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汉墙 >

第141章

汉墙-第141章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福在忙着搬家,其他人同样也没闲着,率军驻扎城外的董卓、丁原分别被人拉拢,其中董卓暗中投靠了袁隗,丁原则暗中投靠了董太后。凉州军跟并州军天生是冤家,多亏之前刘福将二人分别安置在南门跟北门,否则保不齐两路人马已经在洛阳城外火拼。
  “叔父,为什么要侄儿将手中兵权交予那董卓?”袁绍不情愿的问叔父袁隗道。
  “本初,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以前失去的,都能得回来。”袁隗语重心长的教导袁绍道。
  “侄儿不明白。”袁绍郁闷的说道。
  “如今汉室还不够颓废,威信犹存。而那董卓也是一野心之辈,现在将他捧得高高的,将来才能摔得更惨。听话,将你手中掌握的兵权交给他,叔父向你保证,日后你肯定不会吃亏。”
  “……侄儿遵命。”出于对袁隗的信任,袁绍心里虽有万般的不愿,还是选择听从了袁隗的安排。而得到袁绍手中兵力的董卓实力大涨,已经稳胜并州刺史丁原一头。而得到消息的丁原也是大吃一惊,一面派人返回并州搬兵,一面希望得到董太后的帮助。可董太后如今手里哪有人可用,对于丁原的请求,她此时也是爱莫能助。
  “义父,不如先下手为强。”见到一脸苦恼之色的丁原,吕布忍不住出声建议道。
  “住嘴!你懂个屁,妄动刀兵,形同造反。你以为我们这是在跟胡人打仗呢?”丁原闻言大怒,喝斥吕布道。等到骂完了吕布,丁原忽然想起先前刘福来访时对自己的提醒,稍稍放缓语气对满脸不服气的吕布解释道:“奉先,这里是中原,你以前对付胡人的想法虽然没错,但那是对付外人。而中原这里生活的是汉人,是我们自己人。来到了中原,我们就必须要遵守中原的规矩,忠孝二字你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不管你日后做什么事,都不能忘记。只有你遵守了中原的规矩,生活在这里的人才会慢慢接受你。听明白没有?”
  被丁原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吓了一跳的吕布木然的点点头,心里却在不断的怀疑自家这个义父是不是气糊涂了?难得会用这种态度跟自己说话,这不是义父的套路啊,平时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对自己开始破口大骂了。
  “义父,你没事吧?是不是吃了什么脏东西?”吕布小心翼翼的问道。
  “唔?为何这么问?”丁原不解的反问道。
  “……平时义父对孩儿做得不对的地方往往都是直接指明,从来没有想现在这样还跟孩儿解释原因……”
  “贱骨头!非要为夫对你吹胡子瞪眼才舒坦吗?”丁原听明白了,不由大怒,瞪着吕布喝骂道,而已被丁原骂习惯的吕布这才感觉心里稍安,自己熟悉的那个义父一点都没变。
  哭笑不得的看了吕布一眼,丁原没好气的说道:“奉先,眼下敌强我弱,董卓那厮势必会在大殿下离开洛阳以后对我们发难。你带人去探听一下大殿下的行程,我们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是,孩儿遵命。只是义父,孩儿就这么空手去?”吕布抱拳答应下来以后又有些为难的问道。
  “我们这次出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不过大殿下身为皇长子,这世上什么东西没见过。这样吧,你给大殿下送去两百精兵,就当是礼物好了。”
  “……义父,负囊士训练不易……”
  “蠢货,我什么时候要你送负囊士了?”丁原闻言瞪了一脸不舍的吕布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不要送负囊士,从剩下的兵卒中挑选两百人出来,记得挑年纪小的。”
  “为什么?”听说不动自己的八百负囊士,吕布心里一松,不过在听到丁原后面的交代以后,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
  “大殿下身边又不是没有可用之人,两百精兵去了又能有多大用?挑选年纪小的去,一来大殿下年岁也不大,二来我们这里也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孩儿明白,这就去挑人。”吕布听明白了,点头说道。
  对于吕布送来的礼物,刘福没有拒绝,笑纳了。而对于吕布询问自己的行程,刘福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笑着问吕布道:“奉先,是不是丁刺史准备展开行动了?”
  “……殿下如何得知的?”吕布闻言一愣,脸上有些讪讪的问道。
  “这不难猜,在你之前,董卓身边的心腹谋士李儒已经来过了。跟你是同样的问题,看来我留在洛阳,已经开始碍了某些人眼了。”
  “义父不是那样。”吕布出声辩解道。
  刘福笑着附和道:“丁刺史忠心汉室,自然不是那种野心之辈,我说的是其他人。奉先,记得我先前跟你说过的话,做任何决定之前,千万不要忘了忠孝二字,只有守住了这两个字,你日后才不会举步维艰。”
  “……多谢殿下提醒,吕布必定牢记于心。”
  。。。



