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皮之启明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猴子?那猴子是什么样子的?那……。”嫒嫒似乎还想多说一些,可是已经被杨驳抱起,打开大门来到了天台上。
杨驳很想在天台上再和嫒嫒多呆一会,缠绵的感觉当然是越多越好,嫒嫒似乎也不急着走。最后,在杨驳一直催促下嫒嫒才向东南方飞走了,直接忽视了地心引力,这让杨驳很是羡慕。
杨驳抬着头一直看了嫒嫒消失的方向,直到脖子有些酸了,他才摸出香烟,点燃一支,狠狠的吸了一口,又重重的吐出。我是要走了,办大事去了,走之前还要做一些小事。
杨驳在天台上跺了跺脚,口中大喊道:“出来,不想脑袋上有包,就给我出来。”
眨眼功夫,眼前就多出了两个小人影。一个身壮力健,一个枯瘦背弓。
“特使。”
杨驳笑了笑,第一次见与第二次见,心态自然就有了不同。杨驳一指天台墙角一处,直接说道:“我这破房子从住进来,就一直漏雨到现在,你们一个是‘山神’一个是‘土地’,有办法帮我解决吗?”
两小人互相看了一眼,说道:“吾等都能为特使解决这小麻烦。”
杨驳有些得意,继续说道:“那先谢过你们了,还有这几年老是这震那震的,别的地方我不管,我这栋楼可别给震塌了,你们能帮我吗?”
两小人再次互相看了一眼,说道:“请特使放心,吾等保证此楼固若金汤。”
杨驳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说道:“为什么只有你们两个,县城里不是有一条大河吗?没有安排职位?”
两小人一听杨驳这样问,马上七嘴八舌的解释起来。杨驳其实并不在乎,就是随便问问而已的,就拱手行礼下楼了,两小人再次对看一眼,消失不见。
杨驳准备出门了,他准备出门办大事去了!走之前再看看这个“家”。
五年了!一个人搬进来,一个人再次离开,虽然,没有什么好记忆的,可也有他再想看看的理由,毕竟人生有多少个五年谁也说不清。
杨驳站在客厅,深深嗅了一下,心中暗想:嗯还留着一点味道。在阳台上拿起了自己的大背包,虽然,它现在的作用有些落伍了,可也要背上。杨驳知道自己的老妈,不是那么容易“入套”的,所以不能放过细节。
厨房没什么好看的,属于老妈的那间卧室也算了吧。也就自己的卧室里,杨驳呆的比较久一些。离开之前带点什么在身上呢?
毕业证?好像没必要了。户口簿?哦,对了,把身份证和工资卡留下,花偶应该用的上,反正环里的钱应该足够自己用了。小富即是安,没必要把环里的钱放在家里。
手机呢?还是带起吧,反正也不要吃的,充充电而已。手机卡?算了还是用现在这张吧,原来的那张虽然也一直在充值能使用,还是让花偶用吧。
电脑是不会带的了,可惜里面那些珍藏视频了。衣物就不用带了,有环在能没穿的?对了,铁盒子里的花瓣。杨驳找来保鲜袋把花瓣带走了,这可是嫒嫒之前花偶用的东西。还有啥?
杨驳慢慢地翻着,希望想清楚一些。他不知道这次出门后,会有什么样的未来等着他。这手机盒里的这些书信,算了,都成别人娃儿的妈了,不带了。钱包包装盒?算了,不管是美好还是痛苦都是属于自己的记忆,不带了。
相册!杨驳突然看到了相册,杨驳打工了相册,一页一页的翻着。放下相册,又跑向母亲的卧室打开衣柜,找到一本相册,也开始翻了起来,然后挑选了几张,把相册重新放回衣柜中。返回到自己的卧室里,把挑选出来的相片装入了自己的相册里,这多少也是个念想,杨驳这样想到。
好了,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杨驳站在打开的房门口想道。再次确定后,重重关上了房门,声音响彻整栋楼。
老子要去干大事了!
第二十四节 干大事前的小事(二)
站在楼下,向左还是向右?这时间不早不晚,一时还真难下决定。
向右是进城,虽然这个时间城里人不会多了,可杨驳才逛了出来,也不想去了。向左火车站,倒是可以看看。
杨驳走出小区的门口,就差点摔倒在地。因为这边不是上街主要进出口,路面还没有硬化。屮,五年了,修长城也没有这么慢吧,狗屁大点地方,五年都修不好,让我在建筑工地上生活了五年!
杨驳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声音,表示自己的不满。杨驳一拍腰间,手里就多了一支大个的聚光手电,杨驳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很为自己洗劫商店的行为得意。如果,只在仓库里“搬”东西,别人也不会把电提前充好吧。
杨驳背着轻飘飘的大背包,手拿着聚光手电,很快就引起了工地上一群狗的注意,狗儿的吠声,加快了杨驳的脚步,也引起了工地留守值班人员的注意,杨驳一直抬着头走,值班的也没过问什么。
走出工地,直走是一条河边的新公路,右拐是一座新桥,杨驳想了一会走上了新桥。杨驳心里暗想:五公里的路,有四座桥,真是有钱,不过也好,走哪里去都近了。
走新桥还有别的原因,杨驳还想去看看下游二公里的老桥,如果,走新公路就不会通过老桥了。
走过新桥,上了老公路。
只是这老公路,早就不是杨驳记忆里的路,这也算的上是新路了吧。连原来的大弯子都不在了,在施工机械的面前,大山也要后退。河边的木板加工厂,也变成了稀有矿金属冶炼公司。屮,这是多久的事了?
