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九曲抿了抿嘴,就要不顾一切地冲上桥去,被手下的人死死拉住。
兰溪也含泪劝道:“你不能去,这样去就是送死。”
梅九曲眼眶发红,头发倒竖起,像一头发怒的狮子:“难道让我眼睁睁看着他没命吗?”
德昭在心里默默地估量了一下桥的长度,突然问道:“哥哥,你是不是很想收服这梅九曲?”
李钊也正在思索办法,随口答道:“是啊!”回过神来,暗叫一声不好。
就见德昭分开众人道:“先别乱,快去拿些结实的绳子来,要尽可能的长。”
李钊来不及阻止她,不禁懊恼不已。
就见众人很快拿来的一些麻绳,德昭挑起一根,使劲在石头上一磨,绳子就磨损了一些。她摇头道:“不行,这不结实。”
梅九曲仿若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高声问道:“谁家有结实的绳子?我梅九曲以全部家财换之。”
一时寂然无声,德昭忽然眼前一亮:“快拿新织成的布匹来,再提两桶水来,拿些油过来。”
很快有人抱来不少布匹,德昭指挥众人裁成了两条长绳,将其用水浸透。两条绳子的一头拴在了距离山涧一段距离的石头上,她把一条绳子系在腰间,又灵活地在腿上打了几圈,试了试,觉得很满意,将另一条绳子也依样系好。
她长吸了一口气,对围过来的梅九曲和李钊道:“要找尽可能多的人拉住两条绳子,千万不能松手。我可以自行跃过去,但是带着一个人的话我是回不来的。我们两个性命就在这两条绳子上了。”
梅九曲连忙道:“只要小兄弟救下孩子,在下将终生随伺左右报答大恩。”
兰溪在旁边含泪道:“是我们母子俩拖累了你。”
梅九曲摇摇头:“没了你和虎头,我在这世上也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
德昭见云层越来越厚,风也大了起来,连忙道:“记住,往上拉我们的时候,若是绳子与石头磨损时候多了就会断,要抹些油在上面。开始准备了,梅兄要助我一臂之力。”
梅九曲点点头,在涧边站好。德昭后退几步,一脚踏在梅九曲的双臂上,对方大喝一声,奋力将她推向小桥,德昭空中换了几步,待力气用尽才在小桥上一点,又扑向孩子。
众人在岸上揪着心,见德昭手臂一伸,抓住了孩子,用尽全身力气在桥上一跃,那小桥在山风的呼啸声中“哗啦”一声完全碎裂,四散而去。德昭运起轻功不及到岸边,便势头已尽。
李钊大喝一声:“拉!”众人使出浑身力气拉住两条绳子,大雨伴随着一声响亮的雷声倾盆而下,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众人顾不得抹掉脸上的雨水,用尽全力往上拉载两条性命的绳子。
李钊此时心里十分懊恼到极点,要是妹妹有个三长两短,他真不知道怎么跟母亲交代。
雨越下越大,突然,有人喊道:“山洪来了。”就见山涧远处,朦朦胧胧可见汹涌的洪水奔驰而来,几乎填满了半个山涧。
梅九曲嘶吼道:“快点拉,一,二,一,二!”
又过了好大一会,众人就要筋疲力尽的时候,德昭的身影终于从山涧中露了出来,她一只手紧紧抱着虎头,另一只手抓着绳子。
待上了岸边,众人才发现孩子已经昏睡过去,身上倒没有伤痕。反而是德昭全身伤痕累累,甚至额头上都见了血,被雨水一冲,头发粘在伤口上,说不出地狼狈。
梅九曲见孩子无恙,拉着兰溪“咚”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也不说其他的,急忙叫人将两人抬回去找大夫救治。
李钊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声,梅九曲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继而是满满的佩服,连忙唤住高翔:“叫琼芳去伺候小兄弟。”
见高翔吃惊的表情,他又气又好笑:“小兄弟是李将军的妹妹。”说完也不管对方的表情是多么复杂,连忙亲自去请大夫。
德昭被安置在一间简单但不失温馨的房间里,被褥虽然是百姓中常见的粗布,但都是簇新干净的。她疲累到了极点,见哥哥伴在身侧,来不及说什么就昏沉沉地睡去了。
等她醒来时就看到兰溪和另外一个大眼睛女子正坐在床前。
两人见她睁开了眼,高兴地说道;“恩公醒了,你觉得怎样?”
德昭在两人的帮助下坐起身来,发现自己也换了干净的衣服,被山石刮破的地方也上了药,包扎地好好的。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多谢两位大姐姐了,我没事,就是有点脱力,休息一下就好了。”
兰溪连忙道:“都是虎头顽皮,才惹出了祸事,若不是恩公舍身相救,我们兰家一脉的香火就此断绝了,我是无颜见列祖列宗了。”
德昭一愣,倒是没接下话来问孩子的身份。
兰溪倒是痛快地说道:“虎头是我兄长的独子,我兄嫂在虎头小时候双双染病身亡。我一个弱女子带他谋生极为艰难。梅大哥是兰家的通家之好,自幼与我定亲,家世败落后正与我偶遇,于是我们三人就相依为命,后来才上了这梅山。”
德昭听她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的酸楚肯定是外人无法体会的。
这时候,李钊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是不是醒了?”
