  “晋王宅心仁厚,虽然家门不幸出了一个忤逆子,但晋王却并不想对那个忤逆子怎么样。只是大义当前,晋王也不得不大义灭亲。故此这些日子晋王的心情不是太好,宪和所托之事,恐怕……”
  “子远不必如此,事在人为,只要尽心即可,雍理解。”简雍连忙说道。
  许攸闻言笑笑,对简雍说道:“宪和先在许府住上一些时日,待晋王心情好转,许攸必为宪和说情。”
  “那就拜托子远了。”
  命人将简雍带下去安排住处,许攸拿起简雍送来的礼单,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袁绍这几天的性情的确不太好,毕竟要对付的是自己的亲儿子,换谁都不会心情愉快。不过许攸现在心情不错,平白得了一大笔财物,换谁都会心情愉悦。
  带着这份愉悦的心情,许攸来到袁绍的面前。命为探望,实际上却是来看看袁绍今日的心情如何。看到袁绍那张阴沉的脸,许攸就知道今天说事不太可能。只是让许攸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向袁绍拱手施礼过后,准备去座位坐下,等待开始议事的时候,坐在他对面的审配忽然站了起来,向袁绍禀报道:“大王,审配有一事要禀报大王。”
  “你说。”袁绍嘴里蹦出两个字。
  “审配今日要参一人。”
  “谁?”
  “许攸。”
  “审正南,你要参我?”许攸有些难以置信的指了指自己问审配道。只是审配却看也不看许攸,对袁绍恭声说道:“大王,许攸在袁曹激战之际,指使家人在邺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利……”
  “胡说,一派胡言。”许攸跳脚叫道。
  “子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你慌什么?”袁绍盯着许攸说道。
  “大王,审配害我,他定是嫉妒微臣深受大王信任,这才故意诬陷。”许攸急声解释道,只是他的神色此时却显得有些慌张。袁绍那句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而许攸恰恰就是干了亏心事的,审配方才所言一点夸张也没有。
  “你就老实听着,正南,你接着说。”袁绍冷冷的说道。
  听到袁绍这话,许攸的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作为袁绍的多年好友,许攸自问对袁绍这个人是很了解的,他此时这个态度,也就是说他已经相信了审配方才所言。一想到这里,许攸的额头不由冒汗。
  袁绍冷眼旁观,一见许攸此时的表现,心里不由冷哼一声,也无心再听审配继续例数许攸的罪状,直接开口问许攸道:“许攸,你可知罪?”
  “许攸,许攸知罪。”许攸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求饶道:“还望大王念在许攸追随大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过许攸这一回。”
  许攸的确是最了解袁绍的人,袁绍原本心中对许攸充满了愤怒,但在看到许攸磕头求饶,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之后,不由心中一软,冷声呵斥道:“许攸,本王待你一向不薄,为何做出此等可耻行径。滚回家去,无有本王的赦令,不得出门。”
  “是,是,谢大王宽恕。”许攸不敢多言,连声答道。
  不过许攸刚刚退到殿门口,似乎又想到了一事,急忙又跑了回来,对袁绍恭声说道:“大王,有一事许攸需要禀报。”
  “何事?”袁绍皱眉问道。
  “昨日荆州刘备派来使者简雍,商议两家结盟一事,如今简雍被微臣安排在府中,不知大王何时要见?”
  “两家结盟?有这个必要吗?”
  听到袁绍这个问题,许攸不敢回答,但审配却没有什么顾忌,闻言答道:“大王,如今曹操虽败,但西汉依然是我大晋的心腹大患。眼下我大晋需要专心消灭青州齐王,若是可以让荆州刘备出兵牵制西汉,倒也可以让我大晋少一点后顾之忧。”
  “唔……既然正南这么说,那就由你来负责与荆州使者商议两家结盟的事情吧。许攸,你回府以后通知简雍去驿馆居住,不得对简雍作任何提醒。”袁绍想了想,对审配、许攸说道。
  “微臣遵命。”审配、许攸齐声答道。


第260章 连横

  袁绍在忙着去找不孝子袁谭的麻烦,刘福则在宛城用张飞跟诸葛亮换荀等人及其家眷,刘备忙着整合荆州,至于剩下的吕布跟孙权,两家似乎也没了继续动兵的念头。不过相比起孙权,吕布要显得焦虑许多。
  曹操败了,却把作为曹操盟友的吕布给害得不轻,要不是刘福出手,吕布不觉得袁绍会轻易放过自己。也正是因为袁绍没有动作,这才叫原本打算跟袁绍前后夹击吕布的孙权偃旗息鼓,暂时收兵。
  但孙权退兵了,却并不能叫吕布松口气。如果只是一个孙权,吕布并不担心,江东有水军,但他扬州同样也有。江东水军悍勇,可他扬州水军同样也不是白给。可袁绍是个大麻烦,想以一州之地抗衡拥有四州,或许不久将来就要有五州之地的袁绍,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西汉,随着袁曹之战分出胜负,其实这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拥有河北、中原之地的袁绍不出意外的话就会成为一统天下之人。但现在有了西汉,这天下究竟会姓什么,这中间就存在了变数。