还好,总有熟悉的,路边上的树都还在。对于这条路杨驳很是熟悉,读小学书时他每个星期周末都会走上一次,还要滚上他心爱的铁环。这段五公里多点的路,杨驳相信闭着眼睛走,也不会走失方向,那怕现在有些变样了。
杨驳打着手电,抽着烟,一路很悠闲的走着,反正也不急,自己都没有想好去哪里做什么。路上的“油三轮”每来一辆就大声吆喝火车站,他都摇头拒绝了。再晚都有讨生活的人在忙碌,别人都很忙,就自己很闲,杨驳又想起了什么。再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后,杨驳用手电照了照了山边的小路,这条小路他走了两年,现在,也还在,看来也是经常有人走的。
小路再向前,就是一段长坡,长坡的下面就是那座老桥了。杨驳拉了拉背包的背带,咧着嘴笑了一下。杨驳还记得自己骑着自行车,从坡下一直努力骑上这段长坡后,自己带着征服者兴奋的笑容。那是年少的自己,也是年少的记忆。
桥是悬索桥,两股由多股绞合在一起的钢索横拉过河面,再打入山体,另一端用水泥柱子固定。桥面还是木结构的,上面黑黑的应该是沥青吧,看来这桥最近翻修过,桥面上铺着两排按照车轮距离排放的木板。虽然现在,这座桥的两头都让水泥桩堵上了,大车是不可能从这里经过的,可油三轮和行人还是可以通行的。桥上的风很大,在钢索自然下坠的最低点,杨驳站在桥中间感觉了一下河风,又回忆起一些事情,回忆里有快乐也有不快乐。好了,都随风而去吧,杨驳向下面的河水里吐了一口口水,心里想道。
从桥面上下来,直走就能上铁路了,这是杨驳的记忆里的画面。可是事实却告诉他,现在,这条路不通了,这里已经被砖砌起来一人多高。那就向下走,再怎么变火车站的入站口,总不会变的太多吧,才不信这十几年没有来过,火车站能不存在了!杨驳心里想道。
事实上火车站的变化很小,可是周边的变化很大的。火车站照明充足,当杨驳一个人孤零零出现在关门的检票口时,就被三两个围上了,都问要不要打旅馆,火车到站还早呢。
杨驳摇了摇头,心里想道:有家不住还住你的旅馆。不过,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坐火车呢?去那个刚刚被自己洗劫的省会城市?
哦,对了,再向下走上一公里左右就是“贮木场”了,这次走后也不知道好久才能回来。这十多年了,也从来没再回去看过一次,就趁现在的机会,去看看吧。
在杨驳的心里,贮木场才是自己认可的家。
说走就走,杨驳没理会那些“热心人”的提醒,又顺着公路走了下去。离开了火车站充足的照明,杨驳也没有陷入黑暗之中,公路的两边住户时有灯光透出来,再说他手里又多了一支聚光手电,这玩意应该用的时候不多,反正环里多的是,杨驳这样想。只是杨驳的出现,引起了几只看家狗的狂吠,还好都拴着,要不杨驳一定会掉头返回火车站。
晕,现在农民这么有钱!小别墅嘛,这坝子这么大,都可以打篮球了。屮,原来路基填了这么高起来,以前的二楼快和现在的路基一样平了!怎么有这么多的堆场,卡车停了一路了,汗!变化太多了,这才十几年嘛。树好像被砍光了,路边上全是乱拉起的线,不会吧,光纤宽带都拉到这里来了?前面的井也不见了,这房子不是以前的粮站吗?也没有人管了,窗户上都没有玻璃了,等等,上面还有字:妇女同志一定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爱自立。
杨驳摇了摇头,想道:好久才能看到相同内容,关于男人的标语呀。现在,女人的地位不低了。
杨驳继续往前走,哇,这两家更有钱,坝子更大。杨驳暗暗咋舌,这还是农民吗?十几年前还跑到场里剁树皮的农民吗?真心无语了。不对呀,这里应该有个荷花池的啊,可以和河水相通的池子啊,小时候还能从里面钓鱼呢。
变了,全变了。十几年没回来过,变成这样了。杨驳站在公路上不知道怎么办了。以前,河边的路已经被堵上了,记忆里的大门还在,只是大门里放满了摩托车。
事实上贮木场早就不在了,因为,场地被局里变卖了。杨驳是知道这点的,都不砍树子了,还要贮木场干什么?
接下来只能走这火车桥洞了,还好,公路是翻新的没什么太大的变化。穿过桥洞,再走上一段距