第96章 吕布归董

  随着皇长子刘福的主动退让,皇位之争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实际上,朝中大权的争夺才刚刚开始。何后随着刘福去了张掖,十常侍又在那晚的混乱中死伤殆尽,侥幸没死的董太后成了最大的赢家,后宫成了她董太后的天下。
  没有了何后的掣肘,董太后意气风发,好在她还记得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倒是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为了自己从小照看的刘协考虑,董太后利用侄子董重拉拢了同样姓董的董卓。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理由连狗都不信,可为了自己的野心,董卓还是十分干脆的认下了董太后这个亲戚。而随着董卓投靠董太后,成为皇帝一系的将领以后,一直在尝试拉拢丁原的袁隗不由有些慌了手脚。
  当初投靠何进是为了保存实力,借着何进之死,袁隗顺手接受了何进在朝中的残余势力,同样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何进一党的继任者。时间紧迫,袁隗还没有时间消化何进的势力,为了拉拢丁原,袁隗也没有刻意去做与何进划清界线的举动。自然而然的,袁隗也就成了皇帝一系的何进残党。
  当初何进在世的时候,董太后就跟何进过不去,只是那时候有刘宏在,双方也不会闹得太难看,只不过是相见两相厌。而如今,董太后一系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自然是要扬眉吐气,痛打落水狗。不过何进已经没了,董太后的报复目标也就落在了袁隗的身上。
  袁隗不可能自己跑的董太后跟前说自己跟何进没什么关系。一是董太后信不信是个问题,二是袁隗丢不起那个脸。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还犯不上对一个妇人陪小心。但被一个妇道人家盯上,尤其是那个妇道人家的身后还站着皇帝,这就让袁隗有些头疼了。
  袁隗忽然有些后悔让何后跟着刘福离开了洛阳。如果何后还留在皇宫内,那董太后那个老太婆肯定不会把矛头对准自己。可如今按照时间推算,刘福一行人估计已经到达了河东郡,就算是派人去追,也没一个好的理由请何后返回洛阳。
  “叔父……”袁绍轻声唤紧皱眉头的袁隗道。
  “唔?本初?你什么时候来的?”
  “侄儿已经来了有一会了,只是见叔父在考虑事情,就没有打扰。”袁绍恭声答道。
  “本初,坐吧。今日叔父找你来,是有事相商。”袁隗示意袁绍坐下,缓声说道。
  “请叔父吩咐。”
  “董卓投靠董太后的事情想必你已知道,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袁隗想要考考袁绍,出声问道。
  袁绍闻言沉思了片刻,轻声说道:“叔父,此事在绍看来,那董太后是自寻死路。董卓非良善之辈,收纳董卓,无异于与虎谋皮。之前董卓来洛阳师出无名,虽然自称是奉召前来,可却没有半点证据。可现在董太后收纳了董卓,也就给了董卓常驻洛阳的借口。侄儿记得大皇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那董太后早晚会自食恶果。”
  袁隗点了点头,一脸满意的问袁绍道:“嗯,本初所言与叔父所想基本一致。那本初认为,当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得到袁隗夸奖的袁绍闻言答道:“叔父恕罪,绍还没有想出一个对策。得知董太后收纳董卓的消息以后,绍就连忙赶来想听听叔父对此事可有什么应对之法。”
  “……本初,叔父要你将手中兵权交予董卓,不知你可愿意?”
  “……叔父,绍可以知道原因吗?”袁绍闻言有些不舍的问道。
  “欲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袁隗淡淡的说道。
  “……绍明白了。”
  董卓最近春风得意,随着投靠了董太后,一条光明大道似乎已经出现在董卓眼前。而与董卓一样手握兵权的丁原此时却不好过。谁能想到原本还跟自己接触的袁隗会忽然选择了董卓。
  原本洛阳有四股势力,除了董太后跟小皇帝一系外,还有董卓、袁隗、丁原三股手握兵权的势力。但现在,袁隗将手中的兵权转交给了董卓,一眨眼间,自己的并州军变成了没娘的孩子,似乎除了黯然返回并州,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不甘心呐!并州本来就不富裕,这次出兵,丁原原本还指望可以借机捞上一笔,可眼下的局势,却很可能让并州军颗粒无收。这种结果是丁原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别说丁原不能接受,就是并州军上下也不能接受这种结果。至于投靠董卓,丁原压根就没想过。
  必须打一场!让所有轻视并州军的大人们知道汉室除了董卓的凉州军外,还有并州军这支强军!抱着这种想法,在小皇帝设宴款待众臣的时候,丁原借机向董卓发难。心情不错,自认自己是胜利者的董卓自然不能接受失败者丁原的挑衅。更何况董卓也有心思想要让朝中百官知道知道凉州军的厉害。
  同样抱着打上一场的董卓跟丁原合力让一场好好的宫宴不欢而散。看着董卓跟丁原离去的背影,作为这次设宴的主人,小皇帝刘协脸色难看,坐在小皇帝身后的董太后也紧皱眉头。她忽然觉得让董卓一家独大似乎对自己跟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