兰溪连忙道:“琼芳,快去将李将军请过来。”
那大眼睛女子应了一声,将李钊请了进来,李钊亲眼见道妹妹没什么大碍,才放了心。
晚上,梅九曲为了感谢李钊兄妹,在山上大摆筵席,众人举杯痛饮。
第二天,梅九曲就跟梅山上的众人宣布昨天上山的客人就是朝廷的抚威将军,梅山众人将接受招安。
李钊随之带着妹妹下了山,将梅山众人的招安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朝廷。
在李钊的军队驻守在绛州一个月后,朝廷的圣旨终于来了:封梅九曲为五品承安将军,受抚威将军直接辖制。但却只字不提军队的供给和驻扎地。
李钊满意地接了圣旨,国风连忙给宣旨之人一个厚厚的红封,看那人心满意足地接过来,扬长而去。
李钊目送来人走了后,轻快地走向梅山众人。不动一分干戈就解决了一场战争,这是最让人开心不过的事情了。至于供给上他宁愿自己想办法,这样这支军队上的所有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这也是妹妹的主意;设法在奏折中多次提起这支军队招安后的供给。果然朝中之人选择了忽视掉,却反而成就了李钊的心思。
梅九曲和兰溪都是欣喜异常,不仅是因为从此之后不用担心朝廷的围剿,梅九曲也名正言顺有了官职,还因为李钊主动答应他们可以留守在绛州,不用离开这片亲手建起来的家园。
李钊跟梅九曲商量后,决定留下三千兵马在这里驻守一年,帮助他们制定严格的军规军纪,梅山也挑选了五千名精壮兵丁跟着李钊的先锋军回雁门历练一年。李钊见山上的人着的大多为布衣服,当即拍板待回雁门后就运送一部分皮毛过来。至于粮草方面,梅九曲表示自己这里有富余,李钊也会派十名幕僚过来,协助其处置军中之事。
德昭也趁着这段时间与兰溪有了许多接触。兰溪此人心思细腻,为人做事大胆果敢,带着一众女子将整个梅山的事情打理地井井有条,两人有些相见恨晚。
待事情落定后,兄妹两个便告辞了梅九曲和兰溪回了雁门。
☆、未雨绸缪
再说徐夫人从李罘那里得知两个孩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的时候,不禁喜极而泣。
日日夜夜担心了两个月后终于今天迎来了好消息。她忽地又想起了什么,急忙问道:“他们有没有受伤?”
李罘脸色不变答道:“毫发无损,那俩孩子一个行事稳重,另外一个精地跟猴一样,怎么会吃亏呢?”
韩氏在旁边娇嗔了丈夫一眼:“怎么这么说阿昭呢?亏你侄女还帮你带来个小闺女呢!”她轻抚了尚未显怀的肚子,有些不满地说道。
李罘一向把她看得重,现在更是恨不得把她供起来,一想到即将有个可爱的小姑娘追在自己身后叫父亲,他一双眼睛就忍不住眯起来。
徐夫人看着小叔难得的傻样,转而叮嘱韩氏道:“在吃食上一定要小心,万万不可因嘴馋吃坏了肚子了。”
韩氏脸一红,前段时间自己贪吃多吃了几块新下的瓜果,引得肚子不舒服,惊得李罘差点疯掉。看来这件事肯定是丈夫告诉了表姐。
她一边腹诽一边却不敢回嘴:“是,我省得了。”
徐夫人见她乖巧的样子,忍不住又道:“孩子的衣服不要急着准备新的。阿宝的衣服先收拾几套出来,拿去放在枕头下面,取个好兆头。等生的时候,也最好用阿宝的衣服接住,咱们这样的人家什么样的东西都不缺,就是求个平安。”
在大兴风俗中小孩子穿旧衣服更能平平安安,俗话说是“借点福气”。
韩氏老老实实地听着徐夫人为她打算,白皙的脸上满是幸福的光彩。
这时,红尘轻声在外面禀报道:“夫人,侯爷请二老爷去书房议事。”
徐夫人有些意外,看了看李罘:“你去吧,我留丽娘再说说话。”
李罘连忙起身跟徐夫人行礼出了院子。见齐国侯身边的一个心腹小厮毕恭毕敬地等在院门外。
两人匆匆赶往外院,李罘用仅能两个人听到声音问道:“怎么回事?”
那小厮低着头,余光一直看着四周,轻声回道:“大公子和三公子早上来找侯爷,说是非常佩服少将军,请求给侯爷给他们带兵的机会。”
李罘听了面不改色,心里却骂上了:“这眼红的毛病又犯了。”
等到了书房,果然看见父子三人都在书房中。
李钦绷着个脸,难掩住一丝兴奋,见到李罘进了门,竟是破天荒走到他面前见礼。
李罘脸上的惊奇绝不是装出来的,看见齐国侯欣慰的表情忍不住道:“这大公子为何行此大礼?过年过节的时候弟弟都没得过他的大礼呢。”
齐国侯父子同时僵住了,李钦也从刚才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