  江东尚可凭借长江天险偏安一隅,但吕布却没有这种地利,四面受敌。吕布已经意识到眼下已经到了让他选择站队的时候,究竟是投西汉还是投袁绍,吕布帐下的文臣武将这些天争论不休,吵得吕布头疼。
  从本心出发,吕布看好刘福,要不然也不会命陆逊前往长安,走之前还将爱女吕玲绮许配给了陆逊。可事关扬州上下的生死存亡,这事吕布不能独断专行,只有先让手下群臣吵个明白才成。
  吕布的手下看事情都很实际,不会狂妄的觉得自己还有击败刘福或者袁绍的可能。投靠他人已是定局,而究竟投靠谁,却需要好生斟酌。
  作为吕布的第一谋主,鲁肃看好的是刘福,但士族出生的陈群却觉得投靠袁绍更符合扬州的利益。为了究竟投靠谁这个问题,鲁肃、陈群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不可开交。不过吵归吵,但扬州的武将却并没有参与,这些人都以吕布马首是瞻,吕布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或许也正是因为武将的心齐,这才让文官的争吵只局限在动嘴这个范围内。
  对于手下文武的表现,吕布看在眼里,伤在心里,虽说他也觉得如今已经没有了跟刘福或者袁绍争夺天下的可能,但手下人这时候就开始考虑后路,还是叫他感到有些心寒。
  也就在扬州的争论相持不下的时候,袁绍的使者来到了寿春。对于袁绍会派使者前来,吕布感到很诧异,自己记得自己并没有对外透露打算投降的消息,可袁绍为什么却在这时偏偏派来了使者。是巧合还是有人给袁绍通风报信?
  不怪吕布生疑,实在是身处吕布现如今的位置,他不得不对任何事都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无人的时候,吕布往往会回想起年轻时在塞外抗击匈奴的那些事,那时候与现在相比,还真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只需要专心杀敌即可。但吕布也清楚,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可能回来了,从自己踏足中原开始,自己就再也不能回头。
  来者皆是客,更何况还是如今风头正劲的袁绍派来的使者。吕布命陈群热情款待了来使,同时想要让陈群探听一下袁绍使者的来意。
  “结盟?”吕布皱眉说道。
  前来禀报探听结果的陈群闻言点头道:“大王,辛评的确是这么说的。”
  “那长文如何看?”吕布又问道。
  “一切听从大王决断。”陈群恭声答道。
  吕布很不满陈群的这个回答,自徐州落入袁绍之手后,吕布就发现以陈群为首的一批人做事开始变得懈怠,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心了。就好比眼前这个陈群,若是以前,他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句话就应付过去。
  一切听从大王决断?这话反过来的意思,也就是不给你出谋划策。
  吕布没有发作,只是好言让陈群招待辛评,与袁绍结盟不是小事,吕布需要多番考虑才能作出决定。陈群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恭声应是后便去执行吕布的命令,好生招待袁绍使者辛评,务必让辛评感受到回家的感觉。
  等到陈群走后,吕布立刻命人招来了鲁肃。鲁肃听完吕布的话后,眉头也不由皱了起来。论出身,鲁肃比不上陈群,但论到才干,两个陈群也不是鲁肃的对手。
  “这陈群看来是铁了心想要去投袁绍了。”鲁肃沉声说道。
  “何以见得?”吕布闻言问道。
  “大王,陈群虽为颍川名士,家世显赫,但与荀、钟繇等人相比却并不出众,能够在大王麾下获得高位,多半还是依仗家世。如果他投了袁绍,对他以及他背后的家族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袁绍四世三公,同样看重的也是那些士族子弟,寒门子弟想要得到袁绍重用,很是困难。但如果投了刘福,那陈群可就要倒霉了。西汉帝刘福用人不看出身,只重才德。而陈群能力平平,投了西汉顶多可为一县之长,与现在的地位相差甚远,故此陈群属意袁绍,而非是西汉。”
  “那依你所言,陈群这是已经开始为自己考虑出路了?”吕布皱眉问道。
  “正是。大王若是不信,不妨迟些时日再见辛评,想必这几日陈群定会为辛评奔跑。”鲁肃语气肯定的说道。
  “子敬,那你呢?你又觉得我等投靠何人合适?”吕布忽然转移话题的问鲁肃道。鲁肃没有马上回答,只是看了看吕布,随后轻声问道:“大王,您真的愿意舍弃王位?”
  吕布闻言苦笑道:“天下大势,非人力可扭转。如今曹操失败,吕布独木难支,江东孙权虎视眈眈,扬州四面受敌,若是不趁